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裡,單兵需要兩種東西,一種是槍榴彈,另一種也是槍榴彈——魯迅」
好了不扯淡,狗子這篇給大家聊聊美軍的M203槍榴彈那點故事,其實這篇早該更了,但最近風氣不好,寫武器超容易不過審的說... 所以在此也向所有的平臺審核人員致以親切的問候,你們辛苦了
首先美軍的單兵榴彈我之前談過M79,在我之前的文章《食我一發40mm啦!M79單兵榴彈發射器的小史》中有提及,但各位也不用回去翻,只需要知道美軍在1953年就提出了一種採用單兵能夠持有發射,並且帶膛線、比較精準的榴彈拋射武器項目就行了,這個項目名叫做NIBLICK,M79榴彈發射器就是NIBLICK計劃的產物。
在M79於1961年裝備之後,美軍嫌這玩意佔編制(M79太大,配發到單兵之後那個倒黴孩子只能再帶一把手槍),所以在1963年提出了一個叫做榴彈發射器附件化研發的項目Grenade Launcher Attachment Development,簡稱GLAD,目的就是讓榴彈發射器可以直接掛在M16槍管下邊。這個項目的直接產物是柯爾特公司的XM148槍掛榴彈發射器。
但這玩意不成熟,1967年,美軍在越南裝備了一批這玩意,但吐槽了一堆諸如不準,裝填太慢,保險有問題,掛起擊針操作麻煩而且拉力很重,扳機容易失效等毛病(下次聊XM148的時候細講)。很顯然這種不講武德的玩意就下馬了
同年,拋棄了XM148的軍方再次發標,希望有一款靠譜點的槍掛榴彈發射器,此時AAI公司的產品提交給了美軍,到1968年,美軍決定試用,並將其命名為XM203。
XM203看起來和XM148完全不像,但作為槍掛榴彈發射器這種結構並不複雜的單打一而言,本身大家的技術含量也都半斤八兩。XM203更多的是改掉了XM148的缺點,毫無疑問的時,XM148毛病太多,一個個修正過來也差不多等同於換新了...
XM203的操作非常簡單,按下發射器上邊的撥杆,然後往前一推,打開,塞榴彈,往後啪的一拉關閉,很快啊,連帶著擊針也就位了。 而且退殼時有拋殼挺的,這比XM148方便了不止一點點。當然,如果要退出未擊發的榴彈,最好還是輕輕打開,手還得注意接著一把。雖然40mm榴彈有個自旋保險,但掉地上這事兒誰都說不明白不是~
到1969年,美軍將XM203前面這個代表試驗性的「X」去掉了,M203成功上位,不過AAI本身是一家飛機配件公司,輕武器生產線這塊不行,所以後來製造方面還是丟給了柯爾特。
總的來說,M203讓美軍步兵班至少不用拆一個人出來當專業榴彈手了。但M203的身管比M79短一些,雖然標稱也是400米有效射程,和M79一樣,但實際上合理的範圍還是在300-350米之內,不過這都不是事兒。
另外,我覺得槍掛榴彈是20世紀後半頁第二偉大的輕武器革新(最偉大的是小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