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是什麼意思?

2020-12-27 農民趣談

如我們所知,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蘊含深刻道理的俗語,經過千百年的時間沉澱,有些俗語看似簡單,卻往往含有深刻的意義,是農民生活的智慧結晶。因此,對於農村俗語我們應該秉持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讓俗語中好的部分流傳下來。那麼,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農村俗語,是「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又該如何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古風插圖

【農友甲說】

「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咱們國家是一個非常講究孝道的國家,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所以人們對於父母的贍養和後事也看的非常重要。可是現在很多人對於孝道的理解產生的錯誤的理解,在一些農村地區,「薄養厚葬」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很多人在父母生前,對他們的生活不管不顧,等到他們去世之後,卻又大辦葬禮,仿佛這才是真正的孝子該做的事情,可是這樣是孝還是不孝相信大家心裡都清楚,無非就是趁機斂財,並且在明面上混個孝子的名頭罷了!

老人背影

什麼才是真正的孝順?就像咱們俗語「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所說一樣,在父母生前好好對待父母,等父母過世之後,儘自己的能力為父母辦個葬禮,沒必要在多餘的地方鋪張浪費。這才是真正的孝子所為。咱們農村還有句話對於「薄養厚葬」有個更為直接的解釋,叫做「活著不孝,死後亂叫」。但是我們作為子女,對待父母始終要有孝心,以報答他們辛辛苦苦養育自己成人的恩情。所以趁現在父母還在世的時候,盡最大努力多陪陪父母,這才是最大的孝順。

老人背影

【農友乙說】

首先說「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我理解的意思是,在生前,應該厚養老人,大家不要老推說工作忙,沒有時間。應該常回家看看,老人其實都不圖你的錢和禮,只想一家團團圓圓、喜氣洋洋,在家聊下家常,吃頓家常飯。老年人的心都是孤獨的,特別是有些孤寡的老人,一年到頭都和人說不上幾句話,是最需要關愛的一幫人。希望大家看到我的文章後,不管多忙,都要記得經常給家裡老人打電話,不管多遠,都要抽時間常回家看看。有生之年不孝順,等到人走了,會追悔莫及。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老人安亨晚年。

老人背影

其次是「歸後薄葬真乃賢兒」,在農村看到的好多剛好相反,生前幾兄弟對老人愛理不理,等老人死後,再搞個風光大葬,來賺個名聲。在老家農村,經常聽說某某村,某茶家的幾個兒子不孝順,不給老人飯吃,不給老人錢花,生病了也無人照顧、不聞不問,讓老年人生活悽慘悲涼。而一旦老年人過世了,就是來個風光大葬,一場葬禮搞下來花費個五六十萬也正常,以博取他在當地人的威望。別人一開口說,他們家埋人如何如何風光,如何如何體面,他們那些當兒子的感覺臉上特別有光。都是做給世人看的,一副假樣子,偽君子。生前不對老人好,死後做樣孑,有什麼用?

老人背影

最後,希望大家一定要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平時多關愛、關心下,抽時間多回家看看。死後就不必要搞得那麼隆重,一定要和別人去攀比個什麼。總之一句話:「天在看,人在做」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枉長輩們為我們曾經辛勤的付出。

