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兩頭婚」嗎?你可能也正處於這種新婚姻形式!網友炸鍋

2020-12-23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婦女報 ,作者中國婦女報

中國婦女報

全國唯一女性主流大報。女人的知己,男人的朋友。

近年來

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

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

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獨生子女家庭之選

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和小西夫婦一樣,選擇兩頭婚的多是江浙農村的獨生子女。「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杭嘉湖地區,我接觸的案件當事人,集中在杭州市周邊的九堡、臨平、餘杭一帶,多為村轉社區的地方,還有就是湖州地區,兩頭婚現象非常普遍。」浙江順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杜鵬介紹說,「可以說,兩頭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正常需求。」

在杜鵬看來,兩頭婚是「招上門女婿」的更優解。「我們這裡有一句俗話叫『招女婿招女婿,最後招了一個懶惰女婿』。」杜鵬解釋說,以往招上門的女婿會存在這樣的心理——「反正孩子不跟我姓,這個家也沒有我的份,我到這裡只不過是完成生殖繁衍任務而已。」在這種心態下,久而久之,上門女婿對家庭的責任感越來越淡薄。而且通常情況下,招上門女婿家庭一般是女方經濟條件優於男方或者女方家庭涉及拆遷,招女婿家庭中不少家庭對招進門的男性存在一定防範和歧視。所以,無論從上述哪一點來看,都會造成上門女婿家庭後期的不穩固。

而兩頭婚則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因為兩頭婚中,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這種形式相較純粹的招上門女婿,對男方的心理壓力影響比較小,也就更能讓男方產生對家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我個人認為,兩頭婚比較妥善地解決了男女雙方的實際需要和心理需求。」杜鵬說。

除此之外,兩頭婚家庭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未完全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即和一方的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者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

「『兩家拼拼』的主要原因是現代工作和生活節奏過快,很多小夫妻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子女,再加上目前保姆行業的不成熟,他們只能依靠父母。」浙江諾力亞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省律協婚姻與家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楊慧麗說。她從事家事領域研究已有14年之久,幾年前,她就開始關注兩頭婚。

「還有部分小夫妻,因為自幼是被原生家庭寵大的獨生子女,原生家庭條件也相對較好,獨立生活能力差,所以對原生家庭有非常大的依賴性。」楊慧麗補充說。

利大還是弊大?

「我覺得,這種『不來不去』的兩頭婚應該是新形勢下的一種探索,這種探索蠻好,有利於家庭的穩固和諧。」浙江思偉律師事務所律師、杭州市婦女維權與法律援助志願團的志願者楊紅如是說。她多年從事「家務事」處理,首次接觸到兩頭婚時,就對此表示贊同。

經過研究兩頭婚的內涵和表現形式,楊紅總結了其幾大優勢。「首先,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是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有利於緩解社會的老齡化。再比如,沒有彩禮和陪嫁門檻,男方和女方的經濟壓力都會減輕。相對而言,可以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再者,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楊紅之所以贊同的一個原因與自身有關。「獨生子女成家後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大多數獨生子女的父母是樂於接受的。」楊紅只有一個女兒,目前正在讀大學。從她個人感受來說,女兒外出上大學,每逢節假日回家,都會讓她十分高興。「如果將來我女兒選擇兩頭婚,不完全從我們這裡剝離出去,我是非常贊成的。」

然而,兩頭婚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在實際生活中,兩頭婚具有一定的「後遺症」。對於這點,三位律師不謀而合。

「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雖好,但兩頭婚家庭的獨立性會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會受到影響,年輕夫妻的親密度也會受到影響。」楊慧麗說。「而且現實中我們接觸到的案例,兩頭婚家庭會因為誰家都不能少、不能輸,從而發生爭執。比如有的男方不願多在女方家住,怕住的時間多一點會有入贅之嫌。」

就拿小西夫妻來說,兩家曾因清明節男方要不要跟隨女方去掃墓而鬧過不愉快。小爭認為,去女方處掃墓是上門女婿的行為,堅決不去。但小西認為,既然大家都商定好是兩頭婚,去女方處掃墓又有何不可?

「有些是可以調和的,但有些矛盾不好調和,甚至會引發離婚。」杜鵬說。事實上,哪個孩子跟誰姓,有「對賭」成分在。如果生育的二孩性別一致,則皆大歡喜,但生育的二孩中有一胎為女孩,且隨男方姓氏為女孩時,則有可能造成男方的心態失衡。

同時,實踐表明,兩頭婚家中的孩子都叫爺爺奶奶,而取消掉外公外婆的稱謂,會讓孩子分不清親輩關係。另外,家庭中出現異姓兄弟姐妹,也會降低孩子對兄弟姐妹的認同感。更有甚者,在養育過程中,「爺爺奶奶」會有意或無意地更偏愛隨自己姓氏的小孩。

「偏心情況會影響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會讓孩子很難融入自己的家庭。這更多地需要小夫妻去疏導,儘量讓原生家庭的父母做到不要偏心。」楊慧麗表示,「尤其是當兩個小孩不長期居住在一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至少應保證周末小家庭成員在一起活動來培養感情。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多多考慮自己的兄弟姐妹,照顧對方的感受,如節假日互贈禮物等。」

杜鵬和楊紅認為,兩頭婚總體上是利大於弊。但楊慧麗則持相反觀點。她認為兩頭婚的原生家庭父母或多或少尚未脫離中國的傳統家庭模式,希望自己的姓氏可以延續。

消失還是普及?

