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嗎?如果上面的甲烷量突增,那是否可以孕育生命

2020-12-17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自從2012年好奇號登陸火星以來,好奇號探測器的主要科學目的之一就是尋找在這個紅色星球上過去(以及現在)有生命存在的證據。在2014年,好奇號在其鄰近地區探測到大氣中的甲烷量增加到了十倍,並且在蓋爾隕石坑中四處搜尋,在鑽探樣本中發現了複雜有機分子的蹤跡。

約於一年前,好奇號在位於夏普山表面附近的有三十億年的沉積巖中發現了7有機分子,這再次引起了人們的興趣。但是在上一周,好奇號探測器更是做出了令人深刻的發現——它探測到火星表面上有史以來最大數量的甲烷-大約每十億單位體積就有21份甲烷。

這些樣本取自於一個名為「提爾嶺」的地點,這是層狀基巖的露頭,是被稱為「粘土承載單元」的較大區域的一部分。探測器從六月中旬就開始在這片山脊上,希望能夠描繪出關於位於這片沙礫海洋中間的不尋常特徵。

圖解:2019年6月18日,NASA的好奇號火星漫遊車使用左側導航攝像頭拍攝的圖像,展示了一部分的「蒂爾裡奇」。

甲烷的檢測將再次由火星上的樣本分析可調雷射光譜儀提供。但各位在感到興奮之前,需要注意的是,科學家還不知道是火星上的什麼在產生甲烷。不過,這就是關於火星甲烷的神秘之處了,它可能是地表下微生物的結果,也可能是由巖石和水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的。

由於好奇號缺少必要的儀器來解開這些疑問,所以關於甲烷的成因和真正的來源仍然是未知的。在美國宇航局的戈達德航天中心SAM首席研究員保羅·馬哈夫說道:「根據我們目前的測量,我們還無法判斷甲烷到底是來源於生物還是地質,又甚至是古代或現代。」

根據之前的發現,科學家發現火星大氣中的甲烷水平隨季節而上升、下降。,科學家還發現甲烷突然激增,而這似乎與季節模式無關,並且持續的時間未知。為了搜尋更多的信息來確定這次最新的探測是否為一個羽流活動的例子,SAM團隊組織了一次跟進的甲烷實驗。

實驗結果得知,結果顯示甲烷的水平已經下降到了不到1ppbv,這已經非常接近平日裡好奇號經常觀測到的基底水平。這表明了在上周看到的現象其實是一個短暫的甲烷羽流。

圖解:甲烷進入火星大氣、離開大氣的可能方式。

雖然這些發現有助於表徵甲烷最新的檢測結果,但這並不能讓我們更進一步識別出瞬時羽流發生的模式,正如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好奇號項目科學家阿什溫·瓦薩瓦達解釋道:「甲烷之謎仍在繼續著,我們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動力繼續測量,齊心協力找出火星大氣中甲烷的表現。」

同時,好奇號團隊將分析這些從最新讀數中獲得的數據,希望能夠獲得更多關於以上問題的線索。他們還將獲得的結果與在其他火星上同樣探測到甲烷的任務小組相結合,同時還包括了一個在軌道上搜尋甲烷跡象一年多的歐空局的跟蹤氣體軌道飛行器。

另外,當2020時另一個火星探測器著陸在這個紅色星球上時,它將使用一種叫做SHERLOC的儀器來尋找甲烷的來源,SHERLOC代表著用拉曼光譜和發光光譜來掃描可居住環境中的有機物和化學物質。這種紫外的拉曼光譜儀將會使用精細成像和紫外線繼續尋找著有機物。

