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退燒、腹瀉、溼疹、增高……這些有害偏方多數父母用過

2020-12-17 心理諮詢師育兒

一寶媽問我,說她的女兒正在長牙齒拉肚子,一天拉十多次,問我有沒有什麼「偏方」?我聽到這問題,其實感覺挺奇怪的,因為正常一般人會問有什麼「方法」,這位寶媽卻用了「偏方」這個詞。後來,我問她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有沒有採取什麼措施或者帶孩子看過醫生,她說還沒有。於是,我讓她貼丁桂兒臍貼先試試。

事後,我和幾個朋友一起聊起這事,大家還真起勁了,玲玲媽說,「你還別不信,有些偏方還真有效的。」笑笑媽說,「我知道治療孩子發燒有一個偏方……」東東媽說,「東東小時候,我婆婆就給他用過一個偏方……」

猛然間,我突然發現,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愛用偏方的大人還真不少。當孩子出現了某種身體狀況,大人們總是出於各種理由用「偏方」給予孩子治療。不過,在我的記憶裡,偏方貽誤孩子病情甚至最終造成難以挽回後果的事情並不少。

1.濫用偏方後果有多嚴重?

貽誤治療時期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很多時候,孩子發病更是比較突然、病情變化迅速。如果家長採用一些偏方往往會要觀察一段時間,看看這些偏方是否會起效,這樣一來勢必會耽誤孩子治療時期。

還有一些偏方,如燙傷給孩子塗抹醬油、香灰等則可能影響醫生判斷傷情。

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很多偏方,在我看來都帶有一些「虐待」性質的做法,例如我小時曾經歷過的「點燈火」,會給孩子帶來額外的肌膚之痛;還有北方人更偏愛用的治腹瀉用「無花果洗腳」,常常看到孩子的腳因此被嚴重損壞,慘不忍睹。

帶來新的病情

如塗母乳去溼疹,可能引發孩子皮膚皮炎;煮銀器水喝降溫可能感染;醫用酒精給孩子擦身也可能導致寒顫。

嚴重者可能危及孩子生命

曾有報導,孩子半夜發燒,父母用酒精給孩子擦、煮銀器水、泡珍珠粉給孩子喝,結果折騰了孩子一晚上,第二天送醫孩子已經死亡。

採用偏方,由於可能貽誤治療時期、給孩子帶來新病情和痛苦,有些脆弱的孩子往往承受不起,最終逝去。

2.常用於孩子的有哪些偏方?及正確處理方法

退燒偏方

酒精擦身:

兒童尤其嬰幼兒皮膚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這種物質對腦部神經系統的危害可以說是致命的。不要說工業酒精了,即便是醫用酒精的濃度被稀釋了,但是依然不能用來給孩子物理降溫。這是因為酒精在皮膚上揮發的速度比水分快得多,會在短時間內帶走過多熱量,引起寒顫。

捂汗降溫:

發燒蓋棉被捂汗可能導致兩種結果:1.如果不出汗,體溫會被「捂」得越來越高,體溫升高會給心臟等器官造成極大負擔,尤其孩子本身體溫調節能力差,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2.如果悟出了汗,大量汗液的正大會帶走體內的水分和無機鹽,導致體力虛弱,出現虛脫。

大蒜敷腳底

曾有報導說,5歲小女孩長時間敷腳,導致腳底出現大血皰,雙腳底黑色結痂。中醫用大蒜是有一定效果的,也有隔蒜灸的用法,對局部的消炎消腫止痛有一定效果,但方法講究,必須要專業醫生操作。用量、時間、辯證等使用不當,都可能給孩子造成傷害。

煮銀器水、珍珠粉泡水喝:

中醫認為銀器有鑑毒、祛風祛溼的作用,有安心神的功效,所以民間有給小寶寶帶銀鐲子的風俗。但是金、銀首飾不乾淨,煮水給孩子喝,還可能吃壞肚子造成感染,得不償失。

珍珠粉泡水,同樣也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而且珍珠屬涼性,因體質、消化能力等原因,給孩子服用還有很大風險。