未來兩頭婚的發展如何?楊慧麗、杜鵬兩人和楊紅給出了不同的預測。

「兩頭婚這種社會現象是在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家庭催生的一種產物。」杜鵬認為,今後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由於生育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二孩家庭出現後,很多家庭對此方面的需求會下降。需求下降,兩頭婚現象自然會減少。「我個人認為,就目前而言,未來二三十年,大的傳統隨父姓的格局不會改變。」

「我也認為,兩頭婚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也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減少,甚至可能會消失。一方面,全面二孩開放,一個家庭的子女增多,就沒有了兩家去拼拼的需要。另一方面,社會服務業發展尤其是家政行業的專業化規範化,教育培訓行業尤其是幼兒培訓的完善和發展,以及未成年人各項保護政策的出臺,都會刺激和鼓勵小夫妻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楊慧麗說。

而楊紅對此持積極樂觀態度。「我覺得未來這種形式可能會增多,我甚至希望它能成為一種主流形式。」在楊紅看來,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養的提升,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這會衝淡人們對于姓氏傳承的「執拗」。

記者注意到,「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是三位律師不約而同提到的共通點。兩頭婚究竟何去何從,還需交由時間去驗證。(根據受訪者要求,文中小西和小爭均為化名。)

關於「兩頭婚」

有網友表示身邊很多人是這樣的

叮叮貓兒飛:我跟我老公就是這樣啊不娶不嫁 ,我不要他彩禮不帶嫁妝 我們離開彼此的大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老大跟他姓老二跟我姓

FortitudeFan凡:我們這也有,一般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會這麼做

木偶_puppet:蘇州早就這樣了,我就是兩頭住我老公和我都是獨生子女,我們家就生了一個孩子跟我老公姓的,也有生兩個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的或者生一個直接跟媽媽姓,這些都是提前商量好的。住的話也是兩邊都住住。也有直接買房單獨住不和爸媽住的。

Z安靜的水兒:我覺得我身邊人有好多這樣的,就是結婚前商量好,第一胎跟爸爸或者媽媽姓,跟孩子性別無關,也不會有奶奶不疼不隨自家姓的孩子,都是自己的血脈,性別有那麼重要嗎?

鴕鳥妞妞60348:感覺東北從父母輩就是這樣啊,我80後,從小就奶奶家姥姥家一樣去,沒有任何區別,只是沒有把姥姥叫成奶奶而已。

有網友表示支持「兩頭婚」

沉澱時光基金:未來可能成為主流!我相信這種可能。

悸動持續傳達:我也想這樣!我可以照顧我爸爸媽媽

fiona星期五:這種多見於家裡兩個女兒或者獨生女的家庭。我覺得值得推廣。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城市裡,不用和公婆住一起,也不用和父母住一起的,如果生兩個孩子一個跟母姓一個跟父姓,不是挺好的麼?這樣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

但也有網友提出問題

荒川小珊shansese:那共同債務問題呢,生育損傷呢,怎麼避免和補償的

就愛吃雞蛋黃:誰養家?雙方掙得錢是怎麼花?

