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產業升級變遷 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南方網訊 蘇州某知名IT企業經過11年的發展,員工超過3萬多人,投資總額2億多美元。這家公司作為當地最早的臺資企業之一,一直備受政府禮遇。不過,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近期私下透露說,如果這家企業現在想來投資,多半會遭到拒絕。

  「他們的用工太多了,我們的城市設施難以承受。加上他們的產品全部出口,對稅收貢獻不是很大,不是我們現在招商引資的理想對象。」

  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從座上賓到如今多半會遭拒絕,這家公司待遇改變的背後,正是長三角地區產業升級變遷的一個縮影。

  崑山經驗

  大門緊閉,三分之二的廠房被拍賣抵債,這是崑山開發區內一家美資工藝品廠蕭條的景象。這家工廠雖然投資不大,但因進入比較早,是當地名氣比較大的公司。

  事實上,經營困難的並非只有這一家公司。由於地處崑山中心地帶,各項成本相對較高,企業利潤減少,近段時間江蘇崑山開發區內26家企業忙著遷到周邊的鄉鎮或蘇北。

  崑山市委副秘書長徐紅生說,調查後發現,由於生活成本比較高,開發區內不少勞動密集型工廠每年的員工流失率高達50%,這對企業的發展影響很大。

  與此同時,大量的投資因為缺乏土地難以落地。崑山開發區管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黃承圯透露說,近一兩年來,崑山提出「無地招商」概念,吸引研發機構和服務行業進入崑山。

  一方面企業利潤減少,另一方面開發區急需土地。為此,雙方一拍即合,崑山開發區管委會拿出2億多人民幣對26家企業的遷出進行補償。這樣一來,崑山開發區騰出了600多畝土地,引進了美國和日本一些技術含量高的公司。而這些企業遷往他處,既可減少生產成本,又獲得了補償金用於企業的技術改造。

  徐紅生說,雙方是以自願為前提。開發區原先有不少紡織、食品等低檔次企業,這些企業比較早進入崑山,開發區對這些企業一直比較關照,尊重它們的選擇。

  據了解,崑山每年引進10多億美元的資金,每年吸引幾萬名外來人員前來工作,這給當地社會帶來了巨大壓力。為此,從去年開始,崑山將招商引資轉變為招商選資。

  在今年年初的宏觀經濟調控後,崑山的這一控制更加嚴格。徐紅生說,國家對出口退稅政策作出調整後,今年以來,崑山光出口退稅便用去了7億元的地方財政。

  如果對出口不加調整,將給崑山的地方財政支出帶來巨大的壓力。為此,崑山現在有意識地控制用工大、汙染大或出口退稅額大的企業進入。

  根據崑山的情況,崑山開始著力發展IT、精密機械和精細化工等三大主導產業,並吸引外資企業在崑山進行研發和設立區域總部。

  產業升級

  事實上,崑山和蘇州並非個案。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幹春暉說,目前整個長三角呈現出產業轉移的跡象。上海的產業轉移在前幾年便已經出現了,如聯合利華遷到安徽、3M公司遷到蘇州等等。

  10月26日,在上海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外經貿委、外資委主任潘龍清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對外資退出上海的金額並沒有做過統計。但可以肯定的是,外資流出上海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這是目前產業升級過程中,部分外資企業競爭力下降的必然結果。

  徐紅生說,對崑山而言是產業升級,但對中西部或者蘇北地區而言,是個招商引資和加快發展的好機會。不過,徐紅生認為,由於崑山當地產業集聚比較突出,企業並不會大規模外遷,崑山並不擔心會出現產業空心化的現象。

  長三角土地、能源緊張等因素,讓其他地方看到了自己發展的優勢。

  今年以來,江西、蘇北等地在蘇州一帶的招商引資力度比較大,其中江西一些縣市開始在上海、蘇南一帶考察和設立招商機構,而以往他們的招商重心集中在廣東和浙江。據介紹,有意到那裡投資的企業大多是輕度汙染及能耗較大的傳統行業,相對長三角而言,那裡的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成本低廉。

  相關的統計資料證明了江西和蘇北的判斷是正確的。浙江省工商局前段時間公布的《從浙企外遷看我省個私民營企業生態環境———關於全省民營企業外遷資金外流》專題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浙江共有3058家民營企業外遷,外遷企業對外投資總額226.3億元。

