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獨角獸之列,知乎的野心與終局會是什麼?

2020-12-15 經理人分享

市場競爭的魅力和價值

周源用了六年的時間終於把知乎打造成一家獨角獸公司。

16年年中的時候,我曾經認真考慮要不要去知乎工作。我還記得,當時我給某個知乎高管發微信,大意是說聽聞知乎內部節奏很慢,是否執行力上會有問題?

要知道,對於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來講,內部的執行力和大家的工作態度是直接決定生死的。而那個人給我的回覆很有意思,他回復的是:

「不存在了。」

中文的「了」表示完成時,用在這裡很恰當。

在我問這個問題的前不久,姬十三的果殼剛剛上線了一個新產品,叫「分答」,隨後知乎的節奏明顯快了起來,從值乎、到知乎 Live,再到電子書店等等新產品不斷迭代。

所以,主觀上來講,作為一個熱愛知乎的日活用戶(整個 16 年我的登錄天數是 360 天),我是感謝姬十三和果殼的。

這就是市場競爭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在不確定的年代,更要追求確定性。」

上周,我去參加了華興的新年媒體溝通會,整場下來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包凡所說的:「在不確定的年代,更要追求確定性。」

去年整個一級市場的投資數量不降反升,但如果分割來看的話,會發現早期投資的數量大幅下滑,而後期投資的數量大幅上升。

顯然,基金們也都在「追求確定性」。

徐新在和周源短暫接觸之後,就用極快的速度和不低的估值敲定了這筆投資,正如一位做後期的投資人朋友幾周前曾經跟我說的:「知乎這輪融資太順利,份額想搶都搶不到了。」

對於今日資本來說,知乎就是這麼一個確定性偏強的案例。畢竟創業項目也有頭部、腰部和尾部之分,知乎作為目前市場上少有的頭部項目,還是比很多同類項目要來得穩妥一些。

但是,確定性和上升空間之間往往是有矛盾的。知乎的終局到底會是什麼?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該如何盈利……?

抱著這諸多問題,我一邊思考一邊翻遍了周源在知乎上的所有回答。我發現,在他的 341 個回答裡,有很多非常深入的思考,可以或直接或間接地回答我的很多疑問。

知乎的本質是什麼?

需求從來不是被創造出來的,而是重塑、遷移或轉型的。所以知乎的產品形態也一定是還原了某種線下的場景,那就是問答對話。

人和人的交流是靠互拋問題來延續下去的,所以問答本來就是人們最基本的加深彼此連接的方式。如我在 從「知乎Live」新產品,談談社交媒體的本質 這篇文章中所寫的,社交媒體的本質就是搭建媒介,那麼無疑問答就是那個最自然的媒介。

也如周源所說,人類每天都在大量交換信息,而問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但傳統線下的問答是低效的,比如你不一定能問到對的人,比如你們的對話不能留存下來給後人分享等等。

所以,知乎要做的就是提升人們交換信息的效率,而且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在知乎的初心一文中,周源又說:

我們相信一點,在垃圾泛濫的網際網路信息海洋中,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是絕對的稀缺品,知識──被系統化,組織化的高質量信息──都還存在於個體大腦中,遠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利用。知乎提供了一個產生,分享和傳播知識的工具,我們鼓勵每個人都來分享知識,將每個人的知識都聚集起來,並為人人所用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知乎要做的其實是提升人們交換知識的效率,方式就是通過問答連接人,讓每個個體貢獻自己的大腦。

為什麼知乎做起來了?

越大道至簡的東西,越有價值,也越難做起來。問答這個看起來無比樸實的事情,為什麼知乎能做起來?

周源在一個回答中提到說:

一個社區想要規模化運轉,一定需要 4 個要素,第一是規模,多才不同,不同即豐富;第二是成本,溝通交流成本要足夠低,否則社區運轉速度會很慢;第三是清晰度,每個用戶都明確從社區中可以幹什麼,獲得什麼;第四,這也是最重要的,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文化。

從產品層面來說,前三點知乎做的都沒問題,從運營角度來說,第四點知乎做的尤其好,我覺得這就是知乎能做起來的主要原因——足夠耐心而精細化的運營(具體表現為諸如對早期用戶的把控篩選、長期內測不開放註冊的政策等等)。

用戶們不斷地因為優質的用戶群體,和這個群體生產的好內容而來。

而從產品壁壘角度來講,知乎具備一定程度的網絡效應,和更大程度的規模效應。

對社區來說,用戶的網絡效應是單點放射狀的,即知乎內所謂的「大V」單向輸出給他們很多的粉絲們,所以對於大V來說,是有一定網絡效應留存的,但對絕大多數的長尾用戶來說,知乎提供的並不是社交的價值,而是閱讀和學習的價值。

也就是說,知乎最成功的點,也是最大的壁壘,其實是他的規模效應。人越多,每個問題就越可能被適合的人回答,就越可能留下和新增好的「知識」,也就越吸引人。

知乎、分答和羅輯思維的區別?

