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勞娃傷財式報班,你踩坑了嗎

2020-09-07 神奇麻麻木小暖

這幾天,網上一個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火了。

這位媽媽,本著廣撒網,再選擇的原則,孩子三歲就開始上各種興趣班:美術,跆拳道,足球、鋼琴、法國視唱、小主持人、滑雪......,體育、文藝、藝術、學科啟蒙,非常齊全,

終於,因為孩子的鋼琴課,家裡出現了爭吵,老公站在了孩子的一方,直言「孩子從三歲開始,各種班上了十多個,效果怎麼樣你心裡沒數嗎?」

一句話讓這位媽媽動搖了,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


看了她給孩子報的班,以及放棄的理由,坦白講,我感到很無語。

放棄的原因,不外乎,孩子不喜歡、太遠了、空氣不好不適合戶外活動等等,其中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孩子不喜歡。

興趣班,可以說,現在的孩子沒有不學的,校外的各種培訓班,可以說個個火爆,甚至有的還報不上名。

而孩子呢,也分外地忙,有的孩子一周7天排的滿滿的,書法繪畫,樂器舞蹈,前幾天還有人發過一個興趣班的鄙視鏈,高爾夫,馬術都成為了孩子興趣班的內容。

然而,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大部分的家長多多少少都踩了坑,

多少家長花了冤枉錢,學了一半放棄了?

多少家庭因為興趣班,天天家裡雞飛狗跳?

多少孩子因為不停上興趣班,不僅沒有了興趣,反而增加了反感?

興趣班,到底應該如何選,建議家長要考慮好這幾點:

1、上興趣班的目的是什麼?

其實,上興趣班不外乎兩個目的:第一、走專業路線,將來走藝術考生;第二、單純培養興趣愛好。當然也存在第三種,在不知道目的,就是別人上,自己也就報名了,隨大流。

很多孩子學鋼琴,努力去考十級,坦白講,鋼琴想考十級,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練習的,如果你不是想走藝術特長的路子,真的沒有必要將時間用在鋼琴練習上,有這個時間,不如讓娃運動運動,或者刷幾套題,效果更直接。

如果是為了培養興趣愛好,我們就以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為主,培養他對音樂的興趣,會彈奏曲子即可沒有必要,對孩子嚴加要求,必須考級。

不想走走藝術路子,但是又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興趣班上,坦白講,似乎有點得不償失的感覺。



2、上興趣班的首要條件是孩子喜歡

親戚家的小孩,從小學習鋼琴,她媽媽每天拿著戒尺跟著她練習,彈錯就挨打。最終她的鋼琴學到了10級,然而考過之後,她的鋼琴就變成了堆放雜物的桌子,她每次看鋼琴都是一種極其厭惡的眼神,她和媽媽講「我這輩子都不會再碰它一下。」

請問這樣的十級有什麼意義呢?

孩子對其厭惡至極,雖然學了,得到了讓你滿意的結果,但是對於孩子呢,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堪回首的記憶。

坦白講,學藝術,其實還是需要天分的,不是人人都能成為朗朗,李雲迪。


前段時間,在網上火起來的,6歲的天才吉他女孩miumiu,從她的彈奏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孩子對吉他的熱愛和天分,就是因為喜歡,所以她才願意每天苦練,手指破掉也不在乎。


這就是熱愛的內驅力。

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歡,孩子才有動力去堅持。

就像這位北大媽媽的清單,凡是孩子自己喜歡的,都堅持下來了。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否是孩子喜歡的。

有的父母喜歡隨大流,別人說鋼琴好,就學鋼琴,別人說圍棋好,就學圍棋,武斷專制,從來不考慮孩子的特性和喜好,這樣的學習最終都是勞民傷財,兩敗俱傷。



3、上興趣班要警惕「樣樣學樣樣松"

一個朋友家的小孩,從周一到周日,每天的課程都安排的非常滿,從美術書法,到鋼琴舞蹈,從英語數學,到語文寫作,全都學。

其實興趣班的學習,不僅僅是靠課上的一個多小時,課下的練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樂器,舞蹈之類的,需要每天都練習。

興趣班排的滿,孩子沒有練習的時間,最終的結果就是樣樣學樣樣松,什麼都會,又什麼不會,最終就是個「半吊子」。

所以,家長要記住,興趣班,切忌貪多。不如選擇好一樣,堅持下去才是王道。

同時,像北大媽媽這樣,一邊學習,一邊放棄,只會讓孩子學會一個道理「原來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半途而廢」。

選好,就堅持下去,多看到孩子的進步,尤其在孩子想放棄的時候,多鼓勵孩子,很多興趣班短期是看不到結果的,而且每個孩子的吸收程度不同,有的效果顯著,有的孩子則會1年之後才能看到進步,所以家長的心態也要放平和,和孩子一起堅定地走下去,而不是半途而廢。



