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壞狐狸的故事》:童心像一顆軟糖

2021-01-21 澎湃新聞

正在熱映的水彩動畫《大壞狐狸的故事》(以下簡稱《大壞狐狸》),取材自《拉封丹寓言》,動畫在前不久獲得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動畫獎。這不禁讓人想起導演之一的雷內上一部作品《艾特熊與賽娜鼠》,同樣是水彩動畫,同樣是凱撒獎得主。不同的是,《艾特熊與賽娜鼠》講故事的方式更加像一則童話,《大壞狐狸》則更像繪本漫畫,用天真的口吻,努力向蠢萌又天真的漫畫喜劇風格靠攏,像小孩子愛吃的糖果一樣,糖紙包裝可愛靚麗,糖果也是酸酸甜甜的。

《大壞狐狸的故事》海報。

也難怪《大壞狐狸》會被雷內畫成繪本出版,因為這部動畫裡的三則小故事,太生動可愛了,有著濃厚的法漫特色,喜劇風格也很符合漫畫繪本的套路:情節簡單易懂,但主角們都很戲精,很容易亂套。雖然班傑明·雷內的繪本線條比動畫要粗糙許多,也並不影響繪本大賣。作為一部法國動畫,《大壞狐狸》沒有好萊塢青睞的CG製作,而是採用傳統手繪、水彩的風格創作,畫風質樸而清新;情節上亦不像好萊塢動畫設定得那樣一波三折,情節複雜,也沒有好萊塢熱衷的對現實世界的投射,而是用法式喜劇和奇特的腦洞展開了三段戲中戲的小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但卻天真、可愛。

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曾這麼說過:「用心看一部電影,你就會比用腦子看電影更寬容。」如果一部電影打動你了,再多bug也影響不了你對它的愛;但如果你是帶著分析、懷疑和條理去看電影,任何缺陷在你的眼裡,都像顯微鏡下的細胞組織一樣,穿透銀幕被放大數倍。不過,就是有那麼一類電影,讓你的大腦完全派不上用場,只能用心去觀賞。

《大壞狐狸的故事》就屬於這樣一類電影,除了天真、可愛、腦洞大開,和一些純真的寓言,幾乎看不到複雜難解的情節。法國人的腦洞真是不按常理出牌,連賣萌都揉的是別人的胳肢窩,而不是自己的臉,所以逗得人哈哈大笑。在動畫裡,你會看到一群用孩童天真視角刻畫的極其「反差萌」的動物:這裡有愛偷懶的看門狗,剽悍但護犢心切的母雞,容易心軟但很窩囊的大壞狐狸,貪玩熱心卻總是添亂闖禍的笨鴨和蠢兔,心地善良又愛操心所以老被隊友坑的豬先生。故事裡沒有十足邪惡的大壞蛋,所有的麻煩幾乎都是這些蠢萌的傢伙自找的。

角色設定已經足夠喜感了,三段故事中還有很多「槽點」變成了「萌點」的喜劇元素。雖然誇張卻不浮誇,在看似稚拙的卡通背後呈現的是親情、友情、善與愛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然而《大壞狐狸》卻很聰明地用一系列童真童趣的方式,將這些話題講得有趣又可愛。第一個故事《送子三傻》中,笨鴨、蠢兔和豬先生遭遇了重重災難,才把送子鶴偷懶丟下的嬰兒波琳娜送回了家中:他們想找狼來指路,差點被吃掉;搭乘屠宰廠的車逃跑,又差點被送往屠宰廠;快遞嬰兒和眼鏡猴時,地址又完全寫反了。然而一直被拖累的豬先生,仍然時刻惦記著寶寶,為兩位好友惹出的禍事背鍋。

在第二個故事《大壞狐狸的故事》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則體現得更深厚。首先是那隻想吃雞的狐狸,偷來雞蛋後卻孵出了三隻小雞仔,不但沒有吃掉他們,反而盡心盡職地當起了「媽媽」,膽小、怕狼,卻還是為了保護小雞們不惜和狼鬧翻;母雞們對自己的孩子也非常關愛,甚至聯合起來組成了「絕殺俱樂部」,每天練習「功夫」,準備將所有會危害自家孩子、危害農場的壞傢伙們趕跑。小雞仔對第一眼媽媽狐狸的愛則是非常可愛的,依賴性強又綿軟,什麼都想學媽媽,甚至崇拜狐狸「媽媽」的「壞」,想和狐狸一樣吃小雞(雖然狐狸根本沒有膽子做這樣的事)。當小雞仔終於知道狐狸並不是他們的媽媽時,他們依然給了他一個依戀的擁抱。就好像他們真的成了一家人。

