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7億男人卻沒有頂級男裝品牌?那些年服裝老闆去做房地產了

2020-12-23 麵包財經

有一個問題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中國14億人口,一半是男人,卻沒有一個能夠享譽全球的男裝品牌。

缺錢嗎?當然不,每一波上市潮,服裝行業都沒有缺席。

缺市場嗎?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男人,沒見過誰光著身子在大街上溜達。

缺技術嗎?國產動車都要出口了,服裝技術沒那麼難;服裝類的上市公司大多數都有幾家子公司被認定成高科技企業。

缺人才嗎?按照一貫光榮正確的林毅夫教授的說法,天才在人群中的分布是有概率的,中國人口最多,天才的總數也應該最多。

帶著這個樸素的問題,我們翻了翻上市服裝企業這麼多年的報表。額,原來那些年服裝老闆們在忙著搞房地產、搞資本運作、搞O2O、搞網際網路+……

那些年,老闆們已經不好好做衣服了。

賺快錢的日子: 小裁縫成了資本大佬

改革開放之後,服裝是最早爆發式增長的行業之一。特別是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市,服裝工廠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廉價的人工成本、政策支持、內需釋放加上外貿出口,八九十年代,有服裝就是錢。一家服裝上市公司的老闆曾「抱怨」過:那時候排隊買衣服的人太多,業務忙的時候,服裝都是從客戶頭頂仍過去。

90年代中國就成了紡織與服裝大國。1994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355.5億美元,佔全球紡織品服裝比重的13.2%,成為世界紡織服裝第一大出口國。

那時候不像現在,汽車、電腦、手機、鋼鐵、電解鋁……凡是數的出工業門類,大部分產品中國的產量都是全球第一。20多年前,紡織業的這個全球第一,確實讓彼時的國人和媒體興奮了許久。

經過多年的混戰,一些從事貿易和外貿代工的服裝企業開始創立自己的品牌。杉杉、雅戈爾、七匹狼、 九牧王、紅豆等品牌紛紛開始嶄露頭角。

在每一波上市潮中,服裝企業都沒有缺席。到了90年代初,上交所與深交所成立, 1996年杉杉股份成為中國服裝業第一家上市公司,隨後雅戈爾也於1998年底上市。

2000年後,更是開啟了服裝企業上市大潮。七匹狼、報喜鳥、中國動向、美邦、中國利郎……紛紛走向資本市場,小裁縫變身資本大佬。

按照證監會的分類標準,截止當前,A股紡織服裝、服飾類上市公司共有35家,這還不包括在港股上市的服裝類公司。

服裝老闆們的花樣跨界:搞房地產,搞投資,搞網際網路金融……

但是很多已經變身上市公司的服裝企業,並沒有專注於主業,各式各樣的「跨界」動作讓人眼花繚亂。

房地產是上市服裝企業最早開始涉足的跨界行業。雅戈爾早在1992年就開始涉足房地產開發,並在1993年開始介入股權投資領域,隨後進一步涉足了證券、銀行等金融領域。

2003年,房地產行業貢獻公司22%的營業收入。到2013年時,服裝主業貢獻的營業收入在公司總營收中的佔比已經下降到30%。

杉杉股份則更多涉足新能源領域和投資領域。今年6月向港交所提交了聆訊資料,分拆服裝業務赴港上市。作為一家以服裝業務上市的公司,在分拆完成後,杉杉股份將徹底告別服裝業務,成為一家以鋰電池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主營業務的高科技新能源企業。

作為在2000年前首先上市的兩家服裝企業——杉杉股份以及雅戈爾,當前營收的重點早已經不在服裝主業。

後來上市的服裝企業,所涉足的行業更是五花八門。2015年1月,報喜鳥發布公告,成立報喜鳥投資,發力網際網路金融,並稱未來兩年對外投資額度將達2億元,推進公司「實業+投資」的發展戰略。

成立產業投資基金似乎也是上市服裝企業的「摯愛」。

2015年7月,七匹狼發布公告,從公司於 2012 年 6 月通過定向增發募集的資金17.66億中拿出10 億元作為註冊資本投資設立一家全資投資子公司,通過直接投資或者組建專項基金的形式去參與一些服裝行業以及相關的時尚產業、零售消費產業的新機會。

同屬於 「閩派」男裝的九牧王也不不甘落後。在七匹狼公告發布前後,九牧王也披露旗下子公司擬發起設立網際網路時尚產業基金,基金規模為10億元,將圍繞消費升級與移動網際網路主題,專注於網際網路時尚生活相關的投資。

大致數一數,房地產、新能源、O2O、網際網路金融、產業投資基金、證券、銀行……,不同時期的熱門跨界領域,總少不了上市服裝企業的身影。

巨頭是怎樣煉成的?80年只做一個拉鏈

2013年之後,上市服裝企業普遍經歷了利潤下滑和關店潮。2014年,七匹狼終端渠道減少681家,中國利郎店鋪數量減少376家,九牧王門店數量減少179家。2012-2015年,3年內美邦服飾關閉了1500家店面。