相關焦點

  • 「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是什麼意思?
    「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厚養薄葬,一般常指長輩健在的時候要多多的孝順,給他們好的生活使他們安度晚年,讓老人在晚年吃好穿好,有病很好地治療,使其居安食美,心暢神爽,頤養天年,當他們去世後下葬的時候就簡約一點。
  • 長沙縣:村民組長做表率 簡辦喪事倡導厚養薄葬
    送別母親後,羅冬旗說:「生前厚養才是盡孝之道,我作為紅白理事會的一員,又是組長,應該帶頭倡導廉潔節儉文明辦事的新風尚。老人生前如果對她不好,死後大操大辦也沒有任何意義。」    1月18日中午,羅冬旗和羅明旗兩兄弟只在自己家中設4桌宴席,邀請近親屬40人為母親送行。飯桌上沒有提供香菸,只有簡餐。羅家喪事簡辦、厚養薄葬、文明綠色祭祀的新觀念受到街坊鄰居的紛紛稱讚,都說要效仿。
  • 農村俗語「房屋衛居中,家敗有病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自古以來流傳著很多的俗語,遍及農民生活的角角落落!有些俗語講述的人情冷暖,有些講述農田管理,而有些則講述了農村的風土人情,在農村,俗語的傳承者莫過於年過半百的老農,在生活閱歷積澱中,對俗語的認知也更加的透徹,其中有三條俗語,老農很是在意,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廟前富,廟後貧,大廟兩側多鰥寡」,什麼意思?
    的確,在農村俗語的形成也是從無到有,在漫長的歲月中,無比智慧的先人,在刀耕火種的年代,通過細微的觀察,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提煉,最終豐富為我們中國燦爛的農村文化!對於我們學建造的農村人來說,從字面上來看,俗語並不符合「形式美」法制!但是,在意境上卻發人深思,給你以醍醐灌頂的感覺!
  • 農村俗語:男過實,女過虛;男不三,女不四,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到隨著中國的發展,現在有非常多的農村小夥子都在城市了謀生,在農村這個地方就只剩下了幾個老頭子老太太和幾個小孩子了,生活是非常的孤單,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氣氛才能熱鬧一點,但是在平常的時候還是非常安靜的,於是那些老人為了活躍一些氣氛就聚在一起聊聊天,或是說上幾個農村經常聽到的俗語
  • 農村俗語說:「男怕生前穿靴,女怕生後戴帽」,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說:「男怕生前穿靴,女怕生後戴帽」,到底是什麼意思?在古代文化的繁盛期間,百家爭鳴,儒家學派的孔子,擅長兵法的孫子和墨家的韓非子這一類偉大的思想家更是成為了我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珠,當然還有一類文化在我國歷史文化中獨樹一幟,那就是古代農村的俗語文化。都說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俗語也不例外。
  • 農村俗語「好男有運不生前,好女有福不生後」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事,其中還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好男有運不生前,好女有福不生後」,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民間口口相傳的俗語「男佔258,女佔369」什麼意思?
    農村老一輩人相傳著許多俗語,而在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流行著許多俗語,情感上,工作上,為人處事上等等,農村人總結了許多經驗用俗語的方式表達出來,在農村經常聽到爺爺輩的人說到:「男佔258,女佔369」,這句至今流傳的俗語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啥意思,什麼是五服?
    由於農村的居住比較集中,所以農村人的親戚體系特別的強大,在每個村子都有這樣的情況,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家人,往上面數兩三代卻是很親近的親戚關係,也正是如此,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關於親戚關係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提倡厚養薄葬 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
    根據《方案》,自 4 月 15 日起,邢臺市所有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及其直系親屬,農村、社區的黨員幹部及其直系親屬一旦去世,必須無條件實行火化,同時宣傳發動、鼓勵帶動其他群眾積極落實火化制度。自 10 月 1 日起,邢臺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不得火化後再裝棺土葬。
  • 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農村人的顧慮有道理嗎?
    文/惜談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農村人的顧慮有道理嗎?臨近過年,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逐步準備返回農村老家度過春節了。有些提前回家的人,可能已經感受到了老家的生活氣息,農村沒有城市裡的快節奏,遇到天氣好的時候,鄉裡鄉親會聚在一起曬曬太陽,聊聊天。偶爾老人們還會開一下金口,為晚輩們講講以前的農村俗語和習俗。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文/農夫也瘋狂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農夫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和這些相關:「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比較淺顯易懂,「慶生」也就是指慶祝生日。現在的年輕人過生日了,就喜歡叫上好朋友一起去酒店吃一頓,然後晚上還要去KTV玩耍一番。
  •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許多不成文的俗語,都是在農民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真理」。由於農民文化水平有限,沒有將它用文字記錄下來,僅以口頭相傳相下來的。農村俗語是簡單,通俗易懂,且蘊含豐富常識的一種農村語言。
  • 農村俗語:「權貴聚小人,久病孝子離」,說的是啥意思?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權貴聚小人,久病孝子離」。這句俗語應該就是對人生百態的真實寫照。「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我疑惑地問。老農說:在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簡單給你解釋一下。
  • 農村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經過幾千年的沉澱留下了很多有意思,也很有種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沒那麼複雜,朗朗上口也簡單易懂。關於這些常聽到的俗語,農民甚至把他們當做幾千年經驗的總結,他們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這些俗語都給他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當然也有些人會認為,俗語只不是是農民們的口頭禪而已,哪有什麼科學依據。
  • 農村俗語:「莫瞅廿歲姑娘裝,要看八十婆婆喪」,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內容豐富,農村的俗語老話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看似寥寥數字的大白話,卻能輕鬆揭示出某些道理。這正是俗語老話的獨特之處,通俗易懂、包羅萬象。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則農村俗語:「莫瞅廿歲姑娘裝,要看八十婆婆喪」,它源自一則耐人尋味的故事,至今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這句老話的意思是:不要去看二十幾歲的姑娘出嫁時的裝扮,而要去看八十多歲的老婆婆的喪事。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真實的,也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一些俗語不僅有哲理,說起來還挺有意思。除了上面這些,農村裡還有「四大沒臉,四大舒服」等俗語,所以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四大沒臉和四大舒服」,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呢,李子來說一下:農村裡的「四大沒臉」都是啥:在農村裡「人是要臉,樹是要皮」的,所以一些農村人在為人處世上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怕生前,女怕生後」,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一、男怕低頭,女怕抬頭在農村,俗語「男怕三點頭」意思是說男人做事沒主見,只會說「是是是,好好好,行行行」!這樣的男人比較內向,不善於交流,雖然肚子裡有,但是表達不出來!二、男怕生前,女怕生後先說個玩笑,「男怕生前,女怕生後」,對於男子而言,生日前,總是被悲催的時候,尤其是女友過生日,免不了各種「卡空」!而女孩最期待生日前,因為有男友送禮物!但是,最怕生日後,因為時光不再,又老了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