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導 外媒稱,消息人士稱,英國潛艇未能參與對敘軍事行動,因為不得不應對俄羅斯潛艇的圍追堵截。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4月17日援引英國《泰晤士報》的報導稱,配備巡航飛彈的英國「機敏」級(Astute)潛艇此前在地中海與被西方稱為「黑洞」的一艘或兩艘俄羅斯潛艇「玩起了貓鼠遊戲」。
報導稱,此外,英國潛艇還不得不躲避兩艘俄羅斯護衛艦和一架反潛機。因此,儘管潛艇在空襲之前幾天都極力避免被發現,但最後還是無法靠近對敘進行軍事打擊。
據《泰晤士報》的消息,這些「黑洞」是從敘利亞塔爾圖斯港駛出的「基洛級」(北約代號)潛艇。兩具柴油發電機組和一個電力驅動裝置可使每艘潛艇高速運行,這些潛艇裝備魚雷、巡航飛彈和反潛飛彈。
【延伸閱讀】外媒稱以軍空襲敘利亞軍工重地:俄防空系統沒發揮作用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導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9月8日報導稱,以色列空軍(IAF)似乎對敘利亞一處武器研發生產設施實施了第一次已知的空襲行動。此舉再次證明,部署在其鄰國敘利亞的俄羅斯防空系統並沒能對它起到威懾作用。
敘利亞軍方在9月7日宣布了遭到空襲的消息,稱以色列戰機於當天凌晨2時42分從黎巴嫩領空向位於敘利亞哈馬省邁斯亞夫附近的一處軍事設施發射了數枚飛彈,造成2名軍人死亡,部分設施被損壞。它警告說,此舉可能對地區穩定產生危險的影響。
報導稱,俄羅斯軍方在邁斯亞夫部署了至少一套「鎧甲-S1」防空系統。據今年8月在莫斯科附近舉辦的「軍隊-2017」軍事展上公布的消息稱,部署在敘利亞的「鎧甲-S1」防空系統在7月6日擊落了1架以色列製造的「蒼鷺」無人機。
以色列官員拒絕就此次空襲發表評論。據信,以色列空軍自2013年以來對敘利亞境內目標實施了一系列空襲行動,其中大多數顯然針對的是打算運給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的武器。以色列官員通常不會評論媒體報導的空襲行動,而只是泛泛而談當前旨在阻止先進武器落入真主黨手中的低強度戰爭。
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稱,以色列空襲的目標包括1個「先鋒營」(指的是敘利亞執政黨的青年分支機構)、1個短程和中程飛彈存儲設施和1個位於邁斯亞夫東北的科研中心。
它的描述與位於邁斯亞夫東北約5公裡處的一處設施相符。該設施此前已被確認是敘利亞科學研究中心(SSRC)下屬的一個武器研發和生產機構。
今年5月,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1份西方情報機構的文件說,敘利亞科學研究中心位於邁斯亞夫的設施是敘利亞繼續用於生產化學武器的3個地點之一。
然而,這座設施似乎還承載著更多的職能。敘利亞國防消息人士曾在2014年表示,該設施是敘利亞地對空飛彈(SAM)、裝甲、彈道飛彈等研發部門的所在地,而且設有1個火藥和鋁製品工廠,不過還有更多的敘利亞軍工部門將從較不安全的地方遷至這裡。
近年來,以色列政府一直在就敘利亞的武器計劃發出警告。以色列軍事情報局局長哈爾茲·哈萊維少將在2016年6月的一次會議上說,敘利亞已經恢復了武器的工業化生產,而真主黨是其主要受益者。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8月28日說,伊朗正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境內修建用於「製造精確制導飛彈」的設施。人們普遍認為他指的是邁斯亞夫西北27公裡處的一座山谷中正在建造的一處新設施。
報導稱,此前曾有人懷疑,以色列在2013年1月30日實施的空襲命中了敘軍工部門位於邁斯亞夫的設施,但衛星圖片顯示被擊中的是一處停車場而不是建築物。
顯然針對邁斯亞夫的軍用設施的空襲再次證明,敘利亞以及部署在該國的俄羅斯防空系統並沒能對以色列空軍起到威懾作用。
以色列官員確認,以色列空軍戰機曾在3月16日進入敘利亞境內活動,並與敘利亞的S-200地對空飛彈系統交手。敘利亞政府稱那些戰機在巴爾米拉附近實施了空襲。表面上看,那次行動使得以色列戰機進入了俄羅斯部署在拉塔基亞省的S-400遠程地對空飛彈的射程之內,但以色列戰機可能受到了敘利亞沿海山區地形的掩護。
敘軍方位於邁斯亞夫的設施完全處於以色列「防區外武器」的射程之內,比如由在黎巴嫩領空活動的戰機發射的「瞪眼」飛彈。從那裡發射的飛彈可以沿著山脈的東側飛行,不會被遠在西側的雷達發現。
據信,部署在邁斯亞夫的「鎧甲-S1」防空系統實際上可能位於邁斯亞夫的竣工設施西北13公裡處的群山中。該地曾經部署過俄羅斯的「稜堡」岸基反艦飛彈系統。它在那裡可能很難防範在敘利亞沿海山脈東側飛行的飛彈。(編譯/王雷)
圖為俄羅斯「鎧甲S1」防空系統
(2017-09-15 00:16:01)
