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太白湖新區「手工達人」:11年練就多樣手工技藝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蛋殼、麵團在他手中煥發生機
  太白湖新區「手工達人」魏一彪,11年練就多樣手工技藝

魏一彪捏出的麵塑作品栩栩如生。

一枚蛋殼在魏一彪手中化身工藝品。

魏一彪捏出的麵塑和雕刻的蛋殼。

  文/本報記者 馬雲雪 

  圖/視頻記者 黃健恆 

  見習記者 孫逢輝

  11年前,他自學成才練就了蛋雕技藝。近兩年,他又刻苦專研學會了易拉罐畫、二次元麵塑。他就是太白湖新區的手工達人魏一彪。如今,47歲的他憑藉不懈努力和滿腔的興趣,不僅收穫了快樂,還獲得了省級大獎。未來,他打算將這些手藝傳授給更多市民,讓更多人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

  學習蛋雕贈奧運

  一練就是11年

  5日,在太白湖新區鴻順觀邸小區,走進手工達人魏一彪的「工作室」,他右手捏著刻刀,左手握著一枚空蛋殼,全神貫注地雕刻著一張惟妙惟肖的臉譜畫。「我也沒想到這門蛋雕的手藝,一做就是11年。」魏一彪說,如今不少親戚朋友還專門拿來鴕鳥蛋讓他幫忙加工後,擺放在家裡。

  在魏一彪家的客廳內記者看到,兩面空置的展示櫃與電視牆格外顯眼。桌上用廢舊易拉罐做的半成品孔雀牡丹圖栩栩如生,一片片羽毛層層摺疊,立體且有層次感。魏一彪笑呵呵地告訴記者,這裡是即將搬入的新家,所有的櫥櫃都是自己親手打造的。他計劃用易拉罐做一幅孔雀牡丹圖放在電視櫃的牆上,然後在空置牆面上做一幅荷花錦鯉圖裝飾家中,再在諸多儲物櫃的空格子裡放滿自己做的小玩意,給家人一個小小的驚喜。

  魏一彪是太白湖景區的工作人員,從11年前偶然接觸蛋雕技藝至今,他早已成為親朋好友眼中的「巧人」。這些年來,他不僅自學蛋雕、易拉罐畫和麵塑,閒暇時還經常將作品送給小朋友跟周邊的親朋好友。「我的工作跟景區旅遊船相關,有時候拿一堆自己捏的小豬佩奇、十二生肖麵塑等分發給來景區遊玩的小朋友,看到他們開心我心裡也特別滿足。」魏一彪說。

  「北京申奧成功時,就萌生做一整套奧運吉祥物標誌的蛋雕送給奧組委。」談及學習蛋雕,還要從2008年的奧運會說起。魏一彪介紹,自己曾了解過俄羅斯彩蛋,那種在雞蛋上鑲嵌各式各樣的寶石後的雞蛋,可以保存100餘年。他表示,自己是個普通人,只能用最普通的蛋雕蛋作品,來傳遞自己的一份心意。為練好這門技藝,他一堅持就是11年。

  挑選雞蛋被嫌棄

  放下包袱漸成功

  「我也沒啥美術功底,也沒人教,看著圖案就開始著手了。」學習蛋雕開始就遇到了挑蛋的困難。蛋雕的雞蛋殼不僅要顏色深、還要顏色紅、外形勻稱……那段時間隔三差五他就要去菜市場買雞蛋。挑了幾次後,商販看他的眼神都變了,偶爾開玩笑打趣道他這是在「挑金蛋」。聽到這樣打趣的話後,魏一彪也不好意思了,只能時常買一堆雞蛋帶回家慢慢挑選。於是他們家的飯桌上西紅柿炒蛋、蛋花湯、雞蛋餅等和雞蛋都關的飯菜就從沒斷過。

  挑選好雞蛋後,魏一彪的工具就是截斷的鋸條,用刀子上下鑽兩個小孔,再用嘴巴吹出蛋黃。初學階段,魏一彪吹雞蛋吹的腮幫都紅了。「帶顏色的蛋殼厚度也就幾毫米,刮用力了就會破,刮輕了又看不出效果,很難把握力度。」魏一彪說,而蛋雕更為重要就是圖案,雞蛋弧度決定了圖案不像平面一樣,稍微不注意就會變形。於是經歷了每天四五個小時的高強度練習後,耗時一個多月,他的第一件像樣的蛋雕作品終於製作成功了。

