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轉型加速度 銀河證券重構與客戶「銳角關係」

2020-12-20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宋文娟 北京報導

在財富管理這個券商轉型的主領域,APP成為一個重要的著力點,甚至主戰場。

銀河證券(601881.SH)近日在北京發布5.0版本APP,本次升級新增了財富帳戶、場景理財、組合交易、融資融券條件單等多種新功能。

據了解,今年9月2日至12月22日,銀河證券申請財富帳戶功能的投資者共有13875名,總資產68.28億元,其中創建財富帳戶15743個,財富帳戶總資產合計1.89億元。

銀河證券副總裁羅黎明認為,財富管理轉型服務讓券商和客戶有所變化,從此前的「垂直關係」逐漸轉向「銳角關係」,與投資者共進退,這將是財富管理業務未來的重頭戲。

APP5.0,綁定500+7000

今年初,銀河證券將「經紀管理總部」更名為「財富管理總部」。在銀河證券總裁陳亮看來,財富管理轉型任重道遠,任務艱巨且具有不確定性,券商需要在經營理念、業務模式、客戶結構、員工結構、收入結構、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符合行業監管要求等方面根據需求進行探索,在發展中解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財富管理與經紀業務是兩碼事。」某券商互金部人士分析,財富管理是客戶信任你。把錢給你們來幫助客戶打理,這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並且是信任度不斷增加的過程。

2018年,證券全行業業績明顯下降,證券行業佣金率為0.35%。伴隨著行業佣金率持續不斷地滑落,過去只靠經紀業務賺取手續費盈利的模式早已一去不復返。

「在這個轉型節點中,需要探索出一個有效的財富管理模式。」銀河證券財富管理總部高淨值及私行客戶板塊負責人李婉晴坦言。

李婉晴透露,銀河證券在向財富管理轉型之時,一個非常重要的著力點就是與網際網路金融部合作,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同時把線下500家分支機構的網點、7000個一線員工跟APP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以前證券公司跟客戶的關係更多是鈍角關係,不管客戶賺不賺錢,反正只要交易,證券公司就賺錢。

羅黎明表示:「在很多業務上,我們和客戶是垂直的關係,經過線上線下一體化,隨著我們為客戶提供的產品足夠豐富,服務方式的逐步改變,我們逐步由垂直關係走向銳角的客戶關係。

在羅黎明看來,以客戶為中心就是重構與客戶的銳角關係。客戶往前走一步,證券公司才跟著往前走一步,更好地重塑跟客戶的關係。「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這個銳角會小於45度,這是銀河人、銀河證券財富管理轉型的重中之重。」羅黎明說。

分門別類,實現資產配置

「目前券商的APP早就不只是提供行情和交易,它可以變得更有趣,客戶可以看直播、看觀點,客戶資產帳單分析也越來越清晰。」一位券商網際網路金融部總經理提及。

據悉,銀河證券在新版APP中,原有的「理財」板塊更名為「財富管理」。

具體而言,銀河證券的「財富帳戶」是投資者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和對財富管理的需求,自主創建的資產分類管理功能,用於購買、持有各類投資產品。

在羅黎明看來,銀河財富帳戶具有六大屬性:目標屬性、資產屬性、專業服務屬性、私人定製屬性、AI屬性和專業化屬性。「我們的財富管理是分類的,而且個人的流動性安排、風險偏好、投資標的都不太一樣。」

在銀河證券的財富帳戶,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目標規劃和風險偏好,隨心所欲地設置相互獨立的財富帳戶,如「留學基金」「父母養老金」「房子首付」「結婚基金」等,這樣一方面可實現資金的分門別類,另一方面,個人資產狀況一目了然。