【延伸閱讀】港媒稱美空襲敘利亞致中東格局大洗牌 打破「重返亞洲」戰略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 香港《東方日報》網站4月11日刊登題為《美國轟炸敘利亞 中東再度大洗牌》的文章稱,美國總統川普突然下令轟炸敘利亞,令原本有可能改善的美俄關係陷入困境,而中東相關各方亦迅速站隊,調整立場,美國重回中東已勢不可當。
美軍空襲過後,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美國此舉嚴重損害了俄美關係。俄羅斯迅速切斷美俄軍事熱線。同時,美國軍事打擊敘利亞,提振了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信心。
去年以來,敘利亞政府軍逐漸在戰場上取得優勢,尤其是去年解放阿勒頗,更將反對派武裝壓縮到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為中心的區域,形勢一片大好。此次美國軍事介入,不僅顯示出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軍事決心,很可能還會激勵周邊國家如土耳其、沙特、卡達等在敘利亞問題上繼續支持反對派武裝。
報導稱,美國空襲敘利亞亦會影響伊朗政局。伊朗今年5月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魯哈尼之所以在過去數年獲得民意支持,主要是由於主導了伊核協議籤訂,打破了西方制裁。但川普上臺後,不斷推出針對伊朗的制裁,尤其是此次武力攻擊敘利亞,將很大程度上提升伊朗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保守派和強硬派藉機炒作反美輿論,主導選情走向,魯哈尼的連任前景變得不明朗。如果伊朗強硬派上臺,勢必奉行全面抗美國政策,屆時美伊矛盾必然主導中東局勢。
報導稱,相比之下,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傳統盟友以色列和沙特對川普的決定異常歡迎。隨著美國重回中東,沙特與以色列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尤其是目前四面楚歌的沙特,將更有底氣進一步增強在葉門和敘利亞的攻勢,而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權也將獲得喘息之機。
至於土耳其,川普這一輪突襲,極大地釋放了埃爾多安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外交立場,考慮到即將舉行的土耳其修憲公投,埃爾多安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報導稱,敘利亞化武襲擊事件引發的連鎖反應,使中東格局產生戲劇性變化,美國看似不經意的一次空襲決定,從軍事上打破了歐巴馬重返亞洲的戰略,或許最終受益者將是中國。
「戰斧」巡航飛彈從美軍「羅斯」號驅逐艦上發射瞬間。(路透社)
(2017-04-12 00:16:00)
【延伸閱讀】外媒:俄羅斯潛艇接近敘利亞海岸 裝備巡航飛彈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外媒稱,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一艘裝備有巡航飛彈的俄羅斯潛艇已經進入地中海東部,接近敘利亞海岸。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12月8日援引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稱,這名消息人士表示,潛艇裝備的飛彈與打擊「伊斯蘭國」目標的俄羅斯裏海艦隊戰艦使用的飛彈類似。
報導稱,俄新社8日援引俄羅斯國防部消息稱,俄羅斯已經部署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加強其位於亞美尼亞的軍事基地,年底前還會有一批直升機被部署到這裡。俄羅斯在亞美尼亞第二大城市久姆裡也設有一個軍事基地,接近亞美尼亞與土耳其的邊境。
土耳其媒體公布的照片顯示,俄羅斯海軍大型登陸艦「凱撒庫尼科夫」號12月5日駛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時,甲板上有士兵肩扛火箭發射器。為此土耳其召見了俄羅斯大使。
報導稱,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堡海峽,是俄羅斯黑海艦隊通往世界的唯一途徑。根據1923年一戰時期籤署的協議,土耳其有義務在和平時期允許所有船隻通過這個海峽。
俄羅斯「白蠟樹」級核潛艇(資料圖片)
(2015-12-09 00:10:01)
【延伸閱讀】銳參考
