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招商選資呈現三大亮點 海洋新興產業迅速發展

2020-12-19 浙江新聞

舟山市招商選資呈現三大亮點 海洋新興產業迅速發展

2012年07月19日 16:17:36

  浙江在線07月19日訊記者從市經濟合作與投資促進局了解到,截至6月底,舟山市招商選資工作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上半年,舟山市引進市外規模以上企業(含增資和轉股)108家,合同利用市外資金47.88億元人民幣,完成全年考核指標的55.03%;實際利用市外資金37.95億元人民幣,完成全年考核指標的55.81%。全市浙商回歸引進項目省外到位資金累計39.54億元,完成全年任務(75億元)的52.72%。全市山海協作引進市外省內經濟類合作項目54個,到位資金17.18億元,完成全年考核目標的135%和114.53%。

  上半年舟山市招商選資工作呈現出大項目投資佔主導、在外浙商回鄉投資熱情高漲、海洋新興產業迅速發展等亮點。

  從投資額度看,全市新增註冊資本在5000萬元以上大項目31個(含增資、轉股項目15個),合同利用市外資金39.73億元,佔全市82.98%;實際利用市外資金25.20億元,佔全市66.40%。註冊資金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項目17個,合同利用市外資金30.56億元,佔全市63.83%;實際利用市外資金17.70億元,佔全市46.64%,主要有舟山富遠能源有限公司、浙江省圍海建設集團舟山六橫投資有限公司、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浙能洋山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浙江運達海上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德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項目。在外浙商回鄉投資熱情繼續高漲,1~6月,在外浙商在舟新增投資項目24個,合同利用市外資金22.17億元,實際利用市外資金17.07億元,分別佔全市22.2%、46.3%和45%。

  海洋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在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局舟山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浙能洋山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浙江運達海上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德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項目帶動下,全市海洋新興產業項目18個,合同利用市外資金16.7億元,佔全市34.88%。全市已初步形成以海工裝備製造、倉儲物流、海洋新能源、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新材料為支撐的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格局。

  

