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指導】壞人的長相有共性:你的外貌暴露了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2020-11-02 滄州俠客行


【心理指導】研究表明:壞人的長相有共性丨你的外貌暴露了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俗話說得好,人的長相決定人的性格。這種說法也許被很多人看作是一種迷信的想法,其實不然,在科學角度來看,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除此之外,在民間以及生活當中,人們都會十分在乎人的長相。無論是五官還是面部特徵,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會留心的事情。

比如在古代中國,存在許多與預測人的面相相關的學說,最典型的就是《面相學》。

其學說認為,人的很多五官都可以推測一個人的某些性格特點,比如眉毛的濃密程度可能反應一個人是否會與人交往;嘴巴外形會反映一個人是否善於表達等等。

所以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當中,在看一個人的總體形象時,會將其外貌與其性格聯繫起來。

相對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人們會將「濃眉大眼」作為美好外表的特徵,「尖嘴猴腮」則是相反的例子。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會很關注後代年輕人在交往中所接觸的朋友的長相。

比如潮汕地區的老年人尤其會關注人的額頭是否寬闊飽滿。

此外,面相學相關的數據收集表明,許多嫁入豪門、改變一生的女性也擁有著「有福」的外貌特徵。

與中國傳統面相學的觀點不同,千裡之外的西方歐美世界認為,人的性格也與外貌有關,但是最關鍵的是頭顱的形狀。

根據這種觀點,在十八世紀時,德意志的醫學家卡爾提出了顱相學,就是將個體頭顱的形狀與其內心性格相聯繫。

在顱相學家們看來,人的顱骨雖然在外部看來區別並不明顯,但是從解剖學角度來看差異十分明顯。顱骨不同的部分有著截然不同的功能。

最基礎的,在大腦發育水平以及智商水平方面,起到較為關鍵作用的是個體顱骨是飽滿還是相對凹陷。

還有的顱相學家將人的顱骨形狀與犯罪分子的犯罪動機進行了聯繫,他們認為從某些程度上,顱骨也可以反映人們的犯罪心理。

這一結論是基於法醫對眾多犯罪分子遺體的解剖與分析之後,在數據基礎上得出的結論。

顱相學家認為,眾多犯罪分子的顱骨相貌有些類似原始人的顱骨,所以在其思維深處,可能會存在比較明顯的「野蠻」與「粗暴」等想法。

當然,不僅僅有針對於這種有特點的個例,還有許多針對於普通人的相關心理研究。

在一項調查當中,發起人召集了八十多名年輕人,將其兩兩分組,令其對面而坐,誰也不說話,只是看著對方的面部,之後詢問其對於該人性格的猜測。

出人意料的是,完全不相識的參與者竟然會在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將對方的性格猜個八九不離十。

如今,科技水平逐漸發達,許多數碼產品與高科技手段被應用至人的面部特徵研究當中,再輔以大數據以及雲科技的幫助,對於數據較大的、基於眾多個體面部特徵的研究便更加便利。

比如在我國,上海交大便出現了一項基於個體的外貌而進行的推測其犯罪率的調查研究。

經過這項研究,相關科研人員發現,那些已經犯罪了的人有這樣的面部特徵:與普通人相比,他們的瞳孔、嘴以及人中的形狀這幾個方面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差異。

儘管這項研究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是還是有一些質疑的聲音出現,主要的觀點是認為,這項研究的依據並不是特別的嚴謹,甚至有一些「生搬硬套」的意味。

