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男子當年外出打工,後來卻寄居墓地15年

2020-12-17 瀟湘晨報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只能寄居在杭州建德梅城一處公墓,風餐露宿,靠撿拾別人丟棄的菜葉、食物為生……

12月11日,浙江杭州建德市公安局梅城派出所民警老丁在一次走訪中,發現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睡在公墓裡的一處廢舊房屋內,當輔警丁小平與其交流時,他總是低頭不語,偶爾抬起頭看一眼老丁,除了知道自己名叫小王(化名),男子對自己的情況也是一問三不知,說已經很久沒有和人說話過了。

老丁當即決定將男子帶回派出所弄清緣由。民警利用大數據查找該男子的身份信息,明確該名男子名叫小王(化名),1987年出生,貴州人。民警將這些信息告訴該男子,試圖喚醒他的記憶。一直沉默不語的小王突然抬起頭,思索片刻後仿佛開啟了自己部分記憶,終於開口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原來在他18歲的時候跟隨同鄉的夥伴一同到金華、建德等地打工,可是後來工友們突然離開,他沒找到同鄉夥伴,身上沒錢也回不了家。

後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身份證找不到了,內向的小王越想越害怕,找不到地方打工,不敢和人交流,更不敢找警察找政府求助,於是小王就流浪到了建德梅城的一處公墓,靠到街上和墓地裡撿拾物品充飢為生,在警察找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如此生活了十幾年。

民警耐心與小王交流了很久,他大多時候都低著頭不說話。當聽到民警想幫他聯繫家人時,他驚訝地表示:「警察不是只管抓壞人的嗎?還能幫我嗎?」

幾經輾轉,民警找到了男子父親老王。老王在電話中半信半疑,因為自己的兒子小王已經和家裡失去聯繫近15年了,家裡人早就以為小王不在人世。年邁的父親沒想到此生還能再見兒子一面。花甲之年,老王踏上貴陽到建德的尋親路。

12月12日晚,從貴陽趕來的老王與小王終於在梅城派出所大院內見了面。白髮蒼蒼的老王抱起小王痛哭流涕,感嘆有生之年還能再見兒子一面。小王見到父親也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父子相擁的畫面讓現場的民輔警都為之動容。

12月13日,老王打算帶著小王返程回家,臨走之前,父子特地做了錦旗來到了梅城派出所。老王緊緊握住民警的手,感謝他們的熱心幫助,讓他們十五年後父子重聚。小王在臨別之際說道:「警察真是好,我好想回家,謝謝你!」。

