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門對窗錢財光,門對墳子孫忙」,什麼意思?

2020-12-23 豬友巴巴

一路走來,家鄉近在眼前,卻是那麼的熟悉與陌生,兒時離家今復回,家鄉面貌容顏改!然,村口那兩棵柿子樹依舊如迎客松般,指引著遊子回家的路!曾記得,兒時常在此嬉戲,抓著爺爺的衣衫,靜聽老一代人談論著農村的新鮮事,而俗語更是我心馳神往的焦點。每日太陽西落,家中老者走上街頭,來到柿子樹下,一邊納涼,一邊有說有笑,對於俗語的認知也是從這裡開始。今天重遊故地,分享幾則農村的大「實話」。以慰寂寥!

一、寧可東高千丈,不可西伸一頭

在農村,房屋的建造不僅要考慮,堅固、實用及美觀,還需要考慮我們傳統「趨吉避兇」的思想。在農村,廳堂為上,左為東廂房,右為西廂房。眾所周知,北方的氣候條件「有錢不住東廂房,冬不暖,夏不涼」!但是,在房屋建造過程中,東廂房總會比西廂房高出一截,這源於,「紫氣東來」東有青龍慶吉祥,而西廂房在方位上屬於「白虎」,很兇悍,如果西出一頭,寓意「魔高一尺」!

二、勸賭尤可為,勸嫖不相交

賭博的害處歷來皆知,但是有些人為了不勞而獲,往往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農村有多少家庭因賭,夫妻反目,妻離子散!因此,當自己身邊有人涉賭我們一般出於兄弟情義,加以制止。但是,對於「嫖」只能愛莫能助了,因為「嫖」涉及他人的隱私,也關係到別人的家庭幸福,往往「勸嫖不成反類犬」,不僅容易被扣上影響他人夫妻感情的帽子,而且更影響兄弟間的情誼!

三、門對窗錢財光,門對墳子孫忙

在農村,房屋建造時,對大門開門方向都有很大的講究!尤其是,門不可直對窗戶、或者開門見到墳頭!

門對窗錢財光:含義是,大門是財源流入之門,而窗戶猶如漏鬥,是通風散氣的地方。大門直對窗戶,錢財猶如此門進,窗戶出,不利於家庭的聚財!

門對墳子孫忙:墳墓是死去先人的住所,在農村有「墳地照向子孫」的說法,因此,大門正對墳墓,不利於子孫的發展,因此,才有了「子孫自找活路」忙的狀況!

