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需求調研(2):如何確定調研方式、調研問題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首先我們再梳理一下B端產品需求調研的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01 確定調研方式

在實施需求調研之前,我們需要確定需求調研的方式,以便實施後續的需求調研。

B端產品的需求調研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為【行業研究】、【深度訪談】、【調研會議】,那麼我們應該在怎樣的情況下選擇哪種具體的調研方式呢?以及每種調研方式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下面我將梳理一下這三種調研方式的適用場景和注意事項。

1. 行業研究

B端項目通常包括企業內部自研項目和企業外部定製化項目,對於企業內部項目,產品經理對該行業已經具備一定的熟悉度,但是對於外部定製化項目,產品經理對客戶所在行業的了解度相對較少,所以我們需要對行業做深度研究,並且對核心競品的相關功能做深度體驗;通過研究行業和體驗競品,快速了解行業並且梳理出調研過程中需要對受訪者提出的問題。

如果不進行行業研究,我們對行業的了解度不夠,可能會導致在調研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需要受訪者給我們普及行業基礎知識,導致需求調研時間長效率低;所以無論是內部自研項目還是外部定製化項目,行業研究都是產品經理必須要做的需求調研工作。

行業研究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1 針對業務研究經典管理案例

線上業務通常都是線下業務場景的映射,所以無論是自研還是定製化項目,我們通常都可以在市場上找到同類型的業務案例進行研究。

比如某大型製造行業企業要研發供應鏈金融平臺,由於目前商業信用仍然是貨幣信用的主力軍,所以我們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相關的企業之間是如何根據貿易往來產生借貸關係的案例進行研究,以幫忙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供應鏈金融的業務形式。

1.2 體驗市面上同類產品

B端產品通常是企業內部管理軟體,使用門檻較高,但是市場上仍然存在一些可以免費試用一段時間的B端產品。

比如如果我們要體驗企業項目管理協同辦公軟體,可以試用worktile;如果要調研商家管理後臺,可以試用淘寶商家端;如果要調研CRM系統,可以試用sales force;另外也可以通過相關產品的專業服務提供商的官網了解其針對特定行業的解決方案。

2. 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是針對干係人逐一進行用戶訪談的需求調研方式,也是可以最高效的了解需求的調研方式。

深度訪談通常適用於受訪人較少且受訪人時間和空間條件都允許的情況,比如在企業外部定製化項目中,由於空間限制,我們可能無法對干係人進行面對面的深度訪談。

在深度訪談準備階段,我們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2.1 了解訪談對象的背景

在確定干係人階段,我們對干係人已經做了職位職級和崗位職責的初步了解,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儘量對其做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了解其和其他業務相關方是否存在利益衝突,以避免在產品設計中出現業務各方存在利益糾紛的情況;比如CRM系統中,對KA客戶定位不明確,可能導致出現KA銷售和中小銷售搶客戶的情況。

2.2 確定訪談對象的訪談順序

在進行深度訪談前,我們還需要明確訪談對象的受訪順序,通常需要按照職位由高到低的順序進行訪談。

因為對需求的了解需要從宏觀到微觀,從企業戰略層到具體的業務形態,而戰略層的需求調研對象通常為企業管理層,所以按照職位由高到低進行干係人的訪談,可以幫助我們從戰略層到業務層逐層梳理和理解需求。

如果不按照特定順序進行用戶訪談,則可能出現需求調研過程中不同調研對象的需求表述出現互斥情況,導致需要對其中一些調研對象反覆進行深度訪談。

2.3 制定訪談大綱

在進行深度訪談之前,我們還需求針對每一位訪談對象制定一個訪談大綱,制定訪談大綱的目的是為了控制訪談節奏,使得我們清晰的明確應該先做什麼,再做什麼,防止在訪談的過程中出現跑偏導致最終沒有達到訪談目標的情況。以下為深度訪談訪談大綱的模板,大家可以進行參考:

3. 調研會議

調研會議是對干係人集中進行需求調研的調研方式;調研會議較常用於外部定製化項目中,因為在外部定製化項目中,技術服務提供商通常和需求方不在同一地點辦公,所以產品經理無法逐一對干係人進行深度訪談。但是為了高效的了解需求,通常會和需求方約定一個合適時間開展需求調研會議。

在內部自研項目中,當項目干係人較多且干係人允許的調研時間不符合按照職位由高到低調研的需求時,我們也可以採用調研會議的形式,統一對干係人進行需求調研。

在開展調研會議前,需求注意的事項有以下幾點:

