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諺「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何謂「播米」?生活處處皆學問

2020-12-25 葉三說

俗語、民諺涵蓋眾多,有節令氣候、有民土風情、亦有風水玄學。作為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文化形式,最能影響人心,為人所接受、信任。

現代科學證明,天氣、環境、行為的確可以對人的健康、心理有顯著影響,從某種方面來說,確實影響到了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對於「風水」一說,不能全盤否定,確有可取之處。

俗語說:「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能夠影響子孫後代,可見不是小事。不過這「明堂」是什麼意思?

古人這麼說,要告誡後人什麼?生活處處皆學問,今日,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

一、何謂「明堂」?

《孟子》云:「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明堂」原意是指古代宣明正教的地方,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皆在此。

長安城中有一處祭祀場所,也稱之為明堂。先秦之後,「明堂」逐漸成了人與神溝通的所在,代表著君權神授、天人合一。

這樣一處高端場所,到了民間則又有不同。在文化中,「明堂」可有七種解釋:

首先,可指人體經絡。古語云:「黃帝坐明堂以授之」,後醫學家又將人體經絡圖,稱之為「明堂圖」。此外,墓前祭臺也可稱之為「明堂」。

道教中,鼻子為明堂,又或者說:「兩眉之間為天門,入內一寸為明堂」。風水學中,「明堂」又是指地氣聚合之所。

看手相時,明堂又指手掌中央,即掌心;在一些地方方言中,明堂又有花招、院子的意思。

既然這句俗語關乎風水玄學,那麼「明堂」的意思,自然是指「地氣聚合之所」,也可指墓前祭臺,家中祭祀先人場所。

二、何謂「播米」?

古時播種,會在穀子中撒上一把米,為了避免穀子播種的太過密集,影響其生長,這主要涉及採光、營養吸收等各個方面。

摻的米不會很多,播到地上時更是少的可憐,在俗語中則是指稀稀落落,難以聚集成為氣候

另一個解釋,稻穀經過脫殼後成為米,進入土中不會發芽,所以米到土中有去無回。「如播米」便是如「肉包子打狗」、「竹籃子打水」,基本上一事無成。

三、為何會「子孫窮到底」?

風水一事,多關乎子孫後代。無論是為活人選陽宅,為死人選陰宅,講究頗多。真要細細討論起來,只怕難以說盡、說全,所謂:「一言難盡」,莫過於此。

國人向來推崇孝道,「孝、禮、義、天人合一」,想要後代子孫得先祖庇佑,就必須要為先祖做點事。

明堂作為聚氣、祭祀之所,將「明堂」之好壞,與孝道聯繫在一起,「孝與不孝」與福報緊緊相連。

例如,祭祀時的供品是否充足,擺放是否合理,種類是否充足。

一般來說,貢品可分為五類,酒茶類、香燭類、果盤類、五穀雜糧、肉食類、動物類,各有各的講究,各有各的作用,可能放在今天已不再使用,但在當時卻尤為世人所重視。

倘若只是凌凌散散擺些貢品,沒有絲毫誠意,雖然逝者不言,但終究「人在做,天在看」,冥冥之中便會消減福運。

再者,便是明堂布局,布局要嚴謹規劃。最好的便是古樸大方,不需要太過奢華,普普通通便好。但是不能太過散亂,東西亂擺、亂放壞了明堂的氣場,氣場一亂,氣機自然消散。

如一個人每天胡思亂想,注意力無法集中,人的精氣神便會隨之下降,久而久之便會顯得萎靡不振,事業上難有成就,家庭衰落。

最後一點,在於明堂的選址。總結起來,便是不能透風,否則氣隨風走,難以聚氣;然後親水,水,乃生機之象徵,生氣凝聚,方能「家有喜事」。

結語

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就介紹到這裡,可以不信,因為本就是風水玄學類俗語。現在,想來很多人早已沒了「明堂」的概念。

當然,也並非不好,只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缺失。風水一說,包含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人對自然要敬畏,人對先祖要飽含孝道。