科學家通過將表面和從軌道獲得的測量值相結合,希望能夠更好了解羽流以及其來源。一旦做成了,我們也許能夠確定火星甲烷最終來源於何處,以及它究竟是過去還是現在生命的一個標誌。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universetoda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證據
    自從19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沉迷於在火星這個「紅色星球」上尋找生命的痕跡,但是「火星上存在生命」這一假設是否有任何真正的基礎依據,理察·A·羅夫特從數據中篩選證據。
  •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讓我們評估一下證據
    今天,最迫切的問題不是火星是否曾經適宜居住——在很久以前的不同時期,它幾乎肯定是適宜居住的——而是在氣候變得過於寒冷和乾燥之前,它是否可能已經有了生命。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將成為天體生物學家所稱的生命「第二種形式」(第一種是我們自己)的證據。
  • 火星上曾發現的甲烷氣體,為何憑空消失了?科學家:難道有生命?
    文/某凡火星上曾發現的甲烷氣體,為何憑空消失了?科學家:難道有生命?說起火星這個星球,因為其和地球有著諸多相似的地方,讓其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同時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去不斷的探索,想要看清隱藏在火星上的那些秘密。而科學家們也早在就發現了在火星的大氣層中有甲烷氣體的存在,而且這些甲烷氣體的密度和分布也都不同,時刻在變化著,這更加讓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聯繫變得密切。
  •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來自火星的隕石是否能夠給我們答案?
    在來自火星的隕石上發現生命了嗎?這還很難下結論。我們找到了ALH84001-一顆火星隕石,上面帶有看起來像是微細胞的結構,同時還有一開始被認為只能由生物沉積形成的磁鐵礦,以及一些有機物。但後來的發現認為這一切都可以以非生物的方式形成。
  • 土衛六上有水和大氣層,上面是否存在生命?
    土衛六上有水和大氣層,上面是否存在生命?「天空中布滿了烏雲,一會電閃雷鳴,大顆的雨滴從天空中落下,掉落到的地面的湖泊當中。」烏雲、閃電、雨滴和湖泊看到這些標籤我們會不假思索的認為這是地球上最為常見的下雨的情景。
  • 火星「生命」吃什麼?美味甲烷
    在火星上,人類有很多種死法。那裡空氣稀薄。那裡很冷。那裡有沙塵暴。火星不像地球一樣,能夠保護表面不受致命宇宙射線的侵襲。科學家此前曾分析,想移民火星的話,得習慣吃蟑螂、蟋蟀。那麼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是如何活下來的呢?換句話說,他們怎麼解決最基本的「吃」這個問題?
  • 火星上有生命嗎?讓我們評估一下證據
    自十九世紀以來,人們一直痴迷於在這個紅色星球尋找生命,但是那裡真的有假設生命存在與否的基礎嗎?理察A洛維特(Richard A Lovett)對數據進行了篩選。今天,這個待以解決的問題依然不再是火星在過去的某個時段是否適合居住,而變成了在其氣候變得乾燥和寒冷之前是否存在生命的發展。如果是這樣,那這就天體生物學家稱其為生命的「第二個起源」(第一個是我們自己)的證據。即使生命的第二個起源從未超越單細胞微生物,它也意味著在我們太陽系中生命至少出現過兩次。
  • 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有海洋有大氣,不是木衛二!
    哪怕在人類的眼皮子底下,早就已經有星球在悄悄地孕育發展文明了,人類卻苦於無法登陸這些星球。還一直在問自己,宇宙中究竟是否存在除了我們的之外的,其他的外星生命和高等文明呢?既然人類短時間內無法離開地球,太陽系,那麼不妨將目光放在地球上以及太陽系內的星球。比如,地心深處是否有其他的文明存在呢?以及除了地球之外,木星,火星,土星,金星等星球是否有生命物質呢?
  • 每到中午飯點,火星地下就湧出甲烷氣體,與生命或有很大關係
    2020年是人類探索火星的大年,因為今年的火星即將進入和地球最近距離的軌道,有著絕佳的發射窗口期。因而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計劃發射火星探測器。作為地球的鄰居,火星在我們看來或許只是一顆遍布紅色的荒蕪星球,但科學家卻不斷在火星上找到了驚喜。
  • 火星大氣中存在甲烷意味著什麼?或許有類似甲烷菌的微生物存在!
    最新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可以在火星的表面以及地表的深處存活,這是兩篇最新的學術論文表示的觀點,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叫做產甲烷菌的生命,可以生存在火星的表面以及地表深處,研究人員已經在火星大氣當中檢測到了甲烷的存在。
  • 生命的起源——火星!
