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臉式的管教方式,會讓孩子更難管,教育孩子時家長要保持一致

2020-08-28 思呈家長課堂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難管,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也是絞盡腦汁。目前很多家庭當中喜歡用紅白臉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也就是說在一個家庭當中,兩個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個扮演紅色,採用訓斥,嚴厲打罵的方式。而另一個則用哄騙,溺愛的方式,之所以會這樣,父母之間也是想要分工,能夠讓孩子既有人疼又有人教,可是,這樣的教育結果真的非常受用嗎?

小孩子是非常聰明的,當發現父母在教育上會出現不一致時,孩子就會從中間找到自己的有利可圖。

在家庭當中,一般對孩子的飲食規劃都由媽媽來決定,很多媽媽不希望孩子吃冰淇淋,怕孩子肚子疼,不給孩子吃太多的糖,怕孩子的牙壞了。可是,除了媽媽以外,就沒有人能滿足孩子了嗎?尤其是在這種紅白臉的家庭當中,如果媽媽是禁止的,那么爸爸一定是好說話的那一個,所以很多孩子在想要吃糖吃冰淇淋的時候,會求助於爸爸,當媽媽發現的時候,孩子也可以很驕傲的說是爸爸讓我吃的,很顯然,孩子懂得在父母不一致的教育下去,找到自己能夠爭取到的利益,所以這些看似好像有默契的教育方法,仿佛在現實生活中又不是非常受用,很多時候,父母之間的教育態度不一樣,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更沒有好處。

父母之間教育方式不一致,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一、影響孩子的是非觀。

在孩子的世界當中,最親近的人莫過於爸爸和媽媽,如果爸爸和媽媽的態度不一致,這會讓孩子左右為難,同時,讓孩子在對待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做出了不同的評判,因為父母之間的態度差異過大,容易讓孩子造成是非混淆。

二、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父母之間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這很容易讓孩子聽一個人怕一個人,而且在孩子的世界當中,會把父母分為好人和壞人,誰對孩子更好一些,更溺愛一些,孩子就會認為誰更好一些,而在孩子的內心,也會逐漸遠離對孩子要求嚴格的另一方,這不僅影響家庭關係,也會影響孩子性格發展。

三、影響教育結果。

父母之所以採用分工,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可當孩子在做一件事情出現錯誤的時候,紅臉和白臉之間的態度就會出現很大的差異,唱白臉的人容易包容和袒護,而唱紅臉的人容易對孩子施暴,這在教育上,也會讓孩子選擇趨利避害,教育結果往往不夠理想。

根據調查顯示,在有心理問題的兒童當中,父母採用態度不一致的方式,比例為17.3%,明顯高於正常兒童家庭所採取該教育方式比例的9.24%。這也就告訴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夫妻之間一定要配合默契,不要採用紅白臉的方式。因為在教育當中如果出現了矛盾,影響的會是家庭關係,親子關係,不僅僅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幫助,而且還會造成家庭關係的破裂。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如何配合?

一、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保持一致性。

父母之間要做到統一性,不能爸爸說一樣,媽媽說一樣,前後更要一致,在決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能要求越來越多,一會加一個,父母做到提前商量,把決策要求統一化,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二、對待孩子犯錯要保持統一性。

孩子犯錯的時候,最忌諱的是一方在批評教育孩子,而一方在不停的袒護,這會讓孩子是非不分,所以父母一定要保證,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相互配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責,對方應該相互協調一致,即使當時有一方表述的不認可,也要在私底下去達成,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爭吵。

三、父母之間保證良好的夫妻關係。

良好的夫妻關係是保證家庭和諧的基礎,這會讓孩子在充滿溫馨的家庭當中接受更良好的教育。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夫妻關係良好,這也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愛。

