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是一首流傳甚廣並有多種派別的古箏名曲,也是古箏十大名曲中演出率最高的作品。作為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5級必考曲目,除了基本技法以外,老師更多要考察的是學生彈奏時的情感表達。
很多學生在平時練琴的時候,都把《高山流水》當普通的山水曲來彈,但這首曲子的精髓就在於把握好巍巍泰山,潺潺流水間演奏者寄託的情感。
今天我們主要解析下浙江箏派《高山流水》的彈奏重難點,老是抱怨彈不出流水聲、彈不出意境的箏友可要仔細看咯。
巍巍高山,怎麼彈?
演奏好第一段,先要學會音色上的鋪墊,營造一個空曠深遠的自然意境。注重好樂曲開頭倍低音mi以及右手無名指的力度,其次可以在音區的中間用臂力帶過,這樣我們就達到了古樸及曠遠之音色,也讓聽眾慢慢地進入到你的曲子中來。
接著慢慢彈出高山連綿起伏的意境,注意左手的按顫要協調配合,花指短而回味,力度富於變化,音與音要交代清楚。第十五小節搖指的處理上,雖然譜面沒有嚴明,我們建議在搖的時候需由弱漸強。想像一下,你置於山間彈琴,山與山之間的高度是參差不齊的,同樣的力度怎能彈出此意境。
由山入水,怎麼過渡?
有第一段高山在演奏上節奏的沉穩,緊接著下面所為每分鐘約五十六拍左右的舒展,曲境開始慢慢轉變。曲譜的第十九小節上寫了一個重複句,這時候你彈奏的重點已經不是高山,而是如何體現山間餘音縈繞。其實這句在技法處理上第一句宜為靠近嶽山處演奏,音色明亮清晰,後則在中音區體現回聲的效果以此表現山裡的一些自然景象,很虛無縹緲。
在流水段前一句,也就是中間段的最後一句,為了表達了意境的高古,運用了不少的古琴慣用手法,就如la音的彈奏,就很有講究。其實這句在演奏上運用到了夾彈法,其次左手la的上滑音要彈成按音,力度要準確,下指要利落。起音色出來了就會有不一樣的聽覺效果。
當然了由於兩者樂器的不同也不要一味模仿,不然就失去了古箏固有的音色。
潺潺流水,怎麼彈?
後面流水段運用了上先行的刮奏手法,從譜面上看先是一個花指到2的音高緊接著就是標註的箭頭,也就是說下到中音dou在上滑。
後面的幾句表現的是流水之間的漩渦,這時候又需要我們腦補了,置身於河邊彈琴,有細流涓涓,清澈見底,時不時的有幾塊晶瑩剔透的的石頭。在演奏此段的時候需要強調的是大指和食指的銜接,演奏時大指稍強食指稍弱點,這樣才能充分的控制並處理流水段的音色。
後面的大浪滔滔段,力度上稍微漸強足矣!注意大浪滔滔也是此起披伏的,別用力過猛,力度富於變化,大浪也有平靜的時候。後一句是一個循環句,在演奏中左手的配弦需要力度飽滿明亮,右手的隨意演奏走動方達妙境。意猶未盡,如何收尾?
到了曲譜的收尾階段了,這時候可千萬穩住了,前面營造了那麼多意境,可別讓爛尾給毀了。
結束句運用泛音的奏法,用以表現《高山流水》處那天籟之音的縈繞和迴腸蕩漾,要給聽眾無限的遐思,讓他們身臨其境,最好出不來。
古箏泛音一般情況下指作為裝飾性音奏出,用以襯託氣氛而已。在此曲中的泛音演奏要晶瑩剔透,音色要飽滿,建議初學者可以在琴弦的二分之一處用記號筆標出,用以精確的打出泛音。你還想看哪首曲子的解析,趕快評論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