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想要孩子有出息,在男孩12歲之前,父母要堅持「4個原則」!不要一味的溺愛孩子,否則孩子以後恐怕難成才,有句老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①從小抓起
孩子的性格、觀念等都是從小到大逐漸定型的,想要教育出優秀的男孩子,父母必須要從小抓起,不因孩子「不懂事」就放鬆對孩子的管教。
②犯錯後嚴厲教育
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犯一些小錯甚至是大錯,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只要父母在男孩犯錯後嚴厲教育,才能避免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
③培養男孩能吃苦的精神
俗話說:「庭院裡養不成千裡馬,花盆裡養不出萬年松」
毋庸置疑,成功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經過萬千磨難。培養男孩的責任感和自信心,應當加強吃苦教育,有意識地找些苦給男孩吃,可以磨礪他們的意志,最終培養他們抗挫能力,從而強化自信心。
比如,如果男孩有挑食的習慣,父母應當及時引導改正。從小引導男孩多做家務活,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現實生活的艱辛,體會父母養育之不易,從而提升獨立性和責任感。
④快樂生活
一個懂得快樂生活的人,容易對生活本身充滿感激,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困難,從而樂於承擔責任。
家長作為家庭生活的中心,應當儘量快樂地面對生活,用積極活躍的因子感染男孩的童年。當男孩受委屈時,也應當積極引導男孩去認識自身錯誤,及時地糾正。
當男孩值得誇獎時,也不要吝嗇讚賞,正向激勵有助於男孩不斷堅持好習慣,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暴力解決,這樣只會扭曲心理,難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男孩長大後所需要承擔社會責任和生活壓力是很大的,所以從小男生就被父母教要懂得擔當、懂得責任,如果父母剛開始不知道從何教起,可以像我一樣,用繪本來進行輔助培養孩子。
孩子可以通過繪本中故事主人公的做法也會讓孩子進行模仿和學習。
而繪本就是讓孩子接受知識最快最有效的好助手。近幾年,繪本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認可接受。
通過對繪本的學習,孩子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恐懼、焦慮、擔心、羨慕、生氣、沮喪、無助等負性情緒。也學習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的處理辦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所以李玟謹教授給大家推薦《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中英雙語繪本,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地去教育孩子。
和大家一樣,我也曾擔心過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的問題,這些毛病和缺點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最關鍵的是看爸爸媽媽怎麼處理。
我們也當過小孩,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惡言相向,所以我選擇這套繪本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裡面的主題都非常貼近生活,而且主人公小腳鴨的做法就是我們想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一共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好孩子懂禮貌》、《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讓我快樂》、《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
色彩鮮豔的圖畫,簡單又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
爸爸媽媽給孩子樹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給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些都是心理的撫養。
很多家長恰恰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交給了別人,每個人的養法都不一樣,目的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害、不走丟,但是怎麼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
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是2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有跟便宜,這樣培養男孩子品格的繪本,裡面蘊含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快點擊這裡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