而第三個故事《拯救聖誕節》,將家庭之愛的概念和這個傳統節日結合在一起,例如那個黑道老大般的狗狗,原本想吃掉豬先生一行人,卻因為兒子想拯救聖誕節的心願,陪著笨鴨、蠢兔尋找給孩子們準備的禮物。同時,《拯救聖誕節》的故事也和其他與聖誕節有關的童話一樣,將聖誕的意義通過輕鬆的方式點明了出來,就像豬先生所說:「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這才是最重要的。」相信聖誕老人也好,不相信聖誕老人也罷,反正大家都收到了代表某種心意的聖誕禮物。在這個故事裡,笨鴨、蠢兔依然是那樣熱心腸卻總辦壞事,豬先生依然對朋友非常照顧。

一個好故事裡,每一個角色都有辨識度。辨識度並不僅僅指外形,也包括人物性格特質。從這一點來說,《大壞狐狸》角色塑造得也很成功,這群畫筆畫出來的小傢伙形象感太強,如真人表演一般,而不是幾筆畫出來的。因為他們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十分豐富,有卓別林、雅克·塔蒂等喜劇表演大師的影子。出於動畫電影需要精簡對話的需要,《大壞狐狸》的動畫比繪本減少了許多對話,因此小動物們的表情和動作就代替了言語幽默,表演成了動畫中最重要的喜劇表現形式。這也是為何,動畫開場時會採用「舞臺劇」的方式引出三段故事。因為這些小動物原本就是「戲精」(演員)嘛。

當然作為一部「畫出來的」電影,道具布景也是很考究的。比如第二個故事裡,母雞對狐狸的敵意,從母雞家中的陳設,到「絕殺俱樂部」恐怖的魔鬼訓練,都能看出導演的想像力之豐富,母雞對狐狸的怨念之深。

