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時,《西音》曾在暑期學校短暫登場過,此後因畢明輝忙於其他課程,暫時擱置了《西音》課堂的開設計劃。直至2016年,在吸納其他課程經驗的基礎上,畢明輝重新開啟了《西音》課堂。自此,《西音》的輻射面積一路擴大,課程形式不斷調整,內容也愈發豐盈。
很多人不知道,理教108其實是為了藝術欣賞課而「量身特製」的教室。
由於音樂教學的特殊性,對於課程的音響設備以及播放環境都有著很高的要求。為了能在課堂上呈現出最佳的音樂效果,在畢明輝的建議和參與下,學校改裝理教108教室。現在的理教108,變成了一間聲音效果良好的教室。
在《西音》課堂上,每一個有趣的「梗」,每一次新鮮的嘗試都經過反覆考量與思索。
為了讓課程設計更具有層次和層遞性,在本學期,畢明輝特地邀請了英國皇家院士、愛丁堡大學終身教授Nigel Osborne進行分享。從主題設置到分享細節,每一個環節畢明輝都會反覆與對方溝通、確認。最後這堂課達到了預計之外的分享效果,學生們甚至可以跟隨Nigel Osborne教授學習《歡樂頌》的演唱。
把每一個看似輕易的事情做好,做到極致,這也是《西音》的特色之一。不論是一次分享會還是日常課堂內容的講解,畢明輝都盡力做到最好。
「北大的音樂課一定要和別的學校不一樣,一定要是最好的。」畢明輝說道,將《西音》做成最好的音樂課,是他的目標,他也付出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幾乎一直在思考,怎樣找到一瞬間就能讓學生理解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現今,畢明輝也成立了自己的公眾號,將課堂上的一些精華內容摘錄出來,以供學生們回顧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