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相城區:產業轉型升級按下「快進鍵」 新時代跑出「加速度」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蘇州高鐵新城

    小到一個戒指、一件玩偶,大到一輛自行車,甚至飛機機翼、航天設備,在普通人眼裡,3D列印技術就像童話中的「複製機」一般神奇,能夠列印出生活中所需的各個物件。前不久,全球領先的金屬3D印表機在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名為「西帝摩」的企業誕生。

  2015年創立的蘇州西帝摩三維列印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著世界前沿的金屬3D列印技術,從研發轉向產業化應用,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今年52歲的張正文教授是西帝摩的「掌舵人」。

  作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從事先進位造研究近30年的他本想留在學校裡教書育人,過平靜的生活,但自從被相城區科技局等單位的工作人員「三顧茅廬」,他從重慶來到了相城。「相城區的發展很有規劃,對智能製造的扶持力度大。」張正文說,「同齡人都快退休了,我還想利用技術造福於民。」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他以創業者的身份站在了新起點。

  如今,越來越多像張正文這樣的創業者集聚蘇州相城區。

  相城,也像一個年輕的創業者,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豐富提升發展思路,按照江蘇省委「兩聚一高」新要求,蘇州市委提出的勇當「兩個標杆」、建設「四個名城」新使命,區委提出的規劃建設「五大功能片區」、加快實施16個「三年行動計劃」綱領性要求,向著「蘇州新門戶、城市新家園、產業新高地」的總定位高歌猛進,揮灑幹事創業的激情。

  -----------------------------------------------

  瞄準智能製造,繪就「彎道超車」路線圖

  黃金走廊、交通樞紐、大蘇州換乘中心,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是很多人初到相城的直觀感受。如同飛馳而過的高鐵動車,設立於2001年2月的相城區,呈現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後發崛起的良好態勢,近幾年,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位列蘇州大市前茅。201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3.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1億元、工業總產值14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76億元,分別是建區初期的11.4倍、30.8倍、9.8倍、28倍。

  由於歷史原因,相城區的整體產業層次與周邊板塊相比並不高。基礎差,但產業發展空間具有相對優勢,成為相城經濟發展現狀的兩個面。

  蘇州市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認為,「底子薄」確實給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較大壓力,但面向未來,發展空間大卻可以成為相城典型的競爭優勢。他以16項三年行動計劃中的「環境保護和治理」為例,該計劃目標實現通過三年努力,把相城區所有汙染企業、五小企業、劣勢企業全部淘汰。「這意味著相城會通過存量挖掘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獲得更多新的發展空間。」

  蘇相合作區

  國家發展智能製造的戰略和政策也讓相城區找到了「彎道超車」的改革路徑,從區域實際條件出發,相城區為自己定下了「小目標」:到2020年,以智能製造為重點的新型製造業體系初步建立,智能製造六大環節得到普遍應用,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動化、數位化改造達到全覆蓋,企業生產效率、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為此,對應的「智能製造行動三年提升計劃」,將工作目標分階段、有重點的實施,明確了全區智能製造的發展布局、載體建設。與行動計劃配套實施的是任務推進表,相城為區內每家企業設置了工業經濟管理部門聯繫人和聯絡員,並劃定了智能化技術改造的項目內容和完成的年份,具體什麼時間,哪家企業要改造到位,一目了然。

  此外,相城區還發布了關於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的獎勵辦法,從智能化轉型應用、智能裝備生產、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智能化配套服務四個領域,支持智能產業龍頭項目引進、存量企業智能化改造、重大集成服務商等。

  「政府要充分發揮有限的產業財政資金對產業的撬動效應,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蘇州相城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孔建新表示,相城每年還將評選智能製造示範企業,給予獎勵的同時進一步明確導向,通過智能製造驅動產業升級。

  著眼區域經濟,高端產業撬動大發展

  如果說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道路,是相城走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選擇,那麼連續引入紫光集團「工業雲引擎」、新松機器人(蘇州)未來科技城、「京東智谷」等多個走在行業前沿的重大項目,則是相城區委、區政府謀劃區域經濟長遠發展的集中體現。

  其中,紫光集團攜新華三集團、紫光雲數與蘇州高鐵新城合作打造的「工業雲引擎」項目,專注於工業雲、產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領域。紫光雲引擎搭建的雲平臺,聚合眾多工業生產製造細分場景的合作夥伴,形成典型場景化的智能製造和工業雲服務解決方案,以服務化方式為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協同製造、服務性製造、C2M等創新能力。

