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紙巾未必適合孩子使用 流水+肥皂洗手最好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進入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流行風險上升,學校作為防控重點加強了對學生的個人衛生保障,洗手液、肥皂、溼紙巾齊齊上陣。10月15日是第二屆「世界洗手日」,專家提醒,溼紙巾雖然便捷,但未必適合孩子使用,其中含有五花八門的化學成分,過度接觸可能造成皮膚過敏。而且已經生產很久,或過期的溼紙巾很容易滋生細菌,不利健康,更別說預防甲流了。流水+肥皂清潔是最好的洗手方法。

  溼紙巾不要重複使用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此前公布了一項實驗內容和結果,他們在一些教室配備了溼紙巾和消毒劑,另一些則沒有,此後的8周內,老師會在學生吃過午飯後,認真地用溼紙巾幫他們擦桌子,告訴他們飯後要用消毒劑洗手。8周後,使用抗菌產品的教室裡,16%的學生因腸胃道疾病缺席;另一組則有24%的學生患上此類疾病。

  而美國威爾斯藥學研究院的威廉士博士指出,他們曾對醫院、辦公室等地的工作人員進行過長期跟蹤,結果發現,他們經常用一張溼紙巾擦很多地方,比如擦完手後,又擦床欄杆、電腦屏幕、鍵盤、辦公桌等。「溼紙巾重複使用時,非但不能清除細菌,反而會將一些存活的細菌轉移到未被汙染的表面。」

  過期溼紙巾最好不用

  國內雖沒類似調查,但廣州軍區總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朱會英提出,從臨床實踐角度,還是流水+肥皂的清潔方法最適合孩子。為了對抗不同種類的細菌,同種溼紙巾中通常會加入幾種防腐劑的復配藥液,這意味著,消費者在購買溼紙巾時一定要注意生產和使用日期,過期的或者已經生產很久的溼紙巾最好不用。朱會英補充說,快要或是超過保質期限的溼紙巾還很容易滋生細菌。如果身邊沒有流水和肥皂,就要找質量比較好的溼紙巾。但注意,最好每擦一個新表面換一張紙巾。更不要用它擦拭眼睛等敏感部位。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每年中國約有4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腹瀉。在飯前便後等關鍵時間用肥皂和水洗手有助於將腹瀉發病率降低40%以上,將呼吸道感染率減少將近25%。而且,養成用肥皂洗手的習慣也是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關鍵手段。

  消費指導:教你如何選擇溼紙巾

  朱會英主任建議,家長在選購溼紙巾時,最基本的就是要看產品是否為「衛消」字號,例如「粵衛消證字」,這顯示該產品是衛生部門批准的消毒產品,有一定質量保證,而且成分標註越清楚越好。

  溼紙巾主要成分是無紡布、水、添加劑,各品牌溼巾的區別主要在添加劑,雖然是五花八門,但作用大同小異。多數添加劑採用化學名稱標明,一般消費者都看不懂。如何識別呢?

  1.水———精製水、純水、RO純水:溼巾中的藥液的含量一般佔到80%左右,含量過低溼紙巾會感覺比較幹,相反,含量過高會感覺太溼,用起來不方便。而藥液中9成以上是水,為了避免水與藥液發生反應,溼紙巾中使用的水必須是經過特別處理的水,可以在包裝成分上看到「精製水」、「純水」、「RO純水」字樣。例如「維達」、「EC」牌溼紙巾就標註含有「RO純水」。

  2.保溼劑———丙二醇:丙二醇是一種溶劑,也是保溼劑。可以幫助藥液中的有效物質溶解在水中,使水分不容易揮發出去,並起到抗菌、防腐作用,所以幾乎所用的溼紙巾中都有它。「寶潔」、「貝親」、「維達」牌溼紙巾均含有該成分。

  3.防腐劑———苯氧基乙醇、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尼泊金:溼巾中含有大量水分和不同的物質,為了保持有效物質活性,就一定要加入防腐劑,但通常含量很低,不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4.抗菌劑———乳酸納、桉樹葉:抗菌劑的種類很多,既有化學合成的抗菌劑又有天然的抗菌劑。作用顧名思義,消滅細菌,抑制細菌繁殖。

  5.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聚醚:洗衣粉和大部分的洗滌劑中就含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具體作用是用來去除汙垢和油脂,達到清潔作用。

  此外還有其他天然成分,如桉樹葉精華,天然的殺菌劑;甘菊油,有舒緩和消炎的作用;薈精華,保溼滋潤的效果;酒精可殺菌等等。但專家提醒,過度接觸、接觸過多的防腐劑、酒精等化學成分,對健康有一定影響,引發接觸性皮炎皮膚過敏等問題。而其一般用了溼紙巾後不會再洗手,所以溼紙巾的化學成分會殘留在手上,對孩子來說也不利於健康。(李劼 陳穎 崔偉歷)

