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筆談|影響腎性貧血治療效果的因素

2020-12-18 騰訊網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實至名歸 用者為尚

來源:中國實用內科雜誌(ID:zgsynkzz)

作者:蘇森森,許鍾鎬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腎病科

本文刊登於《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20年第40卷第11期專題筆談欄目

DOI:10.19538/j.nk2020110109

引用本文:蘇森森, 許鍾鎬. 影響腎性貧血治療效果的因素[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20, 40(11): 916-919.

許鍾鎬,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腎內科醫師分會委員。研究方向為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及CKD治療,經常在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論文,承擔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正文如下

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見併發症,可加速腎功能進展,並顯著增加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及病死率。成人CKD患者血紅蛋白12缺乏、鐵缺乏)、各種原因所致失血、原發病相關貧血(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骨髓瘤等)、血液系統疾病、腫瘤等。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貧血發生率在CKD 1~2期不足10%,CKD 3期為20%~40%,CKD 4期為50%~60%,CKD 5期達70%以上,而透析人群可達90%以上[1-2]。許多CKD相關症狀均與貧血相關,如乏力、抑鬱、活動耐力下降及呼吸困難等。更值得注意的是,貧血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貧血可引起左心室肥大、左心收縮功能障礙以及冠脈病變;另外還與中風發生相關。貧血可降低CKD患者生存質量並增加病死率[3]。

早期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是輸血;20世紀90年代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的出現為腎性貧血的治療帶來革命性變化;彼時開始,EPO聯合鐵劑成為腎性貧血治療的主要方法。然而並非所有患者均能達到理想的血紅蛋白水平。Johnson等[4]的研究顯示,34%接受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患者無法達到血紅蛋白≥110 g/L,而51%患者鐵代謝指標異常。那麼哪些因素影響腎性貧血的治療呢?

1 鐵缺乏

在CKD患者中鐵缺乏比較常見,可能與攝入不足、胃腸道出血丟失、頻繁採血等相關,在血透患者中還可能存在鐵在透析器中丟失。而在起始EPO治療後由於鐵需求增加,如不能及時補充,也常伴隨鐵缺乏。在CKD患者中,相對於絕對鐵缺乏(轉鐵蛋白飽和度

鐵調素是調節組織鐵攝取和釋放的關鍵調節因子,是由肝臟合成的多肽,在維持對造血和其他組織穩定鐵供應並避免損傷器官的高水平鐵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主要生理作用為減少腸道鐵吸收和鐵從網狀內皮系統的釋放,其血清水平由鐵供應、紅細胞生成需求以及炎症狀態共同調節,在炎症狀態下明顯升高。多項動物實驗證實鐵調素可能成為CKD相關貧血的治療靶點,主要為鐵調素抑制劑,包括直接抑制鐵調素、抑制鐵調素-鐵蛋白結合、鐵調素誘導的鐵蛋白泛素化及抑制鐵蛋白內吞等多種作用途徑[6-7]。Sasu等[8]使用鐵調素中和抗體治療炎症貧血小鼠,結果證實了其有效性。基因沉默、鐵蛋白抗體等治療方法也有治療前景,但目前尚缺乏相關臨床研究數據[9]。

2 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是CKD患者的常見併發症,高甲狀旁腺激素水平與腎性貧血相關。Kalantar-Zadeh等[10]對規律血液透析患者貧血相關因素的研究中發現,甲狀旁腺激素水平與貧血程度呈負相關,且與高病死率相關。甲狀旁腺激素可引起骨轉運增加,進一步誘發骨囊腫、骨髓纖維化,破壞骨髓造血功能,加重貧血,引起EPO抵抗。繼發性甲旁亢還可影響內源性EPO合成,有研究表明甲狀旁腺切除術後循環EPO水平顯著升高,具體機制尚不清楚[11]。另外,甲狀旁腺激素可能增加紅細胞膜通透性,從而縮短紅細胞壽命。應用活性維生素D、擬鈣劑及甲狀旁腺切除術等治療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可使腎性貧血得以改善。Mandolfo等[12]的研究顯示行甲狀旁腺切除術後,雖然患者EPO用量減少了34%,然而血紅蛋白水平卻增加了20%。

