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如您需更多中醫名方查詢,請滑至文章最後掃描微信二維碼。
外陰瘙癢是外陰各種不同病變所引起的一種症狀。而這裡所指的「不同病變」因人而異。有的時候,即使是外陰完全沒有問題的人也可能會出現瘙癢的狀態,但是這種情況下的瘙癢多是偶發的,不會有持久的影響。而我們這裡所指的外陰瘙癢,多是症狀明顯且具有一定的持續性,病情加重時,足以影響其正常的起居生活的情況。
↓《民間方1.》↓
艾葉燻蒸法。
【藥材】艾葉一小把。
【做法】將一束幹艾葉放入水中,旺火煮滾後,將艾葉渣去掉,再將艾葉湯倒入消毒過的盆中,待溫度適合後,整個下身坐進盆中,讓陰道充分浸泡到艾葉湯,持續燻蒸20分鐘左右,再洗乾淨身體。
↓《民間方2.》↓
萸地煎
【組成】吳茱萸、地骨皮各適量
【制用法】上藥煎汁外洗,1日2次。
【功效】陰癢屬陰虛有熱。
【出處】《家用良方》
↓《民間方3.》↓
蛇床子洗方
【組成】蛇床子、地膚子各12g,蒲公英、苦參、生大黃、川柏各8g,威靈仙、白蘚皮、枯礬各6g,薄荷3g。
【治療方法】上藥共研粗末,為1日劑量,裝入布袋內水煎2次,薰洗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鐘,停服其它藥物,忌魚腥辛辣之物,遇月經停藥。
【主治】清利溼熱,兼以殺蟲。主治外陰瘙癢症。
【經驗體會】此病以溼熱下注為主,治法則當清利溼熱,兼以殺蟲,故重用蛇床子利溼殺蟲。試圖以「煮散」燻洗外治法以觀其效,結果發現研末煎洗較之飲片煎洗效果更顯,且用量少,值得進一步研究。
方劑來源】傅壽生。蛇床子洗方治療陰癢87例。貴陽中醫學院學報1984,(4):27
↓《民間方4.》↓
萆蘚薏苡仁湯
【原料】滑石、白鮮皮各15克,萆蘚、薏苡仁各12克,知母、制蒼朮各10克,黃柏、茯苓、牡丹皮、澤瀉、通草各9克。
【製作法】將上藥以水煎煮,取藥汁。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清熱止溼、止癢。對外陰瘙癢有一定的療效。
↓《民間方5.》↓
杏仁麻油殺菌止癢
【用料】苦杏仁100克,麻油450克,桑葉150克。
【制用法】將杏仁炒幹研成粉未,用麻油調成稀糊狀。用時先以桑葉加水煎湯衝洗外陰、陰道。衝洗後用杏仁油塗搽,每日2次;或用帶線棉球蘸杏仁油塞入陰道,24小時後取出。連用7天。
【功效】用治外陰瘙癢及陰道滴蟲。
↓《民間方6.》↓
銀杏散,治婦人陰癢方。
材料與用法杏仁(去皮尖,研)、輕粉、水銀(鉛制)、雄黃各3克,共研細末。每用1.5克,以棗肉1枚和丸,用絲棉包裹,系一線條,將藥丸塞入陰道內,留線在外,1日一換,以用3次為限。此為《外科正宗》所載的坐藥方,先君用以治療頑固難堪的陰癢良效。但不能多用,一般用兩三次即愈。如未能痊癒,則宜另想他法,因本方內有輕粉、水銀等劇藥,多用有中毒之虞。(《近代中醫流派經驗選集》)
↓《民間方7.》↓
止癢飲
【組成】苦參30g,百部30g,蛇床子30g,黃柏15g,二花15g,甘草15g,
【制用法】上藥加水2斤煎至約1大碗。每晚用藥1次,將1碗藥內服半,餘下一半可用注射器吸取藥液衝洗陰道,隔日1次。
【功效】頑固性陰癢。
【出處】《祖傳秘方大全
↓《民間方8.》↓
蜀椒湯
【藥物組成】蜀椒、蒲公英、艾葉各15g。
【治療方法】上藥加水1500ml左右,放置火上煮沸後,用文火繼煎2~3分鐘,將水倒入盆中,待水溫適宜(60℃)方可洗浴局部10~25分鐘,1日23次,1帖洗劑可供2次煎煮使用。
【主治】殺蟲止癢,清熱止帶。主治外陰瘙癢症(溼熱型)。
【經驗體會】經臨床觀察,蜀椒殺蟲力很強,若用量在10g以上水煎洗浴局部,可較迅速地殺滅陰道內黴菌等,對溼熱型陰癢療效尤佳;蒲公英有較好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效能,對消除陰部的腫痛起重要作用;艾葉有一定的殺蟲作用及良好的柔和、潤澤外陰及黏膜的作用,對局部潰爛面起癒合作用。三者合用,起殺蟲止癢、清熱止帶作用。
【方劑來源】馬愛華。蜀椒洗劑治療溼熱型陰癢106例療效觀察。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4,(1):20
↓《民間方9.》↓
韭菜籽方
【原料】韭菜籽9克。
【製作法】韭菜籽用水煎制,濾渣,取汁。
【用法】先燻後洗患處
【功效】適用於外陰瘙癢。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點個在看,一起為健康加油!