  正當他繼續對自己嚴格要求想趕在奧運會前做出來一整套福娃形象時,這時電視上一名蛋雕愛好者專門給奧運會組委會送去一套精緻的吉祥物蛋雕後,魏一彪的心涼了半截。沒了心理壓力的魏一彪開始心平氣和的雕刻,漸漸也摸清了方法。「心靜、手穩,左右手配合。」來做客的親戚朋友看到魏一彪的蛋雕作品後,各個豎起大拇指索要收藏。

  突發奇想廢物利用

  易拉罐畫竟獲獎

  2010年,隨著魏一彪蛋雕手藝的突飛猛進,很多親戚同事專門買來了鴕鳥蛋、鵝蛋,讓魏一彪幫忙雕刻。一日,一名朋友做生意開業,知道他有這門手藝,強烈邀請魏一彪送出一件開業大禮圖個吉利,這可愁壞了他。「開業送蛋雕不合適,那還能送什麼呢……」苦思冥想的魏一彪一眼看到了腳邊的啤酒罐,剪裁後銀色的外皮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拍了拍腦殼,魏一彪拿出一塊硬皮墊子,再用尖頭的筷子反覆在易拉罐上壓坑,再用鉛筆把書法作品的詩歌「照葫蘆畫瓢」臨摹出來,用剪刀剪裁後,一幅易拉罐書法便誕生了。可這個過程卻異常艱辛,因為易拉罐畫都是立體的,像浮雕一樣,剪刀剪裁時剪斷一個小細節,整個字的偏旁部首就沒了。那時,魏一彪的手指被劃破是常事,創可貼更是成了家中的必備品。耗時半個月,當魏一彪把易拉罐做的字畫送給朋友後,朋友立即高興地掛在了牆上。

  越做興致越濃的魏一彪不僅開始嘗試做太白湖景區的畫面,還在同事的鼓勵下參加了「建行杯」第八屆山東省旅遊商品創新設計大賽。「當時沒想著能拿獎,自己這小打小鬧哪裡比得上專業的設計團隊。」魏一彪說,沒想到,他用易拉罐做的《孔子與龍》的作品,脫穎而出獲得了銀獎。談起設計初衷,他介紹,濟寧是孔子故裡,又是龍的傳人,更是傳道解惑的聖人,它倆結合在一起寓意深刻。

  生活樂趣少不了

  分享他人更快樂

  2017年,賦閒在家的妻子看到太白湖景區有捏麵塑泥人的師傅,個個麵塑惟妙惟肖,希望魏一彪也能夠教一教自己。喜歡鑽研的魏一彪看到網上教程,立馬從買來了特製的材料,找了圖案開始製作。「開始就做個圓圓的身子,小圓腿簡單的動物,後來看到萌寵特別想捏出來。」他說,十二生肖、瘋狂動物城裡的小動物、二次元裡的人物、王者榮耀裡的角色……通通成了夫妻兩人的研究對象。

  如今的魏一彪,每日下班後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跟妻子一起商討麵塑人物形象,從手把手教妻子到兩個人一起研究複雜的角色,魏一彪家的麵塑已經累計到了上千件。偶爾出門聽到小朋友愛看的動畫片,例如《小豬佩奇》、《無敵破壞王》等,他都會專門跑去看完後再去做麵塑。而上學的兒子則每日發一些動漫圖片,從二次元到遊戲角色,與時俱進的魏一彪來者不拒,既漲了知識,生活也日益豐富多彩。

  談及未來的打算,魏一彪希望自己更加精細的把這些手工做出來,勤加練習同時也希望能夠有一個平臺讓他教授給更多的小朋友與市民,能夠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就是他最大的快樂。