  該項目落地後進展神速。10月18日,落戶蘇州高鐵新城不久的紫光雲引擎與位於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華亞智能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建智能工廠。

  相城科技金融產業園開園

  此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傳統企業的迫切需求下,紫光雲引擎目前已對相城所有規上工業企業做了智能製造的評測與診斷,具體分析企業有待提升的環節,為越來越多的相城區內企業實現由「製造」向「智造」轉變帶來了機遇。紫光雲引擎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裁彭浩介紹,以庫存管理系統智能化這一項舉例,通過改造,不少企業的利潤率能大幅提升。

  「這麼多工業領域細分行業,如何及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技術,本就是傳統企業的一個痛點。」彭浩還介紹,當下傳統工業企業都有向智能化轉型的意識,但想成功轉型卻談不上容易。「以往工業企業在智能化改造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只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而現在企業只需訂閱服務,紫光提供前端設備,後端開放的平臺提供『私人定製』改造方案,既為傳統企業減輕資金壓力,也為中小型供應商提供了廣闊市場。」

  紫光雲引擎項目為相城全區經濟轉型升級所帶來的動能已初步顯現,新松機器人(蘇州)未來科技城與京東智谷也給相城的未來發展帶來無限憧憬。9月赴相城籤約的劉強東就對京東和相城區的合作有著「高標」的定位:在京東未來的發展版圖上,相城區將成為其全國高端的雲計算和技術研發人才的中心區域,希望能夠把它建成全國高端的人才聚集基地。

  聚焦優化服務,項目建設跑出「相城速度」

  一個個重大產業項目落戶為區域經濟增添新引擎的同時,也為當地政府服務水平的提升帶來了絕佳的鍛鍊機會。以「坐不住、吃不下、睡不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抓項目建設來推動加快發展,成為相城全區各級領導幹部的共識。

  蘇相合作區是相城區與蘇州工業園區合作打造的新興產業和高端製造產業集聚區,是蘇州「一核四城」發展的重要戰略板塊,近年來,通過借鑑「園區經驗」,引進了一批帶動力強、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優質項目相繼入駐。

  今年9月,位於蘇相合作區的福耀玻璃(蘇州)有限公司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總體計劃投資22億元,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汽車玻璃400萬臺套及1600萬片包邊總成玻璃,同時還將規劃建設一玻璃研究中心和一模具中心。項目投產後,員工人數將會達到3000人,產值將會實現50億元。

  西帝摩金屬3D列印設備

  開工儀式上,福耀集團副總裁、福耀蘇州項目組總指揮謝世模在致辭中為相城「點了贊」:福耀玻璃(蘇州)有限公司從5月完成工商註冊,到9月取得廠房施工許可證,短短不足四個月,便順利完成了從註冊到報建報批的工作。「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相城速度』,離不開相城區的保姆式貼身服務。」謝世模說。

  受此影響,在相城9月赴上海舉辦的招商活動中,由福耀集團投資的福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與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籤約。該項目是福耀集團加快「走出去」步伐的重要舉措,設立在蘇相合作區的福耀國際控股將作為福耀境外業務總部,總投資30億元,控股並管理福耀集團境外各個運營實體,全面整合福耀集團境外業務,並為未來境外業務獨立發展及資本市場活動提供更大空間。

  蘇州軌交2號線

  「如何秉承親商宗旨、強化服務、提高效率,為企業創造好的發展環境,是開發區每位工作人員的必修課。」在相城區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沈磊看來,要實現後發崛起,只有通過實實在在的作為,展示出服務企業的經驗和能力,才能體現出追趕優質項目的誠意。

  今年10月,相城區與蘇州工業園區籤署了新一輪為期10年的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範圍由原蘇相合作區的47.8平方公裡擴展至整個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93.7平方公裡。將在開發區全域範圍內,全面開展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國資合作、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幹部交流等五大領域的合作。

  匯聚天下英才,視人才為支撐發展第一資源

  「善謀者謀於勢。」謀人才就是謀大勢,謀人才就是謀未來。在新一輪的改革發展帶來新一輪區域競爭的局面之下,相城早已有「先見之明」,始終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今天的相城,正提供著最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和創新創業機遇。為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提供載體、政策、金融、安居等服務,努力營造溫暖的投資環境;在人才培育引進、創新成果獎勵、重大項目建設、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等各方面全方位發力。