相關焦點

  • 溼紙巾不能代替肥皂洗手 流水能更好地清潔
    原標題:溼紙巾不能代替肥皂洗手   市面上,很多溼紙巾都打著「消毒」「除菌」的字樣,標明能夠殺滅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所以,在外出遊玩、飯店就餐時,人們常用它來「洗手」。其實,溼紙巾並不能代替肥皂、洗手液等來清潔皮膚。
  • 溼紙巾長期使用對皮膚有害
    對於央視報導溼紙巾普遍含有毒化學成分,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只要顧客本身對溼紙巾的成分不過敏就可以使用。「而且成分都標註在成分表中,應該就是安全的。從來沒有顧客反映過溼紙巾有毒。」工作人員說。  在多數市民看來,適用於嬰幼兒的食品或用品都應該是相對安全的。筆者走訪發現,少數嬰兒溼紙巾中也含有毒化學成分。
  • 溼紙巾並非「萬能」
    年輕時尚的劉麗,平時喜歡隨身攜帶一包溼紙巾用來擦汗、擦手,既不易留下紙屑,又可殺菌、去汙。然而,近段時間,她卻發現臉上莫名地紅腫、發癢。她到醫院就診後才知道,原來是用溼紙巾用出了皮炎。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隨身攜帶溼紙巾,在飯前或出入公共場所後,隨時拿出來擦一擦以代替洗手,認為這樣做既省事又衛生,甚至錯誤地認為可以消毒滅菌。但是,溼紙巾中含有多種添加劑,並且並非「萬能」,最好的消毒方法還是用肥皂洗手並用流水衝洗。
  • 溼紙巾易致皮膚過敏 不可重複使用-健康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能替代洗手嗎?專家提醒,溼紙巾中含有多種添加劑,過度接觸可能造成皮膚過敏,最好的消毒方法還是:用肥皂洗手並用流水衝洗。  金秋十月,正是出遊賞秋的大好時節,而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不少人也選擇了外出旅遊或走親訪友。在出遊時,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隨身攜帶溼紙巾,在飯前或出入公共場所後,隨時拿出來擦一擦手,不僅免去洗手的麻煩,還可以擦桌椅、甚至錯誤地認為可以消毒滅菌。
  • 回顧 使用溼紙巾的安全分析指南
    每次修訂舊文章,都發現不少過去的錯誤、不足和缺失,所謂「以今日之我,戰昨日之我」,做科普的就是這麼無聊。這次犯事的主要是溼紙巾裡面的丙二醇,罪名是有毒,如果讓孩子擦手,之後孩子吃手就會中毒。一些熱心媒體編輯還給出了中毒數據:「溼紙巾對於兒童來說,急性毒性是79毫克每千克體重」。這是
  • 提問:直接用溼紙巾代替洗手,可不可以?經常使用,有沒有傷害?
    現在大家出門時都會帶一包溼巾紙,尤其是有小孩的寶媽,孩子吃東西、玩耍時會弄髒手,用溼紙巾一擦就乾淨了,非常的方便。現在很多的溼紙巾都帶著消毒、殺菌的旗號,那麼用它代替洗手真的可以嗎?經常使用溼紙巾,會不會有什麼傷害?
  • 如何選用洗手肥皂?來看小貼士
    勤洗手,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手段,建議大家在洗手時選擇洗手液或肥皂,而不是僅僅用清水衝洗。性價比高、清潔力強的肥皂雖不能直接殺滅病菌,但結合搓、揉等動作,外加流水的衝洗,可將大部分病毒和細菌從手上去除。泡沫多的肥皂清潔力更強?如何選用洗手肥皂?在使用肥皂時,還需注意什麼?
  • 肥皂與酒精哪個消毒能力更佳?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原標題:肥皂與酒精哪個消毒能力更佳?什麼時候需要洗手?)僅從單位量來看,75%的酒精殺毒效果確實好於肥皂,但不建議直接用酒精洗手,否則會對皮膚造成傷害,造成脫皮、乾燥、毛孔粗大甚至乾裂。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楊佔秋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徐小元表示,肥皂洗手更加方便、快捷且有效,預防新冠病毒的效果更好,適合大眾廣泛使用。
  • 央視曝光溼紙巾含有毒成分 聊城普遍有售
    但近日,央視報導稱,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溼紙巾普遍含有毒化學成分丙二醇和苯扎氯胺,若長期用含有此類成分溼巾擦手,再來抓取食物,會導致有毒物質進入胃腸道,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超市發現多數溼巾含有毒成分。對此,聊城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喬老師表示,長期使用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儘量選擇不含化學成分的溼紙巾。