在明晰帳戶目標後,投資者可在財富帳戶中進行相應產品購買,如銀行理財、公募基金、收益憑證、衍生品配置等,從而實現資產配置。

截至12月20日,銀河證券APP有13875名客戶開通了財富帳戶,這些客戶總資產是68.28億元,平均下來一個人約50萬元。從資產分布情況來看,個人資產在0~1萬元的佔19%;1萬~5萬元的佔17%;5萬~10萬元的佔12%;10萬~20萬元的佔13%;20萬~50萬元的佔17%;50萬~100萬元的佔12%;100萬元以上的佔9%。

從財富帳戶的命名看,「老婆本」「壓歲錢理財」「老有所依」「日賺100萬」「男二號的小金庫」「孫女的成長基金」……在一個個俏皮而極具個性化的帳戶名稱背後,是個人對財富管理分類的真實需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借力阿里騰訊,優化智能模塊

早在2017年下半年,阿里就與銀河證券開始了接洽。銀河證券在與阿里雲展開深入合作後,重點之一就放在了共同優化智能模型方面。

「銀河證券APP最大的特點就是智能化,這受益於這兩年跟阿里的戰略合作,做了很多金融科技方面的嘗試。最簡單的金融資訊,現在是資訊大爆炸,怎樣能夠讓客戶在APP上儘快地獲得他想要的信息、想要的資訊,這是我們一直想要深耕的點。再往下是智能交易,交易是證券公司服務的本源業務。」李婉晴說。

2016年初,銀河證券在2.0版本APP中推出盯盤助手功能,並推出「定價提醒」「跟蹤抄底提醒」等功能。在4.0版本中,這一功能以「日內交易助手」的形式呈現。在APP條件單功能中增加便於投資者的智能交易策略,提升交易效率和用戶體驗。

在不斷升級下,條件單已擁有「定價買入」「定價賣出」「打開漲停板賣出」「持倉股回本賣出」「日內先賣後買」「日內先買後賣」六大功能。

此次在5.0APP更新中,「中國銀河證券」APP的智能交易功能再次完成升級,將已在普通交易帳戶實現的條件單功能,覆蓋到了融資融券帳戶。

條件單功能自普通交易業務延伸至融資融券業務。兩融用戶在新的APP中也可以使用上述功能進行融資買入和買券還款,節省了投資者盯盤的時間。

「證券交易從最早的櫃檯買賣,到隨後的電話委託、網上交易、手機交易,都是對空間限制的突破,智能交易的推出試圖在盯盤時間限制上進行突破,這是另一個維度的嘗試。」銀河證券網際網路金融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銀河證券與阿里並沒有籤訂排他合作協議。除了與阿里合作,今年5月,銀河證券還和騰訊籤署了金融科技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探索雲計算技術在證券行業網際網路技術架構轉型的潛在應用,以及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級身份認證、金融輿情、智能投顧、智能風控、企業圖譜等場景下的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

