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400塊錢的刷卡手續費,卻無法提供發票。」近日,市民陳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銀行收了手續費卻不給開發票。記者調查採訪了解到,銀行手續費不開發票成了行業「慣例」。
現狀:銀行手續費發票難開
陳女士說,上周她在一家4S店刷卡買車,工作人員表示刷卡要支付1%的手續費。當時陳女士刷卡4萬元,支付了400元的手續費,但工作人員卻沒給發票,並稱原因是銀行也沒給他們開發票。
記者了解到,這類現象並非個案。王女士半月前因公司業務,去某家銀行匯款10000元,銀行收了50元手續費,也無法提供發票。工作人員稱,需要到相應分行的財務處辦理,銀行網點只能開具加蓋業務章的回執單。
隨後,記者走訪了水果湖附近的十餘家銀行網點,沒有一家銀行網點能夠提供手續費發票。「從來沒聽說有人辦業務還要求開發票的。」一家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銀行匯款手續費,信用卡年費、帳戶管理費、出具存款證明等各種銀行常見的業務都無法提供發票,也很少有客戶有這類要求。
銀行:每筆業務開票不現實
銀行人士稱,銀行不是根據發票來納稅,而是根據報表實現的收入申報納稅。銀行的每一筆業務系統內都有詳細記錄,即便沒有發票也「記錄在案」,所以不存在瞞報收入偷稅漏稅的行為。且如果每筆業務都開發票,工作量太大,不現實。
武漢市地稅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所有銀行都沒有主動給消費者提供發票,原因是銀行中間業務收費涉及的金額小,銀行也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但按照國家規定,銀行應該給客戶開發票。客戶也可以主動向銀行索要發票。
中倫律師事務所伍怡律師也表示,消費者正常消費後,索要發票是合法行為,銀行應該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