3 炎症狀態

慢性炎症狀態是影響腎性貧血療效的常見原因。在CKD患者中慢性炎症狀態比較常見,可由風溼類疾病、慢性感染、移植腎失功等多種原因引起,常伴隨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幹擾素γ、白介素等各種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明確這些炎症因子對紅細胞生成及鐵調素合成的影響可能會揭示多因素引起慢性疾病貧血的相互作用,而抗炎症因子和抗氧化可能成為新的治療策略[13]。

4 尿毒症毒素與透析充分性

尿毒症毒素可影響紅細胞壽命,從而加重貧血。Li等[14]的研究表明,CKD1期時紅細胞壽命為(122±50)d,2~4期分別為(112±26)d、(90±32)d、(88±28)d,至5期降至(60±24)d;隨著腎功能進展,紅細胞壽命逐漸縮短,這可能與腎性貧血相關。對於CKD5期未進入腎臟替代治療的患者,在經充分透析後部分患者貧血可逐漸改善。

而對於規律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可影響貧血。研究顯示對於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持續時間與劑量均對貧血療效有影響。Ifudu等[15]的研究顯示對研究組改變透析模式,使尿素清除率從60.7%提高到72%持續6周後,紅細胞壓積從28.40%提高到32.30%,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與其基礎尿素清除率相同的對照組紅細胞壓積無變化。對於進入透析的患者來說,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可改善患者貧血狀態。

5 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PRCA)

在EPO治療過程中突然發生的必須依賴輸血的嚴重貧血,在排除失血等其他原因後需注意PRCA可能,而血液中檢測到抗體(可中和外源性和內源性EPO),骨穿提示紅系造血障礙可明確診斷。早期識別、對病情合理評估並積極給予幹預治療可減少該病帶來的致命性後果。總體來說PRCA發病率較低,EPO治療伊始的前10年僅有3例報導,而後由於EPO受眾增加,在1998—2005年PRCA出現了一個小高峰,在改進藥品生產工藝後發病率再次回到基線水平。PRCA病因不明確,目前認為其為特發性;一旦確診,需停用EPO。但僅停用EPO往往是不夠的,常需給予免疫抑制治療,包括激素、環孢素A等,近期亦有應用利妥昔單抗成功治療PRCA的報導[16]。一些患者可能需間斷輸血治療。

6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

在CKD患者中ACEI和ARB應用較多,而二者可通過多種機制影響貧血。如AECI可上調骨髓抑制劑AcSDKP的水平,而ARB可影響紅細胞發育。移植後紅細胞增多症可用AECI或ARB治療,這也驗證了其對貧血的影響。此類患者可考慮增加EPO劑量以改善貧血,必要時可減少此類藥物的應用;但因其確切的心血管保護作用,除非特別嚴重的貧血,一般不建議停用。

7 其他可能的因素

包括溶血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失血、體重指數高、吸菸、營養不良、腫瘤等,近期有研究表明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可加重腎性貧血[17]。

EPO可快速、穩定提升血紅蛋白水平,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併發症、提高存活率起到重要作用,是目前腎性貧血最重要的治療方式。然而其治療費用昂貴,藥物需冷藏保存,且需注射給藥等也為患者帶來了一定的負擔,尤其是對於透析前及腹膜透析患者。雖然新型紅細胞生成刺激劑可延長給藥時間,減少注射帶來的疼痛,但其起效模式亦並非生理模式。另外,應用EPO治療有升高血壓、增加心血管事件以及加速腫瘤進展等風險。近年來隨著對腎性貧血發病機制的進一步探討,一些新藥也進入人們視線,目前已進入臨床且取得良好療效的是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

低氧誘導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為調控內源性EPO基因表達的轉錄因子,而脯氨醯羥化酶是調節HIF降解的限速酶。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可穩定HIF從而增加內源性EPO表達,同時可降低鐵調素水平從而改善鐵代謝。HIF-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可用於CKD相關貧血的治療,首個代表藥物—羅沙司他(roxadustat)已於2018年在中國率先上市,另有daprodustat、moliduatat、vadadustat等多種藥物尚在研究階段。此類藥物更接近於生理模式,給藥方式為口服而非注射。HIF-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再次為腎性貧血的治療帶來革命性變化,目前多項臨床研究已證實其安全、有效,尤其對合併炎症狀態等情況的患者仍可獲得滿意療效。但由於HIF靶基因的多樣性,其長期治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可能的心血管作用尚需進一步研究[18-20]。