(編輯:夏欣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銀河證券撤下北京最後一塊行情大屏 國內券商成功「變屏」
    證券時報記者 閆晶瀅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資本市場發展三十年來,券商營業部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據悉,銀河證券在今年撤下了北京地區最後一塊營業部行情大屏,預示著伴隨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發展的散戶大廳時代結束。在財富管理轉型的下半場,各券商如何打好這場全新的戰役,值得業內期待。
  • 中投證券改名中金財富獲批,中信等5家券商也欲向財富管理轉型!
    中投證券改名中金財富獲批,中信等5家券商也欲向財富管理轉型!中投定位零售經紀與財富管理受益於並表中投證券投行業務、跨境及機構優勢,2018年中金公司全年總收入185.4億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34.9億元,同比增長26%,業績表現領先於行業。中金公司表示,2018年,中金公司財富管理作為融合工作重心,繼續投入大量資源促進與中投證券的融合,助力中投證券向財富管理業務全面轉型。
  • 券業財富管理轉型|國信證券:繼續穩抓大眾市場客戶,投顧賦能夯實...
    2019年,國信證券提出推進全價值鏈財富管理,以專業化、差異化、高品質的綜合服務體系帶動新增和存量客戶的深度開發,2019年國信證券從銀行渠道、專業投顧、高端和機構客戶、金融科技賦能、智慧網點等5大方面全面推動經紀業務的持續穩健發展。國信證券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強大的線下投顧隊伍是公司財富管理轉型的良好基礎。
  • 中信證券首次透露財富管理轉型成效:200萬以上客戶已超12萬戶
    2018年末,中信證券在行業內率先啟動組織架構改革,將經紀業務管理委員會更名為財富管理委員會,正式轉型財富管理,隨後各家券商紛紛舉起「財富管理」轉型的大旗,並付諸實踐。至2020年,監管已將相關指標納入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標準中,多家券商亦將代銷金融產品視為經紀業務的首要發力點,意味著財富管理成為行業公認的發展趨勢。
  • 中金財富來了!中投證券更名正式獲批 主打零售經紀與財富管理
    2018年,中投證券經紀業務(包括證券經紀和財富管理業務及期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0.62億元,同比下降 16.73%,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超9成。事實上,早在2018年,雙方在經紀和財富管理業務上就已經開始融合。中投證券在去年的年報中表示,公司按照既定的戰略部署和經營規劃,與中金各部門積極整合資源和業務優勢,穩定傳統經紀業務,加快財富管理轉型,取得積極成效。
  • 線上展業服務貼心 銀河證券打造「智能銀河」
    樓上的銀河證券,每層僅有少數員工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銀河證券投行部門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針對疫情環境下客戶企業不同處境、不同需求,對湖北地區所有客戶、醫藥健康及疫情防控相關客戶進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具有針對性對策。
  • 更名中金財富專注財富管理 市場再無中投證券
    至此,中投證券更名轉型傳聞終於塵埃落定。中金公司的財富管理轉型之路最終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結果,值得市場期待。更名早有先兆早在2018年年底,市場就有消息傳出「中投證券將更名為中金財富」,而中投證券的業務定位也早已改為財富管理。
  • 銀河證券與騰訊戰略合作 用數位化技術升級證券服務
    同時,中國銀河證券還將結合騰訊獨有的社交連接優勢,打造專屬的智能社群管理平臺,增加和拓展用戶觸達渠道和場景,提升證券服務的連接力。中國銀河證券是中國證券行業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擁有行業內覆蓋最廣的營業網點和規模領先的客戶群以及綜合全面的業務實力,為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智庫諮詢、財富管理、投融資、國際業務等綜合金融服務。在籤約儀式上,中國銀河證券副總裁羅黎明表示,金融科技是銀河證券一直以來高度關注與積極參與的新課題。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對於證券行業創新業務能力和改進用戶服務方式有重要作用。
  • 金融科技助力證券業務轉型與重構
    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延伸了證券公司與客戶的接觸點和接觸方式,使證券公司能夠更好地洞察客戶和服務客戶。目前多家證券公司已明確將金融科技納為其核心競爭力和戰略發展方向,通過金融科技與財富管理雙輪驅動,推動業務轉型升級與模式重構。
  • 證券行業財富管理專題報告:買方投顧夢寥廓,財管轉型盡朝暉
    隨著財富管理轉型的推進,券商逐漸意識到客戶利益 是財富管理的最終目的,服務和支持客戶實現客戶資產的保值增值始終是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中心 工作。此種模式下,無論是提供投資諮詢、建議還是提供投資組合解決方案,都是相對標準化的基 礎服務,缺乏真正考慮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差異化、定製化服務。4)財富管理模式: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投顧模式。
  • 長江證券劉元瑞:研究將成為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起點與核心
    12月16日,在上海證券報社主辦的「中國證券業2021投研峰會暨2020上證報最佳分析師評選頒獎典禮」上,長江證券總裁劉元瑞發表了題為《研究為始,構建財富管理新生態》的演講。劉元瑞認為,傳統賣方模式下研究業務的價值未能順暢傳導至客戶,在券商由賣方模式向買方模式的轉變中,研究將成為財富管理轉型的起點與核心,未來價值空間廣闊。