那麼

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參與互動,說說你的看法吧~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聽說過「兩頭婚」嗎?你可能也正處於這種新婚姻形式!網友炸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兩頭婚婚姻形式,你聽說過嗎?
    近年來,一種新興的婚姻形式進入大眾的視野——兩頭婚 何謂兩頭婚? 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兩頭婚」是昏了頭?對於新形式,無需「捧殺」和「棒殺」
    在江浙一帶民間獨生子女中興起一種新型婚姻形式——"兩頭婚"。這在當地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正常需求,是相對於"倒插門"後的一種優化方案,在兩頭婚中,男方無需付彩禮,女方也無需陪嫁妝,不屬男娶女嫁,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江浙地區的民間較為富裕,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
  • 兩頭婚:一種新的婚姻形式?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江浙地區自改革開放以來就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人民生活條件較好,盛產商人。即便如此,江浙地區也有很多家庭也面臨著婚姻中男方付不起彩禮,女方家庭不滿意的情況。
  • 情感驛站|江浙「兩頭婚」,不要房車和嫁妝,這種婚姻你想要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互動編輯 高冉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不需要彩禮也無需嫁妝,結婚後兩邊居住,夫妻生下兩個孩子,一個跟父姓,一個隨母姓。
  •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
  • 江浙「兩頭婚」引圍觀:天價彩禮倒逼下的新婚姻,是否得不償失?
    「兩頭婚」這是一個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流行的新婚姻形式,一經報導,立刻被大家關注。為何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相信如果不知道現在找媳婦有多難,就不會知道為何結婚會這麼受關注。也正是因為彩禮的一高再高,稱之為天價也未嘗不可。往往一個家庭可能因為這個彩禮問題從天堂到地獄,從小康直接跌入貧困區。
  • 「兩頭婚」:好生活模式不等於好婚姻模式
    近日,有媒體報導,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模式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爭議。
  • 聽說過「兩頭婚」嗎,這或許是解決婆媳矛盾的好辦法
    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在農村,因為婆媳大都不上班,待在家裡接觸時間長,再加上接受的教育不夠,很容易出現矛盾。不過,近些年在江浙一帶興起的「兩頭婚」或許能解決婆媳關係。「兩頭婚」是什麼意思?簡單解釋就是在男方和女方這兩頭都落婚姻之實。
  • 江浙地區興起「兩頭婚」,會成為未來婚姻的新模式?
    近年,在江浙地區一帶悄然興起了一種新式婚姻—兩頭婚。  聽到「兩頭婚」,很多朋友可能跟小孚醫生一樣感到好奇。  這個「兩頭婚」具體是一種怎樣的婚姻形式?  今天小孚醫生帶大家了解「兩頭婚」的形式,怎麼產生的,以及「兩頭婚」的利弊之處。
  • 夫妻「兩頭婚」衝上熱搜,網友評論亮了…
    這種婚姻形式被稱為「兩頭婚」 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 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 「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杭嘉湖地區,我接觸的案件當事人,集中在杭州市周邊的九堡、臨平、餘杭一帶,多為村轉社區的地方,還有就是湖州地區,兩頭婚現象非常普遍。」浙江順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杜鵬介紹說,「可以說,兩頭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正常需求。」
  • 「兩頭婚」婚姻模式引關注 研究者:因傳宗接代觀念
    趙春蘭告訴澎湃新聞,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兩頭婚」是一次積極的嘗試,對代際關係的改善起了很大作用。此外,「兩頭婚」的婚姻形式中,凡事 「好好商量、不斤斤計較」是婚姻和諧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兩頭婚』必然是男女雙方或者雙方家庭基於平等,達成的一種長期契約。婚姻這種契約關係要保持下去,不可能僅僅是一方的需求表達。」趙春蘭說。
  • 夜讀|「兩頭婚」,獨生子女的獨特選擇
    據報導,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是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他們一般生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作為一枚江浙地區的「準女婿」,這兩年,我接受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普及。
  • 浙江兩頭婚遭熱議,網友納悶: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兩頭婚,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今天,來自中國婦女報的一篇報導,讓在浙江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兩頭婚」遭受熱議。    對於這樣的新興婚姻形式,在專家看來,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首選。如果換個解讀理解,也就是非常適合80後、90後、00後這些正處於談婚論嫁年齡的獨生子女。  拋開專家觀點不談,我想從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一下所謂的兩頭婚。
  •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你知道「兩頭婚」嗎?網友為此吵翻了
    這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結婚前,雙方家庭已經約定,結婚後小西還可以住在老家,也可以住在妻子家,同樣,小爭也是如此。在網友評論中,不少網友對此持積極看法:《中國婦報》採訪浙江思偉律師事務所律師、杭州市婦女維權和法律援助志願團志願者楊紅,她多年從事家務事處理,初次接觸二婚時,就此表示贊同。這種形式不是近年來出現的,90年代湖州、蘇南、浙江北等地區分布。 楊紅總結了一些優勢。
  • 眾人熱議的江浙兩頭婚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淺說兩頭婚背後的故事
    兩頭婚,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婚姻更應該是像大家平常所看到的那樣,男女雙方結合成一個新的家庭,共育自己的子女,與原生家庭雖然依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卻是相對獨立的「單元」、「個體」。然而,兩頭婚卻顛覆了幾乎所有人關於婚姻的認知。那麼,兩頭婚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什麼是「兩頭婚」? 定義是什麼?
    趙春蘭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兩頭婚」是一次積極的嘗試,對代際關係的改善起了很大作用。此外,「兩頭婚」的婚姻形式中,凡事 「好好商量、不斤斤計較」是婚姻和諧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兩頭婚』必然是男女雙方或者雙方家庭基於平等,達成的一種長期契約。婚姻這種契約關係要保持下去,不可能僅僅是一方的需求表達。」趙春蘭說。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的「兩頭婚」,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兩頭婚」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法律人士介紹,這種社會現象是在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家庭催生的一種產物。
  • 新型婚姻模式「兩頭婚」,遵循傳統不一定好,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引言你聽說過「兩頭婚」嗎?據說近幾年在江浙一帶興起新的婚姻形式,該形式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而是小夫妻結婚後還是會與各自的原生家庭保持聯繫,比如會一起贍養各自的父母,如果生兩個孩子就會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而且還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稱兩邊的長輩都為爺爺奶奶,俗稱「兩頭婚」。
  • 如何看待兩頭婚?
    浙江地區興起一種新的婚姻習俗「兩頭婚」這也是我近日在熱搜上看到的,兩頭婚姻是什麼意思?如何看待兩頭婚?有多少人能接受兩頭婚?一瞬間就引發了熱議,說什麼的都有,贊同的,不認可的。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