總是,對於農村的俗語,不可一概而論,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要正確的區分,對於以上三則俗語,你是如何認為的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門對窗錢財光,門對墳子孫忙」,是什麼意思?
    太陽每天都落在西邊,房子裡的老人走到街上,來到柿子樹旁,在寒氣中談笑風聲,對俗語的認知也從這裡開始。
  • 農村俗語「屋門望見墳,子孫恐擔憂」,什麼意思,有何深意?
    而每次在交談的高潮時,總會聽到一些有趣的短句從老農口中說出,而此時,眾人多如沉思狀,這或許就是俗語的魅力,雖用詞不甚講究,卻引人深思,尤其是以下三則俗語,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個俗語,我聽後也不知所云,在深入了解後才知道,老農的意思是,在民間「天空」與「地空」是具體的一個日期,也就是民間的「天空日」與「地空日」,這兩天是諸事不宜,不適合作為挑選的好日子,來「起屋」和「葬墳」的!
  • 在農村,俗語「墳後西北凸,家父百歲餘」,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自古以來,在農村喪葬習俗講究多,俗話說「喪不報,孝不掉,不燒紙錢不謝孝」,在很多的地方,農村老人過世是不能說「死」,一般會說「老了」,「故了」以表示對逝者的追思。在農村,老人講究「入土為安」因此對於墳地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俗話說「墳墓重山,房屋向水」可見一斑。
  • 農村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平常生活中中,大家是否經常會用到一些押韻的俗語呢?這些俗語其實大多都是農村傳出來的。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農村在教育方面一直是比較落後的,農村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少之又少,而正是這種缺少教育的環境,讓一些農村長輩都信奉自己的一些言論,這些人好像沒有什麼文化,但說出的話似乎又有一些道理,因此大家都很相信他們。而這些話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俗語。
  • 農村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婚喪嫁娶」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是啥意思?
    前幾天上網,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至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我並沒有弄明白,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餓死不敲寡婦門寡婦一語出自《詩·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
  • 農村俗語「凹坑葬墳,拜孝缺人」是什麼意思?真的會有影響嗎?
    小小俗語看出農村文化在農村,人們對於俗語很是「痴迷」,俗語也成為了農村必不可少的部分。都說「凡有井水處,都聽單田芳」,其實,俗語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一種生活情趣。同時俗語中還蘊藏著許多大道理,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對我們現在少說也有一些意義。而「凹坑葬墳,拜孝缺人」這句說的就是農村喪葬習俗。自古以來農村喪葬習俗眾多,那麼這句話具體含義是什麼呢?那就跟著我來看看吧。
  • 俗語:「窮要修墳,富要整門」
    在農村紅白喜事都是非常重要的,老人們也常說:「窮要修墳,富要整門」,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與風水學又有什麼關係嗎?
  • 農村有句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什麼意思?
    農村人相對來說比較迷信一些,做事情講究的信條也比較多,而且他們還特別重視五行陰陽和風水方面的問題。他們將這些總結出了很多的農村俗語,以此來告誡後世的人,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很多話是封建迷信,但仍然還是會口口相傳,甚至從心裏面覺得就是這麼回事。
  • 在農村,老人說「門開看見墓,兒孫多跑路」,什麼意思?
    其中,有不少俗語有所涉及,比如說「有錢不住東廂房」,再比如說「門朝南,子不寒」,還有一些俗語對院內綠化也有規定,如「當院不栽鬼拍手」!其實,在老農眼裡,這些俗語多是先人的總結,有著一定的道理!也常作為農村房屋建造時不成文的規範!今天我們就簡單說一些俗語,關乎農村房屋建造的!
  • 農村俗語:「門小房深好聚財,門大房淺不應該」,是什麼意思?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在農村最常見的就是各種俗語,別小看了這些老話,它們已經成為了農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農民日常考究中最重要的形式。農村的多種習俗和講究都是從這些傳承下來的老話中得出的,這些俗語也彰顯著深遠的傳播意義。當然現在來看,這些俗語在生活中也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還存在著迷信的說法。但就算是這樣,大家也都會信以為真,畢竟這些俗語和未來的發展有密切關係。今天我們就分享2句俗語,你認可嗎?
  • 為你解析俗語「大門對孤墳,子孫恐世勞」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 歡迎收看本期節目農村的田園生活一直是很讓人嚮往的,結束一天的辛苦工作之後坐在樹蔭下聊聊家常,時不時的還會交談起幾句俗語,聽聽俗語的解釋頓時感覺非常的有意思。這些俗語都是古人智慧的凝練,之所以流傳下來肯定有它的道理。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祖墳屬於陰宅,活人居住的房子叫陽宅,陰宅和陽宅都有著諸多的講究和說法,認為祖墳的方位和相關的環境會對子孫後代都有著諸多的影響。其實,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表明,墳墓不僅影響著當代人,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就比如,我們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首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萬一誰家的祖墳塌陷,就預示著子孫人丁不興旺。墳頭上的草木不茂盛的話,暗示後世家人過得比較寒酸貧窮。
  • 農村有句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蓋房有啥講究?
    農村有句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意思是說,在農村裡蓋房,門不能和窗相對著,不然家裡就會有人遭殃,門也不能和門相對著,很容易傷到人,所以村民在建房事一般會避免「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這類的格局,直到現在,這樣的風俗習慣到依然在流傳。
  • 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是過去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俗語,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細細品味,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在今天也很適用。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吧?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這句俗語不難理解,只看字裡行間的意思,我們就能明白這句俗語要表達的意思。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能夠理解,一個人,在快被餓死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去敲寡婦家的門?去要一點吃的呢?這是不是有些不太近人情了?我們要完全理解這句俗語,還要從過去說起。在過去,人們的思想非常守舊,人們的生活也非常貧困。
  • 「廳低不及門,家敗主擔憂」,這俗語什麼意思,門與廳堂有無聯繫
    文章「廳低不及門,家敗主擔憂」,這俗語什麼意思,門與廳堂有無聯繫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房屋建設一直都是百姓大事,無論是城裡人還是在農村,房子都可以說是圍繞人一生的話題。而農村裡房屋建造往往都是由屋主人自己「操刀」,從房屋選址到房屋用材,各個方面都涉及一些學問和講究,農村裡更是把房屋當成一件人生大事,所以馬虎不得。今天說的俗語就是「廳低不及門,家敗主擔憂」,這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別以為聽著粗俗就說它是迷信,很多俗語包含著智慧,如果學到能讓你走不少彎路。作為先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俗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對於墳地和河灣應該都不陌生。這句俗語就是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將房子建造在前有墳地後有水的地方,否則會有家破人亡的風險,子孫後代也不會回家。在農村地區,墳地基本上都會在離著村子較遠,很少有在村子裡的,因為人們對死亡這樣的事情忌諱。在老者面前,「死」字是不可以說的。
  • 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人重視祖墳,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的孝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農民看來,祖墳的狀態會之家關係到子孫後代的運勢,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家人的祖墳出現了凹陷的情況,這意味著這家人的後代子孫比較稀少,很難出現人丁興旺的局面,如果是建了好幾年的老墳,墳上卻一直不長草的話,子孫後代的生活就會過得比較貧窮,而且難以找到生財之道。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也正是房子對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講究特別多,從選址到蓋成,每一處都很有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說的便是房子選址的問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民常說:「房墳相望,兒孫無人」,啥意思?
    ,兒孫無人」,啥意思?房屋一直在農民的心目中,地位都很高,所以,過去的農民經常辛辛苦苦的勞作,掙到錢之後,第一件能夠想到的事情,絕對就是把自己所住的房子進行裝修。就連貧窮時代的人們都有這個想法,那現在伴隨著農村社會的進步,生活越發好起來的農民,就更加想要通過翻新舊房子來增加自身家庭的生活質量。翻新和修建房屋這樣的事情,普通的百姓並不會覺得這樣的行為會很過分,畢竟普遍都有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