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寧芝 劉牧雨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宣傳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有以下六個宣傳口號,涵蓋了目前眼健康關注的最主要的幾個問題——「合理用眼,關注孩子眼健康;科學防控近視,擁有光明未來;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愛白內障患者,共享清晰視界;控血糖、查眼底,預防糖尿病致盲;重視低視力康復,提高視覺質量」。
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的近視發病率大約為:小學生約36%,初中生約71%,高中生約81%。北大李玲教授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提到如果不加以控制,勢必將造成在一些重要領域,比如精密儀器製造、航空等領域符合視力要求的勞動力不足,將直接威脅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近年愛眼日的主題都聚焦於此,青少年近視防控迫在眉睫,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近視對青少年兒童有什麼危害呢?造成青少年兒童近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預防青少年兒童近視?6月3日,在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召開的科普座談會上,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吳崢崢來為大家做出解答。
近視對青少年兒童有什麼危害?
近視剛發生時,為低度近視,如果沒有有效控制甚至繼續過度用眼,度數加深太快、太多,會逐漸發展成高度近視(超過600度),高度近視並發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的風險高於正常人,更危險的是可能會造成眼底問題,如視網膜變性、出血,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甚至在成年後引起較嚴重的不可逆性視力損傷,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質量。因此,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關鍵是:預防為主、早發現早診治、儘可能防止高度近視形成。孩子和家長則是近視防控實施的關鍵人物。
造成青少年兒童近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造成兒童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包括用眼時間過長、使用電子產品不節制、白天戶外活動時間不足,等等。
如何預防青少年兒童近視?
在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近視呢,孩子們和家長們分別應該怎麼做?吳崢崢給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孩子們需要保持充足睡眠。建議6-12歲的孩子每天的睡眠時間應達到9-10小時,學齡前兒童的睡眠時間應更長。家長要幫助和監督孩子們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且對近視防控也有積極作用。
二是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管理,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建議食物多樣,保證能量供應,多攝入蔬菜、水果,豆類,攝入適量的魚、肉、蛋、奶等優質蛋白質類食物,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減油、減鹽、減糖,清淡飲食,少吃零食,等等;
三是儘量保證孩子們每周(7天)累計達到有14小時白天在室外的逗留時間,也就是平均每天達到2小時,比如:走路上下學、課間走出教室、體育課等等,這些做到了,基本能達到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因為大量研究已證實了白天室外的自然光照度和自然光譜能刺激人體產生維生素D、多巴胺等物質,這些物質在一定程度上可幫助延緩近視的發生;同時,白天在室外環境中,孩子的視線和視野都比較開闊、眼睛比較放鬆,這也有助於延緩近視的形成。在疫情期間,即使減少了外出,也可以通過在窗邊、陽臺處「目浴陽光」。
四是避免一次性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青少年兒童應當儘量避免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娛樂活動,若無法避免,建議每天使用電子產品不超過30分鐘。由於青少年兒童周一到周五每天以在校學習為主,每天放學及周末休息時應儘量注意休息眼睛,如果再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娛樂,無疑加重了眼睛的負擔,可能使近視提前發生,建議課間走出教室,沐浴陽光,即使在家學習,也建議最好一節課的時間要休息一下眼睛。
五是孩子居家學習時整個環境光照也很重要,應保持明亮柔和,如果室內光照弱的話應使用檯燈,並且同時打開頂燈,環境的整體光照度應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家長在給孩子選燈具時一定要選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產品。
六是建議孩子們每隔半年應該做一次視力和眼睛發育相關參數檢查,對沒有近視的孩子定期監測,建立屈光發育檔案,若發現有近視的苗頭則提前積極幹預,對已經近視的孩子定期複查,及時發現度數變化、更換鏡片及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孩子們是自己視力的第一責任人,要保護視力,正確的學習姿勢非常重要。學習坐姿要端正:手離筆尖1寸、眼離書本1尺、身離書桌1拳;另外,我教大家一個「20-20-20」口訣:近距離用眼達20分鐘,注視室外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請牢記3個1和3個20。
最後,要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如果孩子近視已經發生,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醫學相關檢查及醫學驗光、配鏡和戴鏡、複查,不要聽信不正規機構所謂「降低度數、治癒近視」的虛假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