總之,腎性貧血的原因複雜,治療過程中影響因素較多,在臨床工作中需要腎病科醫生全面評估。而除了傳統的EPO聯合鐵劑治療外,HIF-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其長期療效及副反應尚需進一步研究。而對腎性貧血發病機制的進一步探索在未來可能為腎性貧血帶來新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略)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至名歸

者為尚

支持我們請分享 評論 點讚 在看

相關焦點

  • 令大部分腎友都「頭疼」的腎性貧血,怎麼對付才好?
    說起腎性貧血,那可是咱們腎友的「老熟人」了,作為慢性腎病(CKD)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腎性貧血不僅是CKD 患者並發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還會加速CKD的進展,增加住院率和死亡率,顯著影響生存質量。那麼這讓人頭疼的「傢伙」,咱們該怎麼對付才好呢?且聽小編道來。
  • 腎性貧血診療指南發布,HIF-PHI首次邁入指南推薦
    腎性貧血是指各種腎臟疾病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絕對或相對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響紅細胞生成及其壽命而發生的貧血。2012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約1.2億,腎性貧血是CKD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規範化的腎性貧血管理已成為臨床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
  • 腎性貧血新藥!安斯泰來/琺博進Evrenzo(羅沙司他)日本獲批:治療非...
    腎性貧血為慢性腎臟病(CKD)腎功能失代償期主要併發症之一。隨著CKD的進展,CKD相關貧血的患病率和嚴重程度逐漸增加。腎性貧血患者較常規貧血難以糾正,患者乏力嚴重,生活質量低下。目前腎性貧血的標準治療方法為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激素)替代,阿法依伯汀等紅細胞生成刺激劑(ESA)並加靜脈鐵劑,皮下注射給藥,可有效升高CKD患者血紅蛋白(Hb)含量,改善臨床症狀。
  • 高血壓不重視,養出了尿毒症|腎性高血壓|慢性腎小球|腎性貧血...
    不但有尿毒症,而且已經出現腎萎縮和腎性貧血。分析病程已經很長時間了。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有原發於腎臟的疾病,也有其他疾病損害到腎臟再發展而來。美國最新公布導致尿毒症的四大原因是:糖尿病腎病(43.2%)、高血壓性腎臟病(23%)、腎小球腎炎(12.3%)和多囊腎(2.9%)。
  • 腎性貧血新藥!安斯泰來/琺博進Evrenzo(羅沙司他)申請新適應症...
    安斯泰來首席醫療官Bernhardt G Zeiher醫學博士表示:「數據表明,在沒有透析的CKD相關貧血患者中,roxadustat能夠有效地增加和維持血紅蛋白(Hb)水平在目標範圍內。這此次sNDA提交,是將roxadustat帶給日本更多此類患者的重要下一步,這一點在非透析治療中尤其重要,因為許多患者的貧血目前沒有得到治療,或者治療沒有達到目標。」
  • 想知道自己是否貧血?看看這些指標就知道了!
    我們前面說過,貧血是慢性腎病(CKD)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由於是因腎臟受損而引起的,所以也叫腎性貧血。我們可不能小看這「傢伙」,它不僅是CKD 患者並發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還會加速CKD的進展,增加住院率和死亡率,顯著影響CKD患者的生存質量。
  • 眼皮和腳經常腫,小心腎性高血壓
    腎性高血壓有一個逐漸耐受的過程,即隨著血壓升高,體內會逐漸適應這樣的惡環境,身體慢慢耐受。這就是為什麼病人沒什麼症狀,而正常人如果血壓突然升到那麼高,一定會頭暈。因此,年紀輕輕血壓高一定要警惕,及時上醫院排除腎性高血壓的可能。
  • 卓爾不凡 例例生輝丨透析貧血優秀病例分享2例
    血常規和貧血相關指標  診斷:     腎性貧血  慢性病性貧血(感染,腫瘤?)  0 1  CKD及腎性貧血治療  CKD的治療方案:HD 1周3次,SpKt/V 1.5  透析方案(2019年12月10日記錄):    幹體重:69.5kg;上次透後體重:70.30kg;    透前體重:74.80kg;透前血壓
  • 哪些人容易患腎性水腫?腎病這么喝水才健康
    此外,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腎性高血壓等情況也會進一步加重水腫的發生。除此之外,心衰、肝硬化、靜脈回流異常、嚴重營養不良等,也會引發水腫,但這些情況前期都有較明顯的症狀,反而是腎病由於其隱匿性,往往等患者發現異常時,已經是較嚴重的狀態,不利於後面的治療。
  • 中國女性貧血居全球第二,血液科專家:貧血不等於缺血
    嘴唇發白、容易疲勞、失眠多夢、頭昏耳鳴……遇到這些情況,可能是「貧血」找上門了。 《2017年全球營養報告》指出,我國女性貧血人數居全球第二。 貧血是怎麼回事?什麼因素導致貧血?
  • 急性溶血性貧血如何治療?
