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GCIPC長三角分中心)揭牌儀式在蘇州相城舉行,未來該中心將結合蘇州相城經開區產業發展的定位,通過引進國內外頂尖人才,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能帶動新興產業顯著發展的國際化科技創新、人才集聚、資本賦能新高地。據了解,該中心也是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實體化平臺。
今日相城,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前三季度,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8%,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5.6%,增幅均列蘇州大市第一。12月3-4日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新浪江蘇以及本報等15家媒體,聯合走進相城進行了2天的大型採訪活動。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相城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腹地,具有重要的區域發展帶動作用。」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局長劉殿勳表示。
蘇州相城區,東鄰上海、西瀕太湖、南接古城、北依長江,獨特的地理和交通區位優勢,使相城成為長三角區域的核心樞紐之一。近年來,相城大刀闊斧淘汰落後產能,把握機遇、主動作為,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積極搶抓新經濟產業「風口」,打造大數據(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車聯網、數字金融、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六大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目前已集聚「六大未來產業」企業1230家。
與此同時,相城把握機遇、主動作為,培育壯大新經濟產業、構建高端產業平臺、加快布局研發載體,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好六大未來產業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建立長三角數字貨幣研究院,成為全國首批四個數字貨幣試點城市(地區)之一,全力爭創國家級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構建「相城特色、蘇州示範、國內領先、國際同步」的數字金融創新示範體系。此外,相城還獲批了全省唯一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江蘇省首批車聯網先導區、江蘇省創業投資集聚發展示範區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園區。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相城區重點發展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的先進材料產業,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先導性產業,也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數據顯示,相城區已集聚高成長性先進材料企業170家,其中上市企業6家、人才企業32家、高企117家,建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院士工作站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6家。2020年,幹勇院士團隊獲評首批蘇州市頂尖人才(團隊)、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入選江蘇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庫。
「在發展過程中,相城還將全力推進與虹橋的同城化發展,搭建好雙循環發展平臺,以此為核心引領,更好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蘇州相城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說來,相城要重點加強與虹橋的「四個同城化」:交通樞紐的同城化、產業生態的同城化、創新發展的同城化、協同開放的同城化。
相城,作為蘇州後發崛起的發達縣域板塊,必將扛起責任、勇於擔當,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自我加壓、持續突破,全面做大「相城分量」,為全市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通訊員 蔣思悅 江蘇經濟報記者 謝樹仁 曾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