不少上市公司在解釋業績下滑和大面積關閉店鋪時,往往將原因歸結電商衝擊,宏觀經濟下行,市場競爭激烈等等。但實際上這一時期包括ZARA、優衣庫和H&M在內的跨國品牌在中國市場迅速擴張。

業界將這些品牌的擴張更多歸因於「平價快時尚」的商業模式所帶來的競爭力,但事實上所有這些品牌都是用時間磨鍊出來的。從創設到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ZARA用了40年,GAP用了46年,優衣庫用了53年,H&M則用了68年;無論在品牌定位和商業模式上有多大差別,這些品牌一個共同點都是,數十年如一日聚焦於主業。

最近兩年「工匠精神」成為一個時髦的口號,但以此為標籤的企業似乎忘記了,真正的工匠精神依靠的是時間與專注的堆積。

日本被譽為是「工匠之國」,只有在行業內非常專注、做得出類拔萃的人,才能被稱為匠人。在日本,如果你被稱為匠人,就意味著你得到了極大的褒獎和尊重。

例如,拉鏈大王吉田忠雄,80年專注於做一個拉鏈。通過精確的工藝、原料和管理方法,使得拉鏈品牌YKK成為行業鼻祖,代表著行業標準。

吉田忠雄1934年在東京都東日本橋建立3S商會,開始生產和銷售拉鏈產品。抱著「一根拉鏈永遠無法成就一件衣服,但它能輕而易舉地毀掉一件衣服」的信念,吉田忠雄不停地為追求夢想而工作著。

他經歷過戰爭時代的絕望,也經歷了70年代石油危機的洗禮,但他從未忘記初心,將拉鏈事業拓展到了世界各地。80年代,吉田已在3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42家工廠和137個銷售點。

更為難得的是,吉田忠雄並不以雄踞世界拉鏈業的霸主地位為滿足,每年還至少支出10億日元的經費供研製之用,開發出的拉鏈品種達400多種。有用於衣褲鞋帽、箱包盒袋上的,有用於潛水服上的防水拉鏈,有耐高寒抗腐蝕的拉鏈……

總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吉田做不到的拉鏈。迄今為止,吉田因創新與改進而獲得的拉鏈專利權,在日本國內有1500項,在國外也有14項左右。

一條小小的拉鏈,很不起眼,卻有著驚人的營業數字——營業額達25億美元,年產拉鏈84億條,佔日本拉鏈市場的90%,美國市場的45%,世界市場的35%。

此外,還有創造精密陶瓷帝國京瓷(Kyocera)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於1959年創立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專注與研發和技術創新,在精密陶瓷上做到了極致,從20多人的規模發展到目前全球員工總數已經超過7萬人。

夢醒時刻:中國人還有機會嗎?

作為服裝產量最高的國家,中國究竟能否在服裝領域產生真正靠譜的上市公司?

也許還是有機會的。在體育鞋服行業,已經有了一些苗頭。

2012年之後,中國體育鞋服市場曾經歷嚴重的庫存壓力,包括安踏,李寧、特步、361°等體育品牌都先後經歷了營收和利潤的大幅下滑。

但五年之後,體育鞋服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進入2017年之後,安踏總市值開始突破800億港元,成為耐克和阿迪達斯之後,全球市值第三大的體育鞋服上市公司。從2012年的低點算起,至今股價已經上漲了7.6倍。

是同樣在港股上市的李寧、特步、361°三家總和的3倍多(截止8月30日)。上市十年來,安踏股利支付率保持在60%以上,累計現金分紅超過人民幣100億元。

2017年上半年,安踏營業收入74.96億元,淨利潤14.51億元。安踏此前公布的2020年目標為:「集團銷售流水年複合增長率15-20%;銷售數量方面,鞋類銷售量目標是達到1億雙,服裝類銷售量達到1.3億件;在渠道方面,集團店鋪數量將超過11000間。」

另一個規模不大,漸漸遠離內地消費者視線的品牌——佐丹奴,卻在海外市場紮下了根。截至今年6月底,佐丹奴在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經營著2371家門店。今年上半年佐丹奴的銷售額中,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銷售佔比已超過四分之三。

在行業低迷的大環境下,得益於海外業務,佐丹奴業績在2015年企穩回升,並於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與淨利潤雙增長。行業陰霾下依然保持著穩定的現金流入,最近十多年,佐丹奴股利支付率保持在90%以上。且今年6月以來,耗資2541萬港元,持續回購582.8萬股。

安踏主要的銷售仍在國內,中高端產品主要來自此前收購或者合作的國外品牌,但持續攀高的市值,至少表明,資本市場其實對於專注於主業的公司更為認可。

佐丹奴品牌也遠稱不上具有全球影響力,但已經證明了在主業上精耕細作,仍然可以具有長期的股東回報。

事實上,在服裝領域做到極致,即便不涉足五花八門的跨界業務,也足以創造巨大的財富。

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堆積出來的不僅僅是品牌,還有創始人家族的身價。ZARA的老闆阿曼西奧·奧特加(Amancio Ortega),一度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優衣庫(迅銷)老闆柳井正,則問鼎日本首富的寶座。

股市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品牌亦如是,自己都不專注,顧客如何買帳?