  不惜真金白銀攬英才,相城6月出臺「陽澄湖人才新政」,在獎扶力度上可謂空前。最受人矚目的陽澄湖科技領軍人才計劃中規定,重大創新團隊可享受1000萬至5000萬元項目資助,給予團隊項目領軍人才最高250萬元安家補貼;頂尖人才可按「一事一議」給予項目支持,最高250萬元安家補貼,同時給予引才單位最高500萬元獎勵。除此之外,重點創新創業團隊可享受最高800萬項目資助,提供500平方米以內的研發辦公啟動場所,免除三年租金,並對實施成果產業化的項目提供2000平方米以內的中試廠房。

  紫光雲引擎項目籤約落戶

  培育新興產業、聚集人才,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鏈條,相城積極探索和實踐。通過極力推進與大院大所對接,先後打造了西交大漕湖科技園、新門戶·創客空間等4個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分別與清華大學、中科院過程所、清華控股、蘇州大學合作共建了清華大學汽車研究院、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蘇州產業基地、陽澄湖國際科創園、相城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研究院等科技載體。

  為聚天下英才,除了每年舉辦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相城分會場活動和陽澄湖創客年會,相城還瞄準了世界前沿。10月底,相城組建澳新招才引智團組,遠赴澳大利亞創立首個海外引才聯絡站,正式拉開了相城在全球布局引才、打造海外引才「強磁場」的序幕。美國西部時間10月31日上午,蘇州陽澄湖美國(矽谷)科創中心也正式成立,該中心作為相城區的國際窗口,將藉助矽谷創新力量,給相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如此的胸懷和魄力,也引得「天下英雄」紛至沓來。走進蘇州高鐵新城國家級眾創空間「新門戶·創客空間」,到處可見創客們熱火朝天、滿腔熱情的追夢身影,600多個工位「一位難求」已是常態。離此地不遠處,植入中關村因子的陽澄湖國際科創園創新創業熱度同樣不容小覷:運營整兩年累計引進項目115個,陽澄湖科技領軍人才13人,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3人,姑蘇科技創業天使5人,擁有海外人才26人,碩士以上人才240人,智慧財產權專利數達551項。

  「今天的小樣,明天的大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被相城所吸引,以「陽澄湖創客」之名演繹著充滿激情和汗水的精彩。相城,已成為創業者們夢起航的地方。

  圍繞生態構建,讓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

  「加快構建完善的創新生態體系,使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明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必須堅持的七大戰略之一,並對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了重大部署。

  創新,是十九大報告中的熱詞,出現了50多次。眼下,相城也正實施一系列深化的改革舉措,讓創新給力後發崛起。

  金融和科技是創新發展的「兩個翅膀」,兩者更好地融合發展,才能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當「科技金融」成為金融業的新風口,作為江蘇省金融生態優秀區的相城,也致力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優化全區金融環境,建立良性健康的金融生態,推動區域經濟和金融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省級相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今年8月,相城區委四屆六次全會發出一個明確的改革信號,將產業轉型升級推向縱深,提出加快推進「蘇州新門戶、城市新家園、產業新高地」及「相城金融科技產業園」建設,實現全區金融創新、產業創新、科技創新的有效融合。

  10月10日,在政策支持和行業升級的雙重動力下,相城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應運而生。該集團是經相城區委、區政府批准成立的國有公司。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主要經營範圍是股權投資、產業及併購基金、融資擔保及商業保理為主要方向,兼營資產管理、融資租賃等金融和類金融服務。將充分發揮金融槓桿的放大作用,集聚各類社會資本,促進金融招商,助力全區核心產業項目落地,提升現有產業規模層級,推進全產業鏈併購重組。

  創新生態構建的腳步從未停歇,隨之而來的是10月28日,位於蘇州高鐵新城核心區的相城科技金融產業園正式開園。開園儀式上,產業基金籤約入園儀式、相城產業發展基金籤約儀式、國新投資與相城金控集團全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等一批籤約活動順利進行。自此,相城全區基金數量突破60支,基金總規模超800億元,躍然躋身於蘇州大市前列。