4、興趣班應該如何選擇

坦白講,現在的興趣班都不便宜,我們大部分的家庭都是普通家庭,選擇興趣班還是要謹慎。

首先,不要貪多

選擇興趣班,不要貪多,每次的學習1-2個興趣班即可,就像我上面說的,興趣班易精不易多。

第二,考慮性別 合理搭配

對於男孩子,我認為運動類的是一定要選擇一個的,本來現在的孩子運動量就不夠,而男孩子需要釋放大量的精力和體力,才能幫助其在學習上保持一定的專注度。所以家長儘量幫助孩子選擇一項團體類的運動項目,即釋放了多餘的精力,增強了體質,也可以在團隊運動中,體會到團隊作戰,集體的力量。


第三、不要隨大流,選擇自己適合的更重要

不要別人學啥,你學啥,一定要根據孩子的特性和喜好來選擇。

現在大部分的課,都有試聽課,一定帶孩子先去試聽,試聽的過程,可以讓孩子看看是否喜歡,也可以考察師資水平。

第四、前期不要選擇離家太遠的

坦白講,離家太遠的興趣班很難堅持下去,所以前期,建議選擇離家近的,家長和孩子都沒有負擔和壓力。如果孩子展現出了一定的天分,或者希望深造,那麼可以選擇遠一點的更好的學校進行學習。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文武雙全,然而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客觀,認真地考慮。

畢竟我們都希望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可以讓孩子踏踏實實地學到東西,能有所回報,而不是打水漂。

