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達措國家公園成功舉辦「生態文明深度研學」

2020-08-26 中國日報網

普達措國家公園成功舉辦「生態文明深度研學」(供圖)

普達措國家公園成功舉辦「生態文明深度研學」(供圖)

普達措國家公園成功舉辦「生態文明深度研學」(供圖)

近日,從滇中昆明和滇西迪慶,從西山滇池到香格裡普達措國家公園,經過七天六夜的深度研學,30名學員與6位導師,通過6次動手探究,5次專題講座,6次表達交流,完成了主題為「生態文明深度研學:高原湖泊的奧秘」的深度研學活動。

研學期間,老師教知識教方法,同學們自主探究,通過普達措國家公園碧塔海、屬都湖和昆明滇池的對比研究,學員們完成了「入侵植物對昆明西山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普達措亞高山牧場牲畜承載量的估算」「從滇池歷史看人類活動對高原湖泊的影響」「普達措屬都湖和碧塔海的水質比較及其原因」「新型汙染物抗生素對滇池藻類的影響」等選題並順利通過答辯。

據了解,「生態文明深度研學:高原湖泊的奧秘」研學活動由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和普達措國家公園管理局資助,相關課程由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耿宇鵬教授設計,將研究性學習的關鍵要素作為教學內容,將學員分成小組,通過觀察、探究、閱讀、提問、反思、總結、交流、答辯,來學習生態文明的關鍵知識,掌握科學家最常用的「假說驅動的研究」等思考方法。

國家公園是我國自然生態系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是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教育,為公眾提供走進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學習自然的最佳場所。耿宇鵬介紹,本次深度研學,充分藉助普達措國家公園這一優質的生態文明教育載體,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高階思維,鍛鍊了學生的溝通、合作、創新性思考、批判性思維等關鍵技能,也讓參加研學活動的學生充分感受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了自然保護意識,培養了民族自豪感。