  掃碼看視頻

相關焦點

  • 東莞常平手工達人妙手修箱 專治拉杆箱「疑難雜症」
    東莞常平手工達人妙手修箱 專治拉杆箱「疑難雜症」 2016年11月22日 17:18 在常平有一位六旬老人,練就了一手修理拉杆箱的獨家技藝,引得不少顧客慕名而來。  箱包修理的「手工情懷」   「利叔您好,幫我看看這個箱的輪子有什麼問題?」在常平鎮南環路的一家小店,顧客一聲「利叔」招呼,店主利鬱勳都會利索地答應,迅速動手拿起行李箱修起來。
  • 喜訊,濟寧太白湖新區又一學校引入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
    濟寧太白湖新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無論是在商業、配套設施,還是新區規劃都得到快速增長,其一核引領地位凸顯。但在發展的同時,咱濟寧太白湖新區尤其注重教育資源的投資。,就在2019年的時候咱濟寧太白湖新區與山東師範大學教育集團進行合作辦學建成了山東師範大學太白湖實驗小學,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提升了太白湖新區教學質量。
  • 從手工課程出發,愛手工為手工達人打造變現平臺
    手工愛好者無需下載APP,可直接在愛手工的微信公眾平臺中獲得服務,包括閱讀手工相關文章、投稿、報名線上或線下課程、購買課程中所需的材料。用戶還可通過公眾號進入「微社區」,在社區中與同好交流手工心得、出售手工作品等等。可以看出平臺以手工達人為核心,衍生出了一系列周邊功能。
  • 抖音手工達人賺錢套路
    今天分享的是《抖音手工達人賺錢套路》。操作門檻名稱:抖音手工達人賺錢套路起步成本:0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第11期《抖音手工達人賺錢套路》。網絡上也湧現出了許多「DIY大神」,大到蓋房子,小到做手工,無所不能。看著他們的作品,連「手殘星人」都蠢蠢欲動,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手工達人。然而手工製作/改造並不是件易事,需要有耐心,還要懂方法,於是各類手工教學視頻應運而生:紙藝作品、布藝作品、變廢為寶、創意設計……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手工達人們做不到。
  • 2020年濟寧太白湖新區招聘職員20人 筆試考公基綜合寫作
    更多信息,請點擊查看》》2020年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信息匯總濟寧聯創世華電話:0537-2886088、2376088、400-110-5311 2020年濟寧太白湖新區招聘職員1、個人報名報名時間:2020年5月11日9:00-5月15日16:00查詢時間:2020年5月11日11:00-5月16日16:00報名網站:濟寧太白湖新區管理委員會網站(http://bhdjq.jining.gov.cn/)
  • 太白湖新區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成功舉辦
    近日,太白湖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舉辦了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活動邀請市教育家協會秘書長、山東理工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副教授王慎超作了題為《做學習型家長 勇擔家教責任》的專題報告。據悉,本次活動由 濟寧太白湖新區宣傳部 、 濟寧太白湖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主辦,濟寧市教育家協會承辦,濟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協會協辦。 【來源:濟寧太白湖新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太白湖新區2020年學區劃分出爐
    一張圖看太白湖新區懂學區劃片7月30日,太白湖新區發布了《太白湖新區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及幼兒園招生入學入園工作實施方案3.C類:指戶籍在我區的其他情況人員子女(1)適齡兒童和其父母(至少一方)是太白湖新區戶籍,無自有房產或所購房產尚未上房入住的,可暫按太白湖新區租房地址或購房地址所在服務區內學校報名,並由區招生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就讀學校。
  • 16個項目投資超3百億,太白湖新區(杭州)投資說明會成功舉辦
    8月6日,濟寧太白湖新區在西子湖畔舉行投資說明會,精心推出11個重點招商投資項目和5個重點招商入駐項目,吸引了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長三角地區城市的百名企業家代表參會。出席會議並致辭,區領導周相華、張成俊、王利生、孟昭峰、王景奎及區屬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 八旬老太的手工技藝「獅子帽」:台州人的第一頂帽子!
    狗頭帽(1個月-4個月嬰兒佩戴)獅子帽(4個月-4周歲兒童佩戴)與中華民族其它的手工技藝一樣,獅子帽工藝複雜、綜合性強,它集繪畫、剪紙、刺繡和造型為一體的民間手工技藝,有著源遠流長的地域文化,它體現了我國民間的民族信仰和民族圖騰崇拜的民風習俗。
  • 開設多種特色課程,山師大太白湖新區實驗小學迎來第一屆新生
    隨著新學年的開啟,作為太白湖新區剛建成啟用的一所新學校,山東師範大學太白湖新區實驗小學也迎來了第一批學生。目前,學校首批招收近800人。未來,學校在開足開齊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還將開設多種特色課程,培養孩子全面發展。
