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大筆寫水賦
湖南日報記者 楊又華 周勇軍
通訊員 曾錟
畫橋煙柳,燈影槳聲。現代聲光電與精彩演藝融為一體,緩緩展開的常德歷史人文畫卷與河岸美輪美奐的景觀交相輝映……10月中旬,常德穿紫河「水上巴士」正式開通。
這條連通柳葉湖與穿紫河的40餘公裡水道,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間和居民的家門口迤邐而過,兩岸有明清風格的大、小河街,有異國風情的德國小鎮,有浪漫溫馨的愛情島婚慶公園,還有綿綿無盡的柳影花香。
把柳葉湖的煙波浩淼「圈」進城市,把穿紫河的漫江碧透「送」到市民的窗前,把小橋流水、波光瀲灩「引」入大大小小的公園,把溪流暗湧、飛瀑流泉「借」到商業街、步行街,讓詩牆、畫牆成為沅水南北兩岸的十裡畫屏,讓水在常德城裡流得越來越親切,越來越詩意……
近年來,常德市的決策者就地取材,以「夢裡水鄉,浪漫水城」為旨歸,以「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文化」為主題,寫就了一大篇筆墨淋漓的水賦。
宏大的戰略思考,賦予常德之水以靈魂和精神
「水情,是最大的市情。」這句口號在常德已喊了幾十年,它的核心意蘊其實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舉全市之力治水。但是,水,也是常德最得天獨厚的資源,她不僅有一江兩岸穿城而過的湯湯沅水;還擁有亞洲最大的城市內湖柳葉湖和蜿蜒20餘公裡的城市內河穿紫河,整個城市的水域面積超過20%。
水,要「治」,更要「引」;要求其「利」,還要求其「美」。
當歷史的接力棒交到這一屆市領導手中的時候,對於水的思考上升到了城市發展戰略乃至區域發展戰略的高度。
打造泛湘西北區域中心城市、綠色濱水城市、桃花源中的城市,建設「國家級旅遊休閒示範城市」和「特色旅遊度假目的地」。市委書記王群認為,這些戰略目標的提出,其最大的根據和立足點,就是常德天賦異稟的水優勢。市長周德睿說,要激活和發揮水優勢,就要讓柳葉湖的水「響」起來,讓穿紫河的浪花「飛」起來。
修好市民腳下的路,點亮百姓門前的燈,營造一個優良的水環境。常德用兩年時間開展了「城市整理」大行動,全力推進以路改、水改、棚改和綠化、美化、亮化、數位化為主要內容的「三改四化」工程。市城區完成投資300多億元,新建改造骨幹道路和大街小巷310條、280公裡,改造地下管網1100公裡,改造城市棚戶區8.1萬戶,新增綠化面積340萬平方米。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過去的不理解、埋怨甚至罵聲變成了市民臉上自豪喜悅的笑容,一些市民說:我們像是搬了一次新家。
該市以「水安、水淨、水流、水親、水遊、水城」為目標,實施了氣勢宏大的江湖河連通工程,將沅江、柳葉湖、穿紫河連成了一體,並打造了一系列親水景觀。過去是一汪死水的穿紫河,現在水活了,水清了,加上兩岸精心打造的景觀,變成了市民看不盡、賞不厭的旖旎風光。
他們將水引入城中,開鑿人工湖,新建了「白馬湖」、「丁玲」等多個公園,並對老的公園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升級。常德市民說,現在最舒心的是走到哪裡都有公園,走到哪個公園都聞得到花香,看得見水光,聽得到水聲。
常德持之以恆探索中國海綿城市的南方模式,2015年3月,成功入選16個「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規劃,到2017年,常德將在城區重點開展42平方公里海綿城市建設示範,投入資金達250億元,實施海綿院落建設等7大類工程,共139個項目。到明年底,常德就會給人們展示什麼叫「一座會呼吸的海綿城市」。
一張水光瀲灩的絕美藍圖,把一批戰略投資者的目光吸到了這裡
要做一篇關於水的大文章,需要巨大的投入。常德具有戰略眼光的宏遠規劃、豐厚的水資源以及優良的環境,將一批戰略投資者吸引到了這裡。
深圳「華僑城」的入駐,使柳葉湖翻開了歷史的新篇。這個常德城邊的大湖,過去被分割成大大小小若干個水面,有的成了一汪「野水」,有的成了過度養殖的水面混濁的漁場。僅僅兩年過去,柳葉湖一洗風塵,成了儀態萬方、風光無限的「西子」。
浩瀚的水面上,4座橋梁長虹臥波,紅白錯彩,絢麗多姿。遠接太陽山城市森林公園,近連花山「國家城市溼地公園」。這裡建起了亞洲最大的水上遊樂項目——夢幻桃花島水上公園,建起了椰樹沙雕相輝映、恍若海濱城市的沙灘公園。這裡有長長水上遊道的船碼頭、朱雀廣場,有異域風情的白鶴山旅遊小鎮,有瓜果飄香的百果園,環湖建起了國際馬拉松、國際自行車賽賽道。白天來這裡賞湖光山色,晚上來這裡看波月柳影,成為了常德市民最愜意的生活。依託柳葉湖,「北部新城」也拔地而起,成了一方開發的熱土。
市委書記王群認為,水之美,不但要自然清澈地流淌,而且要詩意地流淌;一條美麗的河,一定要承載著歷史和文化。所以他們在打造中國常德詩牆之後,又在沅水南岸建起了中國常德畫壁,在柳葉湖修了紀念歷史名人劉禹錫的司馬樓,在湖邊建起了唐詩牆。
這種對歷史和文化的注重,也深深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
穿紫河「穿街走巷」的獨特風光,獲得了常德友好城市德國漢諾瓦的青睞,他們把一座十足西洋味道的「德國小鎮」「搬」到了穿紫河畔。一些民間資本大鱷也相中了這塊「黃金碼頭」:大、小河街「照」著沈從文美麗的筆墨來了,民辦博物館群「聞」著常德厚重的歷史味道來了,當年盛名遠播後來湮沒無聞的「西街」,隨著琤琮的水流,鳳凰涅槃了。
柳葉湖的浪花正在「飛」向全國,「飛」向全世界
城因水而活,城因水而名。水,給常德這座洞庭之濱的城市注入了靈性,注入了精神。在市民的歸屬感幸福感節節攀升的同時,「夢裡水鄉,浪漫水城」的聲名也遠播到了千裡之外。
四面八方的遊客來了。2015年,常德接待國內外遊客3641.85萬人次,比2010年增長169%,旅遊綜合收入由2010年的81.51億元增長到276.09億元,旅遊經濟佔全市GDP比重由5.42%提高到了10.1%。
華僑城、萬達、友阿、碧桂園等地產巨頭來了,漢能集團、華電集團等高新技術企業來了。據統計,去年以來,全市籤約引進億元以上項目近200個,引進內外資總額近600億元。全市建設標準化廠房150萬平方米,新入駐企業101家;建設創新孵化器5個,新入孵企業66家;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達到220億元,增長25%;新登記市場主體2.6萬戶,增長117%。
「柳葉湖的浪花一定會飛向全國,飛向全世界!」談起常德的未來,這個市的決策者壯懷激烈,他們說,隨著綜合交通樞紐、產業集聚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教育醫療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完美社區建設等的全方位推進,常德將形成獨一無二的個性和稟賦,常德之水一定會天下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