正確做法:寶寶發燒時,要觀察寶寶的體溫,一般情況下沒有超過39℃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最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是讓孩子少穿衣服,少蓋被子,多喝溫開水,保持室內通風,加速身體的散熱。也可以用溫毛巾幫孩子擦拭身體,或是用溫水給孩子洗澡,這樣也能起到物理降溫的效果。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9℃,這時候就要給孩子用退燒藥了;如果孩子吃了退燒藥後,體溫還是持續高熱,就需要帶去看醫生了。

治燙傷偏方

抹醬油、牙膏、蜂蜜、白酒、牛奶、黃醬等

面塗抹牙膏、牛奶、蜂蜜、白酒這些都有一定的冰涼降溫作用。白酒還有酒精、有些牙膏 含有薄荷成分,塗抹後皮膚會感覺清涼,而醬油有油性成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護膚,這些可以相對減輕燙傷後的疼痛感。但是牙膏、漱口水這些成分複雜,會侵蝕創面,而創面沾染醬油、蜂蜜、黃醬等物品的顏色後,會影響醫生對創面大小和深度的判斷,加大清創難度,也容易造成感染。

撒鹽、麵粉、香灰等

這樣做不僅會給一生清創帶來苦難,還容易導致創面感染,甚至還會使異物存留在組織裡,影響傷處癒合,疤痕形成。

正確做法:寶寶燙傷時,要謹記下面4個處理步驟:第1步:衝。一旦燙傷了,要用涼水衝20-30分鐘,幫助燙傷的部分徹底降溫,但是不要用冰塊。第2步:脫。把燙傷部分的衣服脫下或者剪開。第3步:蓋。用乾淨的紗布蓋在傷口上。第4步:送。如果被燙的地方,已經有明顯的傷口和水泡,馬上送醫院!

長高偏方:

喝海馬田七湯:

4歲的男孩飛飛吃了媽媽做的一道「增高秘方」菜:仔公雞海馬田七湯頭半年一下就躥了7、8釐米,後半年竟然1釐米都沒有長!反而比同學矮了半個頭。媽媽趕緊帶著兒子去醫院,測試身高竟然比同齡孩子的平均身高矮10釐米,更可怕的是骨骺線已經閉合,也就是說身高很難再長高了。

的確喝了這個湯以後,孩子短時間內會躥個,這是由於正在發育的小公雞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可以刺激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而三七、海馬都能活血,更加促進了激素的分泌和吸收。但是,這就像拔苗助長,可能導致骨骺線提前閉合,可能短時間內身高躥了躥,其實是壓縮了長高的整體時間,身體吸收了很的激素,還可能提前啟動性腺軸,出現性早熟症狀。

吃胎盤:

之前看新聞:老人擔心孩子長不高,於是託人從醫院高價買回胎盤給孫子補身體,結果和上面的「增高秘方」菜一樣,孩子頭半年蹭蹭蹭的長,但後來就不長了。原因也是胎盤刺激了激素的分泌和吸收,但是導致了骨骼線閉合。而且胎盤,可能含有細菌,有些細菌、病毒在高溫下也無法殺死,有感染的可能。

正確做法:孩子一定是溫補,而不能大補。不僅小公雞、海馬,一些大補的食材、藥材,比如人參、高麗參、鹿茸等,孩子都是不適合的。還有一些進口營養素、兒童保健品,是不是適合具體這個孩子,其實很難判別。當懷疑孩子身高發育受限時,可帶孩子去醫院檢測骨骺線,聽取專業醫生的意見。

其他常用的錯誤偏方:

治腹瀉偏方

用無花果洗腳:

為了給孩子治腹瀉,不少人聽信偏方,用無花果水給孩子洗腳,導致孩子皮膚灼傷。

實際上,無花果是光敏性植物,含有呋喃香豆素這種成分,這是一種天然的光敏劑,其本身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但人吃了此類植物或皮膚接觸了汁液後接受紫外線照射會產生光敏反應,造成皮膚被曬傷;遇到強光照射,再加上過敏體質就會引起植物光敏性皮炎。

