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玻璃心,真的是因為嬌生慣養挫折少嗎?

2021-02-20 i陪娃

▲點擊上邊i陪娃, 回復「育兒」 ,查看往期芊媽育兒文章目錄▲

開始正文之前,先普天同慶下哈,今天孩子們終於開學(三年級及以下辛苦你們再多熬一陣了)
說回正題,直接說下我的反方觀點我覺得恰恰相反,嬌生慣養,過度保護,通常養不出玻璃心的孩子,大概率養出的是抗挫能力極強,自我中心,萬事都覺得自己沒問題的孩子對於玻璃心的孩子,我們的慣性思維是應該讓他們早點經歷真實世界,早點感受社會不是圍著他們轉的,讓他們多嘗點苦頭。所以最早我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和芊芊玩桌遊時,我從讓她多贏,變成了讓她多輸。但芊芊並沒有到領悟到大人智商會碾壓孩子是正常的事,也沒有培養出一個勝敗乃兵家常事的佛繫心態,她先學會了耍賴。

我聽了很多身邊朋友的想法,包括我自己哈,我覺得根上的原因就是,我們從生下他們那天起,就預設為他們這代是太幸福的孩子,比起我們小時候還需要省下半個月早餐錢,去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漫畫,他們完全沒有苦可言了。所以芊芊因為一盤桌遊輸了就哭,一個冰激凌吃不到就鬧,一個動畫片不能看就生氣, 這些委屈曾經在我的眼裡都太微不足道了,我會覺得這代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可是換個角度想,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該為什麼哭和鬧,我們才覺得是沒問題的呢?該為搖不上號,該為房價太高,該為人工智慧可能取代人類而心情不好嗎?所以他們因為不讓吃棒棒糖而傷心,哭鬧,耍賴,不恰恰就該是他們這個年齡感到挫敗的事嗎。
孩子從2歲開始發展自我意識,開始探索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係,開始尋找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我是誰,我能幹什麼,我被接受嗎?
所以他們這個年齡每天經歷的會讓他們想,為什麼我不能吃糖,為什麼我要去幼兒園,為什麼我贏不了我的爸媽,為什麼我系不好我的扣子,為什麼想幹的很多事我爸媽都不讓我幹,為什麼我想幹的很多事我都全乾不好。我記得芊芊兩三歲的時候,那會兒還不怎麼會頂嘴(我多麼懷念那段時光)但是她已經會委屈了。我記得有一次就是,她想讓我抱下她,但我當時正著急出去取個快遞,語氣有點急的說,媽媽正忙呢,一會兒再抱,然後她就覺得自己的請求被生硬的拒絕,就是吧嗒吧嗒開始掉眼淚,我那會也想這孩子怎麼這麼愛委屈啊。後來我換位思考就想明白了,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有次我二姨夫說帶大家去過車癮,開車兜風1小時,但是座位有限一個孩子去不了。因為家裡弟弟妹妹都比我小很多,所以我爸當即就說我閨女不去了。當時我覺得特委屈,然後就哭了。結果我爸和其他大人都莫名其妙的說,你都這麼大還跟小孩兒爭這個,你又不是沒坐過車,而且1小時就回來了,你湊什麼熱鬧。被大人那麼一說,我哭的跟淚人似的,結果他更加不理解了,說我說的更厲害,我也哭的更加厲害了。所以這代孩子,不是他們經歷的挫折少,而是我們不把他們的挫折當挫折,我們把他們的挫折當做無理取鬧。2、玻璃心不是缺少挫敗,而是缺少「走出挫敗」的方法想通以後,我很少後再去評判某件事值不值得芊芊委屈。在什麼事上感到挫敗、傷心都是因人而異的,甲之砒霜乙之蜜糖,選擇因為什麼事而傷心也是每個人的自由,也包括孩子。
①告訴孩子,他因為任何事情而感到不高興都是正常的。每次芊芊既然已經委屈了,我就告訴芊芊,這事沒能按你想的來,你覺得不高興太正常了,所以想哭會兒就哭會兒吧,想鬱悶會兒就鬱悶會兒吧。
這樣說了以後,我發現她反而更快的走出負面情緒,我想可能因為她覺得自己有什麼情緒都是正常的,不是自己有毛病,心情反而放鬆了。當芊芊情緒平穩以後,我通常最先跟她的說是,很多事都不能按你想的去實現,也是很正常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很多時候大家想法不一樣,所以不能只按你的想法來,這也是很正常的。芊芊日後還會因為很多事不能如自己所願感到挫敗,但是她越來越知道地球不會圍著自己轉也是很正常的,挫敗情緒困擾她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
等她走出挫敗情緒後,你們就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起解決問題。
所以,今天這篇相當於是去年那篇的前傳吧,在幫他們變得抗壓能力更強之前,請先接納他的傷心,脆弱和無助。

