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社會壓力和競爭越來越大,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能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所以在寶寶小的時候就為寶寶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輔導班,希望寶寶長大後能夠鶴立雞群。
都說技多不壓身,這句話是正確的,一個人有越多的本事自然是越好,但是有時候你為寶寶所做的,只會增加寶寶的負擔,可能也會收到和你預期中相反的結果,這是因為作為家長您踩入了這4個誤區,今天就為各位父母盤點一下,希望父母能夠及時的改正和注意。
錯誤一:只看結果
這是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總是想著花錢來買到結果,認為花了錢孩子就應該有一個好的結果,要不就會認為孩子做的不好。總之家長的關注點總是在結果本身上面。
但是孩子身上的閃耀點你看到了嗎?孩子在學習跳舞的時候,一遍一遍的摔倒,一遍又一遍的站起來,這種精神難道不比跳舞本身更優秀嗎?可是有些家長就是看不到,但正是這些精神,才更能影響孩子的未來。
錯誤二:沒有太多親子相處時間
我在做輔導老師的時候,就遇見一個孩子,周六來的時候總是風風火火,走的時候也是風風火火,我有一次就問他你為啥走的這麼急啊,他說我下午還有書法課,我又問你明天是不是也是滿滿的課,這個孩子說明天我上午有舞蹈課,下午還有跆拳道。
我聽完都替這個孩子累,本來一周7天5天上學已經很累了,周六周天還要加班,本來就沒有多少親子相處時間,這下時間更少了,孩子的幸福感也會嚴重的缺失,嚴重的還有會孩子和父母產生隔閡,並且產生厭學情緒。
錯誤三: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總是想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即便是閃耀如朗朗的鋼琴家,童年生活也是慘不忍睹,再被父親逼著練琴生氣的用手砸牆,並大喊:「我恨你我恨我自己我恨我的手」。
我想試問您想看到孩子這個樣嗎?孩子是一個個體,是一個獨立的人格,我們不能把孩子當成一個沒有思想的工具,但是有些家長永遠不懂。
錯誤四:生活中的教育才更加有效果
有些東西並不是坐在教室裡才能學到的,即使是出了社會的大學生,也會感覺需要學的還有很多,反而在中規中矩報了很多班之後發現生活中的知識一點都不知道。
所以對待孩子報興趣輔導班這件事情,一定不要盲目,要選擇孩子最感興趣的報1個或者2個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