同樣是當下最火熱的「知識變現」的代表,這三個產品其實有很大的區別。

知乎做的是連接人和其背後的知識,最終是一個有內容沉澱的社區。這種產品形態是我最看好的。

羅輯思維其實本質上是電子時代的出版社,之前幾年,很多人把出版社線上化,做的事情只是單純的把紙質書變為了電子書,但事實上,媒介徹底改變以後,內容的呈現方式為什麼不能一起改變呢?

視頻、語音、文字等等,各種形式的內容,都是出版物。得到的團隊就是電子時代的編輯部,得到的想像空間就是整個出版內容市場。

但是,和知乎比起來,得到目前更像是一個純自營的團隊,延展性不如知乎這樣的 UGC 平臺。我相信在未來,知乎和羅輯思維在某些層面會有一定的競爭,尤其是頭部的「意見領袖」資源和相應的電子出版業務上。

最後,分答是目前為止,我最不看好的一家。

周源曾經對「有無公共區域(社區)的社交產品」做過評論,他說:

我覺得兩者在產品設計上最大的不同是,如果情況是「寫操作」(內容創造)發生在私人區域,信息想要大規模的沉澱,有目的的生產內容,是很困難的。

知乎就是有公共區域的社區,而分答則是無公共區域的個人變現工具。工具走的是流量的路線,更多是短期的變現,是對流量的收割,那麼怎樣長期而持久的延續下去,怎樣和先天具有流量、用戶、又有內容的知乎、甚至是微博等競爭,是分答最大的問題。

知乎的盈利靠什麼?

作為一個頭部項目,知乎最大的不確定性仍然是贏利點,我不認為目前的值乎、知乎Live 等產品能支撐知乎的 10 億美元估值。

雖然周源強調的是知識分享,但不得不承認,目前知乎上的很多內容最多算是輕知識,就是那種讓人感覺到自己好像在變好,但實際有沒有卵用並不一定的那類。

很多真正需要學習的知識,更像是上課,是要付出努力和汗水的,是反人性的。

知乎Live 目前的很多內容最多叫做「分享」,而不是「課程」。但是真正能持久盈利,且能賺錢的,都是課程,尤其是應試教育。這還是因為學習是有部分反人性的因素存在,大多數人學習都需要被督促,被強迫。

所以,考研培訓、四六級培訓、出國考試培訓、公務員培訓、IT 職業培訓等,這類的教育課程才是市面上最長久而可持續盈利的。

這些培訓的共同點是:

1)有明確時間節點和裡程碑事件

2)培訓質量和結果可量化

3)明確的利益結果導向

所以,如果知乎真的想憑藉 Live 產品持久盈利下去,我會建議從目前的「分享」類別中,分離出一條應試教育課程的路線。不然,「分享」也一樣是收割流量的行為,哪怕知乎的內容能夠源源不斷吸引流量,付費用戶的完成率和復夠率長期來說也一定是有問題的。

當然,除了知識付費,另外知乎應該做卻一直沒做好的一點就是廣告。

所有的社區,尤其是信息流型的產品的主要盈利方式從來都是廣告。怎樣不損害用戶體驗,又能做好廣告是知乎最重要的一步。比如朋友圈廣告,就很好的從損害用戶體驗,變為了讓人期待的產品的一部分。

知乎的終局是什麼?