正確做法:總體來說,孩子腹瀉可以分為兩類: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非感染性腹瀉包括常見的飲食不當、過敏、乳糖不耐受等。感染性腹瀉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蟲感染等。寶寶腹瀉,需要先排除飲食上的原因,可以適當使用益生菌。如果是感染性腹瀉,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對症下藥。

塗母乳治溼疹

這樣做不僅治不了溼疹,還可能讓結果更糟。因為小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如果將母乳塗在嬌嫩的皮膚上,非常容易造成皮膚毛孔堵塞,使得汗液的排出以及皮脂分泌受阻,還容易滋生各種細菌,引發炎症。

正確做法:大部分嬰兒溼疹是由於過敏導致的,護理嬰兒溼疹,建議內外兼治,飲食上最好找到容易讓寶寶過敏的食物,母乳餵養的媽媽也應該注意儘量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生活護理方面,要給寶寶穿純棉透氣的衣物,同時要保持嬰兒所處的環境的空氣流通。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做好皮膚的保溼,用適合寶寶的潤膚霜大量多次塗抹,對緩解溼疹非常有幫助。

「點燈火」去黃疸

長沙有一位剛出生3天就全身發黃的寶寶,家裡老人覺得寶寶可能是撞邪了,進行「點燈火」驅邪。結果孩子不僅黃疸沒去,身上還一個個血點,白白受了這麼大折磨……(我就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我和我弟小時候都點過「燈火」,這裡給不明白的人解釋下什麼是「點燈火」,就是用特製的燈芯點燃,燙孩子皮膚一些出現症狀的位置,通常用於治療孩子皮膚方面的疾病。 )

滾雞蛋治黃疸:

中醫認為,黃疸是溼邪困阻在體內,有溼熱和寒溼的區分,滾雞蛋並不能祛除體內的溼邪,對黃疸也就沒有效果。

正確做法: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正常的生理現象。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通常出生2-3天後出現,不需要進行幹預治療,可通過加強餵養、幫助排便等方法,讓新生兒安全度過黃疸期並逐漸消退。如果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常覆蓋全身,皮膚黏膜明顯發黃,膽紅素超過12mg/dl,則需要諮詢醫生。如果寶寶是早產兒,無論出現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都要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卡魚刺吞飯糰或喝醋

吃魚不下心卡了魚刺,大人都說趕緊喝點醋或者吞點飯記好了。其實醋無法在食道停留軟化魚刺,無論喝醋、吞飯拍背等都做法都容易讓異物越陷越深,嚴重的可能會危機生命。

正確做法:停止進食,減少吞咽動作,儘快就醫!不小心魚刺卡喉時,可以試著用鑷子夾出來;如果是大魚刺,我們無法確定位置或寶寶不配合時,應立即就醫。

撒鹽治口腔潰瘍:

小時候最怕口腔潰瘍了,因為不僅要承受潰瘍發作帶來的痛感,還要忍受「傷口上撒鹽」的鑽心之痛。

正確方法:可以給寶寶使用西瓜霜噴劑、冰硼散等,可能會加速潰瘍癒合。也可以將維生素C片或者維生素B2片研碎撒於潰瘍處,每天2次。一般3—4次即可痊癒。註:意可貼屬於糖皮激素藥,不適合小孩子用。

3.為何總有人相信偏方?

其實,最初偶爾看到這些給孩子用偏方導致嚴重後果的新聞後,我總會嘀咕:這個世界怎麼會如此愚蠢之人?為什麼這些人總愛給孩子用偏方呢?後來,我想清楚了,大概有以下原因:

1. 缺乏科學的養育知識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很多新手父母其實並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儲備,所以,當孩子出現相關狀況時,也就只會採用一些道聽途說的、網絡搜尋來的偏方給孩子治療。

2. 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很明顯這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候,對於如何育兒,一上網搜羅,也總會發現有很多偏方,如果大人們自身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則更大機率會採用這些偏方給孩子治療。

