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旅行,這裡是·圖說故事520的原創實拍,嚴禁轉載盜圖搬運!
成都的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早從成都驅車40公裡來到這座位於大邑縣的安仁古鎮時,天氣陰沉雷聲隆隆,時而落下幾個雨點。下午3點在逛完劉氏莊園和建川博物館後抵達最後一站古街,雨又來臨,遊客已跑的差不多,剛好,可以很安靜地逛逛。
安仁古鎮曾讓《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用21頁深度報導:「我們驚異地發現,在四川省成都市郊這個城鎮面積3.2平方公裡僅半個西湖大小的小鎮裡,竟然至今完整地保存著27座公館,南京市才只有26座」。
而走進街區古樸的大門,安仁老戲院,安仁老中學,安仁老戲臺,安仁老宅老公館,安仁是一本古樸的書,在這條開滿鮮花的灰牆中書寫開來。書本中的安仁是灰色的,而現實的安仁古鎮,卻是立體的,清末民初的安仁,在這條依稀尚在的古街古蹟中,鮮活起來。
老街的樣子沒有破敗,呈現於遊客眼前的,是一座座中西式結合,莊重、典雅、大方的古牆與古宅。現在保存完好的還有27個老公館,這些民國時期修建的建築群,濃縮了清末民初川西人的生活,與高牆大門之外的現代建築,形成兩個不同世界。
小鎮上的人們,在古街上做著小生意,有人開了咖啡館,成都人愛茶如命,有人把它打造成浪漫小茶館。古鎮始建於唐代,遺留老街區建築多建於清末民國初期,尢以民國年間劉氏家族鼎盛時期的建築最多,百年老建築還能如此完好無損地保存到今天,不可多見。
在古街上看到最古的房子,當是這樣的模樣。少有窗戶的老木宅,幾塊能拆卸的老門板,室內昏暗,沒有燈光真的很難看到裡面。據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防盜。
古街對遊客不收費,物價感覺也挺平民,當地人在古宅中經營著各種特色小商品及美食,地主面綠豆花肥腸面大街上從2塊到12,賣的到處都是,實為安仁人最愛。
這座洋式建築,為一所孔裔國際學校,前身是中國西南名校—安仁中學,佔地200餘畝,又稱「文彩中學」,是劉文彩於1945-1947年累計投資超過200萬美金創建的,想想都豪氣。以現在的美元兌換,現在折合人民幣1300多萬。想進去看看,由於遊客不能進入而只能看到門口牌坊。
據稱,現在安仁有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及古建築群面積約30萬平方米,包括劉氏莊園群、劉湘公館等古公館27座;有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等三條古街;小洋樓、安仁中學(原文彩中學)、鐘樓等。
不走進安仁不知道,在這個小小的彈丸小鎮,民國時卻強人輩出,出過三個軍長、九個旅長、十八個團長,號稱三軍九旅十八團,其中,以劉文輝及兄弟劉文彩在鎮上最為聲名顯赫。
安仁戲院,民國時期的老戲樓,旗袍女子的溫婉,戲園裡仿佛飄蕩出悠揚的歌聲。下雨走進樓裡發現沒人,可能不在演出時間。
小洋樓公館門前有處現代女性雕塑,有如老上海灘影視劇裡走出的畫面。
古鎮上還有一道獨特的風景,也是目前西南地區唯一的有軌電車。遊客可以購票車遊古鎮,穿梭於各景點之間,遊一圈票價每人30元。木質的車身、晃悠悠的節奏、以及「鐺鐺鐺」的悠揚車鈴,又一次把人帶進民國時期的上海外灘。
民國風情小鎮和莊園博物館小鎮是安仁的2個個性鮮明的標籤,不來你體會不到,來了,你不翻閱安仁歷史,你還只是看個熱鬧。
看到許多女人穿著旗袍在古街上拍照,原來安仁古鎮每年都要舉辦旗袍節,很多愛美女性都會穿著各色各樣的旗袍來這秀身材。現在的安仁古鎮,告別了百年繁華與喧囂,又演繹著另一種芳華。圖說旅行,這裡是·圖說故事520的原創實拍,嚴禁轉載盜圖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