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手工會用縫紉機 熱心交警變身「發明達人」

2020-12-22 三秦網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最近,西安碑林交警郭斌踩縫紉機給女兒做「布書」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被網友們評為「萌化了的別人家的爸爸」。其實,做「布書」只是郭斌的一個小手工,愛手工會用縫紉機、名校畢業還有高級電工證的他,其實早就是個「發明達人」。

老舊的日光燈管   摸下床頭就能開關

很多獨居的年輕人,都有下班回家先跟智能家電聊個天的習慣。雖說已在西安成家立業,但做了交警,需要值班的日子裡,郭斌和另外5名同事,就住在單位7樓宿舍。3張上下鋪架子床,一張書桌一排儲物櫃,最亮眼的就是床前的縫紉機和17個大號收納箱。

郭斌用縫紉機製作卡包   記者 代澤均 攝 

「宿舍裡放個縫紉機不會不習慣嗎?」記者的這個問題,打開了郭斌舍友的話匣子。原來郭斌不止會做「布書」。

「我們就是被福利的,當然很習慣,很喜歡呀!」原來,郭斌從中國傳媒大學自動化專業畢業後,曾在北京做過兩年本專業的工作,工作團隊還曾參與過北京奧運會部分場館電路方案設計和布設。2009年,為了更方便照顧父母,他回到西安考了交警。

住在宿舍就像是大學,難免夜裡有人要看書,有人要休息。為了大家都方便,郭斌給宿舍改了智能電路。你絕對想不到,兩根40瓦的老日光燈管,可以用遙控器操作,想要白光的亮堂還是暖光的溫馨,一鍵即可搞定。更驚喜的是不用搶遙控器,想要關燈,伸手摸床頭就行,每個鋪位床頭上,郭斌精巧地安有開關。

為夜行更安全   舊物利用糖盒變燈棒

其實郭斌的小發明順手拈來,就在找遙控器的時候,桌上一個糖盒模樣的管子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哎呀,這是個燈棒,也是郭斌給我們做的。」原來,一次夜查,有個同事給郭斌說,警用燈棒其實比肩上閃爍的警燈更安全,伸手指揮也有力度。

利用業餘時間給女兒做的裙子      記者 代澤均 攝

「行,那做一個試試。你這糖盒子就挺合適的。」於是,原本是同事家小朋友吃的果汁糖盒,十幾分鐘後,被郭斌插入了LED燈帶,還裝好了開關。糖盒一下變成了燈棒,在漆黑的夜裡,閃爍的紅燈格外醒目。

郭斌說:「我們警用裝備裡配的有燈棒,這個不是執勤用的,但可以夜裡騎自行車時用,用膠帶紙粘在座位下面,特別亮!」

除此之外,車改之後警車統一管理,警車鑰匙都放在值班室,同樣款式的鑰匙容易拉錯。郭斌就打開縫紉機,為每個警車鑰匙做了一個鑰匙牌,材質是不織布的,顏色鮮豔還不容易髒,每個鑰匙牌都是不同的顏色,上面繡著對應的車號。

最近,垃圾分類很火,郭斌想到,不僅要快速學會垃圾分類,更要從源頭上減量。於是他模仿大牌箱包的款式,用環保的不織布做了水杯包,細細的鏈條搭配鮮豔的顏色,小包包僅能裝一個水杯和手機。在休假的日子裡背出去,特別潮。

