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結果呢?

2020-09-09 燧石教育

文 | 吉米媽

來源 | 三個媽媽六個娃(ID:pkumum)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覺得,孩子小的時候讓他多接觸一些,是給他選擇的權利。


但是我忽略了,當選擇多了,就選擇障礙了。


有些領域,當興趣沒啥,要想練成孩子的特長,需要的時間特別長,需要的付出特別多,需要的心理特別強大。


即便這些你都有,還需要天賦。 


看看自己這四年半來跳的坑,流的淚,吵的架,出的血,有幾點肺腑之言,一定要和大家說說。



最近兩個月我們家爆發了三次家庭大戰,召開了兩次家庭會議,導火索都是小張同學的鋼琴課。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到晚上7點半,家裡就小孩哭,大人吼,因為那個點兒是小張練琴的時間。


小張從6歲開始學鋼琴,到現在有一年半了。


我和老師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是他對於鋼琴的不喜歡,從未被時間衝淡!



於是他的父親老張加入了我和小張的戰鬥。


這次,他站小張。


他說問題出在我的身上,在給孩子選興趣班這個事兒上,我太盲目,不理性,不會留白,不知道孩子的優勢和興趣點。


對於一些孩子完全沒天分,也不努力的項目,我所謂的堅持,根本就是浪費時間。


我:「那你說怎麼辦,到底怎麼給孩子選興趣班,哪些要堅持,哪些要放棄?」


老張:「孩子從三歲開始,各種班上了十多個,效果怎麼樣你心裡沒數嗎?」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男人很不善於給建議,但是非常善於挑毛病!


圖片來源:電視劇《家有喜旺 》


這次老張小張的統一戰線讓本來就有些動搖的我慌了,難道一直以來真是我錯了嗎?


關於小張興趣班選擇上的一些問題,是時候好好總結一下了。


今天的分享,保守估計價值二十萬。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都有過那麼一個階段(或者瞬間),覺得自己生了一個聰明絕頂的孩子。


當然,現在悟出來了:


未來絕頂是有可能的,聰明不聰明,就真不好說了。


那麼聰明的小孩,不好好挖掘培養怎麼行呢。


而且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興趣班了,我怎麼能不送他去呢。


再說他在家瞎混也是浪費時間,不如去學點的東西……


圖片來源:電影《如晴天,似雨天》


興趣班無外乎是這幾個大類:體育類,文藝類,藝術類,學科啟蒙類。


在過去四年,我送孩子上的興趣班,這幾類都有涉及,大概有十幾個。


整理完過去4年多給孩子上的課外班,我自己都覺得很瘋狂。


孩子的確是碎鈔機,但是不冷靜的媽絕對是碎鈔機裡的戰鬥機。


▼上下滑動查看

三歲半:藝術類-畫畫

選擇原因:門檻低,不枯燥,大家都學,孩子也不反感。

堅持時間:2年

費用:2萬 (200/節,一周1節)

放棄原因:畫畫門檻低,但是真要看天分。有些興趣只需散養,真不需要花錢,至少不需要早早的花錢。


四歲半:學科啟蒙―線下少兒英語

選擇原因:在家做了一段英語啟蒙後,覺得應該系統學習,比如使用正規的教材,和學習自然拼讀。朋友推薦。

堅持時間:1年

費用:2萬 (100/節,一周4節)

放棄原因:學校太遠,懷二胎,不方便接送。興趣班離得近太重要。


四歲半:體育類—跆拳道

選擇原因:在姥姥家樓下,道館很正規,朋友推薦,鍛鍊身體

堅持時間:1年半

費用:10000元 (100/節,一周1/2節)

放棄原因:孩子一直不是太感興趣,一次長時間的發燒感冒後,就再也不去了。我懷二胎,也懶得送,就放棄了。我很遺憾,到綠帶了,但是孩子絲毫不遺憾。生二胎,一定程度上會耽誤老大。


五歲:體育類—足球

選擇原因:俱樂部英語教學,在家附近的國際學校踢球,集體運動。

堅持時間:半年

費用:4000元 (150/節, 1周1節)

放棄原因:霧霾天太多,堅持得不好。孩子基本就是場上亂跑,根本聽不懂規則。有一些項目, 開始得晚一些比早一些效果好。而且目標要明確,不能太貪心。你是想學踢球,還是學英語!


