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對「虎媽貓爸」紅白臉教育深信不疑?父母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

2020-10-10 石家莊育兒小貼士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長都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也做了很多努力。

很多家長選擇買育兒書,進育兒群,上育兒論壇,聽育兒講座,報早教班、興趣班等等。

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家長們個個都成了教育小能手,了解所有對寶寶或是有用、或是沒用的關於育兒的大小事兒。

◆ ◆ ◆ ◆ ◆

但是,在教育孩子上,不管你付出了多少,方法不對,也是白費。

以前,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這樣的家庭職責劃分:比如媽媽是負責嚴厲的,爸爸則是負責和稀泥、溫柔型的;或者爸爸是嚴厲管教的,媽媽是溫柔護孩子的。

這就是大家所謂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試圖達到管教孩子的目的。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樣教育孩子真的有好處麼?

其實父母教育不統一是十分不可取的教育方式,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對孩子成長非常不利:

01

產生疑惑,懷疑對錯

能夠管教孩子的人通常都是和孩子密切接觸的人,如果說家長在同一件事情上意見不統一,一個不滿,一個贊同,或是含糊其辭。

這樣對辨識能力尚且較弱的孩子來說,會造成孩子理解上的難以消化。

父母採用臉譜化的教育方式,其實只是想要其中的一方樹立威信,讓孩子有所畏懼,便於管教。

但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態度長期不一致,容易讓孩子混淆是非,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是對是錯。

那麼長此以往,面對這種情況,孩子們就會感到不安,同時發出這樣的疑惑:「自己到底有沒有犯錯誤?以後還要不要這樣做?」

從而無法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做出判斷與決定。

02

容易將孩子養成「兩面派」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很聰明,他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爸爸媽媽誰會順著自己,誰會拒絕自己,因此他們很容易就學會了「趨利避害」

當孩子犯錯誤時,他們會本能地尋找庇護,依賴對自己好的那一方,唱白臉的人將會成為孩子的避風港。

一犯錯誤就躲避,一想要東西就哭鬧,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錯了;

而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唱紅臉的一方面前,孩子會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經常是有話不敢說、有理不敢辯。

這樣的教育模式,會導致孩子可能出現這樣的行為:

在面對比自己強大或蠻橫的人面前,努力討好;而面對那些老實怯懦的人,則隨便欺負,惡意凌辱。

家長可以選擇在孩子犯錯時,先制止孩子的錯誤,然後與他平視,語氣溫和的和孩子對話,指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了解錯誤的嚴重性才是理想的做法。

03

親子關係緊張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中國式家庭的常規操作。

就像電視劇《小別離》裡的方圓和童文潔夫婦,媽媽童文潔唱白臉,嚴肅批評、教育朵朵出現的問題,而爸爸方圓則負責唱紅臉,打圓場。

時間一久,孩子心理也清楚父母的小伎倆,同時會引起強烈的反感。

其實,很多家庭採取唱「紅白臉」的教育方法是為了凸顯讓孩子有一個怕的人。

但寶爸媽們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我們希望孩子有一個怕的人?我們為人父母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孩子一定要有怕的人嗎?」

當然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而真正意義上的「紅白臉」應該是同一教育理念下不同的教育方式,是教育均衡,互為補充。

唱紅臉是為了要讓孩子有所畏懼,有助於家長立規矩。但權威不是來自於表面的威嚴,而是要讓孩子內心有秩序感。

唱白臉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到關愛和自由。但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這種愛和自由是有邊界的,要在教育中讓孩子明白底線和邊界。

Tips

紅白臉教育如何改良活用?

①角色互換。

家長在用「紅白臉」教育孩子時,除了要保證思想統一外,也要注意適當的角色互換。

比如爸爸在平時生活中,多扮演「紅臉」的角色。但孩子總會有任性的時候,這時候爸爸就是嚴厲的「白臉」,媽媽就會負責唱紅臉。

要讓孩子慢慢懂得,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會嚴格,也都很愛他。

②單獨教育

在教育方式上,家長不能在孩子面前一唱一和,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就紅白臉同臺唱戲。

要等白臉教育完後,紅臉再出現。無論誰唱紅臉,都不應當著孩子的面,數落另一個人的不是。

無論是爸爸唱的「白臉」還是媽媽唱的「紅臉」,只要堅持的原則是一致的,只是在態度和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