3.1 明確會議目標

在開展需求調研會議前需要明確本次會議的目標,明確的目標可以幫助產品經理在需求調研會議中把握會議的節奏和方向,因為需求調研會議可能出現業務方針對某個業務問題深入談論的情況,會打亂會議節奏延長會議時間,此時產品經理應該以會議目標為原則判斷是應該在會上繼續討論該問題還是應該會下另行組織討論該問題,以保證高效的完成需求調研會議。

3.2 制定會議流程

調研會議本質上是將所有關鍵干係人集中起來進行統一調研,在開始調研會議前應該明確好會議流程,確定會議議題分別有哪些以及會議議題的先後順序,按照層級關係羅列出我們需要問的問題,保證需求調研會議的高效性。

02 確定調研問題

確定調研方式之後,我們還需要確定調研問題,提前準備好調研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在會議過程中井然有序的進行提問,防止在調研過程中出現問題遺漏的情況。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需求調研的框架,B端產品的需求調研是從【戰略層】、【戰術層】、【執行層】三個層面進行的;調研問題也應該圍繞這三個方面進行準備。

1. 戰略層

戰略層是指該項目的戰略定位和戰略目標,我們需要確定該項目對企業整體戰略部署的意義,因為戰略層決定了企業的業務方向,明確該項目的戰略定位可以幫助我們梳理項目的應用框架,在進行產品的模塊和功能設計時,不僅要滿足當前需求,也需要基於項目的戰略目標考慮產品功能在後期的可擴展性。

如果在產品設計前不了解項目的戰略目標,那麼產品的功能雖然滿足本期要求,但是可能在後期會進行較大的功能調整。

比如某國家級藝術品交易平臺決定在故宮600周年之際聯合故宮邀請國家級大師定製一批故宮藏品的高端仿製品,並通過線上渠道進行銷售。

我們了解到該企業當前的交易模式是通過線下競拍的方式進行藝術品交易,企業想通過本次故宮600周年之際的藝術品售賣正式打通線上藝術品交易渠道,在產品設計前我們並未了解到該項目的長期戰略目標是以國家級藝術品交易平臺進行信用背書,打造自營+入駐的垂直線上高端藝術品交易平臺,所以產品的整體架構均是以自營平臺為前提進行設計的,導致後期引入商家入駐模式時候後端技術對訂單、商品、供應商、分銷商表都進行了調整。

下面我梳理了針對項目的戰略目標需要提出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2. 戰術層

了解項目的戰術層也就是了解其經營策略,經營策略是指企業的業務模式,比如電商類項目中,項目的經營策略包括其平臺模式、目標用戶群體、商品來源、供應鏈策略、渠道策略、定價策略、營銷策略等。

了解企業的經營策略有助於幫助我們明確當前階段的企業的應用架構,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企業的整體應用架構,並且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的了解業務細節,以便根據業務細節進行產品設計。

如果在產品設計前不了解企業的經營策略會導致產品功能無法滿足當前的業務需求,比如在上述的藝術品交易平臺案例中,由於沒有明確其平臺模式,我們的產品設計完全是按照自營模式進行的,後續又按照自營+入駐的銷售模式進行了平臺化改造。

那麼針對項目的戰術層應該怎樣進行需求調研呢,以案例中藝術品交易平臺為例,我總結了如下問題:

3. 執行層

通過戰略戰術層的調研,我們對項目整體的戰略戰術布局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接下來要對業務細節進行調研。執行層的調研分為組織架構和業務細節調研。

B端產品的實際使用人是企業中的員工,我們需要明確項目涉及的企業組織架構,因為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業務流程中的審批流,產品設計中的權限角色等產品都會是基於企業的組織架構進行設計的,而且在產品開始功能設計之前,首先應該明確的就是基於企業的組織架構的權限帳號體系,所以在需求調研時,需針對企業架構做深入調研。

產品設計是基於企業實際業務場景進行的,所以需求調研的核心也是業務細節的調研。針對業務的調研可以從業務流程、合規風控兩方面進行。

那麼針對項目的執行層應該怎樣進行需求調研呢,以案例中藝術品交易平臺為例,我總結了如下問題:

寫在最後

明確了調研方式和調研問題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實施需求調研啦,在下一篇中我將以高端藝術品交易平臺為例展示需求調研的輸出文件,梳理如何輸出一篇高價值的《需求調研總結報告》。

