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成功」這兩個字,大家都會從心裡充滿了嚮往與渴望。進入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今天的年輕人比過去有著更多的機會實現夢想、獲得成功。
如今,各行各業都不斷湧現出成功人士,書店裡關於成功學的書籍鋪天蓋地,這些都激勵著年輕人不斷奮鬥。可是成功是什麼為什麼身邊很多人聽了多次所謂成功勵志的激情澎湃的演講後,看了大量教導如何成功的書籍後,除了獲得精神上的亢奮外,在現實中還是一片迷茫?還有些年輕人張口就是我要成功,一說起某個成功人士更是眉飛色舞,可是你問他如何才能成功,他卻說不出所以然來。
普通人對成功的渴望無可厚非。但是,我們也要冷靜地看到真
正的成功是很難複製的,不是說我嚮往成功就一定能成功。決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人的天賦、秉性,後天的努力,還有機遇,等等。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成功需要積極行動,需要勇敢嘗試,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無不是通過自己的實踐,一步步闖出了一番新天地!
每次聽到關於成功的話題,我的腦海裡就想起了他一一我的高中同學周亞倫。高考結束後,我們幾個平時要好的同學聚在一起,大家一邊彈著吉他一邊唱著樸樹的《那些花兒》,「那片笑聲讓我想那些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放,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中,她們在哪裡呀,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動聽的旋律中,每個人眼中都閃動著淚光,今日一別,從此天各一方周亞倫跟我說:「你知道嗎,填報志願那天我跟我爸吵了一架。我爸堅持讓我報考本地的學校,而且讓我學會計專業。他說會計專業好就業,將來總會吃飽飯。可是,你知道的,我一直對電影很感興趣,我想當導演。」變什「那最後你到底填報了什麼專業呢?
「最後,我報了戲劇文學專業。不過,我最後還是會去當導演的。」「那你爸同意了嗎?」我問道「不同意。他對我說,我不是幹導演那塊料。不過,我說了我寧可不要生活費,我都要當導演,因為我想做我喜歡的事。我都這麼大了,還要被家裡人安排,從現在開始我要對我自己的未來負責,可父母不理解,在他們眼裡我還是那個讓他們操心的孩子。
我知道他的個性,他一直就是那種有自己想法、不喜歡被別人安排的人,他總說自己是個不太安分的人,不喜歡那種按部就班的生活。
一晃幾年過去了,我們在網上保持著聯繫,我問他:「還好吧,在忙什麼呢?」
屏幕上跳出一個熟悉可愛的頭像,「很好呀,現在我在這裡過得很開心,我每天都很充實。現在,除了學編劇,我還在學攝影,雖然累點,但是我的收穫很大。」
我笑著說:「以後當了名導,可別忘了老同學呀!」
他說:「哈哈,什麼名導呀,現在我就是想嘗試一下,看看我到底行不行,你知道嗎,我現在越來越感到追夢的人會有無窮的力量。人生苦短呀,為什麼不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呢?」
我說:「你真是個不安分的人,但你肯定會成功的。」
我被他旺盛的精力和激情所感染,我終於明白了在這看似不安分的背後其實是一顆堅持自我的心。
畢業以後,我到北京當了北漂,像大多數人那樣每天過著平靜的生活,從同學口中我知道他去了一家影視公司。後來,大家各忙各的,就很久沒有他的消息了,我心裡卻掛念著他。
前幾年,幾個高中的同學打電話來要聚會一次。幾年不見,大家都興奮地談笑著。沒想到周亞倫也來了,他一走進來,就跟大家熱情打起招呼,歲月的沉澱褪去了當年的青澀,他依舊年輕的面龐上多了幾分成熟與堅毅。
晚上聚會,每個同學免不了多喝幾杯。大家一起說笑著,我問起周亞倫這幾年的經歷,他對我說,本來畢業後以他家裡的關係,他完全可以進一個好單位,可他義無反顧地去一家影視公司實習。當初幾年,他住過地下室,吃過泡麵,在劇組裡面打一些零工。不過現在總算有些眉目了,前不久他的導演處女作終於開始拍了。
我衷心地祝賀他。他淡然地說,年輕的時候要自己去闖一闖,看一看,現在在這裡做得很開心。他可以嘗試著做他喜歡的事情,他還是那句話:「你不去試一下,怎麼知道行不行呢?」從頭到尾他都沒有像別的年輕人那樣談論成功的話題,他享受的是這個不斷嘗試的過程、在過程中他學到的東西。
我突然覺得我的生活中缺少了什麼,是什麼呢?是生命激情和冒險精神,是周亞倫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對生活的熱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內心的激情都慢慢地被平淡的生活消磨了,看起來大家都在努力地工作,可是事業上卻沒有大的起色,越來越沒有興致當年的雄心萬丈在現實中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每個人都談論成功,都渴望成功,可是真正的成功需要的恰恰
就是跨出那一步啊,「不去試一下,你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呢?我的耳邊一直迴響著周亞倫的話。
其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敢於嘗試呀,多少人連這樣的勇氣都沒有,卻在那裡大談成功。又有多少人害怕嘗試,害怕失敗,不敢往前一步,長久地待在適應區裡,不敢面對新的挑戰?
要想成功必須學會勇於嘗試,連這點勇氣都沒有的人,是沒有資格談論成功的。這就是周亞倫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成功沒有捷徑,只有那些從內在打破自己、不斷突破自我的人,才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還有一個故事,也說明了嘗試的重要。
在一個村莊裡住著兄弟兩人。哥哥問弟弟,你種了麥子沒有?弟弟說,沒有,因為我怕今年天不下雨。過了一段時間,哥哥又問弟弟你種了棉花沒有?弟弟說,沒有,因為我怕蟲子把棉花都吃光了。哥哥一聽,著急地問弟弟,那你種了什麼?弟弟說,我什麼都沒種,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結果可想而知。到了秋天,哥哥家裡在收割莊稼的時候,弟弟家裡卻顆粒無收。世界很大,我們都要去走一走,看一看,試一試,不能像故事裡的弟弟一樣,為了確保安全什麼都不做,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沒有任何創造性,也沒有任何意義。讓我們的生命在不斷嘗試中煥發激情,
無論多少勵志故事,都不能代替自己去親身實踐,我們每個人都要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勇敢嘗試的結果,今天的一小步,就是明天的一大步!每一次嘗試,都在累積自己的力量,這中間會體驗到艱難甚至失敗,可是不經歷這樣的過程,怎麼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有人說,想想鐵達尼號是專家做的,諾亞方舟是新手做的,你就敢於嘗試了。認真想一想,這句話還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大可打開心扉、放開手腳,大膽一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走下去,每個人都渴望輝煌,平庸的人只羨慕別人的輝煌,卻不願意檢討自己;更有甚者,在別人的輝煌面前閉鎖了自己的心靈,失去了敢於嘗試的勇氣。所以,每個渴望成功的人都要挺起胸來,大膽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