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天上午,北大暑期學校中學生班開課。邀請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名教授來給中學生講課,聽起來頗具魅力,卻沒有得到家長和學生的追捧。
原本預開的4門中學課程中,由於生命和天文課程報名人數較少,北大只能停開兩門課,只保留了中國文學名篇講讀和數學思維方式兩門課程。
今天上午10點,記者來到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名篇講讀的教室裡,除了北大教授蔣朗朗、一名助教以外,偌大的階梯教室僅有20名學生分散著坐在前三排,有的學生埋頭忙著整理蔣教授剛講的《在酒樓上》筆記。
北大中文系教授蔣朗朗在課間告訴記者,儘管學生很少,但是來上課的學生,都是對這門課有濃厚興趣的。「給中學生講課的方式跟我平時給大學生上課不太一樣,通過講這些中國古代、現代的名篇,更注重給學生提供一種閱讀的新思路。」蔣朗朗說。
據介紹,早在報名諮詢階段,諮詢的家長問得最多的就是「暑期班跟高考有關嗎?」、「會不會滲透北大自主招生的命題方式?」因為課程與高考不掛鈎,所以往往敵不過更有針對性的培訓班。
根據北大教務部統計的數據,今年暑期學校共有50餘名中學生報名,其中有20多人選擇了中國文學名篇講讀,20餘名學生選擇了數學思維方式。
由於「過去的生命」和「天文學」兩門課程報名人數少,只能停課。據了解,去年北大中學暑期課程原定7門課就有地震學因報名人數少臨時取消,而今年實際開課的科目僅為兩門學科。
馬上就訪
與招生掛鈎須慎重目前尚未考慮
北大校方表示,目前針對中學生的暑期課程處在探索期,是否與自主招生掛鈎這個問題比較慎重,目前尚未考慮。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8所中學認可暑期學校中學生課程的學分。包括人大附中、一零一中學、北大附中、北京五中、北京市十一學校、順義牛欄山一中、北師大實驗中學和首都師範大學附中。這些中學的高中生選修了暑期學校的課程後,可憑北大教務部寄發的成績單向所在中學申請轉換為選修課學分。
北大暑期學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儘管暑期學校的大學課程和國際課程都受到了追捧,近4000人報名,但中學課程報名人數並不樂觀。(記者: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