返璞歸真,勝過花樣跨界。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一家做服裝品牌的老闆,靠搞房地產成為「樓王」,淨賺106億?
    作為發起人之一,中信證券上市後累計「套現」超過60億。可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雅戈爾後期在中信股份虧損了近38億,直接影響雅戈爾的利潤。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這麼大的虧損得對投資人負責。而且雅戈爾投資期間,所持有的中金、黃金和山煤國際等當期投資業務淨虧損近5億。去非主業領域的財務性股權投資,降低雅戈爾的風險,也在情理之中。
  • 買男裝有什麼品牌推薦?這7個中國著名男裝品牌你應該要知道
    2.利郎始於1987年,中國馳名商標,福建名牌,福建省著名商標,中國最具潛力中小企業之。2009年上市,也是國內第一個在香港上市的男裝品牌,擁有利郎主品牌以及利郎輕商務系列兩大產品主線,全國有3000多家專賣店,覆蓋31個省市。
  • 當中國男人審美力覺醒,男裝品牌慌了嗎?
    中國男人的審美還有救嗎?這似乎是老生常談了。2018年,某網站曾發起「你認同中國男人形象氣質差嗎」的調研,有66%的網友表示認同。究其原因,除了身材管理、精神狀態乃至更深層的三觀等問題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他們不會穿衣服。
  • 2020買男裝有什麼品牌推薦?這幾個國產男裝品牌了解下
    九牧王男褲專家九牧王是全球銷量領先的男褲專家,專注男褲領域31年,積累1200萬人體數據,成為中國男褲標準參與制定者,男褲累計銷售1億條,每7秒賣出一條。研創高彈面料,拉伸率高達普通面料4倍。2020年,九牧王榮獲「全球銷量領先的男褲專家」銷售市場地位。
  • 「男人代碼」快時尚男裝品牌徵戰中國國際服裝博覽會
    一個品牌,可以創造一個民族奇蹟。最有歷史見證的一刻,最有事跡見證的一天,我們做到了,男人代碼時尚快時尚男裝品牌啟程前往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參加一年僅有兩次機會全球高端品牌國展,我們終於做到了和高端品牌平起平坐的一天,這一刻真的等了太久了!
  • 世界十大頂級男裝品牌是哪些?
    我想能稱之為頂級男裝的,那麼它的價格、質量、工藝、消費群體等等,應該都是其他品牌所不能比擬的,下面請大家來看看這幾款和那些奢侈品相比算不算頂級。不過,從ChristianDior近期的男裝作品中,不難發現在保有古典神韻的同時,ChristianDior也力圖表現新鮮的創意。這和設計師Lacroix在1993年推出的一款復古浪漫的新郎禮服大受市場歡迎有很大的關係。
  • > 中國男裝品牌排行
    中國男裝品牌排行1、勁霸男裝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勁霸男裝(K-boxing),是中國商務休閒服飾中,款式設計最為領先的品牌。它的每一款茄克,都有一處獨創設計,一直引領國內服裝時尚。
  • 「中國男裝名城」再掀創牌熱潮_中國男裝名城 品牌 貼牌 服裝_商界...
    這是瑞安老闆邵建國去年投入300多萬元建立的500多平方米服裝博物館。邵建國說,這是為新品牌的經營鋪路。邵建國原先主要做「摩力少年」服飾批發,十多年的努力讓他在國內服裝批發界小有名氣。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2010年,他開始轉型經營時尚男裝品牌「維加斯」。和邵建國一樣,瑞安原來做貼牌加工、外貿出口以及批發的服裝企業,大多在轉型經營品牌。
  • 中國第一男裝品牌撐不住了?負債165億,倉庫庫存達82億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服裝品牌也應運而生,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求。有很多品牌,在巨大的市場面前,擴張過速被資本裹挾而喪生。知名女裝品牌「拉夏貝爾」,高峰時期9000家店鋪,如今卻靠「賣吊牌」為生。
  • 高端男裝撬不開中國男人的錢袋
    如果說大眾消費市場疲軟,那麼中國有錢男人的口袋也同樣不好撬動。於是,主營高端男裝的公司同樣遭殃。香港利邦控股有限公司(00891.HK)繼去年上半年虧了4700萬港元之後,今年同期業績又加大虧損至2億港幣。公開資料顯示,利邦在20世紀60-70年代由李氏家族創辦,為成衣製造及出口商。2006年4月,被利豐私人集團收購,新管理層上任。
  • 從做鞋到男裝大王:溫州老闆的品牌之路