看起來有些天真冒傻氣的《大壞狐狸》其實也是大巧若拙的,除了孩子氣的動物「演員們」,導演還安排了一些大人們才能看懂的梗,比如眼鏡猴開口說的是略帶河南口音的中國話,兔子和眼鏡猴對話中的一些法語梗,都很有趣味。無論是打算陪孩子一同觀看,還是獨自前去欣賞一部不需要用腦,只需要帶上一顆童心的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法式幽默的《大壞狐狸的故事》背後,也守護著孩子跟成人們的童心
    《大壞狐狸的故事》是一部手繪風格的彩色動畫片,獲得法國電影最高榮譽的凱撒獎。知曉這部影片是因為朋友說:這一部孩子可觀,大人可感的影片。看了很多遍之後,說得也確實是如此。從影片名出發,「大壞狐狸」聽起來就不壞,而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導演利用身份與心理的反差法、三個小故事以劇場報幕形式無縫銜接來童話故事寓體背後的內核。之前喜歡觀看宮崎駿的動畫,可看完他的電影之後,即使快樂治癒之後會有一股淡淡地悲傷,而接觸到了《大壞狐狸的故事》之後,才知道盡情的觀影是一種享受。
  • 《大壞狐狸的故事》口碑逆天的法國動畫電影來了!
    《大壞狐狸的故事》口碑逆天的法國動畫電影來了《大壞狐狸的故事》改編自導演班傑明·雷內的原創同名繪本,用淡淡的水彩色調和簡單的線條輪廓,描述了三段發生在一群小動物身上的歡脫有趣的故事。《大壞狐狸的故事》口碑逆天的法國動畫電影來了《大壞狐狸》不是汁滿味濃的人生雞湯,它更像舉重若輕的一劑藥方,治癒現實世界的複雜與不愉快,即使不能倒退我們的容顏,卻能讓人品嘗到沁人心脾的天真滋味
  • 豆瓣評分8.2分的《大壞狐狸的故事》影評,有點少兒不宜的動畫
    看慣好萊塢迪斯尼、夢工廠、皮克斯等廠牌出品的3D動畫,再去看法國動畫片《大壞狐狸的故事》,心頭如沐春風,在座椅上跟著小孩子笑得花枝亂顫,全身心的享受,就像吃慣了大魚大肉,去吃清淡小吃,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樸素美。極簡、淡雅的水彩手繪畫風,會讓人想起八十年代中國的老動畫電影。
  • 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想留住溫馨和美好
    2018年法國映歐嘉納影業出品的動畫電影,改編自繪本《壞狐狸》。影片由花谷農場戲劇團的一次演出開始,演出開始前臺前亂成一團,在主持人狐狸出來報幕後,演出開始了。為了成為大壞狐狸,狐狸養起了三隻小雞。狐狸給小雞講大壞狐狸吃小雞的故事,三隻小雞被嚇著了,害怕地要和它一起睡。一轉眼小雞長大了一些,小雞把狼認為是大壞狐狸。為了證明自己比大壞狐狸強,狐狸跟狼商量求狼讓自己打敗。打敗狼後,狐狸告訴小雞自己是大壞狐狸,小雞十分自豪自己是大壞狐狸的孩子,希望將來也能吃雞。
  • 小故事蘊含著美好和純真,《大壞狐狸的故事》值得和孩子一起看
    相信這一部法國的童話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會為你帶了陽光,暖化你的心。 影片言語詼諧,畫風極簡,寥寥幾筆就把動物的特徵勾勒出來。 當大家看慣了場景巨大的美式3D動畫,再看這部2維繪本風格的動畫,感覺就像從繁華喧囂都市來到美麗寧靜的鄉村,空氣清新,到處鳥語花香。
  • 如何評價《大壞狐狸的故事》
    這是一部法國動畫電影,片中以舞臺劇的形式串聯起三個故事,分別是護送嬰兒、大壞狐狸的故事和拯救聖誕計劃。第一個故事的主角們是一隻還算成熟的豬和它兩個不靠譜的朋友——兔子和鴨子,以及它們要替別人護送的寶寶。
  • 就喜歡這種簡單可愛的《大壞狐狸的故事》
    就喜歡這種簡單可愛的《大壞狐狸的故事》看了太多社會新聞的人間冷暖,體會了太多成人世界的冷酷無情。偶爾也要去小孩子的世界放鬆放鬆,體會小孩子的歡樂!今天就讓小編來帶大家看看由法國映歐嘉納影業出品的動畫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
  • 《大壞狐狸的故事》:小而美,小即是美
    除了3月2日上映的真人CG動畫電影《比得兔》、3月8日上映的法國動畫電影《飛鳥歷險記》、3月9日上映的中美合作動畫電影《媽媽咪鴨》,3月16日又有兩部引進動畫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與《虎皮萌企鵝》與觀眾見面。作為第43屆法國凱撒電影獎和第23屆法國盧米埃電影獎的最佳動畫片雙料得主,《大壞狐狸的故事》的確有理由「天真橫行」。
  • 評《大壞狐狸的故事》:動物劇場之大壞狐狸和瘋狂三賤客的故事
    而現在, 這部由狐狸、狼,、兔子、豬、鸛、一些鴨子和一些雞做主角,故事稍微有點隨意但依舊精彩紛呈的動畫片正好適合他們。通過講述關於農場內外生活的三個故事,這群小動物將會給小朋友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樂趣。在第一個故事中, 一隻懶惰的鸛鳥佯裝受傷, 於是三隻沒頭腦的動物不得不負責將一個嬰兒送到家。
  • 《大壞狐狸的故事》保持內心的童真和善良
