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經常聽人聊起「玻璃心」,有的家長開始將這些詞句對號入座到了自己的孩子上面,玻璃心是一個網絡流行語,意思是指心理素質差,心靈像玻璃一樣易碎,很脆弱,經不起批評或指責。
檸檬發現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的玻璃心,特別是成績比較好的孩子,也許這些孩子在我們看來品學兼優,看起來並不是會受不了批評,但其實不然,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是因為成績好的孩子自尊心相對較高。
不論我們處於什麼階段,對他人的評價或多或少都會在意,就像有的明星不敢看黑粉對自己的惡評一樣,不好的評價容易讓自己對自己本身感到失望,並且心理難受。但好的評價則可以幫助提高自信心,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適時鼓勵表揚孩子做得正確的方面。
但表揚聽多了還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情況,就是孩子的自信心過剩,因為一直以來自己都被誇獎表現優秀,那就會認為自己就是足夠優秀,自我感覺良好,也就更不能接受外界的否定。因此假如這個孩子出現了某一次的錯誤,被批評了以後,孩子往往會難以接受。
其次就是成績好的孩子經歷的挫折較少。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假如說這個孩子本身的成績就比較好,更多會是獲得家長的誇獎等,長久處於這種表揚的環境之下,適應了這種氛圍,便容易形成一種固定心理意識,就覺得所有的事情應該順著自己,以致於當突然面臨挫折,孩子的心理彈性比較差,他就不能很好地去應對。
心理彈性就是主體對外界變化了的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它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如果孩子的心理彈性好,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很好的適應環境的變化和挑戰。
回到我們剛剛所談論到的,因為孩子長期處於這種優秀的氛圍環境下,受挫機會較少,那麼自然而然對外界突然的反駁就會表現得難以接受,這就和一個人在飲食上只吃無菌蛋、有機蔬菜等這些健康產品,但如果你突然讓他吃路邊攤的東西的話,他的身體可能就會受不了,是一個道理。
另外孩子玻璃心的原因還有可能受到當下學習壓力的影響。
如果這個孩子學習成績本身就比較好,那麼家長老師對他各方面的期望值也就比較高,特別是對於學習,這樣的高期望帶來的可能是高壓力,相比其他學生,他的學習壓力會來的更大,另外周遭環境的影響,也可能會讓成績較好的孩子變得更加敏感,比如說同學間矛盾,老師、家長的指責等等堆積在一起,使自己變得更加敏感,如果這時還出現了什麼錯誤的話,就有可能沒辦法很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
對於成績好的孩子你有哪些印象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和我分享你的看法。
由於篇幅原因,面對玻璃心孩子的建議方法檸檬將在下期節目中接著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