3. 救子心切

沒有一個給孩子用偏方的大人會承認自己不愛孩子,相反,很多時候,大人們選擇了偏方,正是以為救子心切。這些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們,在他們自有的知識體系裡,認為偏方是會有效的,沒有傷害的,孩子用了就會「好轉」的,於是他們寧願孩子忍受「偏方」的一時之苦。

4. 把概率事件當常態

不可否認,有些偏方「看起來」有效,比如一些牙膏塗燙傷,牙膏中可能含有了薄荷成分,對局部位置的降溫確實有一定幫助;還有一些偏方之所以有效,則可能是因為巧合孩子的自身自愈力發揮了作用,病症得到了好轉。但這些不過是一個概率的問題,不能當作常態擴大化。

如何才能做到拒絕錯誤偏方?

1. 加強自身科學養育知識修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同理,只有自身掌握了科學的養育知識,孩子一旦出現狀況,就能知道應該如何處理才是正確的方式。父母們可以通過一些專業的書籍、講座來學習。

2. 有意識地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幫助我們看清事物的本質,面對偏方,我們要有自己的意見。多問一個「真的是這樣嗎?」「真有效嗎?」之類的問題,詳細了解偏方的組成部分,可能起效的作用原理。了解之後,運用自身掌握的只是再進行分析推理,你就大致可以得到相對正確的結論。

3. 多諮詢他人看法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遇到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建議可多詢問幾個人的看法,所謂「兼聽則明」;當然如果可以諮詢專業人士、業界權威人士,就更好了。

4. 多問一句偏方被用過多少次、成功率有多少

有些人總會熱衷於向我們推薦各種各樣的偏方,這時,你可以多問他幾句:「你用過嗎?用過多少次?都獲得了怎樣的結果?」這樣一來,你會發現,那些「神奇」的偏方往往會無地遁形。