相關焦點

  • 別盲目給孩子報興趣班,這3種「興趣班」,不僅浪費錢對娃也不利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已經深入每個家長心裡。但如何才能做到不輸,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考量。其中,興趣班是家長的首選,他們對興趣班抱持著不小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能言善道,優秀出眾,然而卻忽略了娃的感受。
  • 我是那個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 結果呢?
    來源 | 三個媽媽六個娃(ID:pkumum)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覺得,孩子小的時候讓他多接觸一些,是給他選擇的權利。但是我忽略了,當選擇多了,就選擇障礙了。有些領域,當興趣沒啥,要想練成孩子的特長,需要的時間特別長,需要的付出特別多,需要的心理特別強大。即便這些你都有,還需要天賦。
  • 給娃報班,興趣班老師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報興趣班就是填鴨教育嗎?自從牛牛上幼兒園開始,我常常收到關於「興趣班」話題的留言。我有個朋友非常排斥填鴨式教育,他堅持不給孩子報任何課外班,並鄙視報班群體。直到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央求著要上舞蹈班,他才第一次正視孩子自身的想法。
  • 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結果呢?
    我:「那你說怎麼辦,到底怎麼給孩子選興趣班,哪些要堅持,哪些要放棄?」老張:「孩子從三歲開始,各種班上了十多個,效果怎麼樣你心裡沒數嗎?」在過去四年,我送孩子上的興趣班,這幾類都有涉及,大概有十幾個。整理完過去4年多給孩子上的課外班,我自己都覺得很瘋狂。
  • 3年給娃報10個興趣班,這個用金錢和血淚踩出來的坑,你定要避開
    瓜媽說:暑假了,趁著娃閒在家,我身邊好多媽媽都行動起來,給娃安排上了興趣班,這是我一位鄰居給3歲娃安排的「今日」學習計劃,滿滿當當的,比上班還忙!我的好朋友可樂媽剛好最近也跟我聊起了娃的興趣班,由於兒子太好動,她之前特意選了一些需要安靜上課的班(畫畫、邏輯、樂器等),希望娃能安靜專注點,不過效果卻不理想,往往上個課都雞飛狗跳的。
  • 三類興趣班建議別給娃報,坑娃還費錢,選「它」能讓娃發散思維
    ,內心羨慕萬分,出於對孩子愛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給女兒一下報了很多興趣班,比如聲樂班、口才班、書法班等。為了能發揮興趣班的真正作用,激發孩子興趣和潛能,父母在給娃報興趣班時,也要找對方向,以免「入坑」才行。
  • 你給報了幾個興趣班?5個!
    幼兒園問題塵埃落定之後,跟媽媽們的話題核心來到興趣班,要不要給小孩報興趣班、報什麼興趣班,是大家最津津樂道的話題,說實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疑惑。家長們對興趣班抱著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挖掘他的特長潛能。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不同,哪會有一刀切的選擇標準呢?而且也不能太依賴於興趣班。
  • 說說這兩年給孩子報興趣班踩過坑及思考
    現在的教育環境下,家長都給孩子報興趣班,自己也不能免俗,孩子喜歡什麼就給孩子報了。最初的想法是孩子上興趣班可以多交朋友,後來也確實在每個興趣班都交了朋友,變開朗很多。但後來上著上著就出現了一些問題。先說說孩子都報了些什麼興趣班,有鋼琴、合唱團、畫畫、機器人、書法。
  • 這種「興趣班」,家長真的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對娃不利
    她希望孩子能學得愉快,又不增加家裡的經濟負擔。這樣兩全其美,小孩子的童年豐富多彩,不太可能影響學習成績,真的很棒。雖然,按理說,興趣班這件事,應該由教育系統去完成,而不該是家長來完成。當時李玫瑾教授上小學時,學校裡什麼班都有,可以報舞蹈隊,也可以報桌球班級。
  • 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就是在坑娃,浪費錢不說還讓孩子反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越發重視,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會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正所謂「技多不壓身」,然而幼小的孩子真的能把這些興趣給消化了嗎?從孩子3歲開始報興趣班,如今孩子已經9歲了,6年的時間裡王女士給孩子報興趣班花費了幾十萬,然而孩子卻因為種種原因,這些興趣班一個也沒有堅持下來,並且孩子對正常的學習也產生了厭惡的心理。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從2歲起,笑嫣上過的興趣班,大大小小不下20個,花掉的錢超過了20萬。他們家雖然是地道的中產家庭,有車有房,住在北京三環內,但負擔這麼多興趣班還是有點吃力。紀錄片的拍攝時間是2017年暑假的最後一周,湯媽正打算給女兒再加一門邏輯思維班。當然,這事得跟湯爸商量,畢竟出錢的人是他。爸爸是不支持給女兒報這麼多興趣班的。一方面目前孩子本身已經報了很多班。
  •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些興趣班,浪費錢,沒好處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這句話,家長們想盡辦法幫助打基礎。甚至有家長還覺得:「沒給孩子報過幾個早教班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生過娃!」菌嫂也是,早早地就開始給小小菌規劃興趣班了。但!!!硬生生被本菌給叫停了。原因就是,有些興趣班,真的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啊。興趣班不合適 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 那個給娃報十幾個興趣班的媽,終於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給孩子報興趣班,好像已經成了風氣,誰家不報個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二十年前的風氣是誰報班誰傻瓜,現在是誰不報班誰傻瓜。這不,當報班這事達到了極致時,終於有位爸爸走了極端。微博有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有個爸爸站在大街上哭訴,說老婆給一年級的孩子報了十幾個興趣班,一家人連在一起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自己晚上想看個電視,老婆不允許,讓他出去看。
  • 報班記:開學季報興趣班的切磋
    給娃報了鋼琴班剛好趕上附近機構開業做活動,給娃報了一個鋼琴班,當時還有非洲鼓等,但孩子喜歡這個,就報了。後來發現鋼琴班不能隨便報,最好家裡有鋼琴,並且確定要長期堅持,持續地學,不然報了等於白報。如果有這樣的興趣,報班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給娃報了美術班 我們帶娃去各種班體驗,他很想報個美術,我們就交錢了。每周去一次,老師是中央美院的,教得也不錯。
  • 幼兒園孩子們的暑假開始了,你給孩子報興趣班了嗎?
    如果家裡有孩子上幼兒園了,還沒給他報過幾個興趣班的,簡直是家長圈裡的「異類」了。我家小萌寶今年是幼兒園小班,目前為止,我也還沒有給他報什麼興趣班,這個暑假,也是有想法給孩子報個興趣班,但是,還不確定給孩子報哪一類的興趣班。要不要報畫畫班呢?
  • 不要再盲目給孩子報興趣班了,這4個錯誤家長經常踩中
    隨著現在社會壓力和競爭越來越大,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能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所以在寶寶小的時候就為寶寶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輔導班,希望寶寶長大後能夠鶴立雞群。,這是因為作為家長您踩入了這4個誤區,今天就為各位父母盤點一下,希望父母能夠及時的改正和注意。
  •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如何給孩子報興趣班?不妨從3個方面著手
    最近萌萌媽媽特別發愁,雖然她才剛上小班,但是班級裡已經有很多孩子報了興趣班,有些甚至報了三四個。在萌萌媽看來,孩子的童年只要健康和快樂就好,至於興趣班,純粹就是額外的壓力。只是看著其他孩子不斷的展示自己在興趣班學到的本領,萌萌媽有些動搖了。要不要報興趣班,還是需要結合孩子的身心發育情況。
  • 李玫瑾:三種興趣班是「碎鈔機」,沒必要給孩子報,別被坑了
    為了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父母們會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但孩子的興趣班真的是越多越好嗎,家長們不遺餘力給孩子報興趣班都是有用的嗎?案例妍妍是個6歲的小姑娘,本該是最快樂的童年,但是由於媽媽給報名的興趣班太多,算下來有十幾個,樂高、書法、口才訓練應有盡有。
  • 5歲就扎進興趣班給孩子報班家長圖什麼
    7個興趣班,包括數學、書法、美術等。作為教育工作者,她認為這都是孩子必須具備的素質。記者了解到,5歲是寶爸寶媽們為孩子開啟「教育支出」的時間點,但是專家建議,報輔導班要符合孩子年齡段特點,一切從興趣出發。5歲孩子每周上6天培訓課  不久前,一位爸爸在網上吐槽:「5歲的小孩子,有必要上這麼多培訓課嗎?費錢費時間!」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在2019年馬雲在「重回課堂」的現場有一段話,相信對於很多父母來講都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