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市委和市婦聯開展「改革創新 奮發有為」大討論活動的總體部署,在全省上下大討論活動的熱潮中,大同市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的大討論活動也邁進深入實踐階段,重點圍繞解決束縛開放發展的封閉保守、自我滿足,眼睛向內、視野不寬等問題,強化合作意識、共贏理念,瞄準本系統的最高水平,主動學習借鑑、對標對接,在強弱項上下功夫。
改革,就是要解決突出問題,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2019年,學前部緊緊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去小學化」傾向,深化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深化課程遊戲化改革,為孩子們營造快樂的童年氛圍。切實用改革的力量解決突出問題,加快實現「幼有所育」向「幼有優育」的轉型跨越。
4月17日—4月19日,中心學前部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幼兒園課程遊戲化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活動前全體教師高度重視,精心準備。各年齡段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認真查閱資料,製作教具,反覆整理教案,年輕教師利用休息時間找有經驗的教師互相說課討論。教學觀摩活動後及時進行了總結,大家深刻反思,真誠交流,對照別人的優點,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激發了全體教師積極探索遊戲化教學改革的工作熱情;同時也體現了教育中心師資隊伍業務精良、勤學善思,勇於創新,爭創一流的信心。
活動中教師們以創設遊戲情景、兒歌、律動、手指操、猜謎語、講故事等不同形式導入,教學活動以集體遊戲、分組討論、製作粘貼畫和手工作品、師幼互動不同形式呈現。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兒童教育生活化的經驗探索學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於樂。
小班的李老師和耿老師為幼兒準備了「車輛多多」主題活動,教學中師幼互動,孩子們從家裡帶來了自己喜歡的不同玩具車,有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垃圾清運車等,通過幼兒模仿不同車輛的鳴笛聲,描述自己喜歡的車輛外形特徵和使用功能,教師強化情景創設,引導幼兒積極發言,使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在愉快的體驗中得到發展。小班的高老師將「小動物找食物」的遊戲融入到點數1-4的教學,孩子們通過水母串珠的遊戲快樂的學會了1-4數的排序。小班的邢老師通過組織「三角形找朋友」的遊戲活動,讓小班幼兒認識了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的特徵。
中班的「種子成長日記」「種子粘貼畫」主題活動,穆老師和宋老師分別通過植物角不同植物的生長過程和手繪不同時期黃瓜成長的圖片形式呈現種子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感知種子從發芽-開花-結果-成熟的過程,最後以分組製作種子粘貼畫形式鍛鍊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幼兒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中班語言領域的「鳥兒本領大」主題活動,高老師通過猜謎遊戲,幼兒模仿鳥兒發音、扇動翅膀的動作、分組製作孔雀開屏手工和鳥兒粘貼畫形式,增強了幼兒對不同鳥類特徵的感知經驗,促進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中班藝術領域「魔法變變變」主題活動,楊老師以手撕畫的形式展開教學,使幼兒在玩中學會了區別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在手撕畫製作過程中體驗了不同圖形演變方法。中班魏師組織幼兒以單腿跳、雙腿跳分別跳入對應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為勝方的分組跳方格遊戲比賽讓孩子們感知「比較寬窄」 的數學思維,既加強了幼兒的體能訓練,又發展了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中班雷老師根據本班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分組布置了難易不同程度的「正方形大變身」的區域任務,喜歡玩撲克的小朋友製作撲克,愛美的小女孩製作花朵和草裙,對空間感興趣的製作圖形粘貼畫,分層教學充分體現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的相宜性,既培養了幼兒的專注力、合作交往能力,又充分激發幼兒的探知欲和創造力,同時增強了全體教師對遊戲化教學探究的積極性。
大班教師針對近期四川涼山州木裡縣發生的森林火災準備了「在火災中如何逃生」的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活動中就「生活中哪些行為會引起火災;發生火災時如何正確撥打119電話;如何安全逃離火場;如何呼救」循序漸進的引導幼兒,孩子們積極踴躍發言,最後在喬老師發出火災警報哨音後,孩子們低頭弓著腰、捂著溼毛巾、沿著安全出口方向逃離了預設的火災現場教室。大班語言領域《漂流瓶》的故事,張老師告訴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通過努力學習頑強拼搏就會實現心中美好的願望。大班李老師通過創設情景花園裡的花朵,運用「找朋友」的遊戲組合音節準確拼讀,將枯燥的拼音認讀融入遊戲之中,激發了幼兒學習拼音的濃厚興趣。大班科學社會領域的「各種各樣的傳遞工具」主題活動中,魏老師親手繪製了隨著社會發展不同時期的傳遞工具的發展變化和快速解決問題功能,以手機、固定電話、電視、信件、航行在大海裡的輪船上的信號旗為例,通過小組討論代表發言的形式,啟發引導幼兒感知不同時期的傳遞工具給人們帶來的生活便利。
《弟子規》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是童蒙養正的典範,可以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高尚的人格,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培養敦厚善良的心性,它對家庭的和諧、社會風氣的淨化仍然具有時代教育意義。經典吟誦高老師教孩子們誦讀《弟子規》中關於儀態的句子「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為孩子們做了動作示範,引導大班幼兒坐、立、行姿勢要規範端正,既是對他人的一種禮貌,也會讓自己保持良好體態與健康。問候他人,要真誠恭敬,從小培養幼兒尊重他人的好習慣。
供稿:大同市婦女兒童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