看到徐新投資知乎的消息以後,我突然想到了去年同期華創資本吳海燕主導的對「什麼值得買」的投資。我覺得這兩個案例在本質上有很多共同點。

正如徐新在知乎上的回答中所提到的:

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交易相關的大平臺已經形成、幾乎壟斷。如果你做電商,你就要問自己兩個問題:你比京東好在哪裡?你比淘寶好在哪裡?而內容的春天才剛剛開始。以前大家買東西圖的就是便宜、便宜就是流量入口。現在流量入口是內容,不管是買東西還是生活中做各種決策,大家都要看內容。

比如,我現在買任何東西,都會下意識的去知乎搜一下有沒有什麼推薦。當然,「什麼值得買」還提供了連結,可以同時解決「哪裡去買」這個問題,就更加的有價值,這應該也是知乎可以探索的方向。

但不管怎麼說,目前市場上的電商巨頭們最缺的都是「該買什麼」這一點。甚至可以說,看內容選產品這個行為,可能會最終復刻人們線下「逛」這個字的精髓。那麼同樣投資了京東的徐新,是否能牽線讓知乎和京東在內容和電商的結合中有更多的合作呢?這會是我特別期待的事情。

最後,再說遠些,開個腦洞。

周源在「你如何看待 Google 搜索組更名為'知識集團'?」這個問題下,回答說:

邏輯上,數據、信息和知識是遞進關係。 

……

對信息的索引,Google 已經做的很好了,伺服器每天還在不停抓取,但是,有些東西搜尋引擎索引不了,或者說不是常規處理信息的方式可以處理的。

如果真的如周源所說,數據、信息、知識是遞進關係,那麼百度與知乎,是否也是一種遞進關係?從信息的搜索,到知識的搜索,在未來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內,又會發生什麼?

不論如何。要實現這些願景,無疑,這次的融資應該花更多的錢在升級團隊上。十億美金的估值是開啟新階段的標誌,如果運氣足夠好,通往百億美金的路也還在前方。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曲凱
來源:微信公眾號「42章經」