  • 洗手到底是用肥皂還是洗手液好?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洗手嗎?洗完手要...
    正確洗手能夠維持自身健康,更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維護手部清潔衛生,可以防止病從口入,從而降低腹瀉等腸道傳染病和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患病風險。怎樣洗手最好呢?流水,肥皂還是洗手液?洗手,僅僅洗掉能看見的表面汙垢是遠遠不夠的。
  • 溼紙巾可導致皮膚過敏
    且有人用後就不再洗手,化學成分會殘留在手上,尤其對兒童不利。溼紙巾一般使用無紡布作材料。有些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用棉布或纖維類材料來代替,這類材料的溼紙巾容易發黴、變質。一旦發現溼紙巾已經黴變,就不要使用。溼紙巾有一定殺菌作用,但前提是要保證溼紙巾的質量,以及懂得正確使用溼紙巾。下面介紹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溼紙巾的五大注意事項。
  • 為什麼要求孩子洗手一定要用肥皂洗20秒以上?看過這個實驗就明白了
    尤其是貪玩的孩子,如果沒有家長的刻意引導,常常對洗手「敷衍了事」,隨便衝一下就覺得「已經很乾淨」了。那麼,你是否已經教會孩子洗手的「正確姿勢」了呢? 美國新聞網站Vox最近做了一個洗手小實驗,通過這個視頻,為正確洗手「劃重點」。
  • 如何正確給寶寶洗手,洗不乾淨後果可能會很嚴重,趕緊看看
    卻不知寶寶的很多健康問題就是通過手-口途徑傳播的,所以如何正確的給寶寶洗手,可以說是家長在寶寶健康成長道路上一個不可忽視的課程。一、肥皂與洗手液的選擇很多家長糾結於肥皂與洗手液的選擇,其實,洗手的目的是為清潔而不是徹底的消毒,所以能夠達到清潔目的的都可以選用。
  • 肥皂洗手、溼紙巾擦手、酒精消毒,原來這些你都做錯了!
    》不常洗手手偶爾沾了點油汙,拿紙巾擦擦後放著不管,這會使乾燥粗燥的情形惡化》酒精或者溼紙巾消毒>有時嫌麻煩,有些人會直接用溼紙巾來擦手。》熱水洗碗洗碗時使用熱水,手的皮脂也會跟著流失。建議帶手套或者使用40度以下的溫度水洗碗。
  • 美藥管局禁售抗菌洗浴產品 包括洗手液肥皂沐浴液
    據新華社電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簡稱美藥管局)2日發布禁售令,包含特定活性成分的抗菌洗浴產品不得繼續在市場上銷售,原因是它們在預防疾病和減少疾病傳播方面並不比普通肥皂與水更有效。   禁售令適用於包含19種指定成分中一種或多種的抗菌洗浴產品,其中使用最多的兩種成分是三氯生與三氯卡班。
  • 洗手用肥皂好還是洗手液好?4個關於洗手的常見疑問一次解決
    有些洗手液可能在含酒精的基礎上,還加入了正丙醇異丙醇、過氧化物、洗必泰/氯己定等成分,只要酒精濃度符合,那也是可以使用的。 4個關於洗手的常見疑問 除了免洗洗手液的問題,之前也有不少人問了微醫君關於洗手的一些其他問題,這裡一併說一說。
  • 用肥皂還是洗手液or免洗消毒液?是時候來複習一下科學洗手了!
    到底是用肥皂還是洗手液? 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洗手嗎? 今天統統為你解答! 科學的洗手方法是:在流水衝洗的基礎上,加用洗滌用品去汙殺菌,做到深層清潔。但洗滌用品那麼多,怎麼選?我們一一來看。
  • 洗手用肥皂香皂還是洗手液好?正確的洗手方法
    洗手用肥皂還是洗手液好?洗手液只能滿足殺菌去除汙垢,殺菌消毒是洗手的主要目的,而洗手液只能滿足其殺菌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洗手液中都含有酒精,酒精不能有效地去除附於在皮膚細小縫隙中的一些汙物,如灰塵、泥土等。
  • 為什麼洗手一定要用肥皂洗20秒以上?看完就明白了
    這樣的結構讓病毒變得像「油漬」一樣,如果不用肥皂或洗手液,只使用清水洗手,由於「水油」不相溶,包膜不會被水破壞,水只能順著病毒流過,不會對其造成任何影響。香皂的清潔成分與其他家用肥皂類似,但添加了滋潤護膚成分,更適於清潔皮膚。手工皂雖然保留了更多的天然成分,但市面上手工皂質量參差不齊,可能存在鹼超標、雜質多等問題,若使用後皮膚有刺激性,應及時停止使用。一些市民也會選擇添加有硫磺、硼酸、艾葉、金盞菊等成分的藥皂,然而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表明藥皂比其他肥皂效果更好。
  • 為什麼洗手一定要用肥皂洗20秒以上?看過這個實驗就明白了
    這樣的結構讓病毒變得像「油漬」一樣,如果不用肥皂或洗手液,只使用清水洗手,由於「水油」不相溶,包膜不會被水破壞,水只能順著病毒流過,不會對其造成任何影響。然而,肥皂就不一樣了。它們的分子一端是親水部位,一端是親油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