    這是像《小王子》一樣適合成年人看的故事書,他是改編自導演班傑明·雷內的原創繪本《壞狐狸》,以舞臺劇的形式展示三個可愛幽默的小故事。02大壞狐狸一直都想吃雞,但是屢屢失敗,在狼的指導下,將「魔抓」伸到了雞蛋,並決定將雞蛋孵出小雞養大了吃掉,但是自小雞一出生起,由於印隨效應把自己第一眼看到的動物當做自己的母親,誤打誤撞就將狐狸視作自己的媽媽,也把自己當做了狐狸,狐狸也成了「雞媽媽」三個小雞的可愛和天真,一次次的萌化了來自大壞狐狸的邪惡
  • 《大壞狐狸的故事》高評分清新治癒動畫電影
    評分8.2《大壞狐狸的故事》改編自法國同名繪本,描繪了三段發生在農場的溫馨有愛、滑稽歡脫的法式小故事。內容溫馨治癒,畫風清新可愛的童話故事。開篇故事是一隻送子鳥「鸛」撞到農場的蘋果樹上,把本該送到鎮上的寶寶一同掉落到了農場。於是農場一隻正義感遇了來自中國重慶,說著一口流利方言的大眼猴。像極了法國版的《人在囧途》。
  • 《大壞狐狸的故事》:動起來的繪本,超級可愛!
    今天,就來介紹一部動畫片,畫風可愛,故事也可愛。帶領熊孩子們一起看,你們試試,看能不能讓他們安靜下來。就是這部來自法國的動畫片《大壞狐狸的故事》。可能有人當年在影院裡看過了,我看完之後,只有一個詞形容這部影片,可愛!
  • 法國喜劇動畫片、大壞狐狸的故事是老少皆宜的動畫電影
    說起動畫片中的狐狸,我們首先會想到這些形象,比如有著不同靈魂的狐仙和妖精,以及聰明狡猾的痞子和帥氣的人物,他們雖然形形色色,但一向聰明、狡猾、奸詐動畫片《大壞狐狸的故事》實際上是一部「三幕」動畫片,所以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故事片,尤其是孩子們
  • 狐狸給雞寶寶當媽?母雞狂錘老狼?來這裡看看《大壞狐狸的故事》
    你看小編笑的多開心,像個二傻子!言歸正傳,狐狸為什麼給小雞當媽媽?母雞為什麼能把餓狼按在地上摩擦?是道德的扭曲還是獸性的淪喪?請聽小編給你講《大壞狐狸的故事》。《大壞狐狸的故事》是一部法國動畫電影,於2018年3月上映,豆瓣標籤是喜劇,不過小編覺得可以劃分為輕喜劇,整個故事不會讓你捧腹大笑,而是讓你在微笑中享受這個舒適安逸的故事。這部電影有法語和國語兩個版本,小編更傾向於推薦國語版本,國語配音非常有特色,配音演員也是非常的「優秀」。
  • 動畫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幽默搞笑不失浪漫溫馨
    今天推薦一部法國動畫片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影片講述三個故事,每個故事由正義的小動物擬人化出演,無釐頭的轉折,非常吸引小朋友和大朋友的觀看。第二個故事是《大壞狐狸的故事》,講的是狐狸一開始為了吃掉小雞而把它們孵化出來,但是沒有想到在相處的過程中,狐狸對小雞有了情感,在最後還幫助雞媽媽保護小雞,這樣的一個大的改觀,其實從一開始狐狸它並不是想成為壞人,但它因為是狐狸的外形從而被迫成為吃雞的狐狸。
  • 《大壞狐狸的故事》電影賞析:一邊裝著兇狠,一邊又溫柔以待
    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一共講了三個與農場上的小動物相關的故事。獨特的明亮又溫馨的畫風、細緻而豐富的配樂,都是電影的亮點之一。從內容上來看,每個故事都是關於「孩子」和「大人」之間的矛盾衝突。這兩組角色之間的相互影響構成了三段故事的又一串聯的線索。
  • 《大壞狐狸的故事》:繪本畫風的動畫電影,怪好看的
    比如今天壹醬要給大家推薦的一部動畫電影——《大壞狐狸的故事》。豆瓣評分8.2,可以說,在動畫電影裡是偏高的分數。這部片子改編自一部法國原創繪本,製作成動畫時也保留了繪本的畫風,畫面非常簡潔,卻充滿童真和樂趣,同時插畫般的畫面顯得十分的溫暖。
  • 一顆魔豆,一顆童心——長個不停的腿
    「荒誕」,這種「極不真實」的想法,貼合兒童的心理,也讚揚善良、柔軟、單純的童心之美,給成人補上回歸童真的寶貴一課!我家孩子很喜歡這本書,他會學飽嗝先生打嗝,也會學嗖嗖嗖,腿變長,撓痒痒,腿收回。飽嗝先生吃下了一顆特大號蠶豆,他的腿一直長啊長啊,穿過樹林、房子、大橋、城市,在街道上橫衝直撞,擾亂了市民們的生活。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一起看看《長個不停的腿》。
  • 除了《大壞狐狸的故事》,還有哪些法比漫畫改編成了動畫?
    最近《大壞狐狸的故事》熱映,收割了一大批粉絲,好幾個朋友第一反應就來跟我說「好法國啊」,「他們這樣的動漫多嗎」,我想認真回答,又怕太掉書袋,所以集中起來寫寫吧。《大壞狐狸的故事》動畫先說漫畫。一般認為世界上有三大漫畫「體系」,日本「漫畫」、美國「卡通」和法國-比利時「BD」(中國因為接受時期和程度不一樣,印象會有些脫節和錯亂)。
  • 我喜歡你,狐狸
    這是詩人、兒童文學作家高洪波為他的《我喜歡你,狐狸》詩集寫的一個精短的後記。這本詩集於1990年8月出版,當時的印數只有2510本,極少。如果後來沒有重版的話,能見到這本書的人應該不多,所以,這個版本很珍貴。高洪波寫詩,寫散文,寫童話,寫評論,是個多才多藝的作家。從幼兒到成人的詩歌,他都涉及。取材非常寬泛,具有磅礴的激情,音韻鏗鏘,很富有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