簡簡單單的就因為面部的特徵就去定義一個人是不是有可能犯罪,這一點的確值得商榷。

再加上學術的理論存在一定的說服力,假如這種說法真的擴散開來,那也許很多人會由於某些相貌特徵而受到別人的歧視。

在日常生活當中,反例其實特別的多。

有許多人在外表上看起來也許顯得十分的「兇惡」,但是實際上,他們並不是看上去的那樣,而是會表現得十分隨和,容易去交往。

當然,這些都只是根據相關的理論去進行的一定的推測,實際情況究竟如何還是要通過與其進行相處才能得出結論。

否則就會像文中提到過的上交的研究那樣,僅僅通過外貌就去定義一個人是否會犯罪,是十分荒謬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Ryff, C. D., & Keyes, C.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719.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你的長相暴露了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這個人看樣子就不是什麼好人」。那麼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長相真的可以判斷出其品質好壞嗎?
  • 心理學:壞人的外貌都有一些共同點丨你的長相暴露了你的好壞
    心理學:壞人的外貌都有一些共同點丨你的長相暴露了你的好壞中國人對面相的研究由來已久。民間有一種「相由心生」的說法,通常五官端正開闊會被認為是忠厚正直之人,如果長相尖嘴猴腮,人們會認為他們狡猾奸詐。現如今在潮汕地區與香港地區,額頭飽滿、五官大氣的人最受老人喜歡,他們認為這是有福氣的表現。一些研究面相學的人認為,那些嫁進豪門的女人一般都帶有福相。
  • 心理學科普:壞人到底有什麼外貌特徵?早知道早遠離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索要探討的話題:壞人到底有什麼外貌特徵?我帶將你盤點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並且告訴你最後的真相。顱相學如何判斷壞人?什麼是顱相學呢?顱相學,簡而言之,就是關於腦功能定位的學說,也就說研究頭顱與心理關係的一門學問。
  • 心理學:你的長相其實早已暴露了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在我國古代之時就存在根據人的五官長相來判斷人的性格、命運等等,比如佛教用語引申出的「相由心生」,比如民間宗教的「相面」等等。比如說著名傳統經典《禮記》當中,就曾出現過相關的描述,只不過相對於今天而言,當時的描述不管是關於面相的樣本也好,還是聯繫性也好,都不是特別精確。不光是在古代中國,在西方也同樣存在與人的外貌相關的學說與研究。
  • 好人與壞人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侵刪    老一輩的人常把人簡單地劃分為好人和壞人,其 實人是地球上最複雜的生靈,大多的人不是單純的好或單純的壞,而是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因為人本身有七情六慾生理需求,社會中又受法制道德規範制約,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心境,好與壞自然也就此起彼伏
  • 如何區分好人與壞人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人之初,性本善。是好是壞,從做事是上看。好人與壞人區別,一般是根據個人利益而定的,做了對你有利事情的人就是好人,反之就壞人。或者,做了維護公眾利益事情的人就是好人。雖然沒有直接得利,但是對於那些嚴格遵守道德規範的人,還是把他劃分到好人行列。區分「好人與壞人」現在變成了區分「好事與壞事」。問題變得更複雜了,事情都有兩面性,什麼事情都可以用雙刃劍理論。特別是在遇到倒黴事情的時候,「吃虧是福」四個字馬上使得劇情反轉。那麼,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壞人,不能原諒讓你吃虧的人,是你自己心胸狹窄。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的精髓在哪裡,東陽是壞人還是好人?
    電影《妙先生》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了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那麼在這篇稿子開始之前我問大家兩個問題,「殺好人救壞人」對不對?若是殺一個好人可以救下一群壞人你願不願意殺。從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的規則上來看妙先生是來殺好人的,但是凌松並不知道妙先生想幹什麼,於是把東陽告訴了妙先生,確實在凌松的心中東陽確實是好人。
  • 心理學家:你的外貌,早已暴露了你是否是好人
    外貌能夠體現性格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聽到一句話:「這個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好人」。有人認為這屬於個體的刻板印象,將某一類自己不喜歡的人定義為壞人,而有人卻對眼緣這件事深信不疑,並且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自己的察人能力。
  • 心理學家:壞人永遠比好人的心理強大,原因很簡單
    但細心的他並沒有發作,觀察老頭的各種言行後發現,對方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十分有氣勢,就好像自己是個大英雄一樣,莫言一家人就像是該被制裁的犯人。最終,還是給了老頭一些餃子。壞人並不自知在我們的認知裡,人應該是能明辨是非、一心向善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真正的壞人不知道自己是壞人。
