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村民組長做表率 簡辦喪事倡導厚養薄葬

2020-12-14 長沙新聞網

(長沙縣高橋鎮白石源村塝上屋組組長羅冬旗簡辦喪事。)

(羅冬旗貼出醒目告示:不鳴炮、不燒紙、拒收禮。通訊員供圖)

     星辰在線1月18日(通訊員 陳靜明)不立拱門、不做道場、不請樂隊、不辦酒席、不收受任何禮金,喪事一切從簡……1月18日,長沙縣高橋鎮白石源村塝上屋組組長羅冬旗在家辦了一場簡單的喪事,引來附近居民誇讚。
     「母逝從簡,不鳴炮、不燒紙,恕不收禮。」羅冬旗家的前坪,有一張醒目的公告,是他一大早用毛筆書寫的。昨天晚上,羅冬旗92歲的老母親羅杏蓮壽終正寢,親人們連忙趕回家。羅冬旗連夜召開家庭會議,商定母親的喪事一切從簡。
    羅冬旗擔任組長33年,全組140多戶村民,人口將近500人,他秉公辦事,誠心為民服務,村民都信服他。送別母親後,羅冬旗說:「生前厚養才是盡孝之道,我作為紅白理事會的一員,又是組長,應該帶頭倡導廉潔節儉文明辦事的新風尚。老人生前如果對她不好,死後大操大辦也沒有任何意義。」
    1月18日中午,羅冬旗和羅明旗兩兄弟只在自己家中設4桌宴席,邀請近親屬40人為母親送行。飯桌上沒有提供香菸,只有簡餐。羅家喪事簡辦、厚養薄葬、文明綠色祭祀的新觀念受到街坊鄰居的紛紛稱讚,都說要效仿。
    「爸爸交待過我們,以後他們百年後也要一切從簡。」羅冬旗的兒子羅槊也是黨員,他說,爸媽一直注重家風和言傳身教,奶奶病了三年生活不能自理,爸媽夜裡只要聽見聲響就起來招呼,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安頓好奶奶的飲食起居,晚上給他擦身洗腳,冬天腳泡熱了才抱她上床睡覺。
    長沙縣高橋鎮將典型案例進行廣泛宣傳,6個村(社區)重新修訂了村規民約,把殯葬改革、移風易俗納入其中,強化責任制,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營造了濃厚的文明殯葬氛圍。

