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懂的人懂,讓不懂的人不懂。讓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繭。 ----《美麗的繭》
清淡的歲月裡,若是能夠遇見自己喜歡的工作,將生命豐盈,那份欣喜,如初開的花朵;那份純真,如清晨的露珠;那份詩意的情懷,在歲月的韻腳裡,書寫回味和清新。
小邢是我的一位高中好友,小邢的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她的媽很強勢,是屬於雷厲風行的那種類型,她雖然沒讀過幾年書,但是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小邢畢業後就去渾源地區小山村裡支教。小邢從小出生在農村,她們村就在城周邊,所以初中在城區二中上的,然後考上了本市的一所高中。
小邢大學畢業後,去了渾源支教兩年,接著回到了懷仁,後來到了現在懷仁市區的一所普通初中當任英語老師。在跟她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作為初中老師的基本待遇,小邢說:「完全沒問題,每月打卡2500到2600間(新進教師),不過學校每月根據工作量會發課時費,依據上每月上課量多少,每個科目課時費不一樣,語數外最高,政史地稍差些,省教育廳去年規定可以搞課後服務,這個每次課90,一周一般是三次左右,這樣一個月下來到手3500左右,當然班主任加主科老師肯定高於這個。」這個工資在這樣的縣城裡還算可觀的,畢竟也是縣級市。
小邢也喜歡這個職業,對於薪資要求,她已經很滿足了。我問小邢:「還有將來的規劃嗎?會不會考慮轉行?」小邢說:「轉行不太可能了,我蠻熱愛這個行業的,更好學校肯定想去,目前還是把這個學科成績提起來,畢竟我們學校這個成績目前蠻糟糕的,尤其是學科成員除了我基本都是校領導(校領導平時事兒多,一般不帶主科)。」我說:「那你對人生還有什麼長遠的規劃嗎?」她說:「我不是那種好高騖遠性格的人,我想的都是當下的事情,比如:現在的教學壓力,我要做的就是把我的學生帶好。」
我看得出小邢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很滿意,也享受其中。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2014年剛大學畢業的小趙還是以校園心境去處理事情,總覺得有話就直接說,跟同事相處也容易一上來就什麼都相信,別人的要求也不好意思拒絕。
工作了一兩年後,就變得更圓滑了。對於同事的一些「無理」要求也好意思說「不」了。同時,一些特定場合的言辭也會比較注意了。總之,少說話多做事,是堅信的職場處事規則。但是,適當的時候也會拋下面子,為自己爭取。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幹得好,還得說得好。
因為,領導,尤其是你的直接領導,他會面對很多的下屬,誰今天幹了什麼,出了什麼成績,有時候真的是不知道,或者沒看到,這個時候就需要你「為自己代言」。
以前上學的時候就覺得這個跟獻媚差不多,但是工作幾年之後,會覺得這是維護自己正當利益的必須方式。
其實每個畢業生都或多或少感到工作與學習的差距大得不能接受,但是一定要習慣,儘量快地轉換角色,最簡單的就是藉助工作中的失誤來進行自我學習,樹立自信,現在我想得很明白了,其實自己的快樂在於自己的內心,因為只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導致了看不到進步,感覺自己迷茫沒有方向,其實自己主宰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氣場吸引而來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才能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塑造自己,重新肯定自己。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春天,那裡柳葉依依,風月無邊。有的人遇見美好,享受著春風拂臉頰的柔情;有的人遇見真心,感受到浸透靈魂的呵護與在意;有的人遇見圓滿,體味人間萬般終獲此生所求。而春天的盡頭是一口湖泊,每個人都要走近湖泊,看見最珍貴的人,就是倒映著的自己。感恩每一場遇見,也感恩每一個曾經到來的旅人。生命來來往往,靜默流淌的時光裡,遇見另一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