    然而重點是:我們是太陽系裡唯一的高級文明物種,但這並不意味著附近沒有微生物生命。事實上大家看到的這些行星和衛星,我們確信都可能孕育著生命,而且可能性還很高。如果我們能夠在那些月球和其他星球上找到生命,那麼我們就能回答這樣的問題,比如在太陽系裡,我們是唯一生物嗎?我們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的鄰居中有我們的同類嗎?太陽系以外有沒有生命呢?
  • 火星已經發現液態水,意味著火星生命的存在,這種說法靠譜嗎?
    MARSIS的管控科學家們在分析這些回波時,發現一些與巖石完全不一樣的回波,這些回波很明亮,由此可以認為,在火星南極圈的地表下,不但存在巖石,還有其他的東西。進一步研究證明,這些亮斑處的介電常數高於火星上任何其他地方,且與地球上的冰下湖泊相當,由此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一層地下液態水。
  • 水對生命太重要了,但在宇宙中,有生命是以液態甲烷為基礎的嗎?
    在地球上,如果生物沒有水,那就不能生存。水覆蓋了地球大約70%的表面積;在人體內,它佔據了60%左右;也就是說,水無處不在。這很好,也特別重要,因為沒有它,生活將變得不可能了。水似乎無處不在但是,水有什麼特別之處致使它對生物如此重要呢?
  • 火星:什麼,金星上也有生命跡象?
    那這次金星上的發現的PH3重要嗎?重要在哪裡?重要。巖質天體大氣中的PH3是目前認可的一種生物標誌物,按我們目前的認知,地球大氣中的微量PH3全部都和人類活動或者微生物活動有關。地球能有如此大量而穩定的氧氣,是因為有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續產生氧氣。火星上的甲烷。地球上甲烷大多是生物活動產生的,而甲烷又易被紫外輻射分解,所以火星大氣裡穩定存在的甲烷意味著火星至今依然有穩定的甲烷供給。
  • 火星上發現的甲烷,是名副其實,還是科學家誇大其詞?
    在火星上作為生命發現的甲烷是否被過度宣傳給了公眾,以鼓勵為未來的項目提供更多的資金? 在火星上發現的甲烷是否作為一項生命發現而被過度宣傳給公眾,以鼓勵為未來的項目提供更多的資金?如果是這樣,科學家們對此有何感想?
  • 火星發現粘土礦物或存在過微生物生命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鮑勃-布爾納博士表示:「表面上看,火星上的斯蒂文石更有可能源自於地質過程,例如火山活動。但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斯蒂文石也可以由生物形成。這一發現引發了對火星上找到的斯蒂文石的一系列新疑問。布爾納表示:「表面上看,火星上的斯蒂文石更有可能源自於地質過程,例如火山活動。但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斯蒂文石也可以由生物形成。這一研究發現將促使我們重新審視這些火星沉積物以及它們與火星生命之間可能的聯繫。」布爾納和他的同事經研究發現斯蒂文石會在微生物上方結殼,保護它們脆弱的內部並增加強度,允許它們形成類似珊蝴的結構,即微生物巖。
  • 深度解析「金星上發現生命標誌物」背後的故事
    多數讀者恐怕不會意識到,如果這一「初步結論」真能得到證實,那將是科學史上有著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本文將為你回顧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歷程,並為你解讀:生命的孕育,比公眾所能想像的更加不可思議;如果真能在有生之年見證地外生命的發現過程,我們將是多麼幸運。
  • 好奇號在火星發現生命標誌物,科學家正在全力探索研究
    人類探測火星,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探測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在火星發現生命,但是科學家卻在火星發現了水和甲烷的存在。尤其是甲烷,那更是生命的標誌物,要知道地球上的甲烷大部分都是由生物產生的。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可因陽光及化學反應而很快消失,因此大氣中的甲烷都是新近生成的。
  • 來自火星的消息!火星氧氣分子突發異常,難道是生命的跡象?
    近日,火星表明上演了一出重頭戲,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火星上的氧氣分子在不同季節表現不同尋常。難道是生命的跡象?我們知道,一直以來,科學家觀測到火星一個變化莫測的因素是甲烷,而現在,氧氣突發異常給了人類新的希望,氧氣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這一重大發現讓火星再次成為了人類關注的焦點。
  • 人類依舊孤獨|深度解析「金星上發現生命標誌物」背後的故事
    多數讀者恐怕不會意識到,如果這一「初步結論」真能得到證實,那將是科學史上有著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件。本文將為你回顧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歷程,並為你解讀:生命的孕育,比公眾所能想像的更加不可思議;如果真能在有生之年見證地外生命的發現過程,我們將是多麼幸運。不幸的是,本文或許會澆滅部分讀者、尤其是科幻迷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