來源:舟山網作者:王曉敏 陳驛歡編輯:崔曉宇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浙江即時報

相關焦點

  • 長三角產業升級變遷 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
    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從座上賓到如今多半會遭拒絕,這家公司待遇改變的背後,正是長三角地區產業升級變遷的一個縮影。  崑山經驗  大門緊閉,三分之二的廠房被拍賣抵債,這是崑山開發區內一家美資工藝品廠蕭條的景象。這家工廠雖然投資不大,但因進入比較早,是當地名氣比較大的公司。  事實上,經營困難的並非只有這一家公司。
  • 浙江舟山普陀區以海洋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 增強創新鏈 補齊...
    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普陀區修船業呈現逆勢上揚的發展態勢。今年1月~9月,普陀區船舶修理業實現規上產值56.1億元,同比增長66.5%。  激發新興產業發展活力  近年來,從搶佔海上風電市場到建設海洋生態創新谷,從發展綠色修船技術到海產品加工行業轉型升級,普陀區海洋產業逐步由量變走向質變。
  • 舟山市第一學府,浙江海洋大學,誰與爭鋒!
    浙江海洋大學位於浙江省舟山市。舟山市,是浙江省下轄地級市,而舟山島是舟山群島第一大島,中國第四大島嶼。舟山市,人口116萬,GDP1300億,在浙江省內來講,也屬於比較小的城市。全市共有4所高校,2所本科高校,2所專科學校。
  • 寧波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日前,位於寧波象山的中化膜產業生產基地和膜研發創新中心項目一期進入試生產。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產22萬支反滲透膜,主要面向工業超純水、工業汙水以及飲用水處理三大領域。「反滲透膜配方由我們自主研製,工藝包自主編制,產品打破了外國企業在中國高端膜產品市場上的壟斷。」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 一帶一路服務貿易發展論壇呈現三大亮點
    據悉,本屆京交會將於5月28日下午同時舉辦「首屆一帶一路服務貿易發展論壇」。本屆論壇規格高、亮點多,由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聯合主辦,澳大利亞圓桌會議、歐洲服務業聯盟、貴州衛視等協辦。論壇以「新市場、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動一帶一路服務業,服務貿易發展,以及沿線產業發展國家能力建設等。
  • 舟山市海工裝備製造業迎來又一重大利好
    舟山市海工裝備製造業迎來又一重大利好 2012年12月17日 14:47:33   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日前,在2012中國海洋工程國際研討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商調整《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半潛式鑽井平臺、鑽井船等深海海洋工程裝備有望被納入目錄
  • 山東建「藍色藥庫」 促海洋新興產業「新芽」成「大樹」
    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該省海洋經濟發展成就。仇玉娟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濟南11月30日電 (仇玉娟 王瑤瑤)「十三五」時期,山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通過設立總規模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中國藍色藥庫開發基金」,創建了山東海洋藥物製造業創新中心。
  • 中國郵輪產業加快構建完整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
    兩本書分別從全球價值鏈角度、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學術視野,深入闡述了郵輪的國際化和區域化特徵。郵輪旅遊作為新興海上綜合休閒觀光旅遊產品,是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未來在中國和亞洲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郵輪經濟產業鏈在歐美已形成成熟的產業鏈體系,在亞洲和中國還有待培育和完善。  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影響到郵輪產業。
  • 項目爭速 產業爭先 服務爭效——永修推動經濟跨越式發展紀實
    鄭文斌 胡傳豐 本報記者 練 煉  夏日,走進永修工業園區,處處呈現項目爭速、產業爭先、服務爭效的新景象。上半年,該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10.36億元,同比增長13.3%,工業經濟穩健運行。
  • 山東深耕「藍色藥庫」 海洋新興產業「新芽」成「大樹」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11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十三五」期間,山東深耕有「藍色藥庫」之稱的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目前,該產業增加值約佔全國「半壁江山」,已從海洋新興產業的一枝「新芽」漸成「大樹」。
  • 學術交流 | 海洋測繪產業發展透析及其思考
    根據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發布《2020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2019年海洋生產總值為8.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2%,對國民經濟貢獻率達9.1%;海洋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海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60.0%;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7%,步入穩定發展期。
  • 三都澳:臨港臨海新興產業正崛起
    原標題:三都澳:臨港臨海新興產業正崛起 16日下午5時04分,福州港三都澳港區漳灣作業區8號、9號碼頭。忙碌了一天的輪機,沒有因此刻臨近日落而停歇:一臺輪機正往一輛大貨車上卸貨櫃,還有一輛大貨車在一旁排隊,第三輛滿載貨櫃的大貨車正徐徐開進港區。離輪機不遠的泊位上,還停著一艘輪船,正在裝水泥。
  • 金融戰「疫」,新版「文創貸」助力文化產業發展
    、融資貴問題,加快推進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市委宣傳部等單位籌建了舟山市中小企業「文創貸」合作平臺。由市財政和普陀區財政共同出資設立「文創貸」政府風險補償金,由舟山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提供保證擔保,用於浙江舟山定海海洋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對符合條件的文創企業發放「文創貸」貸款實施增信和風險補償的專項融資服務平臺。
  • 新增海洋牧場一次性最高補助2500萬!山東這個市發文支持海洋新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7日訊 近日,日照市制定出臺《關於支持海洋新興產業發展的意見》,以落實財稅支持政策為海洋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 舟山沈家門漁港打造特色產業小鎮 探索產業發展道路
    &nbsp&nbsp&nbsp&nbsp有著「千島之城」美譽的浙江省舟山市,海洋漁業和旅遊產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以普陀山觀音文化和沈家門漁港文化聞名中外。去年,在浙江省公布的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中,舟山市定海遠洋漁業小鎮、沈家門漁港小鎮、朱家尖禪意小鎮名列其中。
  • 湖北發布「產業地圖」 直觀呈現未來高質量發展產業布局
    產業地圖分為三部分,即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總體產業格局圖、湖北省「十大重點產業 」布局圖、百家產業集群分布圖。從產業和區域兩個維度,21張產業地圖全景式、可視化呈現,描繪了全省製造業發展「現狀圖」,勾勒出全省先進位造業集群建設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圖」。
  • 2020下半年,中醫藥產業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
    2020下半年,中醫藥產業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   對此,業內認為,2020年將是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時間節點,尤其是年初以來,中醫藥的獨特作用受到了更多群眾的關注、重新認可和支持。在此背景下,中醫藥產業現代化發展的速度將繼續加快,並向三大方向發展。   「科技+」成中醫藥發展主旋律   目前,各行各業都在向標準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而這一趨勢,對於中醫藥企業乃至整個產業來說,也同樣適用。據了解,目前眾多傳統中醫藥企業為闖出新路,正在朝著智能化、自動化等方向轉型升級。
  • 中醫藥產業邁入重要機遇期,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_中醫藥產業,發展...
    【製藥網 市場分析】中醫藥產業是我國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在全國各地不斷湧現出助推政策的同時,中醫藥發展明顯正在「駛入快車道」。   據悉,在下一步的「十四五」規劃中,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就將是重要部分和內容之一,中醫藥將被納入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建設中。對此,業內普遍認為,中醫藥產業在不久後就將迎來快速、高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值得注意的是,在邁入機遇期的同時,中醫藥產業也將呈現出三大發展趨勢。
  • 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出路調查
    建議一方面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布局、規劃和引導,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集群化、集約化發展道路,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使之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破題點和「主引擎」。儘快研究制定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明確戰略性新興企業認定和準入標準,優先發展的各分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重點及具體實施步驟、措施;同時,應統籌研究相關部門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整合現有政策和資金,加強與相關規劃和政策措施的銜接與配套,形成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合力;要優化區域產業布局,發揮比較優勢,避免「一哄而起」、盲目發展和重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