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有溫度,平安銀行大字版APP填平老年「數字鴻溝」

2020-12-13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當現代年輕人熟練的使用手機滿足吃喝玩樂一站式生活需求時,從「糧票」時代過來的老年人也逐步體驗到智能化時代的種種便利,但同時也有許多老年人正遭遇「數字鴻溝」的問題。

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號召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自此,關愛老年群體、做好老齡化社會的各項創新服務上升至國家高度。

金融領域是科技化、智能化運用最廣泛、最成熟的領域之一,這也意味著金融機構應承擔更多適老化服務的責任。平安銀行以打造智能化零售銀行為目標,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不忘初心,持續聚焦包括老年群體在內的客戶,著力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線上線下齊發力,平安銀行懂老更愛老

如何讓老年客戶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可以簡單操作,又不帶來負擔?平安銀行深刻洞察當代老年人使用手機銀行APP的問題和痛點,將科技金融服務通過線上智能化體驗的方式,進行針對性布局,不僅開發適老化的大字版口袋銀行App,提供大字服務,讓內容更簡潔、大方,利於老年人使用。還在口袋商城增設老年人專區,提供生活便利性服務。

此外,由於老年人習慣到網點辦理業務,平安銀行更針對性的提高社區支行現場服務能力,滿足老年客戶對紙質存款證明列印、交易流水列印、理財回執單列印等方面的需求,同時更貼心的推出字大、顏色深的大字版存摺供老年人方便使用。

智慧養老頤年卡拓展老年人「新福利」

今年四月,平安銀行攜手深圳市民政局,推出了深圳市智慧養老頤年卡,大大解決了老年人出行、旅遊、購物、身份識別、領取養老津貼等方面的便利性問題。該卡涵蓋了身份識別、享受長者助餐優惠、免費乘坐公交等20多項功能,已在多個生活場景中切實得到應用,為「老小孩」的生活加注福利與便捷。

據悉,凡是在深圳市居住年滿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申請,平安銀行還為特別為行動不便、臥病在床的老人提供上門辦理服務,極大的增加了辦卡便利性,讓每位深圳老年人能享受到頤年卡帶來的福利。截至9月底統計數據顯示,辦卡人數已突破50萬張,近一半60周歲以上深圳戶籍及常駐老年人已申辦頤年卡。

科技以人為本,金融服務應有溫度。平安銀行打造更多聚焦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場景的產品和服務,讓每一類客戶群體都能享受到金融科技帶來的暖意。

