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是深圳的支柱產業之一,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共同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在深圳已基本形成,對金融科技人才與合規風控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近日,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產教融合、校企結合」的指導方針,充分發揮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科技)、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職院),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銀行)、各自優勢,推進深圳市金融行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經雙方協商,決定共同建設「金融科技學院」。
金融科技人才緊缺 平安科技,深職院與平安銀行聯手破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科技和金融在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領域開啟了深層次融合,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業務模式,逐步形成金融新業態。
金融與科技融合已經跨越了金融IT和網際網路金融階段,邁入金融科技階段。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行業中各個環節的「顛覆」也必然帶來對人才需求方面的變革。根據全球招聘顧問公司Michael Page發布的《2017中國薪資和就業報告》顯示,國內金融科技人才總缺口達150萬。如何實現金融人才向金融科技人才的轉變、解決人力資源稀缺是傳統金融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不能迴避的問題。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關鍵要素。平安科技,深職院經濟學院與平安銀行預計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將「金融科技學院」建設成為集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創新孵化、服務培訓、項目諮詢、政策研究等於一體的特色產業學院。學院創新設立金融科技專業,通過各方攜手,共建金融大數據實訓室、人工智慧金融實訓室、區塊鏈金融實訓室及網際網路金融實訓室,形成金融科技領域一線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深圳模式」。
科技優化產業 AI賦能人才
「平安一直在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留存。」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執行長陳立明介紹說,「在這樣的人才氛圍下,平安凝聚了來自其他金融、網際網路、數據技術等行業的科技精英,同時聚集一批紮根平安的金融跨界人才,業務、這些科技、營銷的人才構成了多個具有『專業力、科技力、跨界力』的團隊。」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執行長陳立明)
在金融科技階段,整個行業更加趨向智能化發展,而人工智慧的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對人的替代。而陳立明CEO對此卻持有相對樂觀的看法:「在『車』的概念被發明之前,人是用雙腿走路的,而當馬車、汽車相繼被發明之後,卻並非意味著人類從此不再需要雙腿。相反,人因此在地理空間範疇上獲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走地更快、更遠。」人工智慧對人的意義就有如車一樣,也是對人的一種賦能。這種賦能延伸到金融領域,可以解放人才的工作壓力,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去鑽研更加複雜、更能創造價值的工作上去,對金融產業不斷優化。
而在平安非常重視的教育——即人才培養領域,陳立明希望金融科技學院能夠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人們看到未來,把人工智慧等科技的力量分享給所有人。
如何定義金融科技人才
「真正的人才一直都處在成長的狀態之中。」平安科技執委首席產品官區海鷹發現,隨著傳統行業向智能化逐漸轉型,對從業人員的知識、技能等多個維度的要求正在不斷提高。
區別於傳統金融對從業人員的定義,金融科技人才是指熟練掌握科技、網際網路技術和金融相關知識,對科技前沿領域的發展有較深認知, 對投資、 資本市場運作等領域有所了解,具備數據分析、創新思維、組織協調、應變決策等能力的複合型、管理型人才。
區海鷹指出,國內目前十分缺乏直接輸送金融科技相應後備人才的渠道,平安科技、平安銀行與深職院合作共建金融科技學院,可以說是時勢所造的創舉。深職院有著豐富的學科建設經驗和先進的教學管理制度,平安科技將充分發揮「智慧」優勢,不僅合力培養金融科技人才,還會為校園引入人臉識別、大數據分析等,創建線上線下教育平臺,並打通學生在校、畢業繼續教育、在職成長等信息,提升職業教育整體體驗、延長生命周期。
瞄準未來產業 著重素質創新
「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正在向各個行業進駐,金融業態同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秋明指出,目前已經有無人銀行出現,而今年上半年一份關於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裁員報告,也值得大家深入地思考。
陳秋明書記認為人工智慧是未來的趨勢,考慮到中國在人工智慧產業當中也屬世界前列,深職院要做符合未來產業發展需求的學科、專業建設,聚焦人工智慧是很好的選擇。「科技變,行業變,學科也要變。而唯有著重人才素質培養的創新精神,是不變的。」陳秋明書記如是說道。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秋明) |
「作為全國1388所高職院校排行榜中的第一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要想更進一步建設世界一流的職業學校,就一定要與領頭企業合作,擁抱未來產業。」在陳秋明書記看來,平安科技自2008年成立以來,十年磨一劍,在科技引領金融行業轉型方面已經走在全國行業的前列。
「深職院與平安科技,平安銀行聯合共建金融科技學院,是高職教育的領頭羊與我國最優秀的世界500強企業的戰略合作,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一次大膽的創新與實踐。」陳秋明書記對未來倍感期待,下一步合作各方將共同打造學科、打造課程,並著手推動金融科技領域的職業教育認證、評價標準。
廣度、深度、高度——產教結合也需護城河
中國金融業正處於轉型關鍵時期,利用金融科技轉型升級將促使相關領域人才需求的日益旺盛,金融科技學院產教結合的模式也將迎來爆發期。如何建立創新、高速發展的人才培養護城河,決定著「金融科技學院」能否成功佔據未來紅利的制高點。
作為「金融科技學院」的發起單位,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高科技內核和科技企業孵化器,負責開發並運營集團的關鍵平臺和服務,支持集團保險、銀行、投資和網際網路等業務高效發展,並面向全行業賦能前沿科技能力。在技術研究和儲備方面,平安科技逐漸形成智能認知、人工智慧、雲計算以及區塊鏈的核心技術矩陣,國際權威認證的技術能力,應用於各業務場景中,帶動全行業科技轉型。
實際上,在與深職院合作的平安科技、平安銀行之外,「金融科技學院」的後盾關鍵資源不僅有平安科技,平安銀行HR部門以及深職院金融學院,還有包括保險、證券、信託、金服、智慧城市在內的共計15家子公司。金融全產業鏈的布局優勢、海量的數據支撐、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及領先的研發投入等等都為「金融科技學院」提供了可以茁壯生長的沃土。
同時,平安科技還運用平安雲、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科技,為「金融科技學院」金融教育賦予豐富的內涵,可以充分發揮深職院的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優勢。
而在產業廣度和科技深度之外,「金融科技學院」還將打造智慧高度。
平安科技、深職院與平安銀行三方依託「金融科技學院」平臺,建設「深圳金融研究中心」進行專題調研和研究,就金融科技、投資策略、金融業務布局、交叉銷售等領域進行設計和探討,共同開展產品研發推廣,搭建產業服務平臺,共同促進產學研用有機結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