  元和城區風光

  其中,相城產業發展基金於今年9月成立,基金總規模300億元,由多家機構共同出資構成。基金將重點投資於相城結合「2035城市規劃修編」規劃的「五大功能片區」——即中部陽澄新區(高鐵新城)片區、北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片區、西部省級高新區片區、南部元和高新區片區、東部省級陽澄湖生態旅遊度假區片區;聚焦相城區主導發展的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新材料、數字經濟、文化創意「五大重點產業」。

  「我們公司十分看好相城在新興產業方面的布局和相城區政府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國新將和相城展開共建新一代半導體基金等全方位的合作,希望我們投資的企業和人才能越來越多地入駐相城科技金融產業園。」活動中,國新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雪梅介紹道。

  目標在前,相城的未來已來。

相關焦點

  • 【湘潭市】雨湖高新區 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高新技術產值62.19億元,同比增長24.6%;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3家,規模企業4家,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2.68億元;引進中科富海、柏屹智能等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引資近30億元……2019年,湘潭市雨湖工業集中區成績斐然,創新發展跑出「加速度」。
  • 滇中引水工程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海東隧洞5號支洞提前...
    滇中引水工程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供圖滇中引水工程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胡曉蓉 通訊員 羅昌敏)11月18日,由中鐵五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重難點工程海東隧洞5號支洞順利掘進至正洞
  • 銅梁: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提速推進「大通道」建設
    6月2日上午,在重慶銅梁區交通局機關,局領導和局屬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正在忙著研判會商全區「大通道」建設相關事宜,落實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提速推進「大通道」建設的具體舉措。銅梁區交通局負責人張勇說,全區交通人深感形勢喜人、形勢逼人,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中,我們必須勇擔當、善作為,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千方百計推進建設,為把銅梁建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際大都市後花園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
  • 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呼中林業局全面恢復營林生產...
    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呼中林業局全面恢復營林生產工作 2020-05-29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跑出「加速度」 幹出「新業績」,揚中經濟社會發展按下「快進鍵」
    該公司主營開關配電櫃、光伏發電配套等設備,在國內光伏產業受疫情影響呈整體下降趨勢下,企業變「危」為「機」,以電子商務營銷模式衝出重圍拉動銷售,大大提高了訂單籤約率。金海新源營銷經理朱孝虎對未來充滿信心:企業一季度生產狀況呈逆勢上升趨勢,已完成1.5億訂單銷售額,率先完成全年銷售額度的20%。2020年註定不同以往。
  • 《重慶日報》報導丨梁平智能化發展摁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梁平智能化發展摁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全自動封邊機、全自動打磨機、電腦雕刻機……9月7日,梁平智慧小鎮智能製造一期1號廠房投產。今年1月-7月,平偉5G射頻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5億元,450臺設備安裝到位,年底前將實現部分投產。
  • |相城區|蘇州市委|管委會|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園區...
    要「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拿出超越常規的舉措,牢牢把握優質項目突破口,以項目大爆發引領發展高速度,實現一年成勢,三年成形,加快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高端產業新地標,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產城人融合,再造一個「顏值」「氣質」更加出眾的「創新之城、非凡園區」。
  • 陝西子洲縣:按下「快進鍵」 發展加速度
    眼下正值核桃生長關鍵期,在子洲縣何家集鎮曹家溝村、眠虎溝村的核桃產業基地,該縣林業局專家正現場「傳經送寶」,指導村民開展修剪、拉枝、嫁接、病蟲害防治、樹木整形等管護工作,這只是繁忙的子洲大地上的一個縮影。今年,子洲縣按下經濟社會發展「快進鍵」,跑出美麗幸福實力子洲建設「加速度」。
  • 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清華大學以科技為支撐,就此按下抗疫「快進鍵」。1月30日,學校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全面布局,聚焦疫苗、藥物、臨床診療技術、病毒傳播防控、應急決策等方向,第一時間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科研攻關。自2月2日起,學校先後啟動了兩批共15項抗疫應急項目,積極承擔科技部、教育部、衛健委、基金委和北京市的各類應急項目21項。
  • 湖南國資國企復工進行時|紛紛按下「快進鍵」,跑出發展加速度