風水玄學的發展,多由於文化進程決定。如佛學思想傳入,儒家思想佔據統治地位,儒釋道三教合流,都給風水玄學帶來了很多影響。

玄學的目的,是以一種另類的方式教導人們去尊敬自然、孝奉祖先。從這方面來說,風水玄學自然也有好的一面。

相關焦點

  • 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明堂是什麼?為什么子孫會窮?
    民間俗語之所以廣為流傳,就是因為大部分俗語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古時候人們善於觀察總結,然後得出結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生活經驗告誡給後輩,其本意是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少走一些彎路。那麼古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到底什麼意思?其中明堂是什麼?為什么子孫會窮?
  • 俗話說「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明堂是啥?為何子孫會窮?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至今都流傳著一些關於家族的俗語,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說這麼一句——「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如果從字面上解讀,你根本不知道啥意思,要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深意,必須深度剖析。據了解,這句話出自一個算命老先生的口中。
  • 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是算命、看風水書中的一句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別人神神秘秘地做事情,就會說他「你搞什麼名堂?」。其實最早是搞什麼明堂,這裡面有個典故。於是大臣們就明堂的樣式,風格展開了長時間的爭論,最後也沒有一個結果,反而被百姓說他們整天不務正業,搞明堂,這個詞就這樣流傳下來了,後來不知怎麼就變成了「搞名堂」。那麼明堂如播米是什麼意思呢?怎麼又會導致子孫窮到底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播米是什麼意思?播米就是在播種時,裡面摻一把米,目的一是為了節省稻種,二是避免穀子太密了。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明堂指的是哪裡呢?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和風水有關係的,這句名堂如播米也是說法頗多,那麼我們先來說一下什麼是名堂,其實這裡應該叫做明堂,明堂在最古老的時候其實指的是打穀場,專門用作收穫之後的糧食打碾用地,後來被轉化成為了皇上的宮殿,也是指皇上辦公正殿的地方,稱之為明堂,像著名的《木蘭詩》中就有「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
    「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是算命、看風水書中的一句話。「明堂」有兩種意思,其一是指帝王祭祀、發布政令、祭天的重要建築物。據說明堂距離上天最近,皇帝在此上聽下達上天的旨意,體現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如圖)歷朝歷代都建有明堂,最著名的算是武則天建造的洛陽明堂,可惜原來的那個明堂被武則天的情人薛懷義放火燒了。原來薛當初失寵吃醋,一氣之下縱火燒了明堂。事後武則天下旨砍了薛。是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執行的處決令。這句話中的「明堂」是算命先生所指的陽宅和陰宅地氣聚合的地方。墓地前的「明堂」,這個地方必須聚氣,不能一盤散沙。
  • 農村老話說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啥意思?這是教人孝順的老話
    有一些也是存在爭議性的,比如這句老話「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句話初看時讓人感覺茫然,因為字面意思不明顯。但其實這句話也容易理解,而且說的就是關於孝順的事,咱們先說一個這句話啥意思,再說有沒有道理。一、這句話啥意思我們想要理解這句話,首先得明白前半句兩個關鍵詞,明堂和播米,另個這裡的這個如也要做區別理解。首先,明堂是啥?
  • 轉告父母: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明堂是什麼?為什么子孫會窮?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像這一類俗語啊,通常和迷信有點點關聯,但你也不能說全無道理,因為俗語的誕生,就是源於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人們在生活中會遇到一些事情難以理解,但又時常發生,於是就喜歡通過各種俗語來解釋。
  • 留心處處皆學問.
    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摘自習近平著作《之江新語·路就在腳下》■典出:俗語■原文:留心處處皆學問。■釋義:「留心處處皆學問」是一句俗語。大意是:只要多多留心觀察,生活中到處都是學問。不光是學校能學到學問、書本上能學到學問,只要做個有心人,就會發現生活、社會實踐中處處都有學問。  「條條大路通羅馬。」成才的路不只上大學一條。
  • 處處留心皆學問!