來源:杭州公安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貴陽男子外出打工走失寄居墓地15年,稱:我已經很久沒跟人說話了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貴陽男子外出打工走失寄居墓地15年,稱:我已經很久沒跟人說話了在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外出打工謀生,但對於一些輟學沒學歷的人來說近期,浙江杭州建德市民警在走訪中,意外發現一名男子睡在墓地的廢舊房屋內,對於民警的到來,男子顯得有些害怕,同時一言不語。在民警的不斷詢問下,男子最終說出了自己的經歷,他表示,自己18歲外出打工時跟同伴走散,身無分文回不了家,後來他的身份證又弄丟了,找不到地方打工,從此就只能開始流浪。
  • 浙江男子寄居墓地15年!家人以為其已不在人世,背後故事令人唏噓
    近日,浙江杭州民警在走訪中發現一名男子,睡在墓地一處廢舊房屋內。男子稱,他18歲時外出打工,跟同行夥伴走散,身無分文回不了家。後來他的身份證丟失,找不到地方打工,流浪到一處墓地,一住就是15年。幾經輾轉,民警找到了男子父親,父子二人時隔多年後相擁而泣。
  • 男子寄居浙江一墓地15年!家人以為其已不在人世,背後故事令人唏噓
    近日,浙江杭州民警在走訪中發現一名男子,睡在墓地一處廢舊房屋內。男子稱,他18歲時外出打工,跟同行夥伴走散,身無分文回不了家。後來他的身份證丟失,找不到地方打工,流浪到一處墓地,一住就是15年。幾經輾轉,民警找到了男子父親,父子二人時隔多年後相擁而泣。
  • 男子18歲外出打工,因沒錢回家,獨自在墓地住了15年!
    該男子衣衫襤褸,民警嘗試與其交流,卻發現他只知道自己叫小王(化名),而且已經很久沒人跟他說過話了。 民警將小王帶回派出所並查出,該男子出生於1987年,是貴州貴陽人。
  • 男子寄居墓地15年 多年未開口說話 在民警幫助下返回家鄉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不與人聯繫,只能寄居在一處公墓,風餐露宿,靠撿拾別人丟棄的菜葉、食物為生。男子已多年未開口說話,以為警察只抓壞人,不敢向警察求助,家人以為男子早已不在人世。12月14日,據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通報,在民警的幫助下,男子找到親人,返回家鄉。
  • 男子寄居公墓舊房15年 多年未開口說話
    本報訊  流浪男子離家1500公裡,漂泊在外15年,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只能寄居在梅城一處公墓舊房裡,風餐露宿,靠撿拾菜葉、食物為生。
  • 男子寄居墓地15年,靠撿菜葉、食物為生,家人以為他已不在人世,原因...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只能寄居在杭州建德梅城一處公墓,風餐露宿,靠撿拾別人丟棄的菜葉、食物為生……
  • 男子寄居墓地15年,家人以為他已不在人世,民警找到他時發現……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只能寄居在杭州建德梅城一處公墓,風餐露宿,靠撿拾別人丟棄的菜葉、食物為生……12月11日,建德市公安局梅城派出所的老丁在一次走訪中,發現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睡在公墓裡的一處廢舊房屋內,當輔警丁小平與其交流時,他總是低頭不語,偶爾抬起頭看一眼老丁,除了知道自己名叫小王(化名),男子對自己的情況也是一問三不知,說已經很久沒有和人說話過了。
  • 男子住墓地15年,被發現時幾乎忘記怎麼說話!原因讓人嘆息
    男子住墓地15年,被發現時幾乎忘記怎麼說話!一直沉默不語的小王突然抬起頭,思索片刻後仿佛開啟了自己部分記憶,終於開口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原來在他18歲的時候跟隨同鄉的夥伴一同到金華、建德等地打工,可是後來工友們突然離開,他沒找到同鄉人,身上沒錢也回不了家。
  • 杭州一男子自述住墓地15年,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鮑亞飛 通訊員 袁孝楠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只能寄居在杭州建德梅城一處公墓,風餐露宿,靠撿拾別人丟棄的菜葉、食物為生……12月11日,建德市公安局梅城派出所的老丁在一次走訪中,發現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睡在公墓裡的一處廢舊房屋內,當輔警丁小平與其交流時,他總是低頭不語,偶爾抬起頭看一眼老丁,除了知道自己名叫小王(化名),男子對自己的情況也是一問三不知,說已經很久沒有和人說話過了。
  • 貴州一男子外出打工,住在墓地15年,家人以為他早已不在人世
    如今很多的人為了生活,為了賺錢養家不得不外出打工,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在外地辛苦工作。但是並不是每個人出去就可以賺到錢,有的時候也會有落空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回到老家,但是也有人繼續堅持,但是有的人回家卻回不去。最近就發生了一件讓人心酸的事情。