五歲半:學科啟蒙-線上英語

選擇原因:英語學習不能斷,線上相對靈活方便。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聽說效果相對明顯, 唯一欠缺是寫。

費用:4萬 (180/節,一周2/3節)

堅持原因:英語是我目前看到學科類稍微有希望成為優勢的科目。長板原則。花錢花時間的項目應該是孩子有興趣,基礎好,潛力大的。


六歲:鋼琴

選擇原因:總得學一樣樂器,家裡有鋼琴。

堅持時間:1年半。

費用:3萬 (400/節,一周1節)

放棄原因:孩子實在不喜歡,每天練習對彼此都是傷害和煎熬。一開始練習時目的不明確。而且沒有選擇去機構,在家學琴,環境不夠正規,孩子始終沒有認命。決定放棄。


六歲:法國視唱

選擇原因:配合鋼琴學習,識譜,音準,樂感,樂理知識。

堅持時間:1年

費用:1700(少年宮)

放棄原因:孩子實在沒有興趣,樂感較差。藝術類的,興趣和天分太重要了。


六歲:朗誦/主持人

選擇原因:覺得孩外貌條件還OK,口齒也算伶俐,能鍛鍊的大方得體也不錯。

堅持時間:1年

費用:1700(少年宮)

放棄原因:因為孩子不想上法國視唱,所以爸爸連朗誦班也懶得送了。隊友,基本你是指望不上的。我覺得特別遺憾。


六歲:滑雪

選擇原因:試課後,覺得自己像在飛翔,感受到了自由,所以很喜歡。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費用:5萬 (350/節雪毯課,一周1次;夏天哈爾濱市內滑雪場;冬天崇禮(教練費,車費,酒店,門票)

堅持原因:真愛,沒別的。


六歲半:書法

選擇原因:孩子想上。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費用:2萬(200/節,一周1次)

堅持原因:雷打不動,發燒都要去上課。大概是真心喜歡吧。


七歲:樂高

選擇原因:學校課後興趣班,打發時間,孩子也表示喜歡。

堅持時間:半年

費用:0

放棄原因:表示沒有那麼喜歡了,而且各種樂高課,家長需要認真比較調研,我沒做這個功課,也就沒有堅持。


七歲:數學思維

選擇原因:孩子喜歡數學,但是他自己說有時候一些稍微難一點兒的就沒有思路。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費用:7000 (80/節,一周1次)

堅持原因:覺得很有趣,而且數學解題能力的確有提高。


七歲:桌球

選擇原因:鍛鍊視力和反應能力。

堅持時間:半年

費用:800(少年宮)

放棄原因:大班上課,孩子一節課基本就是和小女生聊天了。任何項目,不要因為便宜就開始。


七歲半:高爾夫

選擇原因:學校課後興趣班,打發時間,孩子也表示喜歡。

堅持時間:剛剛開始

費用:0


你說我這20萬花的算什麼?


算消費?帶給我的快樂真不如買包。


這20萬,我可以左手一個香奈兒的2.55,右手一個流浪包。


左胳膊一個Dior的戴妃包,右胳膊一個馬鞍包。


再買一個Fendi的小怪獸,還有得剩!


算投資?投資失敗!



錢撒出去了,時間花出去了,我也明白了老張說的貪多嚼不爛是啥意思了。


看看自己這四年半來跳的坑,流的淚,吵的架,出的血,有幾點肺腑之言,一定要和大家說說。


1. 是培養興趣還是培養特長?


在選擇之前,要問問自己:是想培養孩子的興趣,還是特長。


很多項目,如果是培養興趣,自己陪孩子玩就可以了,不需要花錢。


這其實也解釋了,興趣要有,但是不一定非得去興趣班培養。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的女兒琴四月》