    8月27日,「溫州男裝中國行」首站活動在鄭州市舉行兩地男裝行業座談會,胡國林代表在豫溫商發言,吐露從事15年男裝經驗的心聲:「溫州服裝在設計上具有明顯優勢,河南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有市場消費優勢,兩者對接組合,定能做大做強。」胡國林在鄭州從30多平方米的小店做起,經過15年的奮鬥,如今擁有自己的服裝品牌「百盟路易」,並成為「啄木鳥」河南省總代理。
  • 中國男性「消費不動」了?知名男裝品牌銷量大跌,為啥不買了?
    1985年,周少雄在晉江創辦了晉江金井勞務僑鄉服裝工藝廠(七匹狼的前身)。而晉江也被稱為中國鞋都,不少本土的運動品牌都源自這裡。其中就包括喬丹、361度,以及業績大漲的安踏。而在這個鞋都,卻誕生了一個男裝品牌。等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七匹狼憑藉一款變色夾克,迅速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 世界十大頂級男裝品牌,你認識幾個?
    那如何做有魅力的男人呢?估計很多人會從智商、身高說起,其實男人何嘗不需要衣服的襯託呢?現在,就跟隨小編看一看世界十大頂級男裝品牌吧。 Brioni 傑尼亞 (Ermenegildo Zegna) 是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男裝品牌,始創於1910年,以精湛剪裁的西裝聞名,亦莊亦諧的風格令許多成功男士對其鍾愛有加。
  • 服裝界的法拉利--義大利頂級服裝品牌kiton
    kiton定製服裝於2011年獲得世界頂級奢侈品研究機構「Robb Report」評選的「世界極品定製服裝品牌」五強之一。當鑑賞家們談起裁剪藝術的時候,都會提及Kiton,這個那不勒斯的服裝品牌,以其華貴的面料受到尊重,精緻的裁剪受到敬仰。
  • 服裝設計 | 為什麼中國男裝走不進一線城市男性的衣櫥?
    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最新報告顯示,2019 年中國男裝行業中,市場佔有率前三的品牌分別為海瀾之家、Adidas、優衣庫,市佔率分別為 4.7%、2.4%、2.3%。海瀾之家連續 6 年市場佔有率第一,在男裝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 來自義大利的世界頂級「定製服裝」品牌- kiton
    來自義大利的世界頂級「定製服裝」品牌- kiton內容導讀:kiton定製服裝於2011年獲得世界頂級奢侈品研究機構「Robb Report」評選的「世界極品定製服裝品牌Kiton與Cesare Attolini一樣都是來自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Naples)的頂級男裝品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和英國的倫敦薩維爾街 (Savile Row)是全球最頂級的定製服裝聖地,主要針對全球最頂級的客戶。Kiton是世界上唯一國際化,按照最正宗的那不勒斯傳統手工製造工藝製作西裝的品牌。
  • 服裝裡的中國:穿出來的13706億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西方市場一片慘澹,這對中國紡織服裝的出口貿易產生重創。但中國廣袤市場與內需巨大潛力,正在被點燃。 同年,淘寶商城誕生,京東從3C切入全品類,唯品會成立,第一次在中國,用品牌特賣激活了服裝市場。 實體零售還在兇猛擴張,線上已經扣動扳機。
  • 30歲左右的男裝品牌有哪些推薦?這幾個品牌可以試試
    那麼30歲的男裝品牌都有哪些呢?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年輕一點的國產男裝品牌,大家有平時穿的男裝品牌也可以留言哦。1.柒牌男裝柒牌時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1979年,是福建的一家以服飾研究、設計和製造為主,集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經過40多年的努力,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設立3500多家專賣店。
  • 男裝品牌大全,男裝品牌有哪些
    男裝品牌大全,男裝品牌有哪些 2011-08-19 15:59:34 來源:網上輕紡城 男裝品牌有哪些?
  • 中國第一裁縫:稱服裝利潤高出房地產,卻靠新能源電池登上富豪榜
    接手廠子的鄭永剛沒有放棄,他到處跑著借錢,想拯救過來,借錢借不來,最後無奈之下鄭永剛跑去銀行貸款,銀行行長把話說得很明白:「這錢給了你,就像是往河裡丟石頭,肯定是回不來了。」銀行借不來,錢即使可能是打水漂,鄭永剛也要試一試。於是他孤注一擲拿庫房的面料和輔料做抵押,最終從一家服裝廠那裡借來了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