—The End—

p.s:所有我寫的育兒文章已經有目錄了哈,查看往期的文章,按下面的方式就可以獲取啦↓

相關焦點

  • 孩子玻璃心、怕挫折,居然是家長的過度呵護造成的?
    寫在前面孩子怕挫折孩子玻璃心,如果別人拒絕TA就會一直不開心甚至鬧情緒。該如何引導?。。。。。。以上兩個問題,是家長提出的很有代表性的問題,它們都指向「意志力的培養」。今天我們就這些問題和一些實例入手,和大家探討一下意志力的養成。▶ 孩子的意志力哪去了?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一定要接受挫折教育?
    事情發生後,網上開始陸續有人跳出來,紛紛指責監考老師的冷漠無情,但是學生在作弊被抓之後不幸墜亡,監考老師真的有錯嗎?在王老師看來,這件事的責任不在監考老師,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學生太玻璃心了,經不起一丁點兒的挫折和打擊。要知道,學校的環境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安寧的,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單純的,根本沒有社會上的那些勾心鬥角。如果作弊被抓就受不了,那麼社會上的委屈和不公實在太多了,一旦走出校園,走上社會,能受得了嗎?
  • 長期被表揚的孩子容易玻璃心,怎麼辦?
    家長提問:經常表揚孩子,孩子因此玻璃心,不喜歡聽半句不好的話,應該怎麼辦?雷老師提問:家長平時是怎麼表揚孩子的?媽媽說:「你今天字寫得真快,而且漂亮,真棒哦!繼續加油練習,會寫得越來越好。」然後她要是下一個字寫不好就擦了,自己覺得還是不好,就哭了,說她寫得不好,只要說半句她不好的話,就哭。而且孩子膽子小,內向。
  • 嬌生慣養的寵物,更容易生病?嬌生慣養的人也一樣?
    狗狗嬌生慣養,更容易生病,我覺得人嬌生慣養,到了社會上更容易遍體鱗傷。現在每家每戶都喜歡養寵物,把寵物看作是心裡的寶,每天給它吃好的,甚至於穿好的,還要帶寵物去理髮,還要去寵物醫院定時打疫苗,上一次寵物醫院的費用可不便宜,那麼悉心照料,為什麼寵物還是經常生病呢?
  • 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弱了!家長如何應對孩子老犯玻璃心?
    為什麼一點點挫折都經不起? 因為完不成目標,我反覆地強迫孩子做一件事,因為她完成得不好,我聲音會變粗,加急,語氣也越來越嚴厲,這些變化,小小魚能敏感地捕捉到,而她的「反饋」便是用哭鬧與罷工來表達。 如何應對? 那高敏感的孩子,是不是各個都是玻璃心,教不得罵不得?
  • 孩子表現的比較脆弱,有玻璃心,別再瞎擔心了,給您正確的做法
    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幹點苦活,挫折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那麼孩子在生活中表現出比較脆弱,有玻璃心,這讓每個家長擔憂。這也是成長中的孩子經常會有的表現,關心孩子脆弱的根源成了家長擔心的重點。成長中的孩子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問題或者是那樣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而表現的比較脆弱。成長的路上本身就是艱辛的,心酸的。
  • 面對"玻璃心"的孩子,用這3點破解蛋殼效應,培養自信強大內心
    不少的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總是容易放棄和喜歡逃避,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玻璃心,是因為他們被寵溺太嚴重,只要不理會孩子就不會存在玻璃心,其實玻璃心並非孩子矯情,而是一種內心疾病。其實,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蛋殼心理,也就是一種玻璃心,就是當你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而形成的脆弱心理。
  • 孩子玻璃心,因為爸媽這些事沒做好
    小朋友經常沒有原因的哭鬧,是讓人比較鬧心的事情,很多家長不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只會在這個時候對孩子大喊「不要哭」。其實大家也知道這樣做是沒有效果的,但是為什麼還是要選擇,在孩子哭的時候說一句這樣阻止的話呢?因為自己過於焦慮和煩躁。
  • 那些從小嬌生慣養的女孩,結婚後過得怎麼樣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從小就過著養尊處優,嬌生慣養的生活。所以步入社會後,有諸多的不適應,甚至因為壓力太大,或者生活不如意,從而做出些極端的事。因此我們說現在的年輕人,太脆弱了。特別是女孩子,因為本來女人在社會中就處於弱勢地位,從小受到的保護也更多一些。所以當步入社會,或者步入婚姻後,因為受不了一些生活的打擊與挫折,從而覺得自己過得很辛苦。那麼那些從小嬌生慣養的女孩,結婚後過得怎麼樣了?
  • 孩子老犯玻璃心,遇到一點挫折就容易放棄,家長如何對待呢?
    為什麼一點點挫折都經不起?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這些孩子的脆弱和失控,很快就會被激發出來。高度敏感的孩子們需要更多的支持來建立復原的能力——讓他們看到自己能夠堅強地應對挑戰。因為完不成目標,我反覆地強迫孩子做一件事,因為她完成得不好,我聲音會變粗,加急,語氣也越來越嚴厲,這些變化,小小魚能敏感地捕捉到,而她的「反饋」便是用哭鬧與罷工來表達。如何應對?那高敏感的孩子,是不是各個都是玻璃心,教不得罵不得?
  • 父母的「挫折教育」,培養了多少失敗的孩子