相關焦點

  • 大字版APP、智慧頤年卡……平安銀行助力老年人搭上智能技術「便車」
    自此,關愛老年群體、做好老齡化社會的各項創新服務上升至國家高度。金融領域是科技化、智能化運用最廣泛、最成熟的領域之一,這也意味著金融機構應承擔更多適老化服務的責任。平安銀行以打造智能化零售銀行為目標,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不忘初心,持續聚焦包括老年群體在內的客戶,著力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 今日視點丨填平「數字鴻溝」最需要的是?
    但對於不少老年朋友來說,置身於這樣的應用場景時,往往因為不會操作而感到手足無措。昨天,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從七大方面提出具體舉措,要求著力破解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智能技術帶來的智慧生活,理應讓老年群體共享便利,而不是被「屏蔽」。破解「數字鴻溝」需要跨過幾道坎?如何在數字時代給老人更多關愛?
  • 破除老年人「數字鴻溝」 15條措施優化個人金融服務
    為了進一步做好個人特別是老年、殘障等特殊群體的金融服務,12月10日,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關於進一步做好個人金融服務的意見》,從優化支付服務環境、保障現金服務需求等5方面提出15條措施,著力提升全省個人金融服務的滿意度、獲得感。
  • 破除「數字鴻溝」 積極作為多舉措便利老年客戶
    「不放心」「不會用」成老年人「心病」破除「數字鴻溝」 銀行發力「適老化」改進編者按:沒有健康碼乘車遇阻、現金支付遭拒……隨著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購物、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對老年群體日常生活造成不小影響。
  • 江蘇南通:金融機構推「適老」服務,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南通網...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出行、看病就醫、消費支付等是老年群體面臨的難題,尤其是隨著依賴智能設備的生活方式的轉變,更讓老年群體深感無措。在金融需求上,老年人面臨哪些困難?南通銀行機構又是如何破解難題,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的?記者就此進行探訪。老年群體金融服務需求須關注
  • 金融科技升級「幸福 」老年服務體系 中信銀行六大舉措智慧助老
    今年10月是我國第11個「敬老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開展了主題為「弘揚養老孝老敬老傳統,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的2020年全國「敬老月」活動,啟動實施「智慧助老」行動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智慧助老,即縮小資訊時代給老年人帶來的「數字鴻溝」。
  • 如何在高速發展中等一等老人,銀行數位化服務顯溫度
    文|中國電子銀行網 汪晨近日,接連出現老人因難以使用健康碼、人臉識別等功能,導致乘地鐵、辦理金融業務時遭遇困難的新聞,引發了公眾對於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窘境的熱議。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超過了2.5億,佔到總人口的18.1%。
  • 廣發銀行關鐵軍:從業者應立足本崗 積極思考和解決數字鴻溝(全文)
    關鐵軍表示,在當前我們所處的國內外整體環境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十四五新徵程中,如何實現「自立自強」,填平和跨越數字鴻溝,尋找和駕馭發展新機遇,是我們每個從業者立足本崗,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她指出,宏觀如此,微觀也一樣。
  • 讓金融服務更簡單多家銀行努力提升 老年金融服務體驗
    「簡愛版」手機銀行  打出服務老年群體的「組合拳」  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是規模微小化、服務內容廣泛化,讓更多群體能更好地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讓金融服務變得更簡單、更便利、更普惠,一直是光大手機銀行創新發展的初衷和使命。
  • 平安銀行「口袋財務APP」升級為「平安數字口袋」
    平安口袋財務APP,是一個企業一站式移動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專為中小企業特點設計,豐富的產品功能,能為企業帶來實用、智能、貼身的體驗。  此次全新升級為「平安數字口袋」,進一步提升數字服務能力。  「平安數字口袋」:以客戶和場景為出發點,突破傳統財務功能的局限,服務對象由客戶升級為網際網路用戶,服務能力範圍由銀行擴展至集團內外,服務模式由單點金融走向金融+非金融的服務閉環,為對公戶、中小微企業及企業員工,提供基於場景的數字資產管理及綜合性服務。
  • 四川明確6項任務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人民網成都12月17日電 (李強強)為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資訊時代下的合法權益,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12月15日,四川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四川省「智慧助老」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在數字產品迭代迅速的當下,我們更應關注陷在「數字圍城」中的特殊群體,用更有溫度的技術、更人性化的服務,緩解老年人面對智能設備的窘迫和不安,不能讓信息通信技術成為他們生活的絆腳石。
  • 平安科技、深職院、平安銀行共建金融科技學院
    近日,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產教融合、校企結合」的指導方針,充分發揮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科技)、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職院),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銀行)、各自優勢,推進深圳市金融行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經雙方協商,決定共同建設「金融科技學院」。
  • 跟上一臺「時光機」,探尋「數字鴻溝」背後的機遇與風口
    當前數位化經濟快速發展,人工智慧、面部識別、5G網絡等新技術廣泛應用,說到底,「數字鴻溝」正是科技快速發展衍生的遺留問題,是時代發展與用戶需求脫節的現實反映,「數字鴻溝」問題的解決,需要完善的制度,更需要科技的溫度。
  • 不會網上掛號、手機銀行難操作……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咋填補?
    老年人為何頻頻遭遇數位技術鴻溝?又該如何跨越?經濟導報記者調查走訪多個線下場景發現,在數位化、智能化背後,人性化恰恰是「良方」。除了金融方面的智能化操作不便外,去醫院掛號也成了難題。21日7點,在濟南市某三甲醫院掛號窗口,王仁利老人已經等了20多分鐘。為了給老伴掛上知名專家門診的號,他一早就來搶號。「當時給寫病歷的助理醫生告訴我,每周三晚上8點後可以從網上搶號,但是我連微信都沒有,怎麼網上掛號呢?」
  • 便捷信貸服務提速,銀行等金融機構急需中騰信等金融科技公司賦能
    特別是在疫情時期,大量實體企業急需資金支持,但是利用傳統金融手段無法提供服務。一些金融科技公司聯合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提供不見面的便捷化信貸服務,很好的為實體經濟輸送大量新鮮血液,救活了大量中小企業,也解決了個人消費者的短暫資金需求。金融科技公司的便捷化信貸服務,在經濟復甦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 充分利用金融科技 平安數字口袋為用戶打造便捷服務
    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高效率、快節奏的生活已經成為了人們的日常。對於企業而言也是一樣的,過去跑去銀行櫃檯辦理業務過程繁瑣、效率較低,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現在的發展需求,一種更加便捷、高效的業務辦理方式已經成為了眾多企業的迫切需求。為了給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平安銀行特別推出了平安數字口袋APP。
  • 三人行|消減「數字鴻溝」,讓城市有「智慧」,更有「溫度」
    武文杰: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我們現有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但也出現了「數字鴻溝」這一世界性問題,該問題的本質在於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普及和應用方面的不平衡與不充分。數字鴻溝其本身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有學者引入社會學的概念,將數字鴻溝稱為「資訊時代的基尼係數」。
  • 國務院發文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專家:更重要的是年輕子女...
    但不少老年人卻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設備,被「數字生活」關在門外。一邊是不斷加速的數字科技,一邊是不斷擴大的老年人口,如何讓2.5億老年人口共享智能技術的便利,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課題。尤其在疫情防控的今天,社會運轉高度依賴數位化、智能化技術,這一矛盾更顯緊迫。
  •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
    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紅利」 2020-12-17 11:15:52 來源: 南通網 網絡購物、網上預約掛號、手機行動支付……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面臨的卻是「數字鴻溝」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