這樣,既達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沒有讓孩子對父母的態度產生誤解。

✎✎✎

父母樹立好原則,並在原則問題上保持統一性,就是傳遞給孩子最明確的價值觀,也是最正確的紅白臉策略的使用方法。

誰都不能做孩子的避風港,犯錯誤就會受到懲罰,做好事就會得到獎勵。

相關焦點

  • 家裡面,你是「虎媽」還是「貓爸」?
    本文轉載自【揚州時報】原帖地址:http://www.yznews.com.cn/yzsbs/html/2015-05/07/content_687352.htm記者:詹葉青近日,一部育兒電視劇《虎媽貓爸》火熱上演,劇情圍繞孩子「幼升小」,展現了「虎媽貓爸」這種新型的家庭教育理念。
  • 家長教育孩子還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專家:這是教育大忌
    自古以來,教育孩子一直都是最令父母們頭疼的難題之一。近幾年比較常見的教育方式就是唱紅白臉,不是虎媽,貓爸就是嚴父慈母,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適合孩子嗎?唐女士的家中就是典型的虎媽貓爸家庭,家裡有一個6歲的女兒,對待這個女兒,唐女士的丈夫格外溺愛。
  • 虎媽貓爸家庭養不出好孩子,「唱紅白臉」不可取,教育應統一戰線
    去年的一部國產電視劇《虎媽貓爸》,一經播出,便在80後的家長圈裡引起了深深的共鳴。在看完這部劇之後,很多家長都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也因為是要"虎媽"還是"貓爸"站成了許多派。
  • 真的只有「紅白臉」才能教好孩子嗎?
    許多人認為,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一定要一人扮白臉,一人扮紅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有一能夠「鎮壓」住孩子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紅白臉」並不利於孩子成長如果刻意去唱紅臉白臉,不僅會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產生差異化,還會讓孩子失去了獨特的成長空間。有的孩子甚至會對家庭親密關係的產生誤解,做出「白臉」不愛我,「紅臉」才愛我的錯誤判斷。
  • 「嚴父慈母、虎媽貓爸」黑白臉教育不可取,父母統一戰線更重要
    想必很多人的成長過程當中,最經常經歷的教育就是,父母雙方當中會有一個人唱紅臉一個人唱白臉,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嚴父慈母和虎媽貓爸這種形式。但是其實大家都知道,在父母雙方的教育當中也有一個大集,就是雙方在教育理念上的不統一,和這種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方式,就是讓父母雙方在家庭教育過程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互相拆臺。這種不統一的教育思想的話,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造成阻礙,甚至會讓孩子出現一些不法行為。
  • 虎媽PK貓爸:何種方式更適合教育孩子?
    中美教育界的一場大轟動:「虎媽」PK「貓爸」,不同的教育方式都教出了比較成功的子女,引發了眾多父母關於中式教育與西式教育的爭論與自我反思。參與討論:這些苛刻的條件不僅嚇到了美國的家長們,引起他們的爭論,中國的家長們也對蔡美兒女士這種嚴厲的教育方式頗有微詞。    誰是「貓爸」?  不久之後,上海的「貓爸」常智韜,叫板美國的「虎媽」。「貓爸」認為教育其實可以很溫柔,踩著輕鬆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場圓舞曲,就像貓一樣。
  • 「虎媽」 「貓爸」式的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強勢嚴厲的母親,寬厚仁慈的父親,用現代的話講,那就是「虎媽貓爸」。「虎媽」這個詞來源於一個美國華裔女人,叫蔡美兒,前幾年她出版了一本書,叫《虎媽戰歌》,專門講她是如何嚴格教育孩子的,因此在國內外激起了巨大爭論。如今,她的兩個孩子都畢業於哈佛大學,事業有成。然而,「虎媽貓爸」的家庭,真的都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嗎?
  • 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是「虎媽」還是「貓爸」?
    ----吉姆·崔利斯前言:現代父母教育孩子,無非就是兩種教育類型:一種是以虎媽為代表的嚴厲型,而另一種以貓爸為代表的佛系型。也可以說這是教育孩子方法的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父母什麼事都要管,一切要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另一個極端是,父母什麼都不管,讓孩子自己發展,然後聽天由命。虎媽父母完全掌握了孩子們的選擇,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少走彎路,但是也犧牲了孩子的獨立性,也扼殺了孩子的創造性。
  • 教育孩子怎樣做最有效?媽媽做「虎媽」爸爸別掉隊