在這個問題上,我領悟得稍微晚了點兒。


2. 沒有壓力的學習也沒有動力


有一些項目,如果開始了,就是要考級,比如鋼琴。


所有不以考級為milestone(裡程碑)的學琴都很難堅持。


當然,考級的過程非常摧殘人。我們家沒能堅持,和目的不明確關係很大。


3.不輕易開始,不害怕結束


不要輕易開始,即便孩子非常有興趣,也要繃一段時間。


不要害怕結束,結束不代表失敗,至少是及時止損。


是不是那塊料,練一段就能看出來,耽誤不了孩子。


圖片來源:電影《巴黎淘氣幫》


4. 興趣班貴精不貴多


媽媽要有慧眼遴選,要勇於做減法。


因為孩子和大人的時間都有限,大人的錢也有限。


最主要的,少而精,是給孩子足夠的練習時間。


沒有練習的學習,都是肉包子打狗。


父母越是怕錯過而廣撒網,就越是什麼都抓不住。


5. 興趣班怎麼選?


藝術類的選一個,體育類的選一個,就足夠了。


如果可以變成特長最好。


如果不可以,當一個可以玩得更好的興趣也不錯。


況且,一些不需要童子功的興趣,什麼時候學都不晚。


對於男孩,如果對藝術類的實在沒興趣,興趣班都選體育類的也無妨,其中有一個最好是對抗性的團體運動。



6. 學科類的怎麼選?


可以讓孩子多試試各種免費課,如果反正都得上,那幹嗎不選個有趣的。


7. 孩子就一門心思學習行不行?


當然行!


學習特長難道就不是特長了嗎?但是鍛鍊身體還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如果孩子在校成績非常一般,那又何必把錢撒到各種有的沒的興趣班呢?


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呀。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謝爾頓》


8. 興趣不是萬能法寶


即便興趣可以讓孩子的訓練開始得順利一些,堅持得久一些,也一定會有瓶頸期和想放棄的時候,因為任何成績都是要無數遍苦訓後才能得來。


孩子遇到困難想退縮的時候,如果確定要堅持,就必須要虎媽了。


而虎媽是一不怕苦,二不怕花錢,三是基本放棄自己的。 


為了孩子,拼盡全力的事兒,很多人其實是做不到的。


下圖是19歲的美籍華裔花滑冠軍陳巍的媽媽,看看這位母親的手,你就知道她為這個冠軍兒子付出了多少。



捫心自問,我這種逛街燙頭化妝,還惦記買包的媽,行嗎?



在我開始讓孩子練琴和我動了放棄念頭的時候,身邊都有聲音:


「孩子必須要學一樣樂器的。」


「音樂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整體素養,而且也算有一技之長。」


「你現在不逼他,他長大了會怪你的。」


「他不愛彈你就放棄,未來他不喜歡的會越來越多,你怎麼辦?」


但我還是決定同意放棄鋼琴了。


因為興趣班歸根結底是揚長的,不是補短的。


而且選興趣班就像談戀愛,不適合,怎麼分分合合的磨合都覺得不舒服,那就分手吧。


對於孩子興趣的培養,最完美的情況是幫孩子找到自己所愛,他們可以持之以恆,自我激勵。


鋼琴課停掉的這兩周,我的人生仿佛重回巔峰。


〖歡迎轉發、留言〗

相關焦點

  • 我是那個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 結果呢?
    而且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興趣班了,我怎麼能不送他去呢。再說他在家瞎混也是浪費時間,不如去學點的東西……整理完過去4年多給孩子上的課外班,我自己都覺得很瘋狂。孩子的確是碎鈔機,但是不冷靜的媽絕對是碎鈔機裡的戰鬥機。
  • 4年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勞娃傷財式報班,你踩坑了嗎
    這幾天,網上一個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火了。這位媽媽,本著廣撒網,再選擇的原則,孩子三歲就開始上各種興趣班:美術,跆拳道,足球、鋼琴、法國視唱、小主持人、滑雪......放棄的原因,不外乎,孩子不喜歡、太遠了、空氣不好不適合戶外活動等等,其中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孩子不喜歡。興趣班,可以說,現在的孩子沒有不學的,校外的各種培訓班,可以說個個火爆,甚至有的還報不上名。
  • 我是那個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媽媽,結果呢?
    這位媽媽整理完過去4年多給孩子上的課外班,自己都覺得很瘋狂:孩子的確是碎炒機,但是不冷靜的媽絕對是碎炒機裡的戰鬥機。 而且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興趣班了,我怎麼能不送他去呢。再說他在家瞎混也是浪費時間,不如去學點的東西…… 興趣班無外乎是這幾個大類:體育類,文藝類,藝術類,學科啟蒙類。在過去四年,我送孩子上的興趣班,這幾類都有涉及,大概有十幾個。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 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 「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
  • 給孩子報興趣班注意:三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費時間,得不償失
    我是靜香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去年看過一個教育節目——《老師請回答》,有一期來了一個家庭,3年為了孩子上興趣班賣了北京的一套房,一共花了120多萬。1.孩子不感興趣的興趣班的本質就是以孩子興趣作為基礎,從而培養他們的特長和天賦。在學習能力的過程當中,孩子只有自己有一定的興趣,有主動性學習的過程才會更加的順暢。孩子如果對於興趣班沒有任何興趣的話,讓他們學習只會浪費孩子時間,也浪費自己的錢。
  • 6歲女童報興趣班,姥姥賣掉一套房,3年花費120萬元,結果如何?
    說到興趣班,家長們都不陌生,誰家孩子還不是上一兩個興趣班呢?有的孩子上的多,有的孩子上的少,但至少都有一個興趣班在上。我一個朋友在她女兒上小學前一星期要上五六個興趣班,孩子基本都沒有玩的時間。朋友想給女兒減少兩三個,可是她女兒卻一個不想減,都喜歡上。朋友就尊重孩子的意見,都上了。
  • 給孩子報興趣班注意:三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費時間,得不償失
    看過一個教育節目——《老師請回答》,有一期來了一個家庭,3年為了孩子上興趣班賣了北京的一套房,一共花了120多萬。有一個叫晴晴的女孩,今年七歲,三年的時間家人竟給她花了120萬的課外培訓費!!!費用:跟公司籤約13.8萬,一對一聲樂表演40萬,工體演出30萬,紐約2次T臺20萬,還有各種興趣班的費用,共計120萬。
  • 寒假急著給孩子報興趣班?沒想清楚這3個問題,報班只是浪費錢
    "不小了,孩子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楊姐跟我說:她給正在上幼兒園小班的兒子報了2個興趣班,"一個是早教英語班,一個是平衡車培訓班,花了快兩萬元。"楊姐既希望兒子能夠早些接觸到英語,培養語感。也想讓孩子能多運動,增強體質。
  • 說句不中聽的實話:一年花七八萬給孩子報興趣班,沒用還燒錢
    文|美芽媽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大部分家長普遍的心態。為此幫孩子報了七八個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技之長,把其他孩子比下去。案例:小虎今年上四年級,雖然年紀還小,但他可是一位大忙人。寫完功課大概6:00左右,媽媽會來接他。但不是接孩子回家,而是帶著孩子去吃飯,然後把他送去鋼琴興趣班。在鋼琴興趣班學習兩個小時之後,大概8:00左右,小虎才能回家休息睡覺。這是他周一到周五的生活日常。周六周日的時候也閒不下來,因為他還有書法,小提琴班,甚至還有舞蹈班。孩子的爺爺奶奶看著小虎這麼辛苦,經常向父母提意見,認為他們實在是太狠心了。
  •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如何給孩子報興趣班?不妨從3個方面著手
    最近萌萌媽媽特別發愁,雖然她才剛上小班,但是班級裡已經有很多孩子報了興趣班,有些甚至報了三四個。在萌萌媽看來,孩子的童年只要健康和快樂就好,至於興趣班,純粹就是額外的壓力。只是看著其他孩子不斷的展示自己在興趣班學到的本領,萌萌媽有些動搖了。要不要報興趣班,還是需要結合孩子的身心發育情況。