如果夫妻之間的關係不和諧,就會破壞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同時破壞了良好的家庭氛圍,也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和煩惱,這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如果爸爸媽媽的關係良好,對孩子的感情也非常真摯,會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儘量做到爸爸媽媽意見統一,這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父母之間配合默契,才能看到孩子健康成長,再不要用紅白臉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父母忌扮「紅白臉」,千萬要注意
    家長紅白臉更多的表現在一個家長在嚴厲的管教孩子時,另一個過來當和事佬。「紅臉家長」往往說十句話都比不上「白臉家長」說一句話管用,和藹的家長只能一直和藹下去,甚至會在孩子管教不聽後交給「白臉家長」管,之後就徹底失去了管教孩子的資格,從而變成家庭裡最沒有權威的人。
  • 還對「虎媽貓爸」紅白臉教育深信不疑?父母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其實父母教育不統一是十分不可取的教育方式,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對孩子成長非常不利:01產生疑惑,懷疑對錯能夠管教孩子的人通常都是和孩子密切接觸的人,如果說家長在同一件事情上意見不統一,一個不滿,一個贊同,或是含糊其辭。
  • 青春期孩子難管?錯過「立規矩」最佳時期,孩子以後只會更難管
    青春期的孩子難管?那是錯過了立規矩的最佳時期家長權威不足以壓制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青春期叛逆引發的悲劇雖然多,可很多家長卻從來沒有重視過,甚至不覺得這種悲劇會落在自己或者孩子的頭上。所以妄想憑藉家長權威來壓制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不現實的,甚至常常引發悲劇。早早立規矩,才是避免解決"青春期孩子難管"的最佳手段那家長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解決青春期孩子難管這一問題呢?
  • 教育孩子父母要保持意見一致
    有的家庭恰恰相反,父親嚴厲管教,媽媽卻流露出對孩子的溺愛,父親剛教訓完孩子,哭泣的眼淚還沒幹,母親就迫不及待的把孩子叫到另一間屋裡,又是發糖果又是擁抱。無論父母哪一方嚴厲,或者放縱,若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中暴露出矛盾,都會帶來副作用。但是,教育孩子父母要保持意見一致,才能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 父母教育孩子時口徑要一致
  • 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比起喊破喉嚨式的管教,魚缸法則更有效
    前言:有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叫孩子吃飯時,他剛好在打遊戲,即便你喊破喉嚨,他就當沒聽見,一直在挑戰你的底線。當家裡孩子越來越難管時,家長也很無奈,因為打罵孩子又不捨得,不打罵又不聽管教。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真的是越管教,越叛逆。
  • 父與母孩子必須怕一個,中國式的「雙重教育」,正在毀了下一代
    西西回家之後非常的生氣,還跟老公爭吵了幾句,晚上睡覺孩子就跟爸爸說不喜歡媽媽。在家庭生活中,不少這樣的事情發生,爸爸媽媽的出發點都不一樣,媽媽會覺得哭不能成為驕縱孩子的工具,爸爸卻覺得沒有必要讓孩子哭,順著他就行了。這樣的紅白臉組合幾乎是家庭裡面的最佳組合,就連我自己小時候爸媽也都是這樣的,一個哄一個罵,雖然說這樣有一定的好處,但壞處也特別的多。
  • 閨蜜式育兒沒有錯,但誰來管孩子?這樣做讓TA無底線可挑戰
    當孩子有了獨立的想法和意志時他們會維護自己的觀點,當自己的觀點不能被理解採納的時候,他們更像是在挑戰家長的底線1、和孩子做朋友了,誰來管教孩子在閨蜜式育兒裡,我們首先要明白孩子自出生那刻開始,他們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會有很多屬於自己的小心思、自己的想法,而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永遠摻雜著養育者和被養育者的身份,這個身份會讓父母為孩子更長遠地考慮,比如給孩子安排各種補習班、興趣班,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等,而這些長遠計劃往往會讓孩子排斥
  • 這樣立規矩也許更有效
    家長紅白臉更多的表現在一個家長在嚴厲的管教孩子時,另一個過來當和事佬。比如孩子在玩遊戲時,爸爸叫孩子去吃飯,媽媽卻要孩子收拾好玩具才能吃。此時孩子就會產生矛盾,不知道應該聽誰的,或者判斷誰說的才是對的。在一件事情上父母雙方的標準不統一,會給孩子造成困擾,使孩子從小价值觀出現錯亂,不明是非。危害二:孩子會逐漸和「白臉家長」疏遠扮演白臉的家長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會表現得比較嚴厲,也就會讓孩子覺得難以接近。
  • 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管?孩子已「升級換代」,但家長卻停滯不前
