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沒想到2020年最後翻車的藝人會是何炅!金條、和田玉、奢侈品牌的領帶、香水、保溫杯、鋼筆等等,在《快樂大本營》裡何炅和快樂家族的其他人主持人也被扒出收禮一事。
有人統計過,一年50多期,這些所謂應援的禮物,估值達到100萬。又有爆料,節目中的愛心公益花的是粉絲的錢,愛心臉盆粉絲買141,事件只要81元,節目組賺差價賺得起勁。
因為名氣,何炅幾年前在其他節目組關於保溫杯的言論成為眾矢之的,顯然收受禮物已經是一些節目的慣例。汪涵說不收禮物後,依然有粉絲在應援站報告《天天向上》應援禮物的明細。
其他電視臺比如,《王牌對王牌》也有收禮物的行為。杜海濤拿著應援禮物去沈夢辰家送禮,不要的更是掛在閒魚。人們說,所謂粉絲應援就是每月領著3000快塊人民幣的人整天費盡心力給月入30萬的人買禮物。
的確,追星不能一竿子打死,對偶像的映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粉絲成為更好的人,可明明錢有更好的去處。比如,犒勞自己,回一趟家和家人聊聊天,報一門課程,這些何嘗不是讓自己有幸福感提升自己的好方法。
幸福感最終到底是自己給自己的,就像安全感一樣,為別人花錢到頭來只是買了個寂寞無法讓自己充實。有人禁不住問:不知道這些送禮的粉絲,有沒有這麼孝敬過自己的父母?有人說這事從何炅擴散到吳昕然後到快樂家族,最後湖南衛視也發了緊急聲明。也許有些人覺得,這有必要麼?不就是粉絲送小禮物,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有什麼值得口誅筆伐的呢。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送禮、甚至不在禮物貴重與否,而在是誰送的?這群粉絲才是問題的主體,才是讓事情逐漸被輿論化的核心。
為什麼呢?首先要知道粉絲們為什麼要送何炅、吳昕禮物,她們送禮物的目的說白了就跟小時候你父母給老師送禮物一樣,她們希望藉助這種形式,能讓快樂家族,這個娛樂圈的樞紐核心群,關注到他們的愛豆、並照顧好他們的愛豆,甚至給予他一定的資源幫助,所以她們會用集資送禮來應援,除了給愛豆禮物,更會給粉絲破億的謝娜、何炅送禮物。
那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她們給何炅送禮物就會遭來爭議,甚至遭到人民網官方媒體的批評?這個核心的點就在於,這個粉絲群體大多是未成年人,大多是拿父母的血汗錢、自己的壓歲錢來完成應援集資,而這種集資行為本質就跟社會上送禮一樣,都是一種想得到他的幫助的「走後門」「託關係」,可送醫生禮物是想看病容易,而送何炅謝娜等人禮物則是希望愛豆能得到何炅在生活跟事業上的照顧。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也是存在著大爭議的地方,因為粉絲們本就沒有錢、本就涉世未深,她們本應該讀書寫字、單純生活,但這套追星的「規矩」卻讓她們提前沾染了「送禮走後門」就能得到關注的「病」,而這對少兒成長、社會未來而言都是很可怕的事情。
況且最關鍵的是何炅、謝娜她們肯定不缺錢,肯定不缺這點錢,但身在高位、有了資源有了人脈,卻忽略了這方面的利害關係,覺得收禮也是理所當然,但他們卻不知道,他們的行徑本質是卻是荼毒孩子最純潔的心靈、荼毒社會的下一代。
你怎麼看待快本收禮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