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杭州】2月13日報導(文/盛麗豔)
「你擅長哪一類手工?」——這是愛手工創始人則名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他有些無奈地對獵雲君解釋道,他的愛好是運營愛手工,讓這個平臺給手工達人創造更多價值。他的回答不無啟發意義,畢竟,誰規定手工類項目的創始人必須得擅長手工,把控方向才是他的本職。
他的本職完成得不賴,平臺上手工課程種類豐富,編織、繪畫、服裝、咖啡、葡萄酒、插花、衍紙、刺繡、羊毛氈、甚至篆書。現有五十多名授課講師,其中收入高的月入達四五萬。
手工愛好者無需下載APP,可直接在愛手工的微信公眾平臺中獲得服務,包括閱讀手工相關文章、投稿、報名線上或線下課程、購買課程中所需的材料。用戶還可通過公眾號進入「微社區」,在社區中與同好交流手工心得、出售手工作品等等。
可以看出平臺以手工達人為核心,衍生出了一系列周邊功能。在則名看來,課程、微店、社區等等功能都不過是表達形式,這些功能性的設計或許會隨著時間改變而作出一定的變化。而平臺真正不變是初衷,即讓手工達人能夠通過專長獲取大眾知名度與合理酬勞。
從「手工達人」這一稱呼,也略可窺見平臺的定位。愛手工所網羅的講師是「達人」而非「匠人」,這意味著它所承載的手工內容是偏生活化的、更易於學習的。
達人與匠人,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匠人將某項手工當做了終生事業,其成品與其說是手工作品,不如說是工藝品,從業門檻與學習難度都較高。愛手工也曾做過蘇繡大師的專訪,發現某些作品需耗費一年時間,專業度高標準嚴格,趣味性不免下降了。
而達人或許沒有匠人的專業度,但他們更擅長觀察生活,將生活中的情感、情趣、情調都通過手藝表達出來。其作品的創意能讓人眼前一亮,同時由於模仿難度低,讓手工愛好者得以嘗試並學習,對於普通人生活的影響或許反超匠人良多。
手工達人入駐愛手工時,工作人員會一對一考察其資質。首先是至少要有五年的手工經驗,其次還要考察其是否能夠通過鏡頭較好地呈現自己的作品,因為「初學者很難把作品拍美,因為他們不了解同行前輩如何用鏡頭表現」。對於授課的達人們,愛手工則要求其有教學經驗。
愛手工的歷史在網際網路項目中不算短,早在2009年4月則名就製作了愛手工網站,當時他的主職還是中國雅虎的員工,到了2014年年初,他下定決心開始全心運營愛手工。很難想像這樣一個網際網路界的弄潮兒居然畢業於體育教育專業,在大學自學了計算機,並在畢業後迅速邁入網際網路行業。據了解,愛手工已實現收支平衡,無需外界融資便能平穩地跑下去。
項目:愛手工
公司:珠海玖時光科技有限公司
網址:www.aishoug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