相關焦點

  • 全國文明村泉州泉港東張村:戰「疫」路上已「東」風 喪事簡辦不鋪...
    廣大群眾紛紛響應,積極踐行「紅」事停辦、「喪」事簡辦、「神」事不辦,主動推進移風易俗,助力疫情防控。這既是群眾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積極配合,也是東張村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崇尚文明理念的成果。在疫情防控期間,東張村積極倡導厚養薄葬、喪事簡辦新理念。3月18日,東張村一位94歲老人病故。
  • 臨邑深化殯葬改革,倡導喪事簡辦——建公益骨灰堂 育文明殯葬風
    北街村地處縣城以北,共有300餘戶1200多名村民,近年來由於城市建設,土地面積逐年縮減。「按以往喪葬舊俗,老人去世後需要入土封墳頭,墳頭越大,人丁越興旺。 」村委會主任馬秀勝介紹,「在土地資源緊缺背景下改變『入土為安』的舊觀念勢在必行。
  • 柳市翁垟樹喪事簡辦典型
    6月9日,該村一葉氏村民去世。「她的家人十分認可厚養薄葬。」塘沿周村黨支部負責人說,「全村不論老少都很認同,不少村民主動來幫忙,為他家省了不少錢。」該戶守喪期間,村老協會長周慶存每天從早到晚照看,村民周慶壽主動幫忙燒菜,不收分文,幾名巾幗志願者義務打掃。眾鄰裡只幫忙,一到飯點就回自己家吃飯。整場喪事花費不超過2萬元。
  • ...新華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具體標準和注意事項
    滄州市運河區教育體育局2021年1月14日新華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具體標準和注意事項隨著2021年春節臨近,趕在節前操辦婚禮的群眾逐漸增多,因人員聚集導致疫情傳播的風險增大,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 壽寧坑底推進移風易俗「紅事」「白事」從簡辦
    寧德網消息(範建桃 江芳芳)「我母親去世時就簡單辦個儀式,沒有搞鼓樂隊、做迷信之類的......」日前,壽寧縣坑底鄉一位群眾告訴筆者。坑底鄉地處閩浙兩省四縣交界處,受傳統文化影響較深,過去,當地門當戶對、高額彩禮、婚喪大操大辦、起墳土葬等觀念根深蒂固,給該鄉移風易俗工作帶來很大挑戰。為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活動,該鄉針對操辦白事中存在請樂隊、擺道場、擺宴席等舊習,積極宣傳引導文明新風,促進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抵制歪風陋習,引導群眾積極踐行「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文明節儉新風尚,推進各村移風易俗。
  • 「倡導移風易俗 反對封建迷信」網絡傳播活動
    要崇尚節儉,提倡婚事新辦樹立文明、節儉、健康的婚戀嫁娶觀,理性、簡樸、溫馨辦理婚事,鼓勵婚儀從簡,控制宴席規模和檔次,破除婚事活動中各類低俗陋習,不比排場、不比闊氣,杜絕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倡導舉行公益婚禮、集體婚禮、旅遊結婚等新式婚禮,新時代我們倡導婚事新辦!2.
  • 辦喪事也好面子 泉州永春一場喪禮至少花一二十萬
    一位圍觀市民說:「雖然政府現在提倡婚喪喜慶簡辦,可風氣就是這樣,普通百姓承受不了也沒辦法。」 在河南南陽一些農村,喪葬大操大辦經常出現。一位劉姓男士告訴記者,有些人把喪事當作攀比形式,辦起酒席來講排場、比闊氣,大肆鋪張浪費,村幹部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辦個喪事……家屬都拖窮了。」
  • ...提倡厚養薄葬 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
    帶頭推行喪事簡辦,帶頭實施節地生態安葬。除國家另有規定外,黨員幹部去世後一般不成立治喪機構,不開追悼會。要帶頭文明低碳祭掃,主動做殯葬改革的踐行者、生態文明的推動者、文明風尚的引領者。要教育和約束直系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按要求舉辦喪事活動。嚴禁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喪事活動中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嚴禁藉機收斂錢財。
  • 江西這個縣停辦簡辦1628場紅白喜事…
    在疫情面前,南昌縣及時發布《南昌縣(小藍經開區)關於貫徹落實南昌市應急指揮部第8號令的公告》,公眾聚集性活動全部停止,並充分發揮鄉村紅白理事會的作用,通過紅白理事會成員上門勸導,利用宣傳車、大喇叭、宣傳橫幅等形式,大力倡導「紅事停辦延辦、厚養薄葬白事簡辦」,得到群眾的紛紛響應。
  • 唐山市倡導市民婚事緩辦、喪事簡辦、慶典免辦
    為嚴防疫情輸入擴散,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日前,唐山市倡導廣大市民婚事緩辦、喪事簡辦、慶典免辦。婚事緩辦。結婚是人生大喜的日子。如果因親朋好友聚集發生疫情,會讓婚禮蒙上陰影、甚至造成終身遺憾。因此,提倡疫情期間將婚禮推遲到疫情解除後,防止人員聚集發生交叉傳染。確實不能延期的婚禮,應儘量簡化,控制好參加人員範圍,做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 街路命名村民說了算 歷史、內涵、特色一個都不少
    自從輝山街道汪千村村規民約修訂後,村民們約定「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小辦或不辦、舊習陋習禁辦」。村委會通過宣傳孝老愛親,倡導「厚養薄葬」新風,喪事簡辦也得到了村民們一致的認可,大大淨化了鄉風,促進了和諧。
  • 泰山區「移風易俗」新機制辦出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好風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 通訊員 付剛 貟軍霞記者從泰安市泰山區民政局了解到,泰山區全力推動移風易俗殯葬改革工作,通過理順體系、建強隊伍、開展整治、培樹典型、營造氛圍等舉措,遏制陳規陋習,提高社會文明,切實減輕群眾負擔,樹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好風氣
  • 石獅靈秀鎮前廊村企業家兄弟簡辦父親喪事 捐資公益12萬元
    近日,靈秀鎮前廊村企業家兩兄弟簡辦父親喪事,將節省下來的禮金捐贈給村裡的公益事業,此善舉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村民的好評。  日前,長期居住在前廊村的退休老幹部陳家望與世長辭,享年89歲。其子陳建生、陳建蔚兩兄弟將簡辦喪事節省下來的資金,分別捐贈10萬元給古洋小學,捐贈2萬元給古洋老年協會。
  • 農村俗語「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是什麼意思?
    那麼,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農村俗語,是「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又該如何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古風插圖【農友甲說】「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咱們國家是一個非常講究孝道的國家,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
  • 菏澤巨野喪事取消「二次裝棺」,推行「一碗菜」
    巨野縣實施移風易俗,喪事簡辦,從去年8月開始實施喪事一碗菜。今年又取消了「二次裝棺」,同時取消孝布,控制響班、紙紮規模。群眾觀念由入土為安轉為厚養薄葬,喪事簡辦,繁重的人情債消失了,人情往來回歸理性軌道。齊魯安保 記者 李德領不買棺材不修墳 可節省七八千元姜村位於巨野縣章縫鎮東部,村莊總人口21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