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權貴聚小人,久病孝子離」,說的是啥意思?

2020-12-25 老胡說三農

與老農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人生百態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權貴聚小人,久病孝子離」。這句俗語應該就是對人生百態的真實寫照。

「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我疑惑地問。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簡單給你解釋一下。

緊接著,老農開始解釋起這句俗語來。老農說:

一、權貴聚小人

所謂的「權貴」一詞,出自《漢書·儒林傳·嚴彭祖》中:「 彭祖 為 宣帝 博士,至 河南 、 東郡太守。以高第入為左馮翊,遷太子太傅,廉直不事權貴。」泛指官高勢大的人。

比如古代的宰相就是「權貴之人」。

在宋·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中稱,宰相是對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宰」的意思是主宰,而「相」的意思為相禮之人,綜合起來來講就是除了皇帝之外能夠主宰一切的人。

由於宰相的權勢非常大,因此,其身邊一定會聚集一些有所企圖的人,而這些有所企圖的人就是小人,而小人就是指人格卑鄙的人。

就說唐朝武周時期的幸臣---薛懷義吧。

薛懷義,原名馮小寶,是今天的陝西西安市鄠邑區人 。薛懷義原本是洛陽城裡的一個小貨郎,由於其身材結實魁梧,又能說會道,被一豪門的侍女看上了,後來成了侍女的情人。

而侍女的主人因謀反被朝廷察覺,為了保命,便主動要求當武則天女兒的千金公主。再後來,因為種種複雜的原因,千金公主便把薛懷義留在了公主府中任用。

為了討好武則天,千金公主便想通過宰相蘇良嗣將薛懷義獻給寡居多年的武則天。起初,宰相蘇良嗣並未應允,但經不住千金公主和薛懷義反覆纏磨,最後只好出面將薛懷義安排在武則天身邊服侍武則天。

薛懷義剛到武則天身邊的時候,由於還沒有得到武則天的賞識,因此,便對宰相蘇良嗣畢恭畢敬,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咋讓人一看就感覺薛懷義是宰相蘇良嗣的心腹。然而,當薛懷義得到武則天的賞識後,便對宰相蘇良嗣顯出了一副小人的嘴臉,見了宰相蘇良嗣後不但不行禮,而且,還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架勢,經常對宰相蘇良嗣說三道四。讓宰相蘇良嗣好沒面子。

其實,在達官貴人身邊,像薛懷義這樣的小人有很多。他們都會在需要個人利益的時候對達官貴人畢恭畢敬,而當他們認為自己得勢的時候,就會棄達官貴人而去,甚至還會對曾經幫助過他們的達官貴人們落井下石。

二、久病孝子離

所謂的「久病」是指長期患病的意思;所謂的「孝子」也就是指自己的孩子。

一個人一旦長期患病,就會成為孩子的拖累或負擔。在這種情況下,有一部分「孝子」的思想就會轉變,就會對自己的父母心生厭煩,從而變成「逆子」,不再對父母盡孝道之本分了。

以上所述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講述後我才算是理解了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其實,這句俗語對人生百態的總結還是蠻到位的。因此,特意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共同感悟。