  從遷移類型看,在總部遷移企業中,遷到上海的最多,佔88.9%;在研發基地遷移的企業中,也以遷到上海最多,佔71.4%。江西成為浙江省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承接地,企業遷入量僅次於上海和江蘇,位居第三,遷入企業數佔12.8%。

  在部分企業遷出上海的同時,地區總部和研發機構紛紛進入上海。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份,落戶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共達81家。與此同時,上海的金融、信息和商貿等產業迅速發展。這一進一退,上海產業正在加速轉型。 (編輯:方方)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舟山市招商選資呈現三大亮點 海洋新興產業迅速發展
    舟山市招商選資呈現三大亮點 海洋新興產業迅速發展 2012年07月19日 16:17:36   浙江在線07月19日訊記者從市經濟合作與投資促進局了解到,截至6月底,舟山市招商選資工作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 遼寧—京津冀招商引資促進周活動在京舉行
    記者董翰博報導 12月9日至15日,由省政府主辦的遼寧—京津冀招商引資促進周活動在北京舉行。不久前,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打造我省開放合作的西門戶和新增長極。為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本次活動,我省有關部門到北京開展上門招商、精準招商,圍繞裝備製造、大數據、精細化工、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我省承接京津冀地區產業轉移的優勢產業,強化產業承接,紮實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圍繞「數字遼寧、智造強省」開展專業化招商,瀋陽市、瀋撫示範區的一批數字經濟招商引資項目在活動中集中簽約;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積極招商選資,採取各市分散籤約的模式,促成一批優質項目籤約,共籤約項目87
  • 遼寧—京津冀招商引資 促進周活動在京舉行 - 電子報刊
    本報訊 記者董翰博報導 12月9日至15日,由省政府主辦的遼寧—京津冀招商引資促進周活動在北京舉行。為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本次活動,我省有關部門到北京開展上門招商、精準招商,圍繞裝備製造、大數據、精細化工、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我省承接京津冀地區產業轉移的優勢產業,強化產業承接,紮實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圍繞「數字遼寧、智造強省」開展專業化招商,瀋陽市、瀋撫示範區的一批數字經濟招商引資項目在活動中集中簽約;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積極招商選資,採取各市分散籤約的模式,促成一批優質項目籤約,共籤約項目87
  • 亳州:「政策窪地」崛起承接產業新高地
    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中原地區連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橋頭堡,亳州迎來了發展新契機。一年來,我市緊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重點圍繞現代中醫藥、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等主導產業,按照強鏈、延鏈、補鏈的思路,主動融入長三角,全力打造亳州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大力開展精準招商。
  • 全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布局,這份成績單,漂亮!
    全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布局,這份成績單,漂亮!3.05億美元,實際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投資42億元,招商引資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5.4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3個。
  • 河南省駐馬店市市委書記陳星率團赴長三角區域開展招商引資活動
    8月29日至30日,市委書記陳星率團赴長三角區域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深入浙江杭州考察企業、對接項目,並在上海舉行河南駐馬店優勢產業推介暨項目籤約儀式,共籤約項目30個,合同總投資339.9億元,實現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全市招商引資新突破。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金冬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汝南縣委書記彭賓昌,市政協副主席、正陽縣委書記劉豔麗等出席。
  • 空間知識溢出視角下的東西互動和產業轉移
    每次的產業轉移浪潮均有其特徵,但其背後的一般規律沒有發生改變。一方面,新興產業總是首先在增長極區域發展並成熟,隨著要素稟賦結構的改變,從增長極區域轉移到要素價格更低的後發區域,在我國體現為從沿海地區到內陸地區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企業在長期中更傾向於將研發和創新部門布局在發達地區,以更好的利用創新要素。
  • 2020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現狀分析長三角地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增加...
    其中工業網際網路直接產業增加值規模為0.92萬億元,工業網際網路滲透產業增加值規模為2.49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增加值規模為3.78萬億元。2019年長三角地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增加值規模最高,市場規模達到7205.76億元2019年,長三角地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增加值規模最高,達到7205.76億元,西南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次之,產業增加值規模分別為4338.63億元和3847.09億元,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產業增加值規模較低,為1622.63億元和1528.94億元,這也和各個地區的生產總值呈現出較強的相關性。