  • 臺繡:非遺手工刺繡技藝的現代時尚呈現
    「臺繡TAISILK」作為集非遺刺繡技藝與當代藝術於一體的本土文化品牌,在2020年浙江特色伴手禮測評活動中,「和合花韻刺繡長巾」這一款產品成功入選,成為台州入選的6件產品之一。這條真絲長巾,是因何奪得此項榮譽的呢?
  • 濟寧太白湖新區娛樂、休閒好去處!濟州老街項目11月底全面完工
    濟寧新聞網訊 作為濟寧太白湖新區第一條商業街區,具有濟寧文化特色和濟寧古城烙印的濟州老街,以古色古香的特色建築風格與現代技術混搭的形式,將成為濟寧市民看家鄉事,品家鄉味,憶家鄉情的特色街區。濟州老街的建成,將成為濟寧市城市新地標,網紅打卡地,廣大市民的「城市會客廳」。
  • 環保手工達人秀
    組織開展模塊四:實踐體驗之環保手工達人秀活動。現將活動通知如下:為了減少生活垃圾,提高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動手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為此我們舉行環保手工達人秀,號召同學們一起動手動腦,把日常生活中廢棄的物品變成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術品。
  • 【方志四川•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
    【方志四川•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 2020-09-13 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白湖新區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及幼兒園招生方案來了
    7月30日,太白湖新區發布《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及幼兒園招生入學入園工作實施方案》。具體內容如下:招生對象小學一年級招生對象2014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3.戶籍在太白湖新區的其他情況人員子女(1)適齡兒童和其父母(至少一方)是太白湖新區戶籍,無自有房產或所購房產尚未上房入住的,可暫按太白湖新區租房地址或購房地址所在服務區內學校報名,並由區招生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就讀學校。(2)太白湖新區寄放戶籍適齡兒童(戶籍登記地址的戶主不是適齡兒童父母),建議回其父母戶籍地入學。
  • 濟寧太白湖新區,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及幼兒園招生方案來了
    7月30日,太白湖新區發布《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及幼兒園招生入學入園工作實施方案》。具體內容如下招生對象小學一年級招生對象2014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初中一年級招生對象本轄區具有太白湖新區戶籍的小學畢業生,報名時須提供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身份證、戶口簿、小學五年級《學籍表》。初中學校可以招收六三學制小學六年級畢業生,但不得招收未畢業的學生。
  • 「匠人」父子檔: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一雙頂級的手工皮鞋最重要的是手工縫製工藝。在溫州,有一「工匠」父子檔傳承發揚溫州縫合鞋技藝,給該手藝「縫」上了「非遺」標籤,續寫著溫州皮鞋背後的匠人故事。守藝 完善溫州縫合鞋技藝歐泊鱷手工鞋工作室位於市區墨斗小區一樓,創始人陳文華是國家一級鞋類設計師,也是溫州縫合鞋技藝的非遺傳承人。「我師傅做手工鞋,師公做手工鞋,到我這裡,算第三代。」
  • 非遺文化 | 市中區文化館少兒「面泥塑傳統手工技藝」 非遺公益培訓班開課了!
    市中區文化館少兒「面泥塑傳統手工技藝」 非遺公益培訓班其造型色彩豐富、靈活多樣、形象逼真,獨具極強的藝術個性。棗莊市市中區「面泥塑傳統手工技藝」 已列入市中區第八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了該項目的第四代傳承人闞宗勤先生,來為孩子們講述面泥塑文化,傳授面泥塑傳統手工製作技藝。
  • 匠人「父子檔」 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一雙頂級的手工皮鞋最重要的是手工縫製工藝。在溫州,有一「工匠」父子檔傳承發揚溫州縫合鞋技藝,給該手藝「縫」上了「非遺」標籤,續寫著溫州皮鞋背後的匠人故事。翁卿侖 攝守藝:完善溫州縫合鞋技藝歐泊鱷手工鞋工作室位於市區墨斗小區一樓,創始人陳文華是國家一級鞋類設計師,也是溫州縫合鞋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 匠人「父子檔」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翁卿侖攝守藝:完善溫州縫合鞋技藝歐泊鱷手工鞋工作室位於市區墨斗小區一樓,創始人陳文華是國家一級鞋類設計師,也是溫州縫合鞋技藝的非遺傳承人。「我師傅做手工鞋,師公做手工鞋,到我這裡,算第三代。」陳文華15歲學手藝已堅持了40年。期間他做過生意,但都與皮鞋相關。他坦言,自己最熱愛的工作是做皮鞋,靠「手藝」吃飯。溫州手工製鞋的歷史很長。據陳文華回憶,他學手藝時師傅經常提到:解放初期在溫州市區府前街一帶的皮鞋作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