                                  首席記者 李佳 實習生 華人

相關焦點

  • 縫紉機的發明與使用,對手工縫製帶來一定的衝擊!
    縫紉機的發明與使用,對手工縫製帶來一定的衝擊!1811年,德國織襪工人巴爾塔薩·克雷姆斯,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發明一一世界上第一臺可以運行的縫紉機。而在此之前人們對這類機器的研究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了。1830年,維也納人約瑟夫·瑪德斯拜格發明出了雙針縫紉機,這種縫紉機用兩根線來縫紉,其優點是接縫不易在短時間內鬆開。1846年,美國人埃利斯·豪把第一臺家庭用的雙針縫紉機引入市場,1851年,他的同鄉艾薩克·梅裡特·辛格讓這種縫紉機有了新的突破:布料可以在針下自行來回移動。鎖眼機和電機驅動的進一步發展推動了織業的革命。
  • 90歲嗲嗲愛手工,踩著縫紉機搞定用的穿的
    周學忠今年已經90歲了,但是他頭腦清晰,笑容爽朗,生活規律,還尤愛做手工。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技能技巧老嗲嗲愛做手工窗簾、釣魚袋、鞋套都能自己做周學忠的祖籍是長沙縣,1954年他從原省紡織品公司調到瀏陽,從此在瀏陽安了家。
  • 內部培訓引來外部追捧 手工回潮年輕男女愛上縫紉機
    東方網7月30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幾塊碎花布,幾根棉絲線,一臺縫紉機,花一兩個星期,就能做成一塊手工布毯。這聽起來仿佛是外婆那個年代的事,如今卻成了時尚。上海縫紉機商店內的蝴蝶縫紉創意坊日前開門迎客,幾乎每堂課都吸引了眾多「手工達人」,其中不少是之前從來沒摸過縫紉機的「90後」。
  • 韓國手工達人:粗糙與細膩並在的戳戳繡;像插畫一樣的縫紉機刺繡
    Sunny June(陽光明媚的六月),一個很美好的暱稱,背後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韓國手工達人,與她的暱稱一樣,她以溫和熱情的態度和色彩,創作清新自然卻又不失暖意的手工紡織藝品。  除了粗糙與細膩並在的戳戳繡外,比較特別的是,刺繡均為縫紉機刺繡,而非手繡,而且繡出來的圖案,更像是插畫,而非傳統的刺繡圖案,二個特別的例外,讓Sunny June的刺繡更是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無論是手繡,還是機繡,能完美的表達創作意圖,能完美的展現自我風格,能融清新可愛於一身,就已足夠。
  • 從手工課程出發,愛手工為手工達人打造變現平臺
    手工愛好者無需下載APP,可直接在愛手工的微信公眾平臺中獲得服務,包括閱讀手工相關文章、投稿、報名線上或線下課程、購買課程中所需的材料。用戶還可通過公眾號進入「微社區」,在社區中與同好交流手工心得、出售手工作品等等。可以看出平臺以手工達人為核心,衍生出了一系列周邊功能。
  • 布藝DIY達人縫出時尚生活 白領變身都市手工族
    1  縫製中享受「慢生活」  眼下,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上手工DIY,在省城一廣告公司做設計的隋燕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DIY布藝達人,從隨身攜帶的手提袋,到錢包、零錢包、卡包、包書的書皮,甚至是電腦用的滑鼠墊,都是她自己動手做的。  「都是用外婆的剩布頭,媽媽的舊衣服做的,還會很驕傲地給朋友看。」
  • 萬州時髦女孩用迷你縫紉機DIY手工棉麻物品
    說幹就幹,黃瑩在網上買了迷你縫紉機,開啟了DIY手工棉麻物品之路。兒時記憶的縫紉機印象深刻沒過幾天,一臺嶄新的縫紉機就來到了黃瑩家。看著心心念念多時的縫紉機,黃瑩開心極了,可是沒過多久,她就發現了問題:自己不會用縫紉機。「只是小時候看到母親和外婆使用過縫紉機。」黃瑩說。
  • 浙江金職院老師變身發明達人 9年獲得117個專利
    浙江金職院老師變身發明達人 9年獲得117個專利 2015-12-19 11:01: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從給女兒縫尿布到愛上布藝 安徽一大學教師自學成手工達人
    原標題:從給女兒縫尿布到愛上布藝 大學教師自學成為手工達人她的媽媽曹雲在她還沒出生時就給她做東西,從開始的尿布、衣服、圍巾,到現在的髮夾、包包、被子等,7年多下來,這位在大學教書的「辣媽」把自己練成了一個手工達人。而她積攢的眾多裝備,讓很多手工圈的職業手工達人也羨慕不已。大學老師在家給女兒縫被子曹雲是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的一名教師,主教國際貨運代理。但她在不教課的時候,通常是個「宅女」。