願,更多的爸爸媽媽們都能科學養育孩子,遠離這些有毒偏方。

相關焦點

  • 這些「害人偏方」別再用了
    細數這些年,你都遇到過哪些偏方?今天,我就化身「偏方終結者」,帶你看清偏方究竟有多讓人發慌。然而,也有很少一部分家長,在用偏方作妖。福州一個未滿月的男嬰發燒,家長第一時間沒有送醫,而是找來偏方,用銀手鐲煮水喝,用珍珠粉泡水喝,用酒精擦身,理由是「擔心寶寶太小,用藥對身體不好。」
  • 大蒜治腹瀉母乳治溼疹?別再相信這些偏方
    求證結果:治溼疹沒有偏方,得乖乖去醫院 溼疹稱得上是小嬰兒的「流行病」,有人說,擠兩滴母乳塗到寶寶臉上就好了,老家都這麼做。 在古代,醫藥匱乏,而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蛋白質等,有一定的滋潤作用。所以,母乳的各種應用挺多。但是,母乳本身並沒有抗過敏的成分。
  • 40天嬰兒因家長錯信偏方差點喪命!你被這些偏方坑過嗎?
    此外,溼疹多半是由過敏引起的,母乳中並不含有治療過敏的有效成分,加上溼疹寶寶的皮膚屏障已受損,如果再塗以母乳,只會使皮疹愈發嚴重。其實,治療溼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日常皮膚潤膚保溼,外用溼疹藥膏,必要時可用糖皮質激素加日常潤膚保溼,而且兩者的使用比例是有一定講究的。偏方3、黃連水解胎毒在有些地區,有用黃連水去胎毒的說法。這也是不靠譜的!
  • 偏方退燒害死人!1歲男嬰高燒意外身亡,這些退燒方法別再用!
    看到心頭肉發燒難受,家長們都如驚弓之鳥寢食難安,為了讓寶寶快點退燒逼不得已用了一些「偏方」退燒法,但這樣卻是害人匪淺。前段時間,山西朔州一名1歲的寶寶濤濤(化名)發高燒,家長緊忙帶著帶著孩子去看病。由於三甲醫院排號困難耗時又長,家長退而求其次去了一家診所,據說接診的醫生是「當地著名兒科專家」。
  • 寶寶溼疹偏方 你用錯了幾個?
    >年初將剛出生的女兒被送回婆家照看,前天,婆婆打電話來說寶寶長溼疹了,用藥膏塗抹卻不見消退。只要9克紫草,洗淨晾乾,用香油適量將紫草炸焦,待香油變成紫色之後撈出紫草即可。然後用紫草油均勻塗抹寶寶患處,宜暴露吸收晾乾。這樣寶寶的溼疹就會好的。  偏方釋疑:  從功效上來說,紫草具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的作用,民間常用於治療麻疹不透、瘡瘍、溼疹、水火燙傷等。
  • 母乳塗臉治溼疹?這些口口相傳的偏方別再信了
    從古至今,民間總是臥虎藏龍,流傳出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治病偏方,有些我們從小聽到大,比如流鼻血時老人會讓你仰頭舉手,想美容時媽媽會拿出珍珠粉讓你吃,而大蒜可以止瀉也是耳熟能詳……這些曾經在爺爺奶奶口中流傳、又通過網絡傳進更多人視線的偏方,有些有道理,有些你千萬別相信。
  • 這些偏方千萬別信!
    在醫生的再三追問下,小陳突然想起來,最近寶寶吃過一個「偏方」。前不久,寶寶開始流口水,奶奶託人從潮汕老家搞來「偏方」。這些青黑色藥粉用一個小瓶子裝著,上面沒有任何標籤,看起來很神秘。聽老人說,用手指沾一點藥粉,塗在寶寶的舌頭上,就可以藥到病除。老家那邊的孩子,有不少都試過,據說還挺靈驗。
  • 外婆用偏方給孫女洗了個頭,幾分鐘後女孩就頭暈嘔吐,竟然中毒了
    孩子外婆就想起一個偏方:用農藥洗頭可以除蝨。敵敵畏是一種劇毒的有機磷農藥,用敵敵畏來洗頭除蝨的做法非常危險。因為人的頭皮有大量的毛囊和毛細血管,有毒物質很容易被皮膚吸收而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胸悶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小編查了一下,網上有不少用敵敵畏洗頭差點搞出人命的新聞,但很多人還敢這樣幹。有的還說敵敵畏能治皮膚瘙癢,甚至還能治溼疹等問題。
  • 天氣熱孩子吹空調感冒 家長用偏方退燒燒傷娃
    熱天熱事吹空調感冒用偏方退燒被燒傷高溫天到來後,家裡空調常開,一不留神小孩就感冒發燒了。若燒得不厲害,不少家長都會選擇物理降溫。7天前,家住九龍坡區的市民雷潔(化名)用偏方為女兒降溫退燒,結果一失手,小孩「引火燒身」,部分皮膚深二度燒傷。
  • 這些育兒偏方可能80%的家長用過,但只要用一次,你會後悔一輩子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痛心的新聞:浙江杭州,一名18個月大的寶寶不小心碰倒了茶杯而被燙傷,家人到處找蚯蚓,最後用蚯蚓和著泥土塗在寶寶上就會導致傷口感染,孩子哭的撕心裂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用大量清水衝洗傷口,防止感染,然後馬上送到醫院,不要自行處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熱衷於用偏方育兒,殊不知,這些土方子根本沒科學依據,最後還會害了孩子。那麼常見的偏方都有哪些呢?
  • 1歲男寶燙傷後死亡,只因家長這個決定…燒燙傷用這些偏方,就是坑娃