    沒想到結婚幾年,她卻成了不折不扣的「虎媽」,一輔導孩子學習就暴跳如雷。沒辦法,既然生了孩子,就想把他教得有出息。可是孩子他爹輔導作業能磨蹭到半夜,教孩子打遊戲倒有一手。如果小莉不做一隻「母老虎」,他就只會天天跟著寶爸一起嬉皮笑臉。然而這樣的教育方式雖然段時間看著有效,卻包含著很多問題,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分析一下。
  • 說說虎媽貓爸的教育方式 你認同哪種?(雙語)
    您或許對這種超級嚴格的媽媽很熟悉,無論付出什麼代價,她都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學習上、體育上和音樂方面的佼佼者。2011年,美籍華裔作家蔡美兒和她的暢銷作品《虎媽戰歌》讓這種育兒方式聞名全世界。不過,在父母育兒領域又出現了另一種「貓科動物」:貓爸。
  • 以前是嚴父慈母,為什麼現在是虎媽貓爸?淺談虎媽的養成
    還有再之前的《小別離》、《虎媽貓爸》甚至是《都挺好》,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虎媽貓爸」。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現實中也是虎媽貓爸居多,傳統的慈母嚴父已比較罕見。為什麼我們會從慈母嚴父轉變為虎媽貓爸呢?
  • 「虎媽貓爸」與「貓媽虎爸」,哪種家庭孩子更有出息:差距明顯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道出了父母的心聲,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有出息,長大以後能出人頭地。但是,孩子能不能有出息,其中的決定因素很多,比如說孩子的智力天賦,孩子受到的教育程度,父母給孩子的思想,孩子的成長環境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好不好?
    爸爸要求孩子寫完作業再玩,而媽媽心疼孩子,「學了這麼久了,休息一會,晚點寫沒關係......"現在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一個有趣的「分工」,究竟是好是壞?父母雙方教養意見不合,應該如何更高效的管教孩子呢?
  • 教育孩子,父母忌扮「紅白臉」,千萬要注意
    「紅白臉」在家庭教育中,體現出來的往往就是「嚴父慈母」或者「慈父嚴母」。不少父母認為,家裡總要有一個嚴厲的,一個和藹的,否則孩子以後誰都不怕,那就管不住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在家庭中父母唱「紅白臉」到底會有什麼弊處?
  • 《起跑線》曝片段 印度版「虎媽貓爸」互動有點甜
    《起跑線》曝片段 印度版「虎媽貓爸」互動有點甜 影片講述一對印度父母為讓孩子就讀好學校而費盡周折的故事。日前片方曝光「遊泳池」片段,揭曉的正是這對印度虎媽貓爸參觀挑選私立名校的小插曲。暖男「貓爸」遇上強勢「虎媽」,被逼問到啞口無言,夫妻倆的日常小互動還真是有點甜。視頻中,米塔(薩巴·卡瑪爾 飾)手握擇校指南雜誌《ONLOOK》,跟老公拉吉(伊爾凡·可汗 飾)實地參觀私立名校。
  • 「虎媽貓爸」的家庭模式真的可取嗎?寶媽在孩子面前要注意這些
    藝術本來源於生活,「虎媽貓爸」的情況不僅僅只存在於電視劇中,隨著我國女權意識的覺醒,女性的地位節節攀升,「虎媽貓爸」成為了現代家庭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那麼這種女強男弱的家庭氛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哪些影響呢?下面我就結合現實狀況,來講一講「虎媽」在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一些事情。要獨立寶媽一定要具有獨立精神。
  •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好不好?
    爸爸要求孩子寫完作業再玩,而媽媽心疼孩子,「學了這麼久了,休息一會,晚點寫沒關係......"現在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一個有趣的「分工」,究竟是好是壞?父母雙方教養意見不合,應該如何更高效地管教孩子呢?
  • 夫子富翁:「虎媽貓爸」的教育方式對你來說真的合適嗎?
    只因為她的兩個女兒相繼從哈佛大學畢業,使得這種教育經驗備受追捧,尤其是得到眾多亞裔父母的支持,而在國內「虎媽」這個詞語也逐漸流行開來。有「成功」案例的加持,加之中國的古話——不打不成器,更為這種教育方式找到了理由。說實話,當我看到蔡美兒的這些教育清單時,心中的感覺是十分壓抑的。
  • 「紅白臉」式教育是在害孩子,你家還在用嗎?
    為了確保有人能夠震懾住孩子,不少家庭都採用「紅白臉」的教育方式,即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充當嚴厲或「令人討厭」的角色,另一個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讓家中有一個能夠管住孩子調皮的人,並使其能夠在「寬嚴並濟」的環境中成長。
  • 《虎媽貓爸》:極端的教育方式,只會害了孩子,4招或讓家長受益
    案例分析:《虎媽貓爸》是由趙薇佟大為主演的家庭輕喜劇,雖是輕喜劇,但在劇中更多的是令人唏噓的無奈,家庭的各種矛盾以及許多父母的縮影。《虎媽貓爸》大致講述了,主人公虎媽畢勝男與先生貓爸羅素的生活。夫妻倆和很多夫妻一樣,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