  • 好人與壞人在什麼不同?
    在當今的社會,一個人不學好搶劫別人財物,甚至危害到別人的生命時、偷盜別的財物,槍枝交易,吸毒販毒,拐賣婦女兒童等等,這類人我們認為他是壞人。為什麼認定他是壞人呢?因為我們的大腦裡已有壞人的模板:對於那些不擇手段、強取豪奪別人財物,侵害別人利益,甚至限制別人人身自由、迫害別人生命的人,我們統稱這類人為壞人!
  • 你身邊的壞人,都是你這個好人慣壞的
    正是這樣一步一步的淪陷,把人與人之間原本的界限在無原則的妥協中,逐漸被推後、模糊、抹掉。逐漸的,當別人發現介入他們的領地,侵犯他們的自由完全沒有什麼不妥,他們不會反抗,不會提意見,那人性中的惡就會迅速蔓延。有便宜誰不佔啊,家裡養過寵物的都知道,連它們都欺負那最沒脾氣的主人。
  •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我在沒有聽見福音,沒有信耶穌的時候,是這樣區分好人、壞人的。一,只要不觸犯法律(或者犯法了,沒被發現),就自認為自己是個好人。。或者說凡是這樣的人就算是個好人!二,犯法了,被處罰了或服刑了,這樣的人就是壞人。。
  • 破冰行動鍾偉是好人還是壞人結局如何 鍾偉扮演者洪浚嘉資料簡介
    不少網友關注破冰行動鍾偉是好人還是壞人?破冰行動鍾偉結局怎麼樣?  破冰行動鍾偉是好人還是壞人  鍾偉是好人,鍾偉他一直跟著趙嘉良被軟禁在林耀東祠堂,後來獲救之後,離開塔寨,警方準備了大行動打掉了塔寨村的罪犯團夥。洪浚嘉在劇中是跟在趙嘉良身後,但是身材高大又有型,非常又存在感,而且長了一張非常立體的臉型,帶著誇張的耳環,演技也非常不錯。
  • 慶餘年:他死於好人之手,卻沒有幹過壞事,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
    在劇中,誰死於好人之手,細思起來,卻沒有幹過壞事,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讓人好生困惑難決呢?二公子心機深沉,並非善類,陳萍萍(吳剛 飾演)飛揚跋扈,卻裝了一顆溫柔的心,不算壞人。這些人非好即壞,一目了然。那麼是誰讓人犯疑,十分困惑,他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呢?他就是四大宗師之首的慶帝(陳道明 飾演)。
  • 當孩子問你「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該怎麼回答?
    「Daddy,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我們喝酒時小傢伙湊了過來。客廳電視上正放著總統辯論——倆老頭子往死裡掐。我和哥們兒相視一笑卻沒有回答,突然發現這和莎翁那」生存還是毀滅「一樣,不是個簡單的問題。狐狸老鼠和狼小傢伙於是就跑開了。哥們說,之前他們交流過相似的問題。
  • 如何分辨一個人是不是壞人?
    1、如果大家看過十幾年前的電視劇,你就會發現裡面的好人和壞人都很臉譜化,壞人往往壞的讓你咬牙切齒,而好人也同樣也會好的感天動地。那麼問題來了,壞人之所以是壞人,到底是有什麼決定的呢?是老電影裡面一樣天生的嗎?還是像電影裡面一樣,本身都是好人,遇到了不得已的情形才變成了壞人?如果是後天的不得已,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堅持了信仰,而有些人就變成了大反派呢?
  • 最初的相遇嚴謹真實身份 特種兵出身的嚴謹是好人還是壞人
    最初的相遇嚴謹真實身份 特種兵出身的嚴謹是好人還是壞人時間:2020-12-03 18:24   來源:查查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初的相遇嚴謹真實身份 特種兵出身的嚴謹是好人還是壞人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是由曹譯文執導,鄭曉龍監製,曹平擔任總製片人,林更新、蓋玥希、杜淳領銜主演的都市愛情懸疑劇
  • 老酒館賀義堂是好人還是壞人 賀義堂人物角色性格分析
    老酒館賀義堂是好人還是壞人 賀義堂人物角色性格分析  《老酒館》雖然賀義堂看起來有點不靠譜,但是卻不是一個壞人,面對旁人受難的時候,也會出手相助。  電視劇《老酒館》是一部年代歷史劇,主要講述了民國時期小人物陳懷海來到日本殖民地開酒館謀生計,在大家的經營下,老酒館成為各色各樣的人物聚集之下,陳懷海更是藉此宣傳抗日思想。
  • 老酒館三爺是好人還是壞人?三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老酒館三爺是好人還是壞人?三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陳懷海為了替兒子報仇雪恨,一不小心落入敵人的圈套,這時候老蘑菇黑化上線,趁機想要殺死三爺,奪取酒館,三爺身受重傷逃走,相信作為關鍵性人物的他不會輕易吃盒飯的。
  • 律師為「壞人」辯護越賣力,好人就越安全
    因此,律師此時所提供的法律幫助,所做的辯護,也不能說就是在為「壞人」說話,因為此時這個人有罪還是無罪,罪重還是罪輕,尚無定論,需要司法機關的進一步審理。//世上真有「壞人」?舉例來說,一個青年人,為了搶救他病危的母親,因手上缺醫療費,一時性急偷了別人三千元錢,你說這個人是個壞人還是好人呢?再舉例說,一個老實的工人,數十年來在企業兢兢業業地工作,多次評優評先;在家裡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盡力盡心。可在一個炎熱的午後,因為對一個同事不紮實的工作態度提出意見,而引發兩人口角,繼而發生肢體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