感謝閱讀,期待再見~

 

本文由 @周伯通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B端產品如何做調研?
    對於B端產品來說,調研的難度會比C端產品要高。本文從五個方面分析B端產品如何做調研,希望對你有幫助。所以針對於B端的產品經理要求會更高一些,如何來做產品調研呢?要求產品經理對所在領域的業務很熟悉。比如做餐飲行業商家端的產品,需要去了解餐飲行業的工作流程,只有去深入業務才能輸出可行的產品方案。因為所負責的產品在商測階段,產品是否對商家有用,目前在市場上的認可程度如何?
  • B端項目調研提綱的設計與思考
    調研的目的會隨著調研的深入不斷的發生變化,不過大體方向上調研主要是針對的階段有:背景調研、業務流程調研、業務節點調研,對於調研的方法個人是傾向於總-分-總的形式,即先從整體的項目或產品的背景出發去了解需要解決什麼問題,能帶來什麼價值,做到總體上的認知,然後細分到各個業務流程,直至到每個節點都梳理清楚,再回頭看是否能滿足其價值點。
  • 以車銷業務為例,聊聊B端項目需求調研
    本文以車銷業務為例,向我們分享了B端項目需求調研的前中後期的工作內容以及注意要點。前言有段時間整個產品團隊頻繁支撐SFA項目,但需求調研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PRD質量不高。團隊成員基本是內部轉崗過來的,對B端需求調研的方法論多有不足。
  • 需求調研的第一步:項目背景調研
    一個新項目往往只有幾個月的交付周期,往往給予到需求調研的時間非常少,尤其是尤其是to G類,需求調研的機會是非常難得。那麼在做需求調研之前,我們可以多做些準備工作,提升需求調研的成功率,獲取客戶更多的信任。
  • 如何進行產品設計調研分析
    一、明確調研目標與方法調研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明確調研目標,並根據目標選擇正確的調研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對調研需求進行分析,明確產品目前所處的階段,調研希望解決的問題及具體內容,同時初步確定調研將會採用的方法。
  • 產品新人:如何高效做好「產品調研報告」
    所以我們的調研目標主要是分析業務現狀和梳理業務問題、為給出有效的設計方案提供支撐,最終是為了解決業務問題,提升工作效率。相反C端產品是面向與終端用戶,所以一般調研目標是獲取真實有效的用戶需求、應用場景、用戶體驗感;以便後面結合用戶需求、痛點設計解決方案,最終實現商業需求。
  • 7步蓋房法:B端產品設計調研攻略
    和 C 端項目的差異之處在於,End-user 的行動動機一部分來自於組織運作目標。因此,B 類系統業務所涉及任務鏈當中的關鍵業務組織的結構、運作方式、合作關係、業務目標,是早期訪談中的首要關注問題。不見得佔訪談多大篇幅,但這部分內容能幫我們解釋,在這個組織中各種角色行為的動機。
  • 以後端系統為例,解析常用的需求調研方法
    對產品經理來說,絕大多數工作時間都是圍繞需求展開的——需求分析、需求調研、跟進實現需求等。那麼關於需求調研這部分,一般都有幾種調研方法呢?我們又該如何使用這些方法呢?
  • 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的方式和方法
    1、通過調研了解市場需求、確定目標用戶、確定產品核心,為了更好的制訂MRD;2、為領導在會議上PK提供論據;3、提高產品的銷售決策質量、解決存在於產品銷售中的問題或尋找機會等而系統地、客觀地識別、收集、分析和傳播營銷信息,及時掌握一手資源;4、驗證我們定的目標客戶是不是我們想要的,目標用戶想要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
  • 如何規範有效的通過業務場景做好產品調研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會遇到多方提出的需求,需求需要跟業務場景結合判斷,一個完整的業務場景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如何規範有效的通過業務場景做好產品調研的思考與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把業務場景說一下?」
  • 全面深度解析B端產品 | 教你如何從0到1設計B端產品的通用方法(下篇)
    因為B端產品解決的是客戶業務問題,需求來自於客戶,所以B端產品叫業務調研,不同於C端產品需求來自於對用戶需求的洞察。調研方法:業務調研方法常用的是用戶/客戶訪談定性調研、行業競品調研、行業數據分析等;其中,最便捷最有效的調研方式是用戶/客戶訪談定性研究,該方法適用於所有B端產品的調研。下面是針對B端產品總結的用戶/客戶訪談大綱內容。