  • 南北互動推動產業轉移,內蒙古自治區來蘇招商引資
    來源:藍鯨財經12月15,內蒙古自治區—江蘇省(蘇州)產業轉移合作洽談會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現場,以蘇州為代表的長三角區域和武漢等地與內蒙古自治區籤訂了24個合作項目,投資額超130億元。田永廳長就內蒙古區位資源、政策保障和通商條件進行了重點介紹,並表示,自古富庶的蘇州市在開放型經濟發展、園區規劃建設、創新驅動能力和以旅遊經濟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方面,對內蒙古產業發展都具有學習借鑑的重要意義,此次洽談活動即是產業承接的互惠合作,更是南北交流的深層互動,希望蘇蒙兩地企業能夠通過洽談活動實現精準對接,推動更多產業轉移項目到內蒙古投資興業、實現發展
  • 為什麼長三角、粵港澳成為不了世界灣區,產業升級發展是關鍵!
    第四階段是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灣區內傳統製造業繼續向灣區外擴散,灣區內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形成以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先進位造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東京則成為當前國際大都市中「金融業+行政服務業+高科技產業+汽車製造業」產業門類最齊全又最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世界城市。灣區內東京的周邊城市以東京產業升級為契機,也形成各自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
  • 長沙1-9月引進重大招商引資項目135個 總投資額2092億
    長沙招商引資按下「快進鍵」 1—9月引進投資額2億元以上項目135個,總投資額2092億元 長沙晚報記者王志偉 攝 長沙晚報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陳志群 1—9月長沙招商引資按下「快進鍵」。昨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長沙引進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投資額2億元人民幣、外資3000萬美元及以上)135個,總投資額2092億元,創歷史新高;新設立投資總額超3000萬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12家,第三產業引資繼續較快增長。
  • 2020建德市(長三角)產業推介會暨智能製造應用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9月3日,由建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主題為「智享未來 夢圓17」的建德市(長三角)智能製造產業推介會暨智能製造應用創新論壇在蘇州市凱悅酒店成功舉行。智能製造是引領未來產業變革、影響國家競爭力的關鍵,為促進智能製造技術的落地,與長三角優勢產業的深度融合,建德著力抓住智能製造和智慧經濟風口,集聚行業上下遊資源,共同推進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推動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助力建德市打造智能製造創新示範區發展目標。
  • 防疫招商兩手抓兩不誤 高新區實現招商引資開門紅
    為了留住、留好這一項目,高新區(江海區)還幫助其提前對接、租用廠房,將企業產能擴張提前轉移到轄區內。智能智造港項目則是依託高新區(江海區)國資平臺,開發建設的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集聚平臺,用於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設備的研發及生產,將引入高端機電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打造為智能製造示範園區,並加強與區內重大項目、龍頭企業的協作配套。
  • 產業園區招商引資的突破點在哪裡?
    隨著「網際網路+」迅速滲透發展下,產業園區的建設成為了各地政府及企業追逐的「寵兒」,對於推動城市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產業園區高歌猛進的過程中,卻浮現各種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無疑是招商難題。招商引資是園區健康長遠發展的關鍵,做好園區產業導入和企業引進工作,也就就相當於做好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的一大部分。因此,如何做好園區招商引資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那麼,如何突破園區招商引資的痛點?
  • 馬鞍山市「十三五」招商引資工作重點瞄準臺灣等地
    這不僅得益於便利的交通和優越的區位優勢,更與馬鞍山市大力開展對臺招商引資工作,打造臺商投資新高地密不可分。  近年來,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轉型升級,馬鞍山市不斷加強與臺灣的經貿交流合作;通過發揮臺商協會優勢,多渠道宣傳馬鞍山、推介馬鞍山,吸引更多臺商來馬鞍山投資興業,全力搭建起合作共贏新平臺。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蘇州成立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孫陽)12月1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相城經開區三方合作共建的「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以下簡稱「長三角分中心」)在蘇州相城區正式揭牌成立
  • 廈門湖裡區新經濟產業招商引資會召開
    播下一顆種子 與湖裡共創未來湖裡區新經濟產業招商引資會召開,與會嘉賓共敘情誼、共謀商機作為第八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配套議程,昨日下午,湖裡區新經濟產業招商引資會如期召開,重點推介了湖裡區的優勢產業和政策扶持項目。 作為特區發祥地,近年來,湖裡區上下傾情傾智傾力投入「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熱潮中,促進重點項目提檔升級、落地見效。當前,湖裡區是島內大提升「主戰場」,選擇湖裡就是選擇與廈門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