    江水揚波激三湘,大地春華啟宏圖,一曲「春之聲」奏響初心承諾,一幅「春之卷」展示責任擔當,湖南國資國企急行軍的風採迎春而揚……紅網時刻記者 姜心玥 通訊員 田運宏 長沙報導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湖南國資國企紛紛按下「快進鍵」,跑出發展加速度。
  • 互助縣拉莊村跑出脫貧致富「加速度」
    拉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柴義軍告訴記者,為助力拉莊脫貧致富,丹麻鎮益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村委會+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發展粉條加工產業。目前,粉條廠生產按下「快進鍵」,每天能加工粉條500千克,主要銷往就近的鄉鎮村社,將引領村民跑出了脫貧致富的「加速度」。
  • 創新營銷統一潤滑油為品牌的發展按下快進鍵
    "2020搶跑公式"是統一石化CEO李嘉在去年底舉行的統一潤滑油經銷商大會上提出的,旨在破局微利時代,通過更多產品及服務,獲取留存更多客戶,構建閉環生意模式,實現更多分紅,成就IPO股權夢想。 品牌投資 深度合作火力全開 "順應市場以有效的營銷方式與用戶溝通,可以為品牌的發展按下快進鍵。"李嘉所說的有效營銷方式便是通過品牌合作提升產品的影響力。
  • 創新營銷 統一潤滑油為品牌的發展按下快進鍵
    "2020搶跑公式"是統一石化CEO李嘉在去年底舉行的統一潤滑油經銷商大會上提出的,旨在破局微利時代,通過更多產品及服務,獲取留存更多客戶,構建閉環生意模式,實現更多分紅,成就IPO股權夢想。  品牌投資 深度合作火力全開  "順應市場以有效的營銷方式與用戶溝通,可以為品牌的發展按下快進鍵。"李嘉所說的有效營銷方式便是通過品牌合作提升產品的影響力。
  • 蘇州相城區新設金控集團 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態
    與此同時,區委四屆六次全會的新風將產業轉型升級吹向縱深,提出加快推進「蘇州新門戶、城市新家園、產業新高地」及「相城金融科技產業園」建設,實現我區金融創新、產業創新、科技創新的有效融合。在政策支持和行業升級的雙重動力下,蘇州市相城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控集團」)應運而生。金控集團系經相城區委、區政府批准,於2017年10月10日成立的國有公司。
  • 新北區:勇當先行軍 跑出加速度 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勇當先行軍 跑出加速度    ——訪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斌    上周,市委書記齊家濱,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陳金虎率領常州市黨政代表團赴南京、蘇州、無錫進行了考察學習。
  • 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南京7月16日電 題: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陳剛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自拉開建設序幕24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匯聚全球創新資源,成為改革開放活力最強、發展質量效益最高的區域之一
  • 李亞平代表暢談參會收穫和感受:跑出蘇州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通過參加這次會議,進一步增強了推動蘇州高質量發展走在最前列的信心和決心。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六下團組,對文藝社科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對臺等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我們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對2019年工作的總體目標、政策取向、重點任務都一一作了明確,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推動改革發展的舉措很多。
  • 金普新區按下經濟發展「快進鍵」
    以投資和項目為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和發力點,金普新區近日召開固定資產投資和重點項目調度會,圍繞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和項目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下實功、出實招。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金普新區固投實現125.1億元。7月份一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8.46億元,環比增長了9.7%,經濟復甦趨勢明顯。項目方面,金普新區各單位錄入發改庫的投資500萬以上的固投項目348個,其中億元以上212個。
  • 按下發展「快進鍵」 跑出幸福「加速度」
    歷經發展,企業實力不斷擴充,已形成多種板塊並舉的發展態勢:發展廣東遊艇產業,打造全國遊艇示範基地;打造網際網路+簡訊平臺的「科技教育互動板塊」;打造海田國際車城的「商業地產板塊」;打造冠興汽車連鎖4S店銷售服務板塊;打造教育連鎖幼兒園和兒童康復中心的「教育辦學板塊」等。他在涉及的眾多行業均取得了成功,為湛江勞務市場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企業自繳及帶動上繳稅收3.5億元,為繁榮湛江經濟做出了貢獻。
  • ...跑出「加速度」②|研製水稻新品種,不僅「吃飽」,更要「吃好」
    星辰在線聯合隆平高科技園推出《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系列報導,聚焦產業園項目建設,感受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面貌」。( 視頻。星辰全媒體見習記者 周雨晴 剪輯)     星辰在線9月8日訊(星辰全媒體見習記者 周雨晴 記者 黃超 方筱)「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提高了,我們現在追求的目標不僅僅是讓人們吃飽,而是要讓人們吃好、吃得健康。」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家楊遠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