  • 《親愛的小課桌》葉一茜等媽媽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這樣做對嗎?
    在《親愛的小課桌》第4期當中,大家在討論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上,葉一茜提出自己是第1次做媽媽,也不知道要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所以就每樣都報一報,從中選出孩子最想做的和他最能夠堅持下來的。王恩澤媽媽也說,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給他報了很多班。但是到現在就留下來的,也只有兩樣,就是古典吉他還有唱歌。
  • 你給報了幾個興趣班?5個!
    幼兒園問題塵埃落定之後,跟媽媽們的話題核心來到興趣班,要不要給小孩報興趣班、報什麼興趣班,是大家最津津樂道的話題,說實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疑惑。家長們對興趣班抱著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挖掘他的特長潛能。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不同,哪會有一刀切的選擇標準呢?而且也不能太依賴於興趣班。
  • 5歲就扎進興趣班給孩子報班家長圖什麼
    ,給5歲的兒子報了7個興趣班,包括數學、書法、美術等。  沒想到立刻引發眾多家長的共鳴,大家表示:孩子上興趣班的年齡越來越小,數量越來越多,這似乎成了一種新趨勢。在採訪中,多數媽媽表示,孩子是從5歲左右開始接觸各類興趣班的,內容有舞蹈、書法、英語、樂高、跆拳道、數學思維等。也有媽媽表示孩子在3歲左右就已經開始參加英語、口才方面的興趣班。堅持「扛住」,沒給孩子報任何興趣班的媽媽也有,不過她們表示目前仍在觀望,打算「瞅準時機」再下手。
  • 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報了十多個興趣班後,家長終於被「逼瘋」
    最近聽到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媽媽抱怨,因為不想讓自己家的娃輸在起跑線上,從1歲多開始,陸續報了十多個興趣班,從早教、鋼琴到英語、遊泳,前後花了將近20萬,然而到最後一個堅持下來的都沒有,甚至經常因為孩子練琴的事情發生家庭大戰!
  • 李玫瑾:在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我曾經看過一項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調查,發現每一年在教育上投入3.6-7.2萬的家庭佔了37%,而且大多數教育支出都花在了報興趣班上。你們還記得有一個新聞"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父母從3歲起就開始給孩子報興趣班,一直到7歲報了14個興趣班,花了近20萬,可是到最後孩子堅持學的就2、3個興趣班。
  • 上幼兒園的孩子,要不要報興趣班?這3個方面,家長要考慮到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他們對待培養孩子方面會花更多的心思,像補習班、興趣班等,都希望通過報班來培養孩子,而且已經發展成為一種趨勢了。但這種情況的話,多數會發現在中小學生身上,不過近年來很多興趣班開始面向幼兒園期間的小朋友,這時家長們就會發生了疑問。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再報興趣班呢?
  • 每年花好幾萬來報興趣班,爸爸媽媽真的覺得值嗎?
    現在的家庭條件變好了,父母都會選擇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平常家庭也就報個一兩個普通班,家境優越的甚至每年要花好幾萬來培養孩子上興趣班。聽起來好像是為了孩子用心良苦,那麼這麼貴的興趣班到底值不值呢?有的人說,技多不壓身,孩子多學一樣,將來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 李玫瑾教授支招:給娃選興趣班,最好按照這三個原則
    跳繩要報班、樂高積木要報班、學自行車要報班……這些我們以前不用報班通過玩耍就能做到的「興趣」,以一種「荒誕」的興趣班型被呈現。別人孩子家學了鋼琴,你不學就讓孩子落後了起跑線。李玫瑾教授:興趣班不應該是家長的事情現在有個奇怪的現象,以前,學校的興趣班被提倡,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興趣拓展。而現在,因應試的壓力,學校逐漸偏向於學科,興趣班也被淡化,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基本都貢獻於學科應試上。
  • 想給孩子報名興趣班,遵循這4個原則,找到滿意靠譜的機構
    坐下來聊天,了解到媽媽正因為孩子的興趣班而煩惱。上幼兒園時,老師反映孩子上課專注力不好,沒有群體活動的意識,讓家長要多留意。媽媽一聽就著急了,拉著孩子去報興趣班。詳細了解了整個報課過程,我不得不為媽媽的「智商稅」汗顏。報課一時興起,也沒有多加了解,更甭提給孩子做成長規劃,考慮孩子真正需要什麼。看機構有報名優惠,孩子喜歡,一下子報了三四門。
  • 報了興趣班,孩子卻沒興趣了,原因讓家長反思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像跳舞、書法、音樂,武術等等。報之前呢,也會徵詢了孩子的意見,好多孩子也願意學。但往往報了興趣班之後,過不了多長時間,家長會發現,孩子的興趣越來越低,有些孩子甚至到了不願意再學的地步。家長很納悶兒,原本是想著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現在怎麼就不喜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