  • 新財富發布《2019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研究報告》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吳少龍近日,第二屆新財富最佳投資顧問評選雲頒獎順利舉行,會上,新財富發布了《2019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研究報告》,對過去一年券商經紀業務轉型財富管理進行了全方位的觀察。近年來,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及資管新規落地、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等事件的催動下,除券商外,包括銀行、公募基金等金融機構均將財富管理轉型作為重要戰略目標,特別是自2019年10月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推行後,買方投顧模式給予了財富管理轉型更大的施展空間,如華夏基金、螞蟻金服等巨頭也將更多資源傾注於財富管理市場,因此財富管理新時代的競爭形勢已愈發激烈。
  • 證券業加速「變形」 金融科技重構行業肌理
    歷經30年風雨,作為資本市場主要力量之一的證券公司正在加速「變形」:對內,再造管理、運營模式;對外,財富管理渠道轉向「數位化生存」。中國資本市場已迎來而立之年,證券行業紛紛加碼金融科技,力圖以科技引領發展,以變革照亮未來。這個行業,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肌理重構。
  • 基金新增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
    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關於旗下銀河新動能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新增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為代銷機構的公告 2019-11-11 來源: 作者:   經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與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協商,自2019年11月11日起,新增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代理銷售銀河新動能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基金代碼:007203)。
  • 招商證券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助理蔣明哲:在財富管理領域 券商迎向新...
    12月10日,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在京召開,百位金融業大咖齊聚一堂,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發展、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公募基金大時代、養老金融的未來等話題進行深入務實的探討交流。
  • ...管理?華泰證券:與銀行等大金融一起共建財富管理的良性循環生態圈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龍頭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備受券業矚目,以數位化經營為轉型核心的華泰證券,正在為客戶打造財富管理的全新體驗。近年來,伴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財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長,財富管理業務逐漸成為證券行業愈發關注的熱點領域。
  • 華泰證券2019年淨賺90.02億元 財富管理業務為重要收入來源
    財富管理業務為重要收入來源        多元市場環境下,證券公司從傳統通道服務向全面財富管理業務和綜合金融服務轉型發展成為行業共識。    2019年,華泰證券繼續推進財富管理轉型工作,在財富管理領域,不斷迭代升級移動金融戰略,運用大數據技術洞察,有效推動客戶規模和客戶活躍度增長。
  • 華泰證券投資價值分析:財富管理與機構服務雙輪驅動
    華泰證券金融科技戰略領先同行,主要領導人 IT 背景出身,對信息技術判斷前瞻。自 2007 年公司便開始打造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構建完整的客戶資料庫,2009 年在行業內率先提出網際網路戰略,並長期致力於金融科技的戰略布局和投入,結合全業務鏈優勢,打造市場領先的整體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有效支撐並賦能業務發展。2019 年公司信息服務投入行業排名第 2。
  • 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忙 大數據、AI成關鍵詞
    與此同時,券商對於財富管理業務的轉型與發展越來越重視,這一趨勢使更多券商開始投入到高淨值人群的資產投資管理,以及機構投研中去。財富管理業務 要服務客戶需求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大型券商一線營業部時了解到,券商對營業部理財規劃師進行了大量的培訓,引導員工樹立財富管理理念。
  • 楊明輝:新金融生態圈 證券業向全產業鏈財富管理轉型
    新浪財經訊7月16日,由京東數科主辦的第一屆資管科技行業高峰論壇在京舉辦,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輝出席會議並發表「數字科技與證券行業-融合創造、服務實體」演講。他表示,新金融生態圈本質是以金融科技為手段,高效連接客戶、產品與數據。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中國的證券行業正在積極探索與實踐,從傳統單一的通道業務模式向全業務鏈條財富管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