    其實有時候,我們也知道父母說的不一定對,但父母的權威在那兒,很少有孩子敢「犟嘴」反駁父母。但現在的孩子不一樣了,他們要求的是和家長平等對話。你說的不對,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於是,在和家長有不同的認識和見解時,孩子就會發言開始辯解了。從小被要求「聽話」長大的我們,現在卻要面對一個「不聽話」的孩子,家長的心是慌的。
  • 高圓圓趙又廷談論育兒觀:「紅白臉」教育要不得!最後坑的是孩子
    胡可在參加《媽媽是超人》節目時,就曾分享一個教育秘籍:小孩子真的很聰明,如果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態度不一樣,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分歧,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方。比如,孩子想吃零食,媽媽不同意,而爸爸說,「不要緊,就讓他吃吧」。孩子得到了一方的支持,於是他的要求就會更強烈,不達目的不罷休。
  • 初中生比高中生難管,無非這些原因,家長知道越多越容易教育
    小兒子雖然成績不差,但是卻很叛逆,常被老師投訴,也經常跟父母頂嘴,很難管教。她說,她覺得初中生比高中生難管,面對小兒子,她不知道要怎麼管。我相信面對這樣的教育困惑和難題,她不會是唯一的家長。因此,今天這篇文章,我將根據我和幾個教師朋友討論出來的關於初中生為什麼比高中生難管的背後因素進行分析,希望分析出來的原因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有所幫助。
  • 李玫瑾:孩子喜歡頂嘴,難以管教,是因為家長沒有找對教育方式
    而著名的兒童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認為,孩子頂嘴是正常的,關鍵是看家長如何教育他們。如果家長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孩子很快就會擺脫這個問題。若是他們變得更加的叛逆不好管教,多半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方式,沒有弄清楚他們頂嘴的根本原因在哪兒。
  • 紅白臉教育孩子,不是最佳的教育方法,反而是中國式育兒最大誤區
    面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很多家庭都會採用「虎爸貓媽」的教育理念,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面對孩子的錯誤,兇狠的爸爸就會上線,當孩子受傷時,溫柔的媽媽就會出場,雖然這樣的教育方法已經持續很多年,但是對孩子的成長也存在很大弊病。
  • 家有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這樣管教更有效
    我認為,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最不容忽視的就是學校和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而父母本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生永久的老師,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會變壞,父母使用錯誤的方式去管教,孩子會變得更壞。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對於孩子人格的塑造有著直接的聯繫,「好媽媽」遠勝於「好老師」。
  • 用心管教同一個孩子的家長越多越難養出「好孩子」
    家長如此高強度為孩子鋪設成長軌跡無外乎帶來兩種結果,一種結果是孩子完全依賴父母生活,成為不折不扣的「巨嬰」;另一種結果就是等孩子有一定力量之後就會奮起反抗直至脫離父母的控制範圍,如此便會被冠以叛逆或不孝。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教育方式太難抉擇?用合作式管教,家長孩子都不迷茫
    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通常有三種,寬鬆、嚴格、合作。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3種方法的各有利弊。寬鬆的管教是指,父母從來不和孩子談任何期望和要求。這種不太管孩子的家長,通常是因為他們對親子教育感到焦慮而不想去冒險。又或者和他們以前的經歷有關,在他們的童年是在嚴格管教下成長的。當孩子不知道家長對他有什麼期望時,孩子其實是迷茫的,會沒有安全感。當父母決定不採取上一輩的管教方式時,有可能變得太寬鬆,完全不給孩子設限定。但寬鬆的管教方式也不完全是壞事,有時候有可能是解決當下情況的最佳方式。
  •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管了
    ,該打還是要打,一定要及時管教,讓孩子記住。長大就難管了一、不尊重大人現在的家庭裡啊因為生活條件變好了,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更好的呵護,一家老小圍著一個孩子轉,有些老人對孩子不僅是寵愛,甚至是寵溺,寬容發展成了縱容,打不得,罵不得,就算家長想要管教,老人也會阻攔。
  • 黃磊家3個孩子,為啥老二都比較難管?快看看你家是否也如此
    黃磊家3個孩子,為啥老二都比較難管?快看看你家是否也如此自從開放二胎政策出現之後,很多家庭都不只是一個孩子了,還有些家庭甚至選擇生三個。但是孩子多的家庭,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管教方式也不能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