  • B端產品需求管理:以教研系統為例
    編輯導讀:在產品經理的工作中,需求管理無疑是最核心的工作內容之一,但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呢?本文作者作為B端產品經理,以教研系統為例,分享自己是如何進行需求管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後臺產品不像C端產品,它面向的往往都是企業內部人員,以教研系統為例。
  • 如何做一次完美的用戶調研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互聯...
    用戶調研作為產品人員最常用的工作方式,相信各位一定不會陌生。但如何提高用戶調研的有效性卻是一直困擾大家的問題,網上有一堆提供調研方法的文章與理論,但是卻沒有系統地說明如何進行一次完美的用戶調研。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用戶調研到底該如何進行。1.為用戶歸類,選擇典型的代表調研的最初,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定調研對象。
  • 【調研快報】金宏氣體接待嘉實基金等2家機構調研
    3、公司在認證階段客戶的進展如何?10、開展運維模式對產品導入的幫助?答:可以及時了解客戶當下需求和未來需求,增加與客戶之間的黏性,是未來氣體供應的保障。12、大宗氣體市場份額提升過程中的優勢?答:特種氣體方面,爭取每年會有2~3個產品面向市場;大宗氣體方面,會布點、收購同步進行。14、從1%的市場份額發展到5%需要多久?答:項目都有一個時間周期,具體時間點比較難確定,但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15、公司併購的初衷?答:主要是在其他區域複製金宏管理模式,更好的服務區域內的客戶。16、公司併購標的是不是比較小?
  • 做項目需求分析可不能「拉倒」(2)- 附:培訓需求調研報告
    那麼在這裡想問大家幾個問題:1. 我們的訪談對象是僅針對培訓員工或相關負責人還是兩個層級都會關注到?2. 如果是一場關於100人的培訓,我們的抽樣訪談能否全部覆蓋到100人的需求?3. 訪談法是否花費了我們過多的時間?
  • 【調研快報】奧飛娛樂接待民生證券等2家機構調研
    近年我們發現增量較大的海外市場是拉美、亞非、東歐等地區,希望有更多入門款的產品在這些市場銷售。此外,通過降本後,公司產品價格競爭力提升明顯,已經與名創優品達成合作,未來還會開發更多同等價格的渠道合作夥伴。2、業務上有哪些看好的板塊,利潤的增長點在哪兒?答:(1)上面提到的玩具業務是之一;(2)室內樂園。奧飛歡樂世界室內樂園是從2018年開始有規模營收的,現金流狀況很好。
  • 騰訊產品經理核心能力淺析:市場/用戶調研與分析
    比如說你是做SaaS的,有一次公司做了宏觀市場調查,你通過觀察市場調研普遍現象,發現小型餐廳在採購原材料時,交割以及付款存在扯皮等問題,而且找供應商比較困難。這個時候,你決定做一個市場調研,去看看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情況。然後你做了一個調研計劃,想要發放一個調查問卷,為期2周,發放給全北京300家大中小型餐廳進行調查。
  • 待辦清單:功能點調研及產品需求文檔
    一、背景和目的 通過對待辦清單類產品進行用戶調研、竟品功能點調研,了解產品業務邏輯和優劣勢,產出調研報告;確立待辦清單產品定位,並構思產品業務框架
  • 情境調研:4個關鍵要素到調研的實戰步驟
    一、開始介紹情境調研前,需要知道的兩件事1、如何找到用戶所想、所要的需求?那就是——別直接問用戶他們想要什麼。三、情境調研的實戰步驟1、 User 確定用戶以及人數首要要確認,用戶指的是真正使用系統/產品的人。那麼,調研需要訪談多少用戶呢?
  • 如何撰寫一份調研報告
    市場:「最近新出了個產品,銷量不太好,哪些渠道推廣更有效?調研一下。」產品:「這個功能用戶有沒有需要,調研一下。」人事:「最近員工離職太多,哪些人最愛離職,員工滿意度怎麼樣?調研一下。」用戶調研、市場調研、員工調研,完成一個調研看似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但不同種類的調研報告的格式和寫法都有一些共同點。這次,我們來跟大家分享下如何完成一份調研報告,以及如何利用SPSSAU來提高分析、寫作的效率。本文主要介紹以問卷方式進行數據收集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