蘇貞昌昨天晚上證實,他已拒絕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的副手邀請。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9月9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4小時內,蘇貞昌兩度拒絕出任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副手,他表明「沒有誠信,對選戰加分有限」;蘇貞昌拒絕後,也宣告蔡英文副手將是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民進黨2012年參選「蔡蘇配」終於成形,只是此蘇非彼蘇。
據報導,蔡英文最快今天宣布蘇嘉全出任副手。蘇嘉全昨天選擇「閉關」,不接聽電話,幕僚僅表示「開會中」,無法取得回應。
蘇貞昌前天已請蔡英文總部競選總幹事吳乃仁轉達拒任副手,昨晚更親自舉行記者會,強調自己不會出任蔡英文副手。吳乃仁坦言,蘇貞昌已明確拒絕,如果再勸進,對蔡英文、蘇貞昌都不好。
蘇貞昌昨晚表示,蔡英文本周一確實邀請他搭檔參選,但蔡英文一個多月前才提名他擔任排名第18名的不分區民代,還向民眾訴求要拼臺民意機構過半,這個訴求突然急轉彎,如何向選民說明?過去他已多次講過不出任副手,現在如果沒有誠信,對選戰加分效果有限。
蘇貞昌指出,他已請吳乃仁報告蔡英文,「請蔡英文另做考量」,昨天也親自打電話給蔡英文,但沒講上話。
他強調,他是蔡英文總部主任委員,也會一直以這個身份努力幫蔡英文和民進黨籍民代參選人助選。
對於副手問題,蔡英文昨天上午仍不願鬆口,她像繞口令般不斷重申,「基本上沒有特定的人選,不同人選有不同的布局,不同的布局需要不同的人選,這都要觀察選戰的布局及不同人選互動的情況。」
蔡英文並否認副手難產,記者追問,副手要「自然產還是剖腹產」?她笑說,「我們不做剖腹產,時間到了就出來了」,勝選當然是最重要的考量,要勝選就要看是什麼樣的布局。
(2011-09-09 10:28:00)
【延伸閱讀】英法美空襲後敘利亞民眾生活照舊:「我們對戰火習慣了」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4月15日刊登記者麥可·阿耶斯塔蘭的一篇文章,題為《大馬士革的生活在轟炸後繼續:「我們習慣了」》,文章摘編如下:
一年後,敘利亞再次在美國的進攻中醒來。2017年4月,川普下令美國軍艦向敘利亞霍姆斯省沙伊拉特軍用機場發射59枚「戰斧」巡航飛彈。此前,美方譴責敘利亞政府軍發動了一起化學武器襲擊。
五角大樓稱,這一次針對大馬士革和霍姆斯與「化學武器計劃」相關的目標發射了103枚巡航飛彈。俄羅斯國防部稱,敘利亞防空部隊攔截了71枚巡航飛彈。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川普的行為似乎都不會改變一場戰爭的演變,從軍事角度來看,敘利亞軍隊及其盟友是這場戰爭的贏家。
美英法聯軍在「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調查人員開始調查工作前幾個小時對敘利亞展開襲擊,雖然「戰斧」巡航飛彈從天而降,但調查人員仍然發布聲明,重申他們前往大馬士革東古塔地區杜馬鎮的意圖,希望在得到必要安全措施保障的前提下,「調查關於使用有毒化學物質指控的真實性」。上周末,反對者對這場攻擊表示譴責。川普無需等到該國際機構關於此次攻擊的報告,因為發動攻擊的決定已經作出。一切都無濟於事了。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指責川普、他的法國盟友馬克龍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是「罪犯」。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在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通話時表示,以美國為首的這次行動意味著「西方殖民力量承認其對恐怖主義的支持」。
敘利亞人再次回到工作崗位,街道上車水馬龍。大馬士革記者馬希爾·阿穆內斯說,「氣氛一切正常,沒有哀嚎,也沒有對爆炸的恐懼,因為7年後我們已經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生活在繼續」。阿穆內斯從第一天起就經歷著這場戰爭,他認為最新開闢的前線在耶爾穆克,因為軍隊及其盟友試圖在此消滅「伊斯蘭國」組織最後的集中力量。生活在繼續,戰爭也不停歇。(編譯/廖思維)
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東北部的拜爾宰區,一處科研中心成為14日凌晨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的目標之一。這是2018年4月14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拜爾宰區拍攝的遭襲後的科研中心。 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裡攝)
(2018-04-17 00: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