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明堂如月圓,子孫有餘錢」啥意思?明堂是什麼?

2020-12-20 布衣小農人

前一陣村裡的費大爺因病去世了,因為費大爺的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往回趕需要2天的時間,所以費大爺的侄子就當起了」孝子「,按照村裡的習俗,要先給費大爺選擇一個好地方進行安葬,因為在我們當地的農村現在火葬還沒有完全實行,人們對於殯葬還是實行土葬,所以就需要找一個懂的人來,於是村裡的李大拿就上場了,說起這個大拿也算是村裡的一號人物,不管是紅白喜事還是升學升官都會找他來進行主持,相信大家的村裡都有這樣的人物存在。來到費大爺家的時候,李大拿就直接說出了一句話,那就是要給老人找一個名堂寬敞的地方安葬,最好明堂是那種像月亮一樣圓的地方,說完就開始領著人去村的周邊開始尋找了。

其實作為一個現代農村人對於李大拿說的這個明堂真的不是很理解,於是就好奇地問李大拿什麼是明堂?為什麼要選擇跟月亮一樣圓的地方安葬?李大拿是一個脾氣非常好的人,很耐心地就給我講了這個問題。

什麼是明堂?

說起明堂其實主要就是講的墓地和住處,一般按照老一輩人的傳統就是45°左右的位置稱為明堂,在農村大門之外就是被稱為明堂,在城市樓房的單元門口就被稱為明堂,而在墓地處則是墓碑口所對著的方向被稱為明堂。其實說起明堂在古代還有很多地方都是,比如古時候議政的大殿就被稱為明堂,古時候祭拜祖先、擺慶功酒、教學、科舉等地的寬敞之地都被稱為明堂。總而言之,在一些特殊地方只要符合明亮、寬敞、視野開闊的地方都會被人們稱為名堂,所以名堂的意義非常廣。但今天咱們要說的是墓地的明堂,所以咱們就先來了解下這句俗語所蘊含的意義。

「明堂如月圓,子孫有餘錢」啥意思?

從字面理解就是墓地口所對著的45°地方,也就是明堂如果像月亮一樣圓,那麼這家人的子孫就會變得比較富有,會給子孫留有很多餘錢。

其實這個如月圓主要說的就是明堂要寬敞,寬敞的明堂代表著這家人的胸襟寬廣,做什麼事都會得到尊重,如果明堂非常狹窄就說明這家人不值得人交往,久而久之就沒有朋友。而在農村明堂前面除了要寬廣之外還要保持乾淨,畢竟逝者需要安靜的條件,如果在墓地明堂跟前修建很多建築物,煙火氣很濃,甚至有的地方還修建雞舍、豬舍等等不僅打擾了逝者的安寧,同時也會讓墓地周邊的環境受到很大汙染,這對於逝者是非常不尊重的,因此明堂不僅要大要圓,同時也要乾淨。

除了墓地之前的明堂有講究之外,住處的明堂也有很多講究,比如不能在門前放很多大石頭,在古時候的人眼裡,大石頭就像是個擋路石,不僅擋住了財運和福運,同時也擋住了裡面人走出去的想法,最主要的就是大石頭就像是一個」瘤「一樣存在門前,對主人家的健康也產生了一定諷刺。還有門前不能建水塘,除了水塘對房子的安全有威脅外,對於家裡有小孩子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種隱患,最主要農村人認為門前有塘會對自家的錢財有影響,畢竟水財不可留已經是一種風俗了,所以門前不能有塘。