    常言道: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確如此,只要你留心,並且鑽研,並且專注,一定會研究出自己的學問。只是太多人不留心,不注意,不專注,不能持之以恆,所以沒有自己的學問。康熙所說「處處留心皆學問」,遠不是「向社會學習」那樣簡單。這裡說的是留心,留心之處有很多,有社會現象,更有與人的相處,對自然界的觀察,對社會現象的思考。「留心」者,還是要多「思考」也。沒有留心,沒有思考,長不了學問。處處留心,也意味著要處處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思考。
  • 深度好文:生活,處處皆學問
    大家好,我是小編星耀花樣年華,今天小編就講自己的故事,給大家說說:"生活,處處皆學問「的道理。中國有句俗話,叫做有困難找警察。中國還有句俗話,叫做有困難找百度。到底是找警察還是找百度,這不是一個難題,警察和百度不是對立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問題,有了困難,該找警察還得找警察,該找百度還得找百度。很久以來,我對百度的信任度是極高的,已經到了百度依賴症的程度。
  • 人生處處有學問,學問要「學」也要「問」,世事洞察皆學問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哪麼有知識和學問?那麼,這知識和學問到底從何處而來?無疑,從書本中來;從實踐來;從思考中來。所謂學問學問,就是又學又問。學問就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認識和經驗總和;學問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系統的知識。
  • 小學生校園生活幽默兒童劇《米小圈第二季》將播
    2019年2月,正值春節,國內唯一一部反映小學生校園生活的幽默兒童劇《米小圈》第一季在CCTV-1播出,從年初二到年初八,大屏收視率出人意料——這部小學校園兒童劇收視率竟然直追同期熱門動畫片!2019年春節過後,這部根據暢銷童書北貓原著《米小圈上學記》改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第一動畫樂園》欄目製作的兒童劇火了!
  • 人生處處皆學問!
    常言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豈不知,人生處處皆學問,只要您留意,處處事事皆可頓悟人生。小編閒暇時偏愛打會兒蜘蛛紙牌的小遊戲,從打遊戲中也悟出點人生道理,現與大家分享。1. 牌悟順逆。打牌時,牌是反蓋著的,不知道掀出的是什麼牌,能否與自己想要的能不能合拍,如人生一樣,往前走都是黑的、未知的,也不知道哪條路是否符合自己的。人生正如翻紙牌牌那樣,順境時順風順水,一氣呵成,會很順利的贏得人生大局,贏得絢麗的煙火砰然綻放。但如遇逆境,每行一步就會成為下一步的障礙和累贅,最後積重難返,寸步難行。
  • 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做一個蓮一樣的人吧
    大家好我是小編日暮掩心扉,今天想給大家說的主題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做一個蓮一樣的人吧!」, 《紅樓夢》裡有一幅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學問,有一套應付本領也是文章。
  • 生活處處皆學問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啊! (指導老師 趙靜)
  • 世間處處皆學問
    與子貢的說法相比,孩子們缺乏了在社會生活中向人學習,從大自然中領會知識的機會。孩子生活空間的狹窄,導致孩子們知道的東西只停留於文字中的概念。由於缺乏對社會生活的基本探知,有的初中沒畢業,就想張開「飛翔」的翅膀,飛出家庭、飛出校園,結果大多「飛進」壞人的股掌;有的大學沒畢業就盲目創業,結果給父母套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生活中,不少孩子贏得的掌聲多,受到的包容多,而嘗到苦澀和失敗少,長時間便形成了以「自我」中心。當生活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洩憤於他人,甚至用結束自己生命來了結。
  • 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中那些隨處可見的英語...
    不得不說,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中那些隨處可見的英語都有哪些?這裡只是舉出了幾個生活中常見的英語,我這裡也只是拋磚引玉,期待有更多的英語達人能夠分享更多更好的例子來,讓我們一起探索共同提高吧!
  • 動腦動筆人要勤,處處留心皆學問
    一個人要有學問必須做到二點,一是要學;二是要問。只有善於學,只有善於問,才會有學問。這就要求我們處處留心,時時留意,注重觀察,如此就會增長自己的學問。那麼,孔子的學問是怎樣而來的呢?孔子說:「我沒有什麼學問,只不過是處處留心,事事留意,默默地觀察和學習,別人的對我有用的話,我都隨時記錄下來,我求學問就是這樣,永不厭倦,「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的學問就是這樣而來,這就是處處留心,事事留意,處處有學問。
  • 在遊戲中感悟人生 葛成領會到生活處處皆學問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困惑和壓力,如何才能得到有效排解呢?人生的難題就要靠自己慢慢熬、慢慢悟,而遊戲世界就是另一個人生,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拿到遊戲中實踐,然後從中悟出道理,只要不沉迷遊戲就是不錯的減壓辦法。即時戰略遊戲是葛成最常玩的遊戲,普通玩家通常是建防禦、屯兵,希望一點點積累實力然後一鼓作氣消滅敵人,然而這種防守型思維往往會讓自己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