    他覺得不可思議,自己如此的努力,才能有今天這番作為,自己這麼好的榜樣,孩子為什麼沒有學到一點。而且他對孩子,一直要求很高。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百思不得其解。他說就怕孩子,從小嬌生慣養,遊手好閒,不知道上進,所以從小就要求嚴格,給他挫折教育,訓練他的抗挫力。沒想到,這孩子這麼不成器。
  • 孩子一被批評就哭,面對有玻璃心的孩子,可以用這三個方法應對
    但有些孩子,一被家長批評,就情緒崩潰地大哭,這是因為孩子的受挫能力比較差,他們一遇到一點點小挫折,就很容易灰心喪氣,失去了鬥志,情緒也會變得失落,才會被家長一批評就哭。玻璃心顧名思義,就是孩子的心如同玻璃一樣脆弱,只要經過一點點小打擊,就會破碎。孩子如果一被批評就哭,這說明孩子接受不了被家長批評,家長的批評會給他帶來很大的挫敗感,孩子才會因為家長一點點批評就哭。 孩子有玻璃心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 孩子玻璃心,輸不起?3個方法,幫助家長塑造孩子強大內心
    因為不像是調皮搗蛋的孩子,還可以給孩子立一些規矩,規範孩子的行為。但是這動不動就哭的孩子,本身也沒錯什麼,如果家長只是因為孩子哭而打孩子,那也太不講道理了。孩子也有自尊心還有就是,即使是小孩子也會有自尊心,那麼被人批評了,或者說了兩句,自然會不高興。孩子有這樣的情緒無可厚非,那麼孩子的玻璃心、輸不起無非就是還沒有很好的掌握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而家長要做的,也正是幫助孩子掌握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讓這些負面情緒處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而不是不讓孩子感到失落和沮喪。
  • 為什麼成績越好的孩子,越容易玻璃心?
    現在經常聽人聊起「玻璃心」,有的家長開始將這些詞句對號入座到了自己的孩子上面,玻璃心是一個網絡流行語,意思是指心理素質差,心靈像玻璃一樣易碎,很脆弱,經不起批評或指責。檸檬發現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的玻璃心,特別是成績比較好的孩子,也許這些孩子在我們看來品學兼優,看起來並不是會受不了批評,但其實不然,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是因為成績好的孩子自尊心相對較高。
  • 孩子太過玻璃心,抗挫力差?用LEAD工具提升逆商,比一味安慰強
    昨天下午在與朋友聊天的時候,她說自己女兒抗挫能力太差了,都不知道要如何去引導孩子。她從小就喜歡踢毽子,並且也是小區裡踢得最好的孩子,這一直讓她感到很滿足。但是最近新搬來一家,有個孩子的毽子也踢得特別好,於是有一天兩個孩子就去樓下小區比賽,結果女兒比另外一個孩子少踢了兩個,這突如其來的失敗讓孩子一下子崩潰了,回家後嚎啕大哭好說歹說都無法說服孩子。
  • 嬌生慣養的孩子,長大後不是「啃老」,就是啃社會
    嬌生慣養的孩子,別說以後啦,現在就已經嘗到苦頭了。嬌生慣養孩子也就是溺愛孩子,對孩子將來的人生危害很大。1、自理自立能力差。網絡作為一名老教師觀察到一些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多是嬌生慣養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比如:總是忘記帶課本、作業本的孩子。總是在課堂左顧右盼、不認真聽課的孩子。總是早上到校遲到的孩子。
  • 「挫折教育」是什麼?正確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孩子才能贏到最後
    為什麼到了現在的孩子的身上,我們就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了?他們就都這麼脆弱、這麼玻璃心的嗎?」玻璃心「不是天生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是乾乾淨淨的,將來會長成什麼樣子完全是看他會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孩子脆弱、玻璃心,其實都是由於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才會造成的。
  • 玻璃心的孩子,父母如何做?脫去"蛋殼效應",提升孩子抗壓能力
    每一個家長都不希望看到孩子的玻璃心,畢竟玻璃心是代表著孩子內心脆弱,面對任何問題都不能提起強大的內心幹勁。如果擁有這樣性格的孩子,不說指望他們成才,可能連希望他們獨當一面都不能。不過從小孩子就產生玻璃心,很可能是已經陷入了蛋殼效應的坑中。
  • 如何治癒玻璃心的孩子?
    幾天前因為漏做了語文作業,老師便找他談了一會兒話,誰知一時受不了離家出走,找了兩天才找到,全家人都嚇壞了。」被老師批評、朋友冷落、學習壓力等等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招架不住」,縱觀2017年,學生自殺事件更是時有發生。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不是孩子矯情"玻璃心",怪爸媽這三方面沒做到位
    因為此時他們的認知能力還有限,畢竟是個孩子嘛。所以我們能夠包容寶寶的哭。但寶寶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如果還是動不動就哭,那麼此時我們就真的非常討厭了。據調查顯示,我國有44.3%的兒童都有不同程度的玻璃心,那麼真的是孩子矯情玻璃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