    看著高額的醫藥費,加上聽說寶寶即便痊癒也可能會有後遺症,欣欣父母堅持辦了出院手續。出院後,他們經人介紹,認識了「江湖名醫」王某某。看過欣欣傷口後,王某某誇下海口:「用了我的藥,保證治好,還不留疤!」原來,孩子在被開水燙傷時,家裡老人相信一個偏方,那就是貓毛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於是把家裡一隻貓的毛全部剪了下來敷在孩子的傷口上。過了三天,孩子傷口不僅沒有好轉,反而開始惡化起來。
  • 細數那些坑娃的民間偏方,躲避這些打著疼愛口號的殘害手法(全)
    沒有科學依據的偏方、土方,有些甚至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心得多大才敢用在孩子身上呀,孩子不是試驗品,沒有義務承擔這個風險,媽媽們看到這些偏方,請繞道而走。    正確方法:  這些偏方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加重傷情,燙傷後亂撒東西,不僅會影響醫生對燙傷程度的判斷,還會引起創面細菌感染,百害而無一利。
  • 細數那些坑娃的民間偏方,注意躲避這些打著疼愛口號的無知手法!
    沒有科學依據的偏方、土方,有些甚至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心得多大才敢用在孩子身上呀,孩子不是試驗品,沒有義務承擔這個風險,媽媽們看到這些偏方,請繞道而走。正確方法:這些偏方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加重傷情,燙傷後亂撒東西,不僅會影響醫生對燙傷程度的判斷,還會引起創面細菌感染,百害而無一利。
  • 我的溼疹用土豆治好了,土豆片塗抹為什麼可以去溼疹
    原標題:我的溼疹用土豆治好了,土豆片塗抹為什麼可以去溼疹很多人得了溼疹會去問老人或者在網上找各種去溼疹的偏方,其中有一個特別貼近生活的方法就是用生土豆片塗抹可以去溼疹,那麼我們一定會疑問土豆片塗抹為什麼可以去溼疹?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 這些小兒退燒偏方,真的科學嗎?
    發燒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症狀,也是父母最為擔心的事情,很多家長害怕打針吃藥會給寶寶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很多時候都優先考慮在家處理。於是,網上五花八門的退燒偏方就有了市場。
  • 這些治療溼疹的偏方,你被坑過嗎?
    溼疹惱人,皮膚瘙癢難耐不說,還總是反覆發作,不少患者長期受其折磨,無奈之下選擇聽信網上的偏方,企圖用這些偏方來治療溼疹,結果不僅沒有效果,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網上都有哪些坑害人的治療溼疹偏方。
  • 喝蝌蚪、土泡水、綁腿…… 這些"偏方"坑娃不淺
    為了讓人人都做個智者,本報特開闢「科學精神連著你和我」專欄,希望和廣大讀者一起用科學精神捍衛真理,粉碎謠言。  最近網上流傳著很多給孩子用偏方治病的事例,有給孩子喝活蝌蚪強身健體的,有給孩子泡家鄉土防治水土不服的……有些父母因為缺乏科學育兒觀念而盲目相信偏方,有的父母則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
  • 女童燙傷雙腳竟用偏方治!燙傷,請記住這五個字
    父母當時沒有立即採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也沒有帶女兒到醫院就診,而是輕信老家的偏方,自行在家給孩子用偏方治療。一個星期後,女兒的燙傷更加嚴重了,已經疼得無法下床行走了。更可怕的是,燙傷部位還出現了異味。父母這才發現情況不對,立刻帶著女兒來到了逸夫醫院傷口造口門診就診。傷口造口門診護理團隊的施姣娜護士長在接診後,為患者進行全身狀況評估,清洗傷口後去除已經壞死的組織。
  • 喝蝌蚪、土泡水、綁腿……這些「偏方」坑娃不淺
    為了讓人人都做個智者,本報特開闢「科學精神連著你和我」專欄,希望和廣大讀者一起用科學精神捍衛真理,粉碎謠言。最近網上流傳著很多給孩子用偏方治病的事例,有給孩子喝活蝌蚪強身健體的,有給孩子泡家鄉土防治水土不服的……有些父母因為缺乏科學育兒觀念而盲目相信偏方,有的父母則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作為經驗醫學的民間分支,有些偏方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有著特定的功效。
  • 發高燒怎麼退燒快 這5個方法助你快速退燒
    退燒最快偏方一:溫溼敷將毛巾浸入熱水中,水溫以不燙手為度,浸溼之後,不斷擦洗髮燒患者的額頭、胸、背、四肢,擦完後再將溼毛巾敷於患者的胸部,要經常換水,保持溫度,以免水太涼造成患者發冷,這樣溫溼敷可以使皮膚血管擴張,利用體溫蒸發水,把大量的熱帶走而降溫,達到退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