耿宇鵬認為,在人工智慧時代,孩子們要掌握一些人工智慧不會或者不擅長的技能,例如綜合決策、創造性思考。對科普研學來說,除了講解科學知識,更關鍵的是引導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在本次研學中,孩子們自主選題,查閱文獻,提出問題,提出假說,設計實驗,預期實驗結果,並製作PPT,在公開場合進行演講,並對專家的質疑進行答辯,通過完整的實際操作,體驗科學的研究過程,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據悉,除了自然科學板塊,學員們還到普達措國家公園內的洛茸村對藏民進行訪談,重點了解神山聖湖信仰和轉場放牧習俗等藏文化。在科考途中,學員們還發起「徒步撿垃圾」的活動,身體力行的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普達措國家公園法庭依法公開審理十件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20年11月3日上午,迪慶州中級人民法院普達措國家公園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了十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以鮮活的案例向社會警示:野生植物資源受法律保護,違法採伐代價高昂。為使生態環境免遭損害,迪慶州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十被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十被告承擔補植復綠義務或承擔補植管護費用以修復受損生態環境。迪慶州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後,依法組成七人合議庭,在普達措國家公園法庭對該十起案件公開開庭進行了合併審理。
  • 中國大陸首個國家公園,香格裡拉普達措,一個神仙居住的地方
    國家公園的話,很多人對國家公園的概念不太明確,甚是相信國家公園只有一個,但事實上,有很多景區名勝地都是國家公園,例如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九寨溝國家公園等。你知道我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是誰嗎?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在雲南省。
  • 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成功舉辦,達成長島共識
    、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承辦的「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綜合試驗區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海洋實踐為主題,深入探討我國海陸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科學與政策,交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經驗、新模式、新路徑、新理念。論壇設有「生態產品核算與價值實現」「海洋自然保護地與國家公園建設」「膠東半島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發展機制與路徑」三個分論壇。
  • 百名專家共研討,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順利舉辦
    9月26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承辦的「2019中國海洋 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綜合試驗區順利舉辦。本屆論壇以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將探討我國海陸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 明建設的理論、科學與政策,交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經驗、新模式、新路徑、新理念。論壇設有「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空間規劃、生態保護與修 復」,「海洋自然保護地與國家公園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縣和「兩山」基地創建與實踐」三個分論壇,來自數十個單位的近百名專家代表 進行研討交流。
  • 如東高級中學成功舉辦「生態 研學 成長」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為進一步探討新課程、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策略,共同探尋學科思政的有效路徑,充分展示基於深度學習的普通高中理科研學課堂建構研究的成果,2020年12月4日,我校聯合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邀請姜堰中學、鎮江中學、前黃中學、寶應中學的優秀教師同課異構,成功舉辦以「生態·研學·成長
  • A2:完整深度梅裡雪山風光四日遊 虎跳峽—普達措—松贊林寺—明永...
    梅裡雪山經典四日遊滇西北地區最經典的戶外旅遊線路,歷經十載經久不衰,雲行戶外主打深度體驗及風光攝影主題。徒步世界三大峽谷之一的虎跳峽,去當地藏族人家做客,與香格裡拉原住民一起吃飯,品青稞酒,喝酥油、跳鍋莊舞,感受最接地氣的當地原住民的人土風情及生活習俗。在飛來寺住觀景酒店,欣賞震憾的梅裡雪山日照金山,徒步北半球緯度最低的季風性海洋冰川,最後遊玩中國首個國家公園普達錯。
  • 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成功舉辦
    9月26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承辦的「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綜合試驗區順利舉辦。據了解,本屆論壇以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將探討我國海陸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科學與政策,交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經驗、新模式、新路徑、新理念。論壇設有「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空間規劃、生態保護與修復」「海洋自然保護地與國家公園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縣和『兩山』基地創建與實踐」三個分論壇,來自數十個單位的近百名專家代表進行研討交流。
  • 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舉辦
    9月19日-20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承辦的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舉辦。
  • 中國的國家公園在哪裡?
    攝影/聞家麟這套自上而下貫徹有力的國家公園體製成為人類保護環境最成功的機制之一,被142個國家和地區所參照移植,建立了國家公園和保護區30350個,總面積佔地球面積8.83%,約相當於中國和印度的面積之和。
  • 新聞速遞 | 我校與西班牙哈恩大學舉辦暑期研學營
    暑假期間,西班牙哈恩大學第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共7人在我校展開了深度的文化體驗之旅。       「Wow Canton」暑期研學營由旅遊管理學院承辦,以課程講授、田野調研、遊憩活動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廣東地方生活之美」「廣州商都文化魅力」為主題的活動。
  • 青海: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國家公園建設
    央廣網西寧8月19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任龍翔 李文慧 曲田)作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按照青海省委確定的「一年夯實基礎工作,兩年完成試點任務,五年設立國家公園」工作目標,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園區內8個方面31項重點工作已基本完成,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工作正穩步推進
  • 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舉辦
    本報訊  記者張紅梅報導  9月26日,以「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省長島縣舉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楊超出席並講話。  楊超說,海洋自然保護地是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和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基礎。
  • 全球國家公園中的奇葩:號稱中國首座國家公園,卻任商圈夜市發展
    說到咱們國家的第一座國家公園,你會想到哪裡呢?或許不少人都會想到普達措,但其實普達措是大陸地區第一座國家公園,在我國的寶島臺灣省,有一座比普達措建立還要早的國家公園,也號稱中國的第一座國家公園,這座國家公園叫墾丁國家公園。
  • 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不是張家界,也不是九寨溝
    而如今,我國的國家公園,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先後出現,比如: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九寨溝國家公園、黃山國家地質公園、峨眉山國家公園等等,舉不勝舉。但是,你知道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在哪嗎?可能很多人誤認為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或是九寨溝國家公園!其實,都不是!據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了解,中國最早提出國家公園概念的,應該是普達措!可能有讀者會問:普達措在哪裡?
  • 溧陽生態文明建設再升級!從國家生態市,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生態環境部日前在中國生態文明論壇上,公布並授牌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溧陽成為全國第二批45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之一,由此實現由國家生態市向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的新跨越。
  • 奧森公園公益騎行 馮小剛蹬自行車倡議生態文明
    奧森公園公益騎行馮小剛蹬自行車倡議生態文明奧森公園公益騎行馮小剛蹬自行車倡議生態文明奧森公園公益騎行馮小剛蹬自行車倡議生態文明已連續舉辦四年的生態文明貴陽會議,經國家批准,與2013年升格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國家能源準能集團:努力建設生態文明一流國家礦山公園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將新聞筆觸和鏡頭聚焦到地處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的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深入了解準能集團披荊斬棘、身體力行、持續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及建設國家礦山公園的生動故事。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惠民縣走出生態文明建設帶動發展之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王永 李顏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對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進行了授牌表彰,濱州市惠民縣成為全國87個獲此殊榮的市縣之一,也是濱州市成功登榜的唯一縣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最高城市榮譽,惠民縣成功獲得這塊含金量十足的「國字號」招牌,無疑是該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一次生動注釋,更是對惠民縣多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
  • 第五屆生態文明審計理論創新發展研討會成功舉辦!
    第五屆生態文明審計理論創新發展研討會成功舉辦!2020年11月29日,由生態文明審計學術聯盟主辦,山東財經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三亞學院聯合承辦,以上海高頓教育集團為支持單位,2020年第五屆生態文明審計理論創新發展研討會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會議線下主會場設在山東財經大學和三亞學院,在線設置騰訊會議會場。
  • 【生態文明@溼地】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人工築巢請來「鳥醫生...
    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何川 攝)央視網消息(記者 何川)近日,「生態文明@溼地」記者團一行走進貴陽市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深入了解溼地生態系統如何環環相扣,相依相存。工作人員安裝人工鳥巢。由於溼地公園緊鄰城區,人類活動頻繁,植被以次生林為主,天然樹洞較少,限制了洞巢鳥類的棲息和繁衍。為了保護和豐富溼地公園鳥類多樣性,控制林地蟲害和鼠害,維持生態系統穩定,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聯合貴州大學、貴州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利用人工巢箱招引洞巢繁殖鳥類,開展溼地公園鳥類招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