  • 六旬市民手工製作寶寶鞋,車庫變身手工藝教室
    剩下就是裝飾,僅虎頭上就需要用刺繡、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採用粗線條勾勒,誇張地表現虎的威猛,然後紮上虎鬚,縫上尾巴,才算大功告成。王建平說,手工做鞋是一個慢活、細活。常常有什麼煩惱事,一針一線就能把人的心慢慢撫平下來,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王建平育有一兒一女,他們從小就是穿著王建平親手製作的手工鞋長大的。
  • 縫紉機上纏著媽媽的愛
    屋子裡整齊地陳列著大小不一的棉線圈,掛著不同材質的布料和裝飾品,彩色的毛球、閃亮的珠子、各色紐扣和紐帶應有盡有,房間一角擺放著一臺電動縫紉機。這是「縫紉達人」郭靜珊的小天地——有家工作室。當了媽媽之後,自幼對縫紉情有獨鐘的她,為孩子們縫製喜歡的衣服和飾品,滿足一個個充滿童趣的幻想。
  • 「任性」科技達人:手工刷膠不易 發明個機器人來幹活
    「任性」科技達人:手工刷膠不易 發明個機器人來幹活 原標題: 裡面都是些「任性」的科技達人——對研發和創新幾近痴迷,「就是半夜睡著,想到點子也會馬上起身記下。」  正是他們,為長徵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飛船等為代表的200多個型號配套火工品進行了裝配加工作業,為我國神舟十號和天宮一號的成功交會對接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個國家級的「大師工作室」是如何煉成的?近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就此進行了一番探訪。
  • 廢舊輪胎、酒瓶、硬幣……河北這些手工達人有雙「魔術手」!
    讀圖、設計圖紙、搭建框架、鑲嵌……廢舊輪胎經過多個步驟處理加工,最終變身工藝品。據不完全統計,4年時間,曹勝歌共製作出50餘件輪胎雕像,為此回收近40噸廢舊輪胎。怎麼樣?是不是感覺這樣的手工製作很神奇?
  • 100多年前老式縫紉機,零件幾百個,傳動機構超複雜!
    縫紉機是將織物與線縫合在一起的機器,縫紉機的發明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目的是減少服裝公司的手工縫紉工作量。 01在1790年,英國人Thomas Saint發明了第一臺縫紉機,這臺縫紉機採用鏈式縫紉方法,主要用於皮革和帆布材料的縫合。
  • 老式縫紉機修好了
    三峽晚報訊(記者陳義超 實習生餘嬌嬌)市民陳大姐用了近
  • 手工製作簡單木相框變身復古相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上面的藍色字體「廢物利用手工製作大全a」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自製炭筆、泥塑刀上課,川美「雲課堂」老師變身手工達人,教學生用...
    為了響應抗擊疫情「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的號召,四川美術學院的老師們在特殊時期調整了傳統的授課方式,以雲課堂的方式展開了教學,老師們不僅傳授專業知識,還變身「手工達人」,教學生們利用身邊的材料製作起了各種工具。
  • 因女兒幼兒園作業,她誤打誤撞變身手工達人!
    ▲一帆風順(釘子畫) 這是一幅釘子畫,用釘子和線組成了船和帆。 創作者朱佳蓉,是嘉定工業區的一位居民,喜歡手工製作已經十年。 起初,朱佳蓉是為了配合完成女兒在幼兒園的手工作業,才開始接觸手工製作。但做著做著,自己卻喜歡上了做手工,而且一做就是十年。除了釘子畫,她還嘗試製作不同種類的手工作品,包括彩繪、黏土、剪紙等,只要自己感興趣的,她都會嘗試著去做、去學。
  • 最好用的家用縫紉機哪個牌子好 家用縫紉機有什麼選購方法
    有了縫紉機就能給我更好地縫補衣服,大家不再用針縫補衣服。並且縫紉機縫出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買縫紉機就看它的實用性,那麼,最好用的縫紉機是什麼呢?有了縫紉機就能給我更好地縫補衣服,大家不再用針縫補衣服。並且縫紉機縫出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買縫紉機就看它的實用性,那麼,最好用的縫紉機是什麼呢?
  • 縫紉機手工小tips
    對於愛好縫紉的初學者來說,剛剛買回家的縫紉機一定既喜歡又好奇。面對如此高科技的小幫手是不是還不能完全遊刃有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