結語:經過李大拿的講解之後,筆者對農村的殯葬風俗似乎又有了一些不一樣的理解,現在的農村雖然習俗慢慢在簡化,但在殯葬方面還是一如既往地重視,在經過李大拿的一頓堪輿之後,也在我們村的東頭找到了一塊適合費大爺的地方,就這樣,費大爺安安祥祥的入了棺,大家悲痛的心也慢慢隨著時間消逝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明堂指的是哪裡呢?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和風水有關係的,這句名堂如播米也是說法頗多,那麼我們先來說一下什麼是名堂,其實這裡應該叫做明堂,明堂在最古老的時候其實指的是打穀場,專門用作收穫之後的糧食打碾用地,後來被轉化成為了皇上的宮殿,也是指皇上辦公正殿的地方,稱之為明堂,像著名的《木蘭詩》中就有「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 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明堂是什麼?為什么子孫會窮?
    民間俗語之所以廣為流傳,就是因為大部分俗語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古時候人們善於觀察總結,然後得出結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生活經驗告誡給後輩,其本意是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少走一些彎路。那麼古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到底什麼意思?其中明堂是什麼?為什么子孫會窮?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
    「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是算命、看風水書中的一句話。「明堂」有兩種意思,其一是指帝王祭祀、發布政令、祭天的重要建築物。據說明堂距離上天最近,皇帝在此上聽下達上天的旨意,體現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如圖)歷朝歷代都建有明堂,最著名的算是武則天建造的洛陽明堂,可惜原來的那個明堂被武則天的情人薛懷義放火燒了。原來薛當初失寵吃醋,一氣之下縱火燒了明堂。事後武則天下旨砍了薛。是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執行的處決令。這句話中的「明堂」是算命先生所指的陽宅和陰宅地氣聚合的地方。墓地前的「明堂」,這個地方必須聚氣,不能一盤散沙。
  • 俗話說「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明堂是啥?為何子孫會窮?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至今都流傳著一些關於家族的俗語,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說這麼一句——「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如果從字面上解讀,你根本不知道啥意思,要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深意,必須深度剖析。據了解,這句話出自一個算命老先生的口中。
  • 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是算命、看風水書中的一句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別人神神秘秘地做事情,就會說他「你搞什麼名堂?」。其實最早是搞什麼明堂,這裡面有個典故。於是大臣們就明堂的樣式,風格展開了長時間的爭論,最後也沒有一個結果,反而被百姓說他們整天不務正業,搞明堂,這個詞就這樣流傳下來了,後來不知怎麼就變成了「搞名堂」。那麼明堂如播米是什麼意思呢?怎麼又會導致子孫窮到底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播米是什麼意思?播米就是在播種時,裡面摻一把米,目的一是為了節省稻種,二是避免穀子太密了。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祖墳屬於陰宅,活人居住的房子叫陽宅,陰宅和陽宅都有著諸多的講究和說法,認為祖墳的方位和相關的環境會對子孫後代都有著諸多的影響。其實,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表明,墳墓不僅影響著當代人,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就比如,我們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首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萬一誰家的祖墳塌陷,就預示著子孫人丁不興旺。墳頭上的草木不茂盛的話,暗示後世家人過得比較寒酸貧窮。
  • 民間俗語:「堂屋有量不生災,明堂寬敞出貴人」,究竟啥意思?
    生活在農村,24節氣少不了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這是先賢在長年累月的積澱中總結出的經驗,能夠輔助農事,提醒莊稼人別誤農事!當然,俗語還有很多關乎建築,比如說「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棺不離八」,這是老木匠的規矩。也有很多的俗語與房屋建造有關,有講究方位朝向的,比如說,「門朝南,子不寒」。
  •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在農村對於人們來說蓋房子是個大事,因為蓋房不僅代表著傳承,更是代表著祖祖輩輩將在這裡「紮根」,對於人們來說房子更代表著安全感,因此人們在蓋房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