相關焦點

  • 知乎的「野心與終局」 | 本周專欄精選
    ,知乎獲得D輪融資;陸奇加盟百度;繼AlphaGo之後,百度小度繼續挑戰人類的「最強大腦」……對於這些事件,業內的行家會有怎樣的麻辣點評?3、知乎的「野心與終局」(點我閱讀全文)徐新和周源短暫接觸之後,就用極快的速度和不低的估值敲定了這筆投資
  • 2020,知乎的終局戰爭
    關注並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設為星標每天早 07 : 45 按時送達網際網路下半場,幾乎所有網際網路產品都受到了衝擊,難以倖免,而知乎亦是如此。當浮躁、喧囂、碎片化等現象襲來,重長內容、內容沉澱、內容價值的知乎該如何應對注意力之爭,面對終局之戰呢?
  • 周源的野心,知乎的出路
    這個看似愚人節的玩笑,被外界解讀為周源的「野心」暴露,知乎商業化的寶盒就此開啟。2017年,知乎正式組建了一支商業化團隊,規模超過400人,逐漸形成了知識服務和商業廣告兩大變現法寶。這種在用戶規模上反潮流的做法,成功吸引了各行各業的高素質人群,知乎上迅速聚集了一批以李開復、徐小平、王小川、keso等行業大牛組成的用戶群體,營造了一個高質量的問答氛圍。知乎用戶@諶斌用一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微博之亂耳,無SNS之勞形」形象地描繪了知乎當時的社區氛圍。
  • 內容平臺和直播平臺間的「跳棋」遊戲,以互換賽道打破終局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谷島財經(ID:marketingsir),作者:谷島,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正如知乎所表示的:「知乎直播源於知乎,所以在直播的內容屬性上會成為知乎原有內容的擴展和補充,在這一點上會與市場中的秀場直播和遊戲直播有較為明顯的差別。」
  • 古巴躋身世界體育強國之列
    新華網哈瓦那7月18日電(記者殷永建)「在即將舉行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古巴的目標是保持金牌和獎牌總數第11的位置,躋身世界體育強國之列」,古巴奧委會主席費爾南德斯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 《復仇者聯盟4》的片名終局之戰有什麼含義?
    用導演羅素兄弟的話說,片名會劇透《復仇者聯盟4》的劇情。那麼現在,片名已經出來了,終局之戰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漫畫與MCU的電影不同,在漫威漫畫的世界裡,每一個故事並沒有特意去命名,或者,至少沒有電影那麼明顯。然而1969年的「復仇者聯盟」漫畫確實有一期名為「終局之戰」。
  • 2017中國164家獨角獸名單:知乎「不知道診所」 超級IP「易燃易爆棚」
    2017中國164家獨角獸名單:知乎「不知道診所」 超級IP「易燃易爆棚」  Echo Lee • 2018-04-03
  • 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揭曉 青島增至10家列北方第二
    12月2日,在青島市即墨區舉辦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上,50餘家獨角獸企業遠道而來,與「獨角獸」之城共謀發展、共敘佳話。「獨角獸」的南北懸殊分布是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一個側面,而獨角獸扎堆的青島在北方城市中顯得尤為特殊和耀眼。獨角獸企業數量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城市競爭力,只有擁有強大創業創新生態的城市,才會成片出現獨角獸。以建設創業城市的戰略來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撬動城市未來,營造獨角獸茁壯成長的「熱帶雨林」,這正是青島能夠躋身獨角獸新一線城市前列的原因所在。
  • 動畫《哪吒》導演餃子知乎提問:什麼能代表成都
    動畫《哪吒》導演餃子知乎提問:什麼能代表成都 1905電影網訊 11月25日,曾多次在知乎回答問題的高分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餃子再次與網友們互動,利用自己創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經歷,提問「在你心中,什麼最能代表成都
  • 猿輔導完成22億美元融資,躋身全球教育科技獨角獸第一名
    猿輔導完成22億美元融資,躋身全球教育科技獨角獸第一名 來源:財訊網 • 2020-10-27 19:56:13 前幾日
  •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建成後將躋身全國十大科技館之列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建成後將躋身全國十大科技館之列 2020-12-22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員工技能培訓公司Guild Education獲投1.57億美元,躋身獨角獸
    員工技能培訓公司Guild Education獲投1.57億美元,躋身獨角獸 作者:阿宅 發布時間:
  • 【產品周報】Coursera躋身獨角獸,新中產女性與銀髮人群學習訴求...
    【產品周報】Coursera躋身獨角獸,新中產女性與銀髮人群學習訴求崛起 作者:紅印兒 發布時間:
  • 重慶黔江圖書館《尖達塔度》有望躋身「國寶」之列
    佛教在線重慶市 2011年3月10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第四次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申報工作正在全國開展,重慶市黔江圖書館的鎮館之寶——西雙版納傣文南傳佛教經典《尖達塔度》在待選之列,並有望躋身「國寶」。另據黔江區一位民間古籍收藏家透露,《尖達塔度》或記錄了佛教高僧圓寂後,舍利子的藏放地點。
  • 李斯特音樂學院躋身全球最佳藝術院校之列
    根據2019年英國Quacquarelli Symonds(QS)的評選名單,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躋身全球最佳藝術院校之列,在全球前100所表演藝術大學中排名第51位。
  • 華為取代華碩躋身全球前五大平板電腦製造商之列
    據國外媒體報導,國際數據公司(IDC)研究小組最近發布的分析結果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華為成功取代華碩躋身全球前五大平板製造商之列。  該研究小組在報告中指出,首次進入前五名的華為第二季度的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60萬臺,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7%,與韓國的LG電子並列第四位。
  • 知乎:對標Quora,超越Quora
    為什麼源於Quora的知乎,如今市值已是Quora的兩倍?中國速度的逆襲,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事實上,知乎的飛輪早已開始轉動。2017年,知乎完成了1億美金的D輪融資,估值20億美金。2017年Quora完成8500萬美元的D輪融資後,成功躋身市值18億美元的矽谷獨角獸,一度被外媒稱之為「雅虎問答和維基百科的噩夢」。目前,Quora的每月獨立訪客量已超過3億。
  • 中國躋身世界科技大國之列 專利和論文居世界前列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十一五」期間,各項科技計劃順利實施,科技實力不斷增強,科技產出成績斐然,中國已躋身世界科技大國之列。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六——科技發展成果豐碩。  報告稱,「十一五」期間,科技產出成績斐然,專利和論文位居世界前列。
  • 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發布,青島增至10家列北方第二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12月2日上午,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在青島即墨區舉辦。會議期間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秘書長解樹江教授發布了《數字經濟先鋒: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報告(2020)》及「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今年青島共有10家企業進入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列北方城市第二位。
  • 司法的終局思維
    商業界經常談終局思維,比如你暢想一個項目的時候,就要想想他成功之後的樣子。就像貝索斯說的,你要想想你在發布會上會接受哪些內容,然後就按照這個幹就行了。人生也是如此,很多人也就經常陷入迷茫之中,不知如何選擇,即使有一個目標,也不知道該如何實現。經常要問時間應該如何分別,職業應該如何規劃,實際上根據終局思維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