  • 杭州一男子住在墓地15年 靠撿拾別人丟棄的食物為生不敢和人交流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杭州一男子住在墓地15年 靠撿拾別人丟棄的食物為生不敢和人交流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只能寄居在杭州建德梅城一處公墓,風餐露宿,靠撿拾別人丟棄的菜葉、食物為生 12月11日,建德市公安局梅     原標題:杭州一男子住在墓地15年 靠撿拾別人丟棄的食物為生不敢和人交流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
  • 一男子在外地沒錢回家,竟在墓地住了15年,靠吃墓地祭品為生!
    如今都有墓地,有的地方選擇一塊位置好的墓地價格非常的高昂,但是畢竟是過世的人住的「家」一般人們不會靠近。墓地常年就會有雜草,無人管理,像膽小的人更不會靠近,除非有人祭祖的時候才會過來這裡。最近貴州籍的男子在杭州某公墓住了有整整15年的時間,根據了解民警在附近巡邏的時候,發現了一名男子在公路旁邊休息。
  • 男子在墓地住了15年,靠吃墓地祭品為生
    不過隨著現代文明的進步,大都是選擇統一的墓地。但是其中也有些地方由於無人管理,雜草叢生。就是這些正常人不敢靠近、避而遠之的地方,卻成了一些特殊人的「家」。比如近日,一名貴州籍的男子就在杭州某公墓住了整整15年。據了解,近日民警在附近巡邏時無意發現一名男子在公墓旁休息。當時,該男子正睡在公墓旁廢棄小屋的角落,並且衣衫襤褸,髒亂不堪。
  • 杭州一男子住在墓地15年,靠撿拾別人丟棄的食物為生,不敢和人交流
    男子離家1500公裡15年,漂泊在外不諳世事、沒有朋友、沒有工作,甚至不知如何與家裡聯繫。只能寄居在杭州建德梅城一處公墓,風餐露宿,靠撿拾別人丟棄的菜葉、食物為生……12月11日,建德市公安局梅城派出所的老丁在一次走訪中,發現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睡在公墓裡的一處廢舊房屋內,當輔警丁小平與其交流時,他總是低頭不語,偶爾抬起頭看一眼老丁,除了知道自己名叫小王(化名),男子對自己的情況也是一問三不知,說已經很久沒有和人說話過了。
  • 男子孤身在外沒錢回家,竟在墓地生活了15年,靠吃墓地祭品為生
    然而,隨著現代文明的進步,如今大多選擇統一的墓地。但也有一些墓地因為沒有人管理而雜草叢生。而這些地方,正常人都不敢靠近,反而卻成為一些特殊人群的「家」。近日爆出,一個貴州籍貫的男子在杭州的某公墓裡住了整整15年。據了解,在民警在附近巡邏時,意外發現一名男子在公墓旁休息。
  • 18歲少年住墓地撿垃圾為生,15年沒求助過,性格內向有多無助?
    最近,建德市某派出所的老丁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某公墓內的破舊小屋內,住著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當輔警和其交流時,男子一問三不知,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表示已經很久沒有和其他人說過話了。老丁利用大數據技術,查找到了該男子的身份信息:他是貴陽人,出生於1987年。
  • 15歲打工妹,30年光輝創業史,如今已是身價400億富豪
    五歲時母親就去逝了,父親在上個世紀60年代因做炸藥出現事故,致使雙目失明,手指也被炸掉了兩根。為了維持家中生計,周群飛15歲時就外出去深圳打工,一去就是兩年。1989年春節回家探親時,周群飛就已經成為廠裡不大不小的管理人員之一。1993年,鑑於當時澳亞光學做手錶玻璃利潤很高,一些員工就要求加薪,老闆不同意,包括王君騏在內的100多名員工憤然辭職。
  • 湖北老漢藏身古墓30年,沒水沒電卻常有野獸,80多歲仍孤苦一人
    可是,湖北有這麼一個老人卻在古墓中獨自生活了三十年,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了,並且他一輩子沒有成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他今年已經八十三歲,可他並不住在村裡,聽附近的村民說,他常年住在山上的一個古墓內,十裡八鄉的人都叫他"古墓老人"。好多年歲小的村民都不知道怎麼回事,驚訝世上居然還有這等奇人,甚至好多小孩子都怕這位老人。 自古以來,人們對鬼神都是保持敬畏之心的,尤其是對古人的墓地,我們是極為尊敬的,每年後人都是要來祭拜的。
  • 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出軌17歲初中生,丈夫回來就找那學生算帳
    在出逃16年後的。那麼在16年前,她是怎麼與一個未成年少年發生婚外情的呢?後來又因為什麼事夥同丈夫李雨三將年僅17歲的情人高輝殺害了呢?故事還要從幾年前李叢蘭落網說起。​​記者曾試圖通過監獄採訪李叢蘭,但卻遭到她本人的拒絕。為了還原真相,警方給記者看了當年案情的筆錄。在這份筆錄中,記者找到了答案。1991年,李叢蘭和丈夫李雨三經人介紹,兩人結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