  • 農村俗語「屋門望見墳,子孫恐擔憂」,什麼意思,有何深意?
    而每次在交談的高潮時,總會聽到一些有趣的短句從老農口中說出,而此時,眾人多如沉思狀,這或許就是俗語的魅力,雖用詞不甚講究,卻引人深思,尤其是以下三則俗語,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個俗語,我聽後也不知所云,在深入了解後才知道,老農的意思是,在民間「天空」與「地空」是具體的一個日期,也就是民間的「天空日」與「地空日」,這兩天是諸事不宜,不適合作為挑選的好日子,來「起屋」和「葬墳」的!
  • 家宅莫探頭,探頭引盜偷,這句農村俗語講的意思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雖然有不少是講述的警示、育人的意寓。不過有些農村俗語,其實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這些俗語講述的是封建迷信的玄學之說。要是這樣也就罷了,權當學習一下以前的玄學知識,了解下古人的另一種智慧。但是這些俗語的原意,又讓一些沒有職業道德的風水師,或者一些對風水一知半解的人,歪解了。
  • 古諺「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何謂「播米」?生活處處皆學問
    俗語、民諺涵蓋眾多,有節令氣候、有民土風情、亦有風水玄學。作為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文化形式,最能影響人心,為人所接受、信任。現代科學證明,天氣、環境、行為的確可以對人的健康、心理有顯著影響,從某種方面來說,確實影響到了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對於「風水」一說,不能全盤否定,確有可取之處。
  • 農村俗語「男兒有志,妻兒有勢;男人掙錢,女人腰圓」,啥意思?
    經過千百年來的勤勞樸實的生活,農村中流傳的不少俗語,都是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不但簡直好記,而且還合轍押韻,這不,比如「男兒有志,妻兒有勢;男人掙錢,女人腰圓」,就是農村中最樸素的生活願望,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有很強的宗族觀念,對祖墳和祖宅更是格外重視,尤其是在農村,在老人們去世之後,後輩們不僅會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安葬地址,還很注重對墳墓的維護,每年清明,都有不少農民在祭祖的同時,對祖墳進行修葺。
  • 農村俗語:「門對窗錢財光,門對墳子孫忙」,是什麼意思?
    太陽每天都落在西邊,房子裡的老人走到街上,來到柿子樹旁,在寒氣中談笑風聲,對俗語的認知也從這裡開始。
  • 為你解析俗語「大門對孤墳,子孫恐世勞」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 歡迎收看本期節目農村的田園生活一直是很讓人嚮往的,結束一天的辛苦工作之後坐在樹蔭下聊聊家常,時不時的還會交談起幾句俗語,聽聽俗語的解釋頓時感覺非常的有意思。這些俗語都是古人智慧的凝練,之所以流傳下來肯定有它的道理。
  • 農村俗語「門對窗錢財光,門對墳子孫忙」,什麼意思?
    曾記得,兒時常在此嬉戲,抓著爺爺的衣衫,靜聽老一代人談論著農村的新鮮事,而俗語更是我心馳神往的焦點。每日太陽西落,家中老者走上街頭,來到柿子樹下,一邊納涼,一邊有說有笑,對於俗語的認知也是從這裡開始。今天重遊故地,分享幾則農村的大「實話」。以慰寂寥!
  • 農村俗語「樹枝若指門,家敗恐妻離」,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他說村裡有名的「文化人」,喜好沒事看一些地方志,聊著聊著就給我們講起了俗語的故事,其中有兩條很少聽聞,您們知道其中的含義嗎?一、樹枝若指門,家敗恐妻離在農村,有些俗語我們無法用科學來衡量,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這些俗語在延續著過去的文化,也有一些改變!
  • 農村老話說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啥意思?這是教人孝順的老話
    古話中有一類講的是做人要孝順,當然了,這類古話中,多是教人要孝順的。個人認為,孝這個字其實也是要分什麼情況,有些愚孝並不應該提倡,啥叫愚孝?就是不由分說,完全聽長輩的,長輩明明錯了也要聽,這就是愚孝,現代有不少媽寶男就是這樣。
  • 農村俗語:「冥冥之中有天意,祖宗教誨須牢記」是啥意思?
    昨天,我在百度的百度問答中看到了這樣一句俗語,有網友問:農村俗語----「冥冥之中有天意,祖宗教誨須牢記」是啥意思?看到這個問題後,我沒有急於回答,而是上網查閱了許多資料,從資料中得知,這句俗語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一、冥冥之中有天意所謂的「冥冥之中」是一個漢語詞語,指人所無法預測並且人力也無法控制或不可理解的一種狀況;而所謂的「天意」,是指虛幻的「蒼天」的意思
  • 轉告父母: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明堂是什麼?為什么子孫會窮?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像這一類俗語啊,通常和迷信有點點關聯,但你也不能說全無道理,因為俗語的誕生,就是源於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人們在生活中會遇到一些事情難以理解,但又時常發生,於是就喜歡通過各種俗語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