相關焦點

  •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啥意思?
    筆者認為從一句句俗語中,其實就可以看到一個的故事。俗語雖然無法登上大雅之堂,但卻像一扇關注古人智慧的大門,只要打開這扇大門,就會了解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智慧。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家敗有邪人」,總結得很經典,其實說的就是人生中的現實。
  • 農村俗語:「孝子頭,滿街流」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懂了
    文/丁簡農村俗語:「孝子頭,滿街流」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懂了大家都知道,農村人有很多從古流傳下來的一些老話或者俗語,在農村,我們經常聽到農村老人常常說起這些俗語,有時我們自己在和別人談話時,也經常會引用農村的這些俗語,但是很多人對於農村的一些俗語,卻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老話說家寒出孝子,又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關於孝順的農村老話有很多,人們對於孝這個字有著深刻的感情,如果一個人對父母孝順,會讓很多人欽佩,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好,周圍的人就算是明著不說,心底裡也是鄙視的。在這些老話中,有一句說家寒出孝子,還有一句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 農村常說:「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啥意思?話糙理不糙
    這些俗語往往讀起來朗朗上口,句勢短暫凝鍊,大部分俗語是都是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同樣也是老百姓們口頭流傳下來的「理論知識」。老祖宗們在日常的生產生活勞作中發現了一些規律,經過反覆的琢磨和驗證,最後總結出來的一句通俗易懂的話。如今在農村,往往會聽到老一輩們經常說一些俗語,生動有趣,既能顯示出自己的見多識廣,更能夠警醒後人,告誡子孫後代一些方法。
  • 俗語:「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啥意思?
    「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前半句來源於戲曲,後半句則取材於歷史。想要理解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我們需要重新回看那段歷史、那段曲目,讀懂此話將受益終身。雷打真孝子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孝子,古往今來便為人們所讚頌,若依據俗語表面意思,卻有違此道。這又是為何?
  • 農村俗語「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啥意思,忙還好?
    沒有誰說那個農村的農民不勤快的吧,而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正因為農村裡面的農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基本是閒不下來的,因此,勤勞一詞也被慣用在農民身上,而老祖宗把農村生活的一些經驗總結了起來,也是如今我們熟悉的農村俗語老話,那麼,農村俗語「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啥意思,忙還好?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殘精」是什麼?
    最近因為疫情,村裡的老人們閒來無事總是在上午太陽當空照的時候聚在村口討論農村的古往今來,因為一些老人都已經上了歲數,說出的話有時候也是「口無遮攔
  • 農村俗語:「庭院木枯不堪言,久居不宜恐艱難」是啥意思?
    前幾天與一位老農聊天,聊到了家庭居住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許多人都喜歡在庭院中栽植幾棵樹木。關於栽植樹木的目的,許多人都認為是為了給庭院中增添幾分綠意或為了乘涼,其實,還有一個目的是許多人都不知道的,那就是為了檢驗這個庭院中是否適合人的居住。
  • 農村俗語:「女人心軟命早傾,男人心軟窮一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女人心軟命早傾,男人心軟窮一生」。儘管我在看到這句俗語後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女人心軟命早傾「心軟」一詞出自《紅樓夢》第八十回中,在《紅樓夢》第八十回中有這麼一句話:「金桂聽見她婆婆如此說,怕薛蟠心軟意活了,便潑聲浪氣大哭起來。」在陳殘雲所著的 《山谷風煙》第十六章中也有這麼一句話:「林少芬一點不心軟,號召群眾繼續追鬥,不許她頑抗耍賴。」
  • 俗語:常病無孝子,下一句一直少有人知,看完卻讓人醍醐灌頂
    俗語:常病無孝子,下一句一直少有人知,看完卻讓人醍醐灌頂其實現在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進步,而為了社會的發展,我們也需要不斷的進步。所以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我們要不斷拋棄一切舊的觀念,去接受一些新的觀念。從古時候到現在也是流傳下來了很多的俗語。而這一些俗語都是很多的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的經驗一點點積累出來的。所以在當時的時候對於他們也是很有價值的。可能有很多的俗語放在現在並不合適。但是有一些俗語中還是比較有道理的。孝順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但是有時候孝順的時間久了。很多的人就會慢慢的冷淡。
  • 農村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人情關係中,親戚是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彼此之間關係較為親密,自古以來也流行「走親戚」這一傳統,大家逢年過節都會聚在一起吃頓飯。當然親戚關係有親疏之分,此前就有這麼一種親戚屬於不討好的類型,那就是親家。為此還產生了一句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這句話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的在理嗎?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的在理嗎?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辛丑牛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啥意思呢?
    今天是2021年的1月6日,農曆的十一月二十三,昨天剛過小寒的節氣,再過幾天就要到了大寒的節氣,大寒的節氣過後可以說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就算走完了,然後到出春節的時候,立春的節氣開始後,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又重新開始輪迴了,這個時候也是即將進入到了臘月,對於農村這個時候來說,沒有農活可做,村裡的老人有時間的話就會聚在一起研究農耕的事情
  • 農村俗語:「明堂如月圓,子孫有餘錢」啥意思?明堂是什麼?
    前一陣村裡的費大爺因病去世了,因為費大爺的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往回趕需要2天的時間,所以費大爺的侄子就當起了」孝子「,按照村裡的習俗,要先給費大爺選擇一個好地方進行安葬,因為在我們當地的農村現在火葬還沒有完全實行,人們對於殯葬還是實行土葬,所以就需要找一個懂的人來
  • 俗語:「奸不離三」,何意?3種小人身上的特點,早明白早防備
    俗話:「奸離不了三」,啥意思?3種奸險小人的身上的特性,早搞清楚早防備!萬千世界,人性百相。因此老祖先常說「奸離不了三」,便是用長期性的當今社會工作經驗總結出日常生活3種奸險小人的身上的特性。那麼哪些奸險小人咱們一定要防備呢?1.說壞話。身後說壞話,是奸險小人的身上最常見的特性。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啥意思?為什麼不能追
    提要: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啥意思?為什麼不能追文/二狗在農村有好多俗語是農民一代一代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總結,或者是觀察得出來的一些精闢的諺語。這些諺語、俗語對於後來人祖祖輩輩的流傳至今,對於後人的確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或者教育意義,有時能夠警示後人少走彎路,或者是認識到某種現象的發生的規律性。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這句農村俗語從表面上來看是非常明白的一句通俗的話語,也就是說上山的兔子,下山的雞,離開水的甲魚就不要再去追了,也就是說不要再去逮了。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是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更揭露人心!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俗語文化就是一條源遠流長的支流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俗語文化屬於一種民間文化,其中包含著地都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生活經驗與智慧。其中反映社會現實的俗語數不勝數,像今天要提到的這句「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一句揭露人性的深刻俗語。
  • 農村俗語「開門七事不能少,出行三物不能離」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有許許多多的是關於家庭裡短,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稍有疏忽,便造成生活的不便,甚至難於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因此,古代先民們,就使用一些朗朗上口,易記易懂易學的老話俗語,告訴大家,必須要處理好這些日常雞毛蒜皮的零碎小事,避免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中,造成更大的生活困難。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