    急性溶血性貧血係指紅細胞破壞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生的一類貧血。如果骨髓能夠增加紅細胞生成,足以代償紅細胞的生存期縮短,則不會發生貧血,這種狀態稱為代償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貧血是血液中常見的症狀之一,由於它的出現會給大家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為此大家都是非常關注溶血性貧血的治療的,那麼,急性溶血性貧血如何治療呢?
  • 小孩貧血吃什麼補血效果最好最快
    小孩貧血的問題現在是越來越多見,很多家長們在發覺自己的寶寶出現了貧血以後就會變得相當的著急,總是會病急亂投醫,這樣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的複雜一些,實際上貧血的問題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特別是當缺鐵和造血功能障礙以後就會出現貧血的問題,那麼就可以根據具體的病因來起到治療的效果,可以達到針對性治療的目的
  • 引起溶血性貧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引起溶血性貧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了解引起溶血性貧血的外在因素,可以使大家更進一步地了解溶血性貧血,還有助於患者的治療。溶血性貧血對於患者健康的危害很大,所以患者必須要及時地更好地接受治療。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引起溶血性貧血的因素。溶血性貧血是指紅細胞破壞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生的一類貧血。
  • 貧血怎麼辦 長期貧血事實這些方法效果極佳
    貧血,相信是大家都不陌生的疾病,事實上,貧血看似危害不大,對於人體健康帶來的隱患卻是巨大的,那麼貧血怎麼辦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貧血的危害有哪些,貧血怎麼辦治療,貧血怎麼預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 血透/腹透出現貧血咋辦?別慌,這種方式補鐵效果更佳!
    就透析腎友的貧血治療而言,在藥物方面,促紅細胞生成素和鐵劑是最為廣泛應用的兩種,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其中的鐵劑。透析腎友們的貧血大多為缺鐵性貧血,即由於鐵的攝入不足或損失過多,導致體內供造血用的鐵不足所致。
  • 怎麼治療地中海貧血好?
    地中海貧血這種病在我們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所以說如果小孩一生下來我們就應該知道,有這種疾病,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都是地中海貧血的患者的話,那麼孩子有很大機率患上地中海貧血這種病,我們在生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預防,而且要慎重考慮是否要生下這個孩子?避免給孩子還有家庭帶來一些痛苦。
  • 女性貧血的N個影響 貧血補鐵要注意10點
    貧血時血液攜氧能力減弱,可使全身各系統器官的功能受到傷害。根據的貧血程度輕重和時間長短,患者的年齡及有無基礎疾病(特別是心、腦血管、肺)而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1. 一般表現:疲乏、易倦是貧血最常見的症狀,貧血嚴重時部分患者還可出現低熱。2. 心血管系統:活動後心慌、氣短最為常見,部分嚴重貧血患者還可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檢查時可有輕度怵音,下肢消腫、心電圖出現改變。
  • 「基因剪刀」治療地中海貧血效果初現
    新華社柏林11月23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雷根斯堡大學醫院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院首次利用俗稱「基因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治療了一名β型地中海貧血患者,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公報說,這是全球第一個接受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的β型地中海貧血病例。患者是一名20歲女性,她在治療前平均每年需要輸血16次,9個月前接受治療後一直無需接受輸血且血液指標正常。「這些初步的中期成果在我們看來非常積極。」
  • 螺旋藻糾正兒童缺鐵性貧血效果觀察
    螺旋藻糾正兒童缺鐵性貧血效果觀察 黎 軍 林旭凱 陳志娟 鄭建庭 3 討論 兒童缺鐵性貧血(IDA)是影響我國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主要營養性疾病[5],鐵製劑治療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糾正法。
  • 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 如何治療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1、瘦肉雖然瘦肉裡含鐵量不太高,但鐵的利用